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示: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倪海廈資料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優質公眾號推薦:
失眠,似乎永遠是一個流行的話題,特別是現代生活壓力大,導致失眠成了許多人的常態。人的體表有氣運行,像人體外圍的衛士,名衛氣,衛氣是固攝陽氣的,它在人體體表不斷地運化行走。白天衛氣行在人體的陽分裡,晚上則行到陰分裡,就是行於陰經。
陽氣只要一入陰經,人就想睡覺。衛氣在陰經中行走完,出離陰經的一瞬間,人就會醒來。白天動而生陽,人體陽氣輸布於外,所以人在白天是動的,陽光的,展示的是一派陽剛之氣。這些輸布於體表的陽氣,為陰液所化,維持白天所有活動要消耗體內的陰分。當動到極限,陰分消耗過度,人就會疲勞需要睡覺。入睡後,人的陽氣開始收斂,消耗減少,反過來促進陰分的化生。陰分養足了,人體第二天才能有充足的陽氣。通過陽氣的推動和溫化,陰液才能發揮作用,只有「陰得陽生」,才能泉源不竭。讓一個人整天整夜不睡覺,過不了兩三天,人就會崩潰。因為動而生陽,生陽即耗陰,長時間地耗陰,就會陰分枯竭,身體自然就會受不了。最後的結局不是「陰平陽秘」,而是「陰陽離決」。長期失眠的患者會陽不入陰,陰氣得不到化生,而陰分虧虛,體內五臟六腑陰液不足,出現滿臉皺紋,手掌的紋路亂。
有些患者經常心情煩躁,這是因為體內肝氣鬱結,氣有餘便是火,氣鬱化火,擾亂心神,陽氣被排斥於外,就無法入陰了。建議:這樣的病人只需要服用清熱的藥物,再配上解鬱的藥物,就會有很好的療效。有些病人是體內寒溼較重,陽氣進入身體後,無法推動大量的寒溼之邪,人就會感到很累,睡覺睡得累,做很累人的夢。建議:這樣的患者,需要溫補陽氣,促進陽氣推動陰液的運行,只要陽氣足了,推動有力了,睡覺就感到輕鬆了。有些患者屬於陽氣入陰的機制出現了問題。人之三陽為太陽、少陽、陽明,人之三陰為太陰、少陰、厥陰。由陽入陰,是由表入裡的過程。這裡面的關鍵環節是由陽明到太陰的過程,如果這個環節出現障礙,陽氣自然無法入陰,便出現失眠。①陽明在人體指的是胃,太陰在人體指的是脾。《黃帝內經》中寫道:「胃不和則臥不安。」因為陽氣不能經過陽明胃,進入到太陰脾,陽不入陰,所以臥不安了!建議:半夏湯是《黃帝內經》中僅有的十個藥方之一,專為失眠而設。這裡面的關鍵藥材是半夏。半夏歸於胃經,稟賦陽極生陰之性,是引陽入陰的最好藥材。②如果患者肝火較重,陽氣也是無法進入肝的。只有在徹底清瀉肝火之後,人才能進入熟睡的狀態。建議:使用夏枯草,它具有清肝火、散瘀結的作用。肝火得清,則能吸引陽氣入陰,因此對於陽不入陰、肝火亢盛的病人,半夏配夏枯草,療效特佳。
陰陽之間、五臟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陰陽和五臟,只有深入思考它們內在的關係,對疾病的認識才能更加深入。過去,幾劑酸棗仁湯,再或溫膽湯就能治好,但現在還用這些藥已經沒有明顯效果。因為現在人的生活比古代複雜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與長期熬夜有關。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膽經該睡的時候,而人老不在此時間睡覺,就會慢慢地出現心腎不交的狀況,導致失眠。中醫裡有一種說法,叫做中焦受氣,中焦就是我們的脾胃。人的血從何而來?實際上身體的營養物質,包括血都是從胃來的。人體是通過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華轉變成血。血是一種能量,代表著一種動能,輸布四方,供人體所需。我們常提到補血的問題,懂得中醫醫理的話,就知道了血是從胃而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飯。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會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氣,氣是用來睡覺的,也是用來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過多,氣就會受到中焦阻隔,陽氣不能上輸於腦,造成失眠。那麼失眠該如何治療?很簡單,引陽入陰,就能治好失眠!艾灸療法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可達到溫和氣血、扶正祛邪、治病防病、養生保健的目的。艾灸在治療失眠有養心安神、陰陽入陰的作用。①剛接觸艾灸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艾灸,先從少量開始,循序漸進。艾灸還需要長期堅持,效果會更加顯著。
80G中醫資料免費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