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味兒的英語是什麼樣的?
沒聽過印度口音的童鞋,可以戳這個視頻感受一下:
(視頻來源:經典美劇《辛普森一家》。此片段背景為Springfield小鎮對移民採取強硬政策,主角Simpson的印度朋友Apu即將被驅逐出境。)
大家對於印度英語口音怎樣的印象呢?小碗在票圈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人們的看法是這樣的:
為什麼大部分人會覺得印度口音很搞siao?很多人對於印度口音的了解來自於《生活大爆炸》中的Raj,或者寶萊塢喜劇電影。
(《生活大爆炸》中的Raj)
我們覺得人家口音好笑,那你知道印度人的英語水平嗎?
根據維基百科,印度人的英語能力在中級水平,在70多個國家中排名22;而中國人的英語能力處在低級水平,排名39。
為什麼印度人的口音好笑,但是英語水平比我們高這麼多?在印度,英語是個怎樣的存在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了解一下這個單詞。
the most powerful, rich, or talented people within a particular group, place, or society
n. 精英
1
起源
elite這個單詞來自於法語élite,最初意思是「選擇,挑選」,在14世紀進入英語,意思是「被選中的人」。一直到19世紀,elite才有了「精英」之意。
所謂社會精英,不就是一群被上天選中的幸運兒嗎?
2
用法
elite既是名詞也是形容詞,the elite就表示精英階層。
例如,The country should be governed by the elite. (國家需要被精英階層統治。)
也可以說,If you want to be a politician, you'd better graduate from the elite universities. (如果你想當政治家,你最好從名牌學校畢業。)
elite可以算是2016年的年度熱詞。英國脫歐、希拉蕊落選後,西方媒體頻頻爆出這樣的標題:
Brexiters: I am fed up with
the elite ignoring us
(英國脫歐派:「我受夠了精英階層的忽視」)Global Elite Panic As The World Rises Up Against Them(全球精英恐慌了:世界正在和他們對立。)
The US election: The elite are those who make the rules(美國大選:精英是制定規則的人)3
詞語延伸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在印度,英語是個怎樣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英國在印度教育領域大力推行英語。1947年印度獨立後,由於各種方言分歧過大,英語繼續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人們漸漸不再把「英語」和「殖民」聯繫起來,而是和「經濟發展」聯繫在一起。
而現在,English belongs to the elite. 英語是精英的語言。
在印度,大多數的書籍都是用英語寫的,使用印度語的作者正在被邊緣化。也就是說,如果你英語不好,連書都沒得讀。而對於窮人,乾脆就不讀書了。那說印度語的窮人有什麼娛樂?看電影看電視呀。
在孟買市中心,你走進一家酒吧想和美女搭訕,說印度語人家姑娘是不會理你的。同樣是因為,English belongs to the elite. 對於印度人來說,英語代表了你的品位和受教育程度。如果你能用英語搭訕,說明你是elite圈子中的一員。
印度的有錢人會把孩子從小送到英語授課的私立學校,而窮人則只能讓孩子在公立學校接受印度語授課的教育。這樣,在elite圈子中,英語就如同他們的母語,表達起來毫不費力;而對底層人民來說,英語不流利,得到好工作的機會十分渺茫。
英語就像一道牆,the elite可以輕輕鬆鬆翻過去,受到更好的教育,看到更大的世界,得到更多的資源;而底層人民只能在牆根兒底下蹲著,這牆就是他們跨不過去的命運。富人是不會輕易讓窮人翻過這道牆的,這牆只會越築越高。
不過沒關係,在咱大中國,學習英語的渠道有很多。怎麼學好英語呢?先從關注「一碗單詞」開始吧!
單詞發音:
文章中出現的單詞你都認識了嗎?
elite /ɪˈliːt/ n. & adj. 精英,精英的the elite 精英階層
panic /ˈpænɪk/ v. & n. 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