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通訊員 鄭天一
67年前的4月21日,1953年4月21日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公映,從此這個留著波浪劉海,濃眉大眼的安妮公主,就走進了無數年輕人的心裡。
當時,24歲的奧黛麗·赫本也憑藉《羅馬假日》的成功,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當然更為流行的是,赫本在影片中吃著冰淇淋走下羅馬廣場的臺階,配合著她當時穿著極簡的衣裙和妝容,塑造了一個不諳世事又優雅大方的逃跑公主形象,這也隨即掀起了一股「赫本風」。
這與當下流行的「泫雅風」「ins風」來說,這「赫本風」一吹就是67年。國內眾多以時尚著稱的女明星們,也樂於模仿她的扮相。
而再過2天,4月23日,也是知名童星秀蘭·鄧波兒誕辰92周年的紀念日。
如果說奧黛麗·赫本是大家心目中完美的女神,那秀蘭·鄧波兒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國民閨女」了。
她是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的孩子,十歲時便成為了美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
雖然鄧波兒主演的《小公主》、《一月船長》、《海蒂》、《小叛逆》、《青鳥》、《小天使》這些影片引進到中國時,已經是上世紀90年代,她也早已息影,但這不妨礙大家對她的喜愛。
父母輩的人也會將「這孩子像秀蘭·鄧波兒一樣可愛」作為誇獎孩子的最高標準。
直至現在,在電視上的節目中,表演唱歌跳舞的可愛小蘿莉也會被稱為「中國版秀蘭·鄧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