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後強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點擊藍字關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獲取天府智庫新內容
月光經濟是幸福的經濟,是溫情的經濟,是詩意的經濟,是釋放人性的經濟,是填補生活美學的經濟,是拉開消費蓋子的經濟,是構成「明光經濟」「全時經濟」的另外一半!
01
引言:
發展夜光經濟符合中央精神
夜光經濟也叫「夜間經濟」「月光經濟」,是指在夜間發生的經濟行為,是城市經濟生活的另外一面,是現代城市業態之一,是一種基於時段性劃分的經濟形態,一般指從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所發生的商務活動,是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城市經濟在第二時空的進一步延伸,是「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的重要舉措。沒有夜光經濟,世界就只有一半,顯然不完美、不完整。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綱要中強調,要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國際消費目的地,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市場新需求,堅持高端化與大眾化並重、快節奏與慢生活兼具,激發市場消費活力,不斷增強巴蜀消費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支持重慶、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費品牌,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充分挖掘文化旅遊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巴蜀故事,打造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閒旅遊勝地。推動消費供給升級,促進經典川菜、重慶火鍋、蓋碗茶等餐飲產品品牌化,創建美食地標。
發展消費新場景,發展更多參與式、體驗式消費模式和業態。發展假日經濟,豐富夜市、夜展、夜秀、夜遊等夜間經濟產品,建設一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擦亮「兩江遊」、「街巷遊」等夜間經濟名片,展現國際時尚範、巴蜀慢生活。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費環境,完善消費促進政策。
發展夜光經濟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群眾需求,符合經濟規律,符合當前形勢,特別是符合新階段、新格局、新理念要求。
02
夜光經濟:
釋放人性的經濟,打破了日月邊界
白天是日光、太陽光。晚上是月光、太陽的反射光。日光有輻射,是核聚變的能量。月光沒有輻射,是月球對日光的反射。日光有溫度、月光有溫情。日光下是生產、月光下是生活。白天掙錢,夜間花錢。日與月構成「明」字,在明光之下的經濟就是「明光經濟」,全時經濟,即24小時經濟,從而打破了日月、黑白、晝夜的界限。「月」有陰晴圓缺,「日」只有圓球火光,可見「月」比「日」更懂人性。歌頌詠唱「月」的文學作品很多,而鼓吹讚美「日」的詩詞歌賦不多。
夜光點亮城市的天空。夜間是自由、休閒、思考、隱秘、交流的時空,是充電、吸納、過濾的時段。是人性釋放的時間。夜間讓人產生靈感,多愁善感,五花八門都與夜間有關。科學家發明電燈,改變了晝夜關係,夜間活動更豐富、更多彩、更真實、更自在。夜光經濟是正在成長的龐大產業,它是人類活動的篝火。
夜光經濟是休閒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態包括:晚間購物、餐飲、旅遊、沐浴、醫美、休閒、保健、學習、教育、歌舞、影視、娛樂等內容,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帶動多個行業的發展,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夜光經濟還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極大地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
夜光經濟其總量超過日光經濟。美國人已有1/3的時間、1/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積用於休閒,而其中60%以上的休閒活動在夜間。美國三分之一的經濟來自休閒經濟,而休閒經濟中60%來自夜光經濟。在中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夜間經濟越發達。在2019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夜光經濟的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門票經濟持續弱化,夜間餐飲仍佔主導,文化休閒則為需求藍海。夜光經濟發展呈現「老三樣、新三樣、再三樣」版型。「老三樣」指夜市、演出和景區,「新三樣」包括節事、場館和街區。夜光經濟的「再三樣」,是指書店、古鎮和鄉村。夜間節事活動成為文化新載體、城市新名片,文化場館是城市新風景線,街區是高頻消費區、新晉網紅地。書店更多承載的是一個城市夜間休閒的功能,而古鎮和鄉村是未來夜遊的新去處。
夜光經濟體現城市發展活力。大力發展夜光經濟可以促進經濟活動時間延長、各種設施利用率提高、就業機會增多,有助於推動服務業擴張規模,擴大消費,增加稅源,聚集財富、產業和人氣,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拓展遊客的消費空間,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因此夜光經濟正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重視。
03
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與科學表述
沒有牛頓,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牛頓體系包括牛頓(Newton)力學體系、哲學體系、數學體系和經濟體系。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世界著名的偉大科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在光學上,牛頓發明了反射望遠鏡,用於天文學。用三稜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發展出了顏色理論。在數學上,牛頓與萊布尼茨分享了創立微積分學的榮譽。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牛頓力學體系就是牛頓在17世紀創立的經典力學體系(mechanics system),顯著標誌是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把天上力學與地上力學綜合,把天上運動與地上運動統一,開闢了科學發展的新天地、新時代,形成了完美的力學體系,主要包括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是人類認識自然及歷史的第一次大飛躍和理論的大綜合,對人類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標誌著近代理論自然科學的誕生,不但對自然科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在社會科學方面,特別是對哲學和人類思想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得唯物論從宗教神學那裡爭得了發言權,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夜光經濟就是把天上與地上融為一體,類似於當年牛頓體系對於科學與社會的影響,實現城市的發展創新。
任何經濟都是在供需力推動下發展壯大。如果把人們在夜間活動的總量看作牛頓力,夜間經濟就是改變城市狀態的重要動力。由此類比,我們可以建立夜光經濟學定律。
● 夜光經濟第一定律(慣性定律):
沒有夜光經濟,就沒有城市活力。城市活力比實力更重要。沒有人類夜間活動的城市就是「死城」,就是靜止不動、停止不前的城市。
● 夜光經濟第二定律(加速定律):
夜間人們活動力使城市經濟獲得加速度發展F=ma,F是人動力,m是城市體量(面積、人口等),a是城市發展的加速度。一個城市的人口和面積一般是定量,夜間人們活動越多、能量越大,人動力F越大,加速a越大。城市要加速度發展,必須有足夠的夜間活動和夜光消費。城市魅力激發城市活力。城市魅力與夜間質量成正比。
● 夜光經濟第三定律(作用力定律):
夜光經濟與市民幸福成等量關係Fa =Fb,。夜間質量決定城市幸福指數。城市越發達,夜間越豐富。夜光經濟根須在地下越長,城市產業大樹在空中就越高,相當於兩個質點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量相等、方向相反。適當增加夜間活動,能夠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 夜光經濟第四定律(生命定律):
人類從月光照耀中來又回到無光世界中去。人類從原始叢林中走來、從母親子宮中生來,DNA中帶有夜光的片段。夜光是人類的搖籃,也是人類的歸屬。本質上我們都是星光下的孩子。熱鬧的夜市是人類對子宮的懷念,因為母親的子宮是無光和吵鬧的,給我們生命留下光刻烙印。
● 夜光經濟第五定律(數據定律):
夜間出行人(次)數越多,城市夜光經濟越發達。夜間出行人數是夜光經濟的關鍵變量。在荒蕪的山野,除了野生動物,夜間幾乎沒有人類活動。世界上所有經典的大都市,如紐約、巴黎、東京、上海、成都等,夜間公交車、自駕車和計程車都很忙碌,在公交停營後就只有網約車。所以網約車出行數據是衡量夜光經濟的核心變量。
● 夜光經濟第六定律(色彩定律):
光譜是色彩,晝夜是光譜色彩的變化,在夜光經濟視野中黑與白、晝與夜、日與月,只是色彩而不是邊界,因為資本的流動只有利潤大小,沒有晝夜之分。1666 年,牛頓第一個揭示了光的顏色秘密,他用實驗說明太陽光是各種顏色的混合光,並發現光的顏色決定於光的波長。白色的日光實際由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彩色光構成。從理論上講,宇宙間的電磁波波長可以從零到無窮大,但人類只能感知電磁波譜中很短的部分叫可見光。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780~400nm之間,但還有一些人能夠感知到波長大約在880~380nm之間的電磁波。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日光經濟由多種產業和要素構成,夜光經濟本質是色彩經濟,由多種場景和業態構成。茶館、演出、咖啡、網吧、保健、購物、餐飲等。在電燈發明後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夜間更為精彩豐富,人們隨心所欲、來去自由,夜間甚至比白天更重要!夜間不再寂靜、黑暗、不只是睡眠,人們突破了夜晚與白天的界線,越來越多的活兒在夜間幹。在成都,更是演繹出世界獨一無二的流光溢彩。
城市夜生活體驗成為遊客目的地夜遊首選;演出、文化場館、文化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場景;文化藝術場館、電影院/劇場、夜市/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同時,潮流夜市、文創集市、微演藝、行浸式夜遊正在成為城市夜光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
04
夜光經濟在神州大地蓬勃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都市生活的人群越來越習慣於夜間的生活,夜光經濟已成為消費升級的新增長點。夜間產業正成為休閒經濟的重要引擎。據報導,北京王府井出現超過100萬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佔白天的50%,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於夜光經濟。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各地都把發展夜光經濟作為推動城市發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財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有影響力的特色夜生活街區和大型文化娛樂中心區,努力擴大夜消費、豐富夜生活、繁榮夜經濟,傾力打造一座座的不夜城。
2018年8月份,成都市印發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行動計劃》,明確提到要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加強夜間經濟的環境營造,加快培育錦江夜消費商圈,引入現代新興消費業態,打造成都夜消費地標。
2018年11月份,天津市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經過3至5年的努力,全市發展形成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光經濟發展格局。
2019年4月份,上海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圍繞打造「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的目標,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光經濟繁榮發展。
2019年7月9日,北京市商務局印發了《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明確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範、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
2019年11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夜間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從主題遊樂、夜遊文化、特色餐飲等七個方面推進夜間旅遊發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夜間經濟實現了0到1的突破,2020年國內夜間經濟在1到100的發展進程中野蠻生長。
05
成都「不夜城」,
夜光經濟的中國樣板
打造「不夜城」點亮成都新「夜」態。成都學習借鑑國內外促進夜光經濟發展的先進經驗做法,圍繞建設國際消費目的地,打造「三城三都」,擦亮「成都購物」「成都休閒」「成都美食」「成都茶館」等品牌,推動「國際範、四川味、成都潮」夜生活聚集區建設,形成「購物休閒、特色餐飲、文體娛樂、演藝體驗、觀光旅遊」五位一體的夜光經濟模式,繁榮和發展成都夜光經濟。在2020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夜間經濟二十強城市」。成都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國第三。
成都的夜晚,是什麼樣子?杜甫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細膩美好。張籍說,是「萬裡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的市井繁華。成都春熙路入選「2020遊客喜愛的十大夜商圈」。去年,春熙路一側「春臺市錦」全新推出,集市井精釀、音樂演藝、生活美學、藝術空間、美食市集於一體,每天從下午1點營業至晚上12點,為「夜成都」又增加了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推動夜光經濟發展,成都創新方法,不遺餘力。基於豐富的文旅資源優勢,成都長期致力於培育夜光經濟新場景,構建夜間文旅消費新體系,通過打造文創集市、特色街區、特色展會等一系列舉措,深度挖掘夜光經濟新潛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多元化、高品質的新需求。
成都夜光經濟的發展,為恢復和增強消費市場活力提供了保障。去年9月22日,哈囉出行數據顯示,成都超過5000萬人次的夜間騎行量,居全國第一;去年國慶大假期間,高德數據顯示,10月1日到5日,成都位列全國十大夜遊城市第一;10月16日,2020第六屆中國文旅產業巔峰大會暨首屆中國文旅夜遊經濟峰會上發布「2020網紅夜經濟城市」,成都同樣榜上有名。「不夜錦官城」,已經成為天府之國一塊嶄新的金字招牌,「夜成都」助推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成都夜光經濟正迎來全面升級,深度結合了文創、文博、藝術、商業等新興業態,讓古蜀文化傳承與現代時尚潮流在「夜成都」中相融共生。「夜遊錦江」項目貫穿了天府熊貓塔、太古裡、九眼橋等特色點位,打造成都夜間生活美學沉浸式體驗新場景。隨處可見的街頭藝人表演,《成都偷心》等大型網紅IP演出,齊齊展示了這座文創之都的文藝和浪漫。據大麥網數據顯示,晚間7點-9點演出峰值時段觀看統計數據中,成都位居全國前列。
當下,成都夜光經濟生態圈正在不斷擴大,並通過文旅商等多業態的全面融合,進一步點燃夜光經濟活力。雙循環的新格局下,對我國夜光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正在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成都而言,「越夜越熱鬧」的夜間經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也將為成都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新助力。
為大力發展夜光經濟、打響成都夜間消費品牌,加快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成都市《關於發展全市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升級的實施意見》出臺。該《實施意見》是由成都市商務局牽頭,通過學習借鑑巴黎、東京、上海等國內外先進城市經驗並結合成都實際制定而成,由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據悉,成都將打造十類、100個夜間經濟示範點位,塑造十處夜間旅遊景區、十處夜間視聽劇苑、十處夜間文鑑藝廊、十處夜間親子樂園、十處夜間醫美空間、十處夜間樂動場館、十處夜間學習時點、十處夜間購物潮地、十處夜間晚味去處、十處夜間風情街區,增強示範帶動效應。
06
加大對夜光經濟的政策供給和環境營造
夜光經濟不僅是城市發展水平和品位的一個縮影,也是一項利市惠民工程。要引導、強化夜間消費的意識,積極培育夜間消費的市場,加快搭建夜間消費的平臺,不斷豐富城市夜間的內涵和魅力,給「以城留人」創造條件,讓城市的夜晚「亮」起來、人氣「聚」起來、商氣「火」起來、財氣「旺」起來。我們建議,要像抓日光經濟一樣抓夜光經濟,有規劃、有政策、有組織、有人員。對於市州區縣市,發展夜光經濟,要考慮:
(一)完善促進夜光經濟發展政策
要制定支持夜光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在法律法規允許範圍內降低夜光經濟街區經營主體準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加大幫辦代辦力度。要從相關財政專項資金中給予一定補助,稅務部門在稅收上給予扶持,電力部門要落實夜間峰谷電價政策。適當區域放寬夜間「外擺位」管制。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夜間特定時段,允許有條件的餐飲街、酒吧街開展「外擺位」試點。本著「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督導經營主體嚴格落實有關市容和環境衛生責任區制度,維護和諧社區環境。
(二)對夜市實行屬地化管理
各區(縣市)要指導夜市經營主體制定管理規定,在設施、區域、時段、衛生等相關方面建立統一管理標準。建立推動夜光經濟發展協調機制。定期研究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建立「夜光區長」「夜光片長」「夜光街長」「夜生活執行長」制度。由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夜光區長」,統籌協調本區夜光經濟發展。「夜光片長」或「夜光街長」擔任「夜生活執行長」,協助「夜光區長」工作。加強夜間治安防範工作。及時查處違法犯罪行為。有關執法部門要開通夜間投訴熱線,及時受理並解決消費者投訴。
(三)實施區域亮化美化
依據規劃和規範對夜間經濟區域實施亮化提升。倡導經營主體按照規劃和規範對建築和門頭牌匾實施亮化。對區域內的非營業性建築、居民住宅按照建築風格實施美化亮化。對大型廣場實施不同風格的主題亮化。打造全天候步行街區。各區(縣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1至2條對區域路網交通影響不大的支路或街坊路,打造成環境良好、特色突出的全天候步行街區。
(四)完善城市夜間公共運輸配套
對連接主要購物街區、餐飲街區、旅遊景點等的城市公交、地鐵線路,適當延長末班車時間。在夜生活集聚區及周邊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等。
(五)加強對夜光經濟的輿論引導和宣傳推介
在電視、報紙、微信號等推出專題欄目,推廣名店名品。製作餐飲聚集區地圖,推送餐飲、旅遊、娛樂等資訊。針對青年群體,要充分應用現代媒體營銷手段,推出網紅店、打卡地等新興消費場所。鼓勵商家運用自媒體等形式,增強與消費者互動。鼓勵商家延長營業時間。引導商業街區的商場超市、餐飲休閒街區的餐館、酒吧、娛樂等企業延長夜間營業時間。
月光經濟是幸福的經濟,溫情的經濟,是詩意的經濟,是釋放人性的經濟,是填補生活美學的經濟!
(2021年1月16日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教授在「2020中國夜光經濟圓桌會」上的發言)
原標題:《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