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經濟六大定律:牛頓體系的科學表述

2021-02-08 文摘周報


白天是日光、太陽光。晚上是月光、太陽的反射光。日光有輻射,是核聚變的能量。月光沒有輻射,是月球對日光的反射。日光有溫度、月光有溫情。


日光下是生產、月光下是生活。白天掙錢,夜間花錢。日與月構成「明」字,在明光之下的經濟就是「明光經濟」,全時經濟,即24小時經濟,從而打破了日月、黑白、晝夜的界限。


「月」有陰晴圓缺,「日」只有圓球火光,可見「月」比「日」更懂人性。歌頌詠唱「月」的文學作品很多,而鼓吹讚美「日」的詩詞歌賦不多。


夜光點亮城市的天空。夜間是自由、休閒、思考、隱秘、交流的時空,是充電、吸納、過濾的時段。是人性釋放的時間。夜間讓人產生靈感,多愁善感,五花八門都與夜間有關。科學家發明電燈,改變了晝夜關係,夜間活動更豐富、更多彩、更真實、更自在。夜光經濟是正在成長的龐大產業,它是人類活動的篝火。


夜光經濟是休閒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業態包括:晚間購物、餐飲、旅遊、沐浴、醫美、休閒、保健、學習、教育、歌舞、影視、娛樂等內容,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帶動多個行業的發展,成為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同時夜光經濟還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極大地緩解城市的就業壓力。


夜光經濟其總量超過日光經濟。美國人已有1/3的時間、1/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積用於休閒,而其中60%以上的休閒活動在夜間。在中國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夜間經濟越發達。在2019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夜光經濟的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門票經濟持續弱化,夜間餐飲仍佔主導,文化休閒則為需求藍海。


夜光經濟體現城市發展活力。大力發展夜光經濟可以促進經濟活動時間延長、各種設施利用率提高、就業機會增多,有助於推動服務業擴張規模,擴大消費,增加稅源,聚集財富、產業和人氣,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拓展遊客的消費空間,拉動經濟快速增長。因此夜光經濟正受到越來越多城市的重視。 


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與科學表述


沒有牛頓,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牛頓體系包括牛頓(Newton)力學體系、哲學體系、數學體系和經濟體系。


牛頓力學體系就是牛頓在17世紀創立的經典力學體系(mechanics system),顯著標誌是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把天上力學與地上力學綜合,把天上運動與地上運動統一,開闢了科學發展的新天地、新時代,形成了完美的力學體系。夜光經濟就是把天上與地上融為一體,類似於當年牛頓體系對於科學與社會的影響,實現城市的發展創新。


任何經濟都是在供需力推動下發展壯大。如果把人們在夜間活動的總量看作牛頓力,夜間經濟就是改變城市狀態的重要動力。由此類比,我們可以建立夜光經濟學定律。


夜光經濟第一定律(慣性定律):沒有夜光經濟,就沒有城市活力。城市活力比實力更重要。沒有人類夜間活動的城市就是「死城」,就是靜止不動、停止不前的城市。


夜光經濟第二定律(加速定律):夜間人們活動力使城市經濟獲得加速度發展F=ma,F是人動力,m是城市體量(面積、人口等),a是城市發展的加速度。一個城市的人口和面積一般是定量,夜間人們活動越多、能量越大,人動力F越大,加速a越大。城市要加速度發展,必須有足夠的夜間活動和夜光消費。城市魅力激發城市活力。城市魅力與夜間質量成正比。


夜光經濟第三定律(作用力定律):夜光經濟與市民幸福成等量關係Fa =Fb,。夜間質量決定城市幸福指數。城市越發達,夜間越豐富。夜光經濟根須在地下越長,城市產業大樹在空中就越高,相當於兩個質點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力量相等、方向相反。適當增加夜間活動,能夠提高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夜光經濟第四定律(生命定律):人類從月光照耀中來又回到無光世界中去。人類從原始叢林中走來、從母親子宮中生來,DNA中帶有夜光的片段。夜光是人類的搖籃,也是人類的歸屬。本質上我們都是星光下的孩子。熱鬧的夜市是人類對子宮的懷念,因為母親的子宮是無光和吵鬧的,給我們生命留下光刻烙印。


夜光經濟第五定律(數據定律):夜間出行人(次)數越多,城市夜光經濟越發達。夜間出行人數是夜光經濟的關鍵變量。在荒蕪的山野,除了野生動物,夜間幾乎沒有人類活動。世界上所有經典的大都市,如紐約、巴黎、東京、上海、成都等,夜間公交車、自駕車和計程車都很忙碌,在公交停營後就只有網約車。所以網約車出行數據是衡量夜光經濟的核心變量。


夜光經濟第六定律(色彩定律):光譜是色彩,晝夜是光譜色彩的變化,在夜光經濟視野中黑與白、晝與夜、日與月,只是色彩而不是邊界,因為資本的流動只有利潤大小,沒有晝夜之分。日光經濟由多種產業和要素構成,夜光經濟本質是色彩經濟,由多種場景和業態構成。茶館、演出、咖啡、網吧、保健、購物、餐飲等。在電燈發明後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夜間更為精彩豐富,人們隨心所欲、來去自由,夜間甚至比白天更重要!夜間不再寂靜、黑暗、不只是睡眠,人們突破了夜晚與白天的界線,越來越多的活兒在夜間幹。在成都,更是演繹出世界獨一無二的流光溢彩。


城市夜生活體驗成為遊客目的地夜遊首選;演出、文化場館、文化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場景;文化藝術場館、電影院/劇場、夜市/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同時,潮流夜市、文創集市、微演藝、行浸式夜遊正在成為城市夜光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



摘自2021年1月16日在中國夜光經濟圓桌會上的發言
李後強: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
    03夜光經濟的牛頓體系與科學表述沒有牛頓,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牛頓體系包括牛頓(Newton)力學體系、哲學體系、數學體系和經濟體系。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是世界著名的偉大科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在光學上,牛頓發明了反射望遠鏡,用於天文學。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他把這條基本原理表述為兩條定律:①每一單獨的物質微粒將繼續保持同一狀態,直到與其他微粒相碰被迫改變這一狀態為止;②所有的運動,其本身都是沿直線的。然而笛卡兒沒有建立起他試圖建立的那種能演繹出各種自然現象的體系,不過他的思想對牛頓對此類定律之後的總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684年在英國物理學家埃德蒙多·哈雷的鼓動下,牛頓將開始寫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於1687年出版。
  • 牛頓三大定律——牛頓自己如何表述的?牛頓的原著中是如何說明的
    這是牛頓在《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對三大定律的表述。 看看與你中學時候課本上的表述一樣嗎?實際上,牛頓提出三大定律並不是他的最初目的。 牛頓在證明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過程中,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做為證明出發點。
  • 牛頓三大定律及內在聯繫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答案居然是8牛頓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具有巨大的開創性,尤其是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事實上,三大定律中的前兩條定律都是伽利略發現的,只有第三條才是牛頓發現的,那為什麼還要叫做牛頓三大定律呢?牛頓第一定律是並不是牛頓發現的,是伽利略通過做實驗發現的,伽利略設計了著名的斜面實驗,得出了結論,物體在自然狀態下會維持原有運動而非趨於停止,這個表述牛頓第一定律很接近了。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也就是F合=ma。
  • 是否存在與牛頓三大定律一致的相對論?
    比布萊恩(一位軟體工程師)在果殼上這樣回答:在相對論中,有一些與牛頓第一、第三定律類似的表述。但是在相對論中基本上不會使用力這個概念,所以牛頓第二定律與相對論沒有一致之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一致」並不是完全的等同,因為相對論並沒有與牛頓定律類似的一個公理框架。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牛頓出生於1643年,他建立了一套在人類可感知的範圍中能夠解釋世界上許多的物理現象的萬有引力理論。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之所以說牛頓的理論只能夠解釋人類的可感知範圍內的現象,是由於現代科學指出,牛頓力學在面對兩個極端世界(即宏觀和微觀世界時)就會失去解釋力。有趣的是,在牛頓理論失效的地方,正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這兩門堪稱現代物理學支柱的學科能夠發揮所長的地方。
  • 牛頓三大定律內容是什麼
    牛頓三大定律主要內容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 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在《物理》八下第七章中我們對力、彈力、重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等力學知識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而牛頓運動定律第一次闡明了力和運動關係,是經典力學的基礎,確立了力和慣性的科學概念地位,也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 細說牛頓運動定律
    正如歐幾裡德的基本定理為現代幾何學奠定了基礎一樣,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同樣構成了物理學的基礎。三大定律的提出、地球引力的發現和微積分的創立也使牛頓成為過去一千年中最傑出的科學巨人。1666年初,牛頓創立了三大運動定律,這些定律為他發明微積分和發現地球引力創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1684年,讓·皮卡爾第一次精確地求出了地球的大小和質量。有了這些關鍵數據,牛頓就能證明利用三大運動定律和他的重力方程式可以正確地計算出行星運動的真實軌道了。可是,雖然有了確鑿的數學證據,牛頓還是不願意發表他的發現,即使是哈雷的請求和說服也難以撼動他那執拗的心。
  •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理是動量守恆原理的必然體現,一個獨立系統或物體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力為零的外力的作用,根據動量守恆原理,這個物體自然是動量守恆的,動量不會改變的,動量不會改變就是物體運動速度大小不變或為零,且物體運動方向不變。
  •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的科學方法論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等,然而真正改變人類世界觀從而深刻影響近代文明發展歷程的是他於1687年7月5日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簡稱《原理》)一書;牛頓於此中提出的科學方法論,是他最終想要傳達的一種「大義」——《原理》系因萬有引力定律發現而完成,可牛頓想通過該書表達的遠非這樣一條具體的力學定律,他要表達的是一套全新的研究自然的方法。
  • 牛頓簡介及其科學成就
    1679年,R·胡克在寫給他的信中提出,引力應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地球高處拋體的軌道為橢圓,假設地球有縫,拋體將回到原處,而不是像牛頓所設想的軌道是趨向地心的螺旋線。牛頓沒有回信,但採用了胡克的見解。在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數學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
  • 牛頓建立了宏偉的力學體系,奠定科學理論的基礎,是最有影響力的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裡,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裡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上一課介紹了浮力定律,這節課我們將介紹牛頓三大運動定律,Scratch編程模擬牛頓三大定律效果如下:二.牛頓故事分享1:煮懷表的故事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這年初,科學巨星、近代力學之父伽利略隕落;而這年歲尾,另一顆科學巨星牛頓卻在英國升起。這是一顆更加燦爛的明星,科學史上千年一遇的巨人。他在天文學、力學、光學和數學上都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為科學史開創了一個牛頓時代。1642年12月25日,艾薩克·牛頓出生在英國林肯郡,是一個小農的遺腹子牛頓出世時,給他接生的接生婆說:「咳!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牛頓第三定律
    (7)能綜合運用牛頓第二、第三定律綜合解決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   情感目標   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先通過大量的實例和分析,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建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後通過小實驗給出牛頓第三定律,並討論牛頓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 科學家的故事—牛頓︱教科版《科學》四年級
    你知道牛頓是誰嗎?牛頓全名艾薩克·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他小時候成績一般,但非常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鐘、摺疊式提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