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動?

2020-12-13 小嵐嵐的娛樂窩

當然喜歡,她的高雅、氣質和愛心無與倫比。撇開羅馬假日的感動不說,最讓我感動的是赫本和派克的友誼片段一 1953年8月,《羅馬假日》上映後引起轟動,赫本立即抓住了世界的目光。1954年3月25日,24歲的赫本因在《羅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獲得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那天晚上,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得到金像獎的赫本,站在領獎臺上激動得語不成句,但她卻沒有忘記告訴世界:「這是派克送給我的禮物!」 赫本成了影后後,各種榮譽向她飛來。然而這些並不是她真正渴望的東西,她最渴望的是獲得真摯永恆的愛情。或許派克體察到赫本的內心渴望,在《羅馬假日》首映式上,他特意介紹赫本結識了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演員兼作家梅厄·菲熱。梅厄是派克的好朋友,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派克很欣賞梅厄的才華,他認為梅厄能帶給赫本更大的成功。

梅厄當時36歲,瘦高的身材,面部稜角分明,多才多藝,溫柔體貼。和赫本一樣,梅厄也會多種語言,他們很快親近起來。赫本也對具有領袖風範的梅厄有了依戀之情。1954年3月梅厄和赫本合作出演了百老匯的名著《莎布琳娜》後,梅厄飛往瑞士向赫本求婚。赫本不顧母親的反對,接受了求婚。他倆於1954年9月在瑞士結婚。遠在美國的派克參加了他們的婚禮,他送給赫本的結婚禮物是一枚蝴蝶胸針。這枚胸針赫本非常喜歡,一直珍藏在她的身邊直到死。……片段二 1993年1月10日,在羅伯特的攙扶下,赫本最後一次走進她的花園。她戀戀不捨地撫摸著每一株植物,仔細地告訴羅伯特它們各自不同的養護要求。10天後的清晨,她在睡夢中安詳地飛走了,享年63歲。幾天後她的遺體被安葬在瑞士的小鎮公墓。  那一天,成千上萬的羅馬人帶著鮮花來到臺伯河向她遙寄哀思,人們將永遠記得這個40年前來到這裡的美麗公主。人們萬萬沒有想到,已經77歲高齡的派克在妻子的陪同下,也千裡迢迢地趕來參加了赫本的葬禮。要知道,1991年退休之後,派克就呆在自家的後花園侍弄花草,極少出門。

葬禮上,已是白髮蒼蒼的派克老淚縱橫,他哽咽地說:「能在那個美麗的羅馬之夏,作為赫本的第一個銀幕情侶握著她的手翩翩起舞,那是我無比的幸運。」他低下頭,在赫本的棺木上輕輕印下一吻,深情地說道:「你是我一生中最愛的女人。」在場的人無不唏噓落淚。赫本走了,派克送她的那枚蝴蝶胸針依然完好無損地珍藏在她的首飾盒裡。2003年4月24日,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了赫本生前衣物、首飾慈善義賣活動。那天,派克親自前去買回了那枚陪伴赫本40年的蝴蝶胸針。當他乾枯的手握住胸針時,他觸及了赫本那美麗的心跳,他覺得自己這一生再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赫本以優雅的談吐和時尚影響力聞名。是時尚界僅次於可可香奈爾的少數女性超級ICON之一,很多今日司空見慣的搭配因她而走紅。比如襯衫打結的穿法、七分褲、平底芭蕾舞鞋、白天夜晚無時不在的黑框太陽眼鏡、高領毛衣套頭衫、無袖露肩洋裝、風衣配A字裙、標誌性短髮、蜂窩盤發,她所代表的簡約優雅風格,至今流行。又有些人說赫本是女裝設計師-紀梵希打造的時尚玩偶。我覺得這不符合事實。很難說是她紀梵希造就了她,還是她捧紅了紀梵希。

赫本晚年積極從事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為她增加了傳奇性。她不是單純拿慈善鍍金的明星,她多次不辭勞苦深入世界上最貧困、最惡劣的數個國家和地區。比如,她曾坐在貨運飛機裡的米袋上,輾轉10多個小時飛到戰火紛飛的索馬利亞。那裡戰火紛飛、飢餓和疾病縈繞,幾乎也沒人知道她是明星,實際上人生安全方面相當危險的。她在那裡看到大批因傳染病和飢餓死去的兒童,被堆在貨車上一車一車的運走埋葬。在她生命中最後5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日程非常密集。籌款、接受採訪、出訪各國這樣的活動,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有好幾次。她的演講沒有秘書代筆,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保留有她工作所做的筆記,密密麻麻的有一大抽屜,裡面都是她對各國風俗、自然風貌、政治現狀、醫療衛生等方面的研究。她在最繁忙的幾個月,每天都接受十來家媒體的專訪。要知道,在她做演員聲名最顯赫的時期,每天為自己電影宣傳做的媒體採訪也不過1-2個。所以基金會不是為赫本電影事業錦上添花的工具,而是她的全職工作,她對這份工作富有激情、使命感。

她想用知名度吸引大家對兒童問題的重視。她多次在世界上奔走呼籲,並在1992年第一次讓索馬利亞的難民兒童問題得到全世界關注。比如她曾在美國國會演講,和她的聯合國同事一起,為落後地區的兒童,爭取到了6000萬美元的國會撥款。

謝謝赫本帶給我們的感動!

相關焦點

  • 《羅馬假日》:意料之外的結局,意料之中的悲傷
    今日裡我們再來重溫一部經典:《羅馬假日》,該片是由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題材是浪漫的愛情片。影片中主要演繹了一個擔任國家大任的公主和一個美國記者之間的故事。該片是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是好萊塢歷史上最成功的黑白電一之一。
  • 奧黛麗·赫本:她就是世界上最美、最高貴、最好的形容詞
    奧黛麗·赫本的評價有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天使」。有很多明星被稱為「精靈」、「公主」、「女王」、「魔王」。而被稱為天使的只有奧黛麗·赫本一人。 赫本身上有哪些的消逝已久的品質,如高貴、優雅等,她是一個連上帝都願意親吻她的臉頰的人。她讓所有人喜歡。
  • 奧黛麗·赫本:「優雅是永不褪色的美」
    好萊塢誕生的佳人無數,提到性感,小編腦海中浮現的是瑪麗蓮·夢露;說起優雅,必然是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今天,小編將帶大家一起揭秘赫本是如何將極簡優雅的美學理念融入到生活、珠寶和時裝中,又是如何成為20世紀時尚風潮的引領者、「赫本式優雅」的永恆代言人。
  • 永遠的女神奧黛麗·赫本,一生情感坎坷卻優雅如初
    90年前的今天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誕生開啟了她的傳奇人生。一直以來,赫本不僅是美麗優雅的象徵,更是美好和善良的化身。1929年5月4日,奧黛麗·赫本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貴族後裔家庭,母親為荷蘭女男爵,母親家族譜系可以追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父親是銀行家。同時也是一個法西斯主義者。赫本之父信仰法西斯主義,也許是父母婚姻關係破裂的致命一擊。
  • 奧黛麗·赫本得償夙願,主演好萊塢歌舞巨片《窈窕淑女》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1948年,赫本時長僅39分鐘的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1953年,赫本在《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憑藉舞臺劇《美人魚》,獲得託尼獎的最佳女主角,漸漸成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當紅巨星。奧黛麗·赫本被認為是自然與美的化身,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誌《VOGUE》曾以29%的得票率,將她評為「世界時尚名人」第一名。
  • 奧黛麗·赫本,被上帝吻過的天使……
    多年前的一天跟工友在工地上閒來無事聊電影,我說國外的電影很多都不錯,他說自己不看國外的電影,對於國外只知道奧黛麗·赫本,我說赫本已經去死很多年,他滿臉疑惑說「是嗎?」,是的,他直到赫本,卻不知道赫本在93年就已經離開。他只是直到這麼一個名,而不是知道這個人。
  • 再刷《羅馬假日》,從多角度領略該經典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國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浪漫愛情片,是由美國著名的導演威廉·惠勒執導,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並於同年的8月份在威尼斯電影節上上映。影片上映後,取得巨大的成功,成為好萊塢黑白電影的經典之作。
  • 獨家網友影評:《羅馬假日》五十多年過去了,她依然以最清麗!
    羅馬假日影評(一)當奧黛麗·赫本出現在銀幕上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了她要一直美麗下去。,最優雅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中。她的超凡脫俗成就了[羅馬假日]。這樣說或許對影片的其他主創有些不公平,不過如果不是因為奧黛麗·赫本,或許[羅馬假日]遠無法達到現在的高度。
  • 《羅馬假日》與《公主日記》兩部影片想要給我們講述些什麼
    說起《羅馬假日》我們的第一印象便是奧黛麗·赫本的美麗面龐與優雅的身姿,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皇室公主安妮無法忍受皇室的繁文縟節離家出走遇到愛情的故事,在羅馬度過了她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這讓我們看到規矩可以讓一個人變得優秀。雖然電影的情節或者公主的身份都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是它們的一些優點我們是可以學習的,就比如說這個規矩。我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是像米婭一樣的灰姑娘,而不是像安妮一樣的天生的公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規矩來將我們變得優秀,變成自己王國裡的公主。
  • 《羅馬假日》中永遠的女神赫本,紀念與紀梵希那無關歲月的感情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有紀梵希的設計,才有我們記憶中的女神赫本。所以今天小編想帶領大家一起重溫這部至今無人超越的的黑白電影。這部1953年的黑白片,迄今已有65年歷史。可依然在豆瓣保持8.9的高分,是Top250中的No.35,可見電影的魅力與思想感人至深。
  • 奧黛麗·赫本多次流產,一生悽苦,卻是人們最難忘的女神
    什麼樣子的女人才能成為世界公認的女神呢?關於這一點,或許大家的意見都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可以確認,那就是在世界上,確實有那麼幾個人,被整個世界公認為女神。
  • 《羅馬假日》戲外的一段浪漫愛情故事:赫本公主和她的派克騎士
    提及奧黛麗·赫本,離不開《羅馬假日》;提及《羅馬假日》,離不開格利高裡·派克。1953年,註定是美好的一年,因為《羅馬假日》上映。安妮公主(奧黛麗·赫本)作為某國的王位繼承人將出訪歐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 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她生命中的6個男人
    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她生命中的6個男人奧黛麗·赫本,世界的公主,人間的精靈。她是時尚傳奇,優雅、簡潔、大方的風格,至今仍是全球女性模仿的對象;她是美的化身,是被世界念念不忘的美麗女子。由她主演的經典電影《羅馬假日》,才有了那個美好和童話般的愛情故事。
  • 奧黛麗·赫本長子肖恩·費雷:優雅的靈魂讓母親充滿魅力
    奧黛麗·赫本,攝於1955年,受訪者提供9月初,著名演員奧黛麗·赫本的部分私人物品將在香港展出,展品包括赫本的繪畫作品《我的庭院花朵》、赫本親筆批註的劇本《珠光寶氣》(又名《蒂凡尼的早餐》)以及她生前穿過的服飾珠寶等。
  • 《羅馬假日》公映67年,奧黛麗·赫本直到今天仍在影響中國人的審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通訊員 鄭天一67年前的4月21日,1953年4月21日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公映,從此這個留著波浪劉海,濃眉大眼的安妮公主,就走進了無數年輕人的心裡。當時,24歲的奧黛麗·赫本也憑藉《羅馬假日》的成功,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當然更為流行的是,赫本在影片中吃著冰淇淋走下羅馬廣場的臺階,配合著她當時穿著極簡的衣裙和妝容,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又優雅大方的逃跑公主形象,這也隨即掀起了一股「赫本風」。
  • 奧黛麗·赫本:心靈更勝於容貌的全球最美麗女人
    有一種美,就叫做奧黛麗·赫本,她高貴而不失優雅,沉澱了人生的意義。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赫本,不僅僅因為她的容貌,她的演技,更因為她最真摯的人性光輝。 奧黛麗·赫本(1929年5月——1993年1月),生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擁有英國、荷蘭和比利時的血統,是著名的影星和慈善家,更連續多年被評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
  • 奧黛麗·赫本:艱難時選擇微笑,成功時選擇優雅
    ——奧黛麗·赫本奧黛麗·赫本,或許這世上沒有哪個女人能夠如她般將美麗優雅演繹得如此淋漓盡致,她的一生,經歷過星光璀璨,光華照耀,衣食無憂,又經歷過「二戰時期」的顛沛流離,饑寒交迫。1954年,她參加了電影《羅馬假日》的演員試鏡,導演發現了這個寶藏女孩,《羅馬假日》上映後,一夜之間,她從一顆不起眼的石子變成比明月還要耀眼的星星。緊接著,她蓄勢待發,向全世界人展現了她的魅力,《窈窕淑女》、《謎中謎》、《儷人行》,1963年,她出演的《窈窕淑女》公映時贏得了八項奧斯卡大獎,她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 電影《羅馬假日》最讓你感動的情節是什麼?
    電影《羅馬假日》是一部我看了之後還想再重溫幾遍的電影,不僅僅是為了奧黛麗.赫本嬌豔如花的顏值,還有為那種萍水相逢的緣分後產生不可思議的愛情。奧黛麗.赫本是永遠的安妮公主,她的俏皮、優雅、天真,打動了每一個觀眾。
  • 奧黛麗·赫本的不幸婚姻背後,是一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
    奧黛麗·赫本的不幸婚姻背後,是一個不健康的原生家庭01奧黛麗·赫本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美麗的容顏就像被天使親吻過,像一顆精美切割的鑽石一樣閃閃發光。02第一段婚姻:1953年,在《羅馬假日》倫敦首映式上,經派克介紹,24歲的赫本和離婚多次,當時已36歲的梅爾·費勒相識了,並迅速墜入愛河,次年結婚。1958年生下兒子肖恩。當時,赫本已事業有成,而梅尓·費勒一直擔任了赫本經紀人、作品製片人的角色,全面幹涉她的事業,有時粗暴武斷。
  • 沒看過《羅馬假日》電影?來
    因為一部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羅馬假日》,把我帶到了義大利的文明古都羅馬。電影中赫本演的安妮公主和派克演的美國記者喬的邂逅,以及接下來貫穿整個愛情故事的古羅馬風光,整整影響了一代人,也讓羅馬這座永恆之城在人們心中充滿誘惑。時隔半個多世紀,終於有幸踏著安妮和喬的足跡,重溫一次「羅馬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