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要買泰國支付公司
螞蟻金服計劃購買泰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Ascend Money20%的股份,商務部近日對此交易進行了公示。
這家最新被螞蟻金服看上的公司,是Ascend Nano和True Money的控股公司。旗下這兩家子公司中,前者主營個人和企業融資業務,後者主營電子支付業務。
此外,螞蟻金服還有權在交割後21個月之內繼續買Ascend Money的10%股份。也就是說,只要馬總願意,商務部又不反對,今後螞蟻金服可以持有Ascend Money高達30%的股份。
彭博社評論稱,螞蟻金服的這次收購會幫它拓展東南亞的在線支付和小額信貸市場。
一圖Get:螞蟻金服在全球的線鋪得有多開
加上泰國這個最新的入股動作之後,螞蟻金服在全球的版圖越鋪越開。DT君早就給你整理好啦:
泰國入股,大致複製了螞蟻的「印度模式」
螞蟻在全球範圍內搞了這麼多單交易,裡面有什麼玄機呢?在進入他國市場的時候,螞蟻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DT君分析下來覺得,這單泰國公司的交易,簡直和一年多前螞蟻金服買印度的one97 communications的交易如出一轍。螞蟻金服的這種收購模式在DT君這兒簡稱「印度模式」。
2015年2月,螞蟻金服投資了一家名字有些長的公司印度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這家公司是印度最大行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的母公司。投資之後,螞蟻金服佔One97 Communications的25%股份,知情人士稱,這筆交易的價值超過5億美元。
那之後的事兒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在同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及其旗下金融子公司螞蟻金服宣布戰略投資印度最大行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不過並未披露螞蟻金服獲得了多少Paytm股份。雙方在聲明中稱,新資金將幫助Paytm在印度擴大移動商務和支付系統,並對營銷、技術和人才進行投資。目前Paytm已經獲得了印度央行發放的第一張支付銀行牌照。
和此前阿里投資的Snapdeal也相比,從阿里的舉動來看,似乎更傾向於自己潛力股Paytm,而不是「淘寶」——因為阿里明顯將更多的錢給了前者,也得到了更多傳道授業解惑的權利。
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彭翼捷曾在投資Paytm時表示,未來兩到三年,螞蟻金服希望可以開拓出更多類似Paytm的國際合作夥伴,藉助其對本地市場的了解以及螞蟻金服的經驗和技術,做成當地的支付寶。螞蟻金服可是認真的,目前它正與Paytm設計理財產品:其國際事業部戰略合作發展總監陳彥表示,螞蟻金服正與Paytm探討為用戶提供理財服務,讓錢包裡資金生息,未來小微貸款業務也將在考慮範圍內。
所以,今後螞蟻金服的全球化路線,至少是在東南亞這塊,可能都會複製它當年投資印度的那套收購模式。
也不是每一次「複製」都一帆風順,比如當螞蟻走到韓國……
想複製印度模式,有時也不那麼容易。因為不是想中國企業想對外投資,人國外政府就讓你投的。
比如直接砸錢買企業這件事,在韓國就不太好用。
根據PwC的一份報告,韓國對一些產業的保護很嚴重,設了嚴格的外資持股上限。知乎鼻祖Quora上一位名為Dan Kim的研究亞洲史的大V在一個回答中表示,韓國政府對可能控制(韓國)國內市場的外國資本非常謹慎。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螞蟻金服決定「曲線救國」:螞蟻金服先以很小的持股比例參與設立了一家網際網路銀行K Bank。
2015年11月,螞蟻金服對外宣布,其聯手韓國電信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網際網路銀行K Bank拿到韓國的牌照可以開始籌建了——這是韓國第一次頒發網際網路專門銀行牌照,也是23年以來韓國第一次頒發新的銀行牌照。
螞蟻金服是K Bank 20名發起人股東中唯一一家中國公司,且持股比例僅為2%。其他股東持股比例都高於螞蟻金服,比如有利銀行(10%)、GS零售(10%)、保險企業韓華(10%)、行動支付企業達納(10%)等。
醉翁之意不在酒。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彭翼捷對這筆交易評價說,「韓國對非金融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入股有限,我們更希望以這次合作為起點,在韓國找到像Paytm這樣的合作夥伴。」
所以,螞蟻金服不嫌麻煩地願意以如此小的持股比例進入K Bank,說到底還是想找「像Paytm這樣的合作夥伴」,繼續複製「印度模式」。
(聯繫本文作者張弦: zhangxian@dtc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