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發展評估表

2021-03-02 大愛之行社工項目

香港社會福利署:

學童發展評估表

姓名:__________

性別:______

年齡:______歲

班別:______

中心編號: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本表是協助老師粗略估計學童的發展水平,以便設計適當的訓練或轉介個案接受所需的專業服務,使用者必須注意本表並不能用作界定學童智能之用。

老師可以按學童日常的行為表現評分:2分—獨立完成,1分—需協助完成,0分—不能完成,你必須就所有項目評分才能計算總分。

肌 能

評分

自 理

評分

社 交

評分

在坐著的姿勢下推動皮球

無需協助而能用杯飲水

對讚許的說話作適當反應

爬上及爬落床或椅

飲水而不倒瀉杯中水

稱呼至少兩個熟人的名字

平穩地跑而不跌倒

顯示褲子或尿片已溼

服從成人要求

將玩具或音樂盒上鏈

用飲管吸吮飲品

選出自己喜愛東西

上梯級雙腳踏穩一級再上

無需協助自行除去對胸衣

在成人口頭提示下輪候

打開需要轉動門鎖的門

用匙羹自行進食而不潑瀉

在其他孩子附近玩耍

可以跳越小型物體

拉拉鏈

與他人進行簡單假想活動

扭緊和扭松瓶蓋

在廁所或小坐廁小便

模仿做家務

可以踏三輪車行六英尺

在協助下自行沐浴

模仿以前聽過的成人語句

用一隻手張開或合攏剪刀

穿著從腳往上拉的褲

進行複雜的假想遊戲

沒有協助下交叉腳落梯級

晚間不遺便

在口頭提示下表示謝意

用剪刀剪一張紙

無需協助自行洗面及抹面

在口頭提示下與別人分享

在平衡下單腳向前跳三次

無需協助正確按左右穿鞋

遵守成人所訂的遊戲規則

可完成至少有六塊的砌圖

自行如廁後洗手及抹乾手

表達基本的情緒

用筆畫一個可辨認的圖案

除綁鞋帶外自行穿著衣物

與兩三個孩子一起遊戲

使用擦膠而不擦攔紙張

在協助下擺好臺椅和碗筷

參與成人帶領的集體遊戲

從容地單腳向前跳

橫過街道前望左右兩方

與其他孩子玩合作性遊戲

開啟須用鑰匙的鎖

純熟地運用食具進食

接受物品後能自動說多謝

用剪刀剪出圖形

無需協助而自行抹乾身體

遵守學校規則

能踏沒有輔助輪的單車

扣好衣服上的鈕扣及拉鏈

說出自己的年齡

藉記憶砌出見過的形象

協助準備需搞拌烹調食物

玩有比賽性質的遊戲

用6至8件相同的方形積木砌梯級

無需協助而綁好鞋帶

自行遵守簡單遊戲規則

能拼砌25塊拼圖板

無需協助而能自行沐浴

辦妥成人所指派的小差事

用前三指靈活地握筆書寫

單獨橫過街道前望左右

為無意的過失而道歉

沿線剪出複雜的圖形

咳嗽及打噴嚏時掩口鼻

有一班朋友

肌能總分

自理總分

社交總分

智 能

評分

理 解

評分

表 達

評分

用繩拉動玩具車

留心聆聽指示

適當地用動作表達「系」「唔系」或「我要」

配對簡單幾何圖形

對「俾」的指示作出反應

對簡單的問題適當地答「系」或「唔系」

把數塊積木仿排成火車狀

遵從「起身、坐低」指示

說出兄弟姊妹或朋輩名字

以物件如杯及鞋等配照片

指出四個身體部份

能說二十件熟悉物件名稱

配對相同顏色的圖咭

能指出四種熟悉的實物

能用「乜野黎架」來發問

套合數隻圓杯

對別人呼喚名字作出反應

用簡單詞句講出有關經驗

仿畫直線及橫線

明白「你,我」組成的短句

傳達簡單的口訊

配對相同顏色的物件

明白大小及上下指示

用「邊個」來發問

仿畫圓形

辨別日常生活物件圖片

當被問及時說出自己名字

砌好一幅三件的拼圖

維持聽故事的興趣五分鐘

說話令人明白

背數由1至3

指出重要身體部份

指出不在場兩物件那件大

用三塊不同大小之積木砌小塔

遵從包括一件物件及兩相連動作的指示

準確地回答自己是男或女

分別紅、藍、黃、綠四色

明白不同顏色名稱

背誦至少兩首兒歌

將物件圖片分類

明白長短

被問時詳細講出有關經驗

畫一個有眼鼻和口的人臉

回答活動完成問題如「做左未」答「洗左, 食左」

在短句中能用「系後面」「系中間」等詞語

仿畫方形

明白次序如第一及第尾

短句中用「系周圍」表達

背數由1至20

明白輕重

被問及時準確地回答年歲

砌好一分為十的拼圖

明白許多和很少

在語句中用「但是,或者」

讀出五個字(手花耳天早)

明白高矮

發音準確

畫一個完整的人形

明白軟硬

答條件性問題,如「如果你開心,你會做乜野」

指示下數物件11至20

明白左右

用三個相關短句描述圖畫

按次序排列三張圖咭

明白時間的詞語

答出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

自行寫出姓名

明白因果關係的句子

說出物件的不同之處

用筆算做簡單減數

明白條件關係句如「如果..就」

講述簡單故事

看鐘報時

明白句中有句如「媽咪話..」

說出物件的相同之處

智能總分

理解總分

表達總分

項目總分

估計發展年齡範圍 (總分¸10 + 0.75) 至 (總分¸10 +1.25)

一. 肌能

--

二. 自理

--

三. 社交

--

四. 智能

--

五. 理解

--

六. 表達

--

值得關注情況及資料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焦點

  • 評估表的分類
    評估表的分類全人發展評估記錄表是神經平衡療法中最經常使用的記錄表,它是由葉老師和龔老師依據一般兒生長發育規律和動作發展順序
  • 手術風險評估表何時填怎麼填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樊榮 北京市健宮醫院 萬曉君《手術風險評估表》是我國政策要求與《手術安全核查表》共同用於每一例手術患者的評估工具。然而在實踐中,關於手術風險評估應在術前完成還是術後完成,一直存在分歧。
  • 漂洋過海的日本學童背包
    小學生們背著嶄新學童背包的身影是日本春季的一道獨特風景線。頑皮的小學生連用六年也不會損壞,這種背包如今在國內外都受到了熱切關注。小學生2000餘天每天使用的學童背包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自己挑選購買的大件物品。說到日本小學生的必備用品,自然會想起學童背包(箱型雙肩背包)。
  • 新常態下的學童學習支持之疫情下香港學童的照顧及學習需要
    雖然如此,學童因未能回校正常上課,或未能到社區中心參與課後功課輔導,使他們的學習進度受到影響,因而感到學習壓力倍增。另一方面,學童因長時間留家,影響了正常學習及生活規律,家長也為此感到憂慮。師生比例為一對一至四位學童,視乎年級和需要而定。參與在線課堂前,學童或家長會預先以通訊軟體(如WhatsAPP,類似大陸常用的微信WeChat)將學校功課或溫習內容傳送予中心職員,職員再轉發予負責導師做準備。導師也會運用Zoom的功能,如:分享簡報,以文字或圖畫解題及施教,讓學童更易理解和掌握。
  • 學童是詩,在學童中間的老師有一顆執著的詩心
    張海龍《西北偏北男人帶刀》之 在學童中間 1994年大學畢業我被分配至蘭州一中任中學語文教員。我教的是初一的學生,這樣便來到了一群學童中間。正是在那裡,我重又讀到了葉芝的《在學童中間》一詩。重要的是我不僅僅單純地讀到了這首詩,而是我從我的生活中,從我置身於其中的學童身上讀到了這首詩。
  • 香港學童為何不快樂?(港澳在線)
    原標題:香港學童為何不快樂?(港澳在線)   4月4日是香港兒童節,猜猜香港小朋友們的節日願望是什麼?有調查顯示,近四成學童的兒童節願望居然是不用做功課。逾八成小學生認為,學習時間過長及功課、考試量過多,讓校園壓力變大。如何讓學童快樂學習,成為香港近日的社會熱點話題。
  • 跨境求學舟車勞頓 「雙非」學童轉投深圳港式學校
    圖:深圳港式學校的「殺手鐧」是聘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吸引家長送孩報讀 羅湖港人子弟學校提供 來源: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0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近年「雙非」(父母都非港人)跨境學童激增,香港北區的幼兒園及小學學位均供不應求。
  • 香港為跨境學童設立選校專網
    原標題:香港為跨境學童設立選校專網本報香港8月15日電 (記者尹世昌)為應對跨境學童增長,舒緩北區小學學位不足,香港教育局今天宣布將為跨境學童設立特別選校名單,在8個鄰近深圳的校網中,所有小學每班小一必須撥出至少2個學額給跨境學童就讀。教育局長吳克儉表示,這項政策能降低北區學校所承受的壓力,達至分流功能。
  • 香港夫婦辦「雙非」宿舍收跨境學童 料年賺百萬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北區的小學學位名額緊張,香港教育局推出居港學童優先派位政策,令明年入讀小學一年級的跨境童(指居住在內地但求學香港的學童)難以躋身北區小學,「雙非」(指學童父母皆非香港居民)寄宿服務勢必更有市場。
  • 民間趣聯:朱元璋和學童的妙對
    元朝末年,有一天中午,有位學童在磊城路邊砌石牆玩,朱元璋穿便服與隨從騎馬經過時,朱的馬蹄弄壞了學童砌的石牆,學童攔住朱元璋,要他砌好石牆才能過去。朱元璋客氣地說:「我有要事,沒時間幫你砌。」學童見他一表斯文便說:「你不砌也可以,我出個上聯,你能對好下聯就給你過去!」朱元璋是個有墨水的人,便說道:「小兄弟,請!」
  • 香港官員:跨境學童派位修訂安排不涉「港人優先」
    ,教育局已實施小學一年級派位下統一派位的修訂安排,這個安排不涉及「港人優先」,因為跨境學童也是香港人。  他說,至於跨境學童的問題,教育局亦已實施「小一」派位下統一派位的修訂安排,為居於內地的申請兒童另行提供《統一派位選校名單》,性質就如為他們設立一個「專網」,目的是透過「分流」來紓緩個別地區因跨境學童而造成的學位緊張情況,同時亦確保跨境學童獲派公營「小一」學位的權利。但必須向議員指出,這個安排不涉及「港人優先」,因為跨境學童也是香港人。
  • 疫情之下解決跨境學童考試難題,「南山之家」成深港跨境服務橋梁
    「南山之家」通過開展五大服務,即「跨境通」熱線服務、學習支援(兒童輔導服務)、家庭功能提升(親子活動等)、期望管理(了解香港各種制度及社會福利的講座等)、義工發展及兩地家長配對計劃等,協助跨境學童及其家庭,解決他們所關注的學童升學、交通、家庭親子關係等實際問題,積極發揮推動深港兩地和諧發展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搭建深港兩地資源連結平臺,組織深港兩地婦女、兒童及家庭開展互訪、交流和學習、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 香港逾九成基層學童網上學習難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社協)昨日公布一項相關調查,訪問了700多位基層學童,結果顯示四成受訪學童無可上網的計算機,超過九成指網上學習有困難及長期被困於家中感到心情較煩躁。社協建議教育局強化統籌角色,確保學生有平等學習機會,並將關愛基金計劃納入學生資助等,恆常性為基層學生提供支援。
  • 臺北調查發現學童近視問題嚴重 比例高達三分之一
    臺北調查發現學童近視問題嚴重 比例高達三分之一     學童近視的人數越來越多   中新網5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學童「惡」視力比例驚人!臺灣調查發現,臺北市小二學童近視比例高達36%,等於每3人就有1人近視,度數最深的竟達1400度,書本要離眼睛7公分才能看得清楚。醫師提醒,年紀愈小近視,越可能發展為高度近視,恐有失明危機。
  • 跨境學童現退學潮:港澳籍學生可在深圳積分入學
    △跨境學童從深圳邊境進入香港上學然而從今年起,深圳出臺了新政策,接受港澳生報讀深圳的公立學校,這為居於深圳的跨境學童提供了更多的升學選擇,也有不少人因此放棄了在香港就讀的機會。該校校長陳章華指出,深圳的新政策,今年學童流失超過一半,分派有178個跨境生,當中只有不到58人來報到。與此同時,大公報報導稱,還有跨境校巴公司向媒體表示,收到不少跨境學童家長取消服務的通知,估計至少有400名至500名學童返回內地讀書。
  • 香港推幼稚園「就近入學」新政 應對跨境學童
    特區政府最近推出「就近入學」的政策,將優先取錄原區學生,其次為跨區學童(即居於香港,但因其居住區域名額不足,所以要到鄰近區域上學的學童),最後才是跨境學童(即居於內地,但來港上學的學童)。對此社會反應不一。可以預計,相關問題仍會呈現,特區政府必須做好長遠規劃。
  • 考試作業補習「三多」 近半臺灣學童喊累
    臺灣兒童福利聯盟今年10月起首度針對島內學童學習過勞情況進行調查。其23日公布的調查報告稱,有近1成3臺灣學童過量疲勞,3成4學童中等疲勞,總計近5成學童喊「累」。  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結果,受調查的學童平均疲勞程度達到10.39分,已經進入中等疲勞程度區間,只有四分之一學童感到「幾無疲勞」。
  • 全城海選 56 名學童!
    邀請函INVITATION奉化區第二屆學童開蒙大典學童們上學前都要先經過一個莊嚴肅穆而又神聖的典禮,「開蒙禮」。祝願學童們開啟智慧,敲響鐘鼓,謹記實現人生夢想的三個心:決心,信心和恆心。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五大禮之一!在古代,開蒙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學童會在開學的第一天早早起床來到學堂,由啟蒙老師講授人生最基本、最簡單的道理,並教讀書、寫字,然後參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學讀書。
  • 兩百多名學童齊聚「朱子故裡」開筆破蒙
    在「點朱啟智」環節中,先生在學童的額心點上硃砂,寓意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曉東 攝  行拜師禮前,國學先生先引導學童正衣冠,保持整齊潔淨的精神面貌;在「點朱啟智」環節中,先生在學童的額心點上硃砂,寓意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在學童書寫「人」字過程中,教導孩子「一撇是德,一捺是才,學會做人,立地頂天」。隨後,學童齊聲誦讀《朱子家訓》。  開蒙儀式後,在福建新聞頻道主播的帶領下,學童們擊鼓明志,伴隨著陣陣鼓聲,喊出心中理想。
  • 日本學童保育讓全職媽媽放心
    所以日本每個地方都設有放學後學童保育和假日保育,只是每個地方的保育情況不一樣。筆者居住所在地的公立小學,放學後和假日學童保育是一體的,統稱為kidsclub。根據託育要求不同,分為kidsclubA和B。前者是對父母職業時間沒有要求,每年3000日元(200人民幣左右),沒有下午茶點,可以從學校放學後,在學校內專門的教室待到下午五六點,有老師帶著寫作業和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