在黎明之光的照耀下,一座雄偉建築的黑色面紗被緩緩揭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印度足球從未像今天這般充滿活力與希望。雖然目前世界排名僅位列第96位,但曾被布拉特稱為「沉睡巨人」的印度足球,仿佛正在從一場酣睡中甦醒過來。
這個夏天,印度隊隊長蘇尼爾-切特裡(Sunil Chhetri)帶領這支名不見經傳的球隊擊敗了肯亞隊,奪得了2018年英雄國際杯冠軍(譯註:本屆國際杯於2018年6月1日至10日進行,參賽球隊包括東道主印度、肯亞、紐西蘭和中國臺北)。雖然肯亞隊缺少了頭號球星萬亞馬,但這一勝利足以讓印度球迷為國家隊高唱讚歌。這樣的場景在印度足球史上難得一見,賽後的維京戰吼見證了這一裡程碑式的勝利。在一個流行打板球的國家裡,大批球迷聚在一起為自己的足球隊搖旗吶喊,本來就是令人振奮的。
(圖)印度隊贏得2018年英雄國際杯冠軍
很明顯,印度足球正走在振興的道路上,同時這項運動的發展還需要很多的助推力。考慮到這個國家有著近13億人口,從理論上來說,印度足球還大有潛力可挖。
印度足球想要騰飛任重道遠,國家需要從很多方面加大投入,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更高的曝光度以及更多的比賽經驗。僅僅從執教和球探體系方面入手還不夠,印度球員還需要走出國門。但是目前很少有印度球員擁有海外踢球經歷,更遑論用海外經驗反哺本國足球了。
但依然有一位印度球員脫穎而出,他對於留洋有著更透徹的理解,這就是現年20歲的阿布尼特-巴蒂(Abneet Bharti)。巴蒂被譽為印度足球最具才華的新秀,雖然年僅20歲,但他已經有了豐富的海外踢球經歷。
(圖)阿布尼特-巴蒂
印度在國際足壇可謂籍籍無名,可想而知,一名來自印度的球員想要走出國門並站穩腳跟是何等不易。當你和巴蒂交談時,你會發現現實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困難。你需要戰勝重重阻礙,並擁有強大的意志力,去開拓以前印度人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缺乏認可巴蒂說:「在國外,人們對來自印度的球員感到非常陌生,他們打心底看不起你,這非常糟糕。他們的反應不會是『喔,看那是個印度球員。』人們對印度足球沒有任何概念。沒人聽說過任何一位印度球員。
巴蒂曾效力於西甲球隊巴拉多利德,目前在葡萄牙低級別球隊辛特倫斯隊效力。巴蒂的留洋之路充滿了荊棘,他需要忍受人們對印度球員的固有偏見,還需要加倍努力向球迷和隊友們證明自己。他說道:「印度人的心理暗示是我們不擅長踢球,我們只要打板球就好了,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每當我加盟一支新的球隊,我需要付出兩倍三倍甚至四倍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並不比當地球員差。而且像我這樣的印度球員很難取悅他們。」
(圖)氣氛火爆的板球比賽
缺少開路先驅不僅如此,對於那些年輕有抱負的印度球員來說,更大的困難在於他們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借鑑的模板,因為印度幾乎沒有任何擁有成功留洋經驗的球員。
對此巴蒂說:」除了競技方面,我們還需要解決法律方面的問題,比如籤證以及非歐盟護照等等。這些東西搞不定,你很難在國外立足。但這些終歸是小問題,來自其他國家的球員也解決了這些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沒有一位可以借鑑的模板。沒人能說『好吧,我將沿著某某某的足跡『。如果你是其他國家的球員,你最少也有在留洋方面擁有成功經驗的前輩。但是在印度,你不得不以己為鑑。前方沒有任何你能夠追隨的身影。「
(圖)為國家隊出場102次,打進64球的傳奇球星切特裡,當年因為勞工證問題未能轉會女王公園巡遊者,而且在葡萄牙和美國的留洋經歷也難言成功
正因為如此,巴蒂有志成為一名先驅,若干年後,那些來自印度大街小巷熱愛足球的孩子們得以沿著他的足跡走出國門。」我想成為一個榜樣,我將指引那些並不確定自己能否成功(出國踢球)的年輕球員。我將會證明,一個懷著足球夢的印度少年,完全有希望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將要代表的不僅僅是我的家庭,我愛的人或是其他東西,我想要代表整個國家,因為這是一條艱難的路,國外對印度足球的印象和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大相逕庭。他們認為印度人根本不會踢足球,只有我們比其他人出色三倍四倍,才會得到他人的認可。「
荼毒印度社會的從眾心理對於所有立志成為職業球員的印度孩子來說,最大的問題之一在於國內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印度的父母傾向於讓自己的孩子從事與他人相同的工作。儘管孩子們懷有無限的熱情,但他們成為職業球員的夢想往往會夭折,現實會迫使他們走上一條平凡之路。
雖然巴蒂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來自家人的支持,但他意識到從眾心理會扼殺一大批少年的足球夢。巴蒂說:」父母親的態度是最重要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像我這樣幸運,他們得不到來自父母的支持。就我來說,我很幸運從一開始就擁有自由和家人的支持。也正是這些推動著我不斷前進。」
(圖)在印度,喜歡足球的孩子很難走上職業足球道路
印度社會根深蒂固的從眾心理讓很多本能走上職業足球道路的青少年最終泯然眾人。
巴蒂說道:「這是存在於印度社會心理層面的東西。人們看著其他人幹什麼,然後自己也跟著幹什麼。據我觀察,每個人都不敢嘗試新的或是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想隨大流,結果就是大家都歸於平庸。人們希望自己和鄰居們一樣,和整個社會的主流保持一致。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嘗試為自己尋求改變。必須改變這種情況,因為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每個人都將一事無成。如果你想出類拔萃——不僅僅是踢球,也包括其他所有你希望從事的領域,你需要不走尋常路。同時父母也需要了解這一點,他們必須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缺少自由的孩子註定無法成功。」
安於舒適區百害無一利巴蒂一直輾轉於多個國家,體驗過不同的聯賽。他認為這樣既能提高球技,同時也是提高知名度的好辦法。在巴蒂之前,最後一位有留洋經歷的印度球員是辛格-桑德胡(Gurpreet Singh Sandhu),不過在效力挪威球隊斯塔貝克長達三年時間裡,桑德胡只為一線隊出場三次。拜楚-巴提亞(Bhaichung Bhutia)和蘇尼爾-切特裡也曾出國踢球,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印度國內繼續職業生涯。這些人之所以在印度國內名氣很大,只因為有過一段留洋經歷。
(圖)切特裡是為數不多的勇於闖蕩國外的印度球員
巴蒂說:」機會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對我來說也是一樣。不僅僅作為球員,對任何人都是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你必須把握住,尤其是印度球員,因為印度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前些年曾在國內踢球,印度足球的訓練水平和足球氛圍真的很糟糕。當我踏出國門來到新加坡(譯註:13歲的巴蒂在新加坡芽籠聯隊U14梯隊拿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第一紙青年隊合同),我依然感覺那並不是我想要去的地方。
當說起在巴拉多利德的時光時,巴蒂認為正是那段經歷讓自己更獨立,更成熟,更強大。他說:」當去西班牙踢球的機會擺在我面前時,我還很年輕,而且對我來說那是個艱難的抉擇。因為我當時只有16歲,獨自去歐洲闖蕩實在是太難了。我必須離開家人,光是時差就有七八個小時。我經常無法和家人取得聯繫,在新的環境裡我感到孤獨,而且語言不通。因為我來自印度,雖然球隊熱情地接納了我,但其他人會想不通球隊怎麼會要一個印度球員。但是我沒有退縮,我變得更堅強,並且在球場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實力。「
(圖)巴拉多利德時期的巴蒂(左)
「我以前經常會對外界發表看法,但現在已經學會了少說多做,」巴蒂繼續說道。「在西班牙的經歷讓我成長了很多並使我迅速成熟。這樣的生活能讓你變得獨立,如果印度球員們得到了類似的機會,一定要勇敢地跳出舒適區。呆在原地只會讓你一事無成。」
利好:國內足球熱度升溫隨著印度超級聯賽(ISL)的持續升溫,印度足球較之十年前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年早些時候,印超聯賽第四個賽季正式落幕,第五個賽季已經進入了緊鑼密鼓的準備階段。巴蒂從未參加過印超聯賽,但他對於印度足球的發展感到欣慰,不過他認為印度足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且像印度這樣的大國不會滿足於這麼一點點進步。
(圖)印度班加羅爾接頭的球迷
巴蒂說:「印度足球還可以發展得更快,但無論如何有進步就是好的,畢竟以前我們原地踏步了很多年。我們應該對此感到高興,但不能為了前進了一小步而沾沾自喜,我們應該充分發掘本國的足球潛力,印度是個很大的國家。我們不能滿足在U17世界盃上0-0逼平對手,更不能滿足於0-3僅僅輸三個球。我們應該要求更多,我們可是有13億人口。」
(圖)一眾大牌球星加盟印超使得國民對足球熱情空前高漲
巴蒂的三點見解「首先我認為應該讓具備足球專業知識的人在足協任職。如果退役球員能夠進入足協管理層,那麼足協的決策將更加科學,因為這些人足夠專業。如果你留心觀察其他國家,他們的足協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退役球員和退休教練,他們會在足協任職,充當技術顧問或是教練員。他們和球員之間存在一種特別的默契,這是最重要的。
「其次我們需要足球文化,而且我已經覺察到了足球文化的成長。人們比十年前更喜歡足球了。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足球甚於板球。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曾經被小夥伴們踢出群,因為他們都喜歡玩板球,唯獨我想踢足球,當時足球永遠是孩子們的第二選擇。但是現在事情發生了改變,而這種改變正在影響著我們的文化。
「最後,印度球員必須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相比於技術,戰術素養是可以培養的。球員們需要從小磨練技術,他們每人必須有一項技術能力強於他人。在印度及其他國家,人們總是試圖去讓成長中的球員掌握所有技術。但那些知名球探曾告訴我,你有一招鮮就夠了。如果某項技術你能做到很好,即使不能達到頂級,你也能成為一名很棒的球員。」
文章來源:outsideofth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