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圈訊不到3個月時間內,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發生2起波音747飛機爆胎事件。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中華航空一架747貨機於8月29日臺北(桃園機場)飛洛杉磯才傳出爆胎,11月6日同一機型,從馬尼拉飛往臺北(桃園機場)又傳出爆胎。爆料的A先生不滿,不到3個月且疫情嚴峻,班機少到可憐,卻還可以兩次爆胎?
今年8月29日,華航CI-5198由747-400F執飛臺北飛往洛杉磯貨運航班,於臺北時間10時41分起飛後,跑道上疑留有輪胎碎片,基於安全考量返航,在空中盤旋1個多小時後於中午12分58分平安抵達桃園機場。當時華航表示,該航機已依標準作業程序進行檢查,詳細原因尚在調查中。
未料不到三個月,11月6日華航747-400班機,從馬尼拉飛回臺北又傳出爆胎。
對此,桃園機場表示,11月6日下午已經接近天黑的時候,華航一架波音747飛機於跑道落地時發出巨大聲響,經查有爆胎情況,遂封閉跑道近1小時,清理完才打開。飛機有做檢修,也會加強巡檢。據了解,當天影響11架次航班起降。
華航表示,11月6日CI5880馬尼拉-臺北(桃園)貨機航班降落停妥時,於機務檢查時發現4號輪胎爆胎,飛機立即依標準作業程序進行整修,臺灣「民航局」也已許可放飛。
資料圖
華航在3個月內一連傳出兩起爆胎案件,不禁令人擔憂航空公司的飛安專業性。對此,臺灣「民航局」回應有接獲通報,並表示8月爆胎事件,經過飛機輪胎廠鑑定,應該是跑道異物造成,至於是何種異物至今無法確定。而11月6日爆胎事件,確認是4號輪胎剎車防滑閥門失效(Anti-Skid valve)導致,華航檢討後,決定將縮短剎車防滑閥門拆下檢修時距。
不過,上述兩起事件臺灣「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並未立案調查。對此,運安會主委楊宏智說,沒有通報有幾個可能,一個是很輕微、還沒有達到通報門檻,另一個就是相關單位沒有按照規定通報。楊宏智說,會去了解,如果程度上有需要通報,就會進一步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