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育兒指南:0-3歲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特點及每個月齡的動作指導

2020-12-18 騰訊網

人出生後頭3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人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如果從生命的變化、生命的適應和對外界的徵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來看,人的功能在0至3歲這一階段實際上比3歲以後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的總和還要大,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可以把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瑪利亞·蒙臺梭利

內容大綱:

1. 為什麼0-3歲啟蒙很重要?

2. 0-3歲嬰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特點及引導

3. 大運動、小運動訓練推薦

為什麼0-3歲啟蒙很重要?

嬰兒出生後的頭三年大腦發育是最快的。剛出生時,寶寶頭重大約是350-400g,約為成人的25%,1歲達到50%,2歲達到75%,3歲時幼兒的腦重量已基本接近成人。最重要的是,發展不可逆。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每一天都很重要。

有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皮層布滿不計其數的神經元,但只有在有效刺激下神經元才會通過突觸相互連接。這也就是我們理解的神經迴路。

這個連接的過程在0-3歲時是最為活躍的。人類對腦細胞數量的增加能夠持續到2歲左右。2歲的寶寶腦細胞的突起豐富程度與成人相似。

這表明2歲時對寶寶的大腦進行刺激會有非常積極的效果。因此,0-3歲時,在寶寶觸覺、視覺、聽覺和動作等多方面的刺激可促進大腦神經細胞間的突觸聯繫,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而6歲以後,兒童大腦的成長逐漸平穩。

相反,如果在0-3歲時期沒有給予一定的刺激,對於寶寶的成長則十分不利。

0-3歲期間,嬰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是全方面的,比如運動發展(大運動Gross Motor Development、小運動Fine Motor Development)、平衡力、感官、認知、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邏輯思維、社交、溝通、自信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等等。

0-3歲幼兒運動發展特點與引導

那麼,每個月寶寶的運動發展有什麼特點呢?

注意:寶寶的發展特點理論上來說只能做為一種參考,不能做為評定寶寶是否發育成常的標準。因為每個寶寶的能力發展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月,寶寶俯臥、握拳、蹬腿、揮動手臂、聽聲音有反應、感官敏銳、視力比較模糊。有人說剛出生的寶寶視力像小狗狗一樣,沒有色彩,模糊不清,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黑白的閃卡,每天訓練20秒鐘,時間不要太長,讓寶寶練習追視。

第二個月:開始學習抬頭、發現自己的手、偶而會露出笑容,會有各種情緒的反應。生猛在10幾天的時候就可以抬頭了,不過那個時候晃晃的。愛笑,百每天早上都大笑。

第三個月:俯臥可以撐起上身,頭可以抬45度,開始把看和做聯繫到一起。抬頭的話生猛早就可以完成得很好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頭太大,翻身還是有點困難,每天訓練一下下。訓練第三天的時候,翻過身的他頭扎在床上,會突然大叫一聲然後用手撐起身體。

4-5個月:會翻身,會大笑,喜歡注視鏡子中的自己。鏡子一直是寶寶神奇的朋友,沒事可以讓寶寶照照鏡子,你會發現他們的反應會很可愛。

5-6個月:有支撐能夠獨立坐一會,會喃喃自語引起別人注意,躺著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滾動身體。

6-7個月:可以自己坐、能夠靈活翻身、表情更豐富。古語說「3翻6坐8爬」,這個時候的寶寶腰部力量增加,可以坐得比較好了。

7-8個月:開始爬行、發出的聲音增多,理解大人語言的能力增強。

8-9個月:可以扶物站立、喜歡敲打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手部動作更加靈活。

第10個月:能夠站起來,偶而可以走幾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個月:能夠扶物行走、手指靈活性大大增強,變得好動,能說簡單的單字。

12-15個月:學會走路,會彎腰撿東西,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

15-18個月:喜歡嘗試自己洗手、洗臉、能夠自如蹲下,能說簡單的句子。

18-21個月:能夠搬運小物品、身體平衡力發展良好,開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能夠表達自己的一些意願和要求。

21-24個月: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廁所等;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澆花等。上廁所訓練也隨時開始!

24-30個月:獨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務,如擦桌子、擦鞋等;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跟別人展開對話。這個階段鼓勵寶寶多幫忙做家務喔!

30-3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獨立做切、洗等簡單的工作;可以用各種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始主動和小夥伴們打招呼了。

大運動、小運動訓練推薦

0-3歲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需要科學指導,家長不可忽視哦~蒙氏育兒,在線教你更多育兒乾貨~~

相關焦點

  • 小步在家早教上線育兒指南,了解寶寶從這裡開始
    繼去年10月推出「專業兒童能力測評」體系之後,今年11月,小步在家早教又悄然上線了「育兒指南」,幫助廣大家長了解寶寶,並根據寶寶發育情況,給出更合適的引導方式。這是小步在家早教在兒童發展標準上的又一項重大突破。育兒是一項非常龐大且精細的工程。
  • 這些技能,寶寶學會了嗎?13~18月齡嬰幼兒生長發育特點解析
    13~18月齡幼兒發育進程粗大運動開始學走路;會獨自行走,不需要支持且走得比較穩(15月齡)開始學後退走(15月齡);可以獨自在家具上爬上爬下(18月齡)精細運動(手的運動)也發展到熟練,可以撿起地上的東西,喜歡搭積木並推倒,能亂翻書、亂塗畫,家長要多鼓勵孩子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動作。到了 18月齡左右,手的動作應該發展到可以轉動門把手,做打開或擰開瓶蓋等動作。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尤其是家務勞動。
  • 0-12個月寶寶育兒重點:不同階段發育特點及重點培養能力,收藏
    0-1歲的階段,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階段,雖然只有一年時間,但寶寶會解鎖不少能力。按發育來劃分的話,又可以 把這一年分為「三段」:0-3個月,4-7個月,8-12個月。那對家長來說,就要抓住不同階段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看、聽、摸、聞、嘗等刺激,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
  • 嬰幼兒早期運動發展,該怎麼做?這份最全的運動指南,快來收藏
    曾有一篇報導,女獸孩卡瑪拉與狼生活到8歲,17歲時智力僅3歲小孩水平。還經常能聽到家長說:「別人家的寶寶都會爬了,怎麼我家寶寶還不會?」,「我的寶寶就是懶,不會爬」,「家裡老人說,我小時候就不爬,我的寶寶肯定也不會爬」。
  • 0~3歲最全的精細動作培養指南
    孩子的運動通常分為兩類,一種是大肌肉運動,即我們常說的大運動,是用來控制身體的,一種是小肌肉運動,主要指手的運動,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精細動作。什麼是精細動作?精細動作指個體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它不僅是個體早期發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個體其他方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 0-12月寶寶發育有啥特點?規律都幫你總結了,快看看
    1月齡的寶寶知道誰是媽媽嗎?4月大的寶寶會講話了嗎?寶寶幾歲走路算正常……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對於第一次當爸媽的人來說,並不簡單,甚至還有點困惑。不同月齡的寶寶,生長發育特點是不一樣的,你知道每個月齡寶寶的發育特點嗎?對應月齡寶寶的早教要點是什麼呢?
  • 0-12月齡寶寶動作發育時間表,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這句關於寶寶大動作發育的口訣,相信很多媽媽都不陌生。大運動是指大肌肉群共同參與的運動,是寶寶的動作技能之一,主要指涉及胳膊、腿、足部肌肉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例如爬、跑、跳等。 今天,圓小編總結了0-1歲寶寶大運動的發展過程
  • 收藏這份0-3歲寶寶遊戲能力發展指南,幫助寶寶在玩中學
    可見,有效鍛鍊寶寶遊戲能力的前提是了解寶寶遊戲水平的發展特點,這裡整理了美國 0-3 幼教協會( Zero To Three )寶寶遊戲能力的發展指南,寶媽們可以對照看看,自己家的孩子發展到哪一步了?0-6 月:感覺體驗0-6 月是寶寶開啟人生的第一個階段,這時寶寶發展水平比較低,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幾乎為零。
  • 教你get科學育兒技能——黃浦區《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誕生啦!
    教你get科學育兒技能——黃浦區《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誕生啦!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近期,黃浦區婦幼保健所推出家長版的《0-3歲回應性照護要點》手冊,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技能。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 乾貨滿滿 | 0-3歲幼兒動作發展和語言發育特點,收藏起來吧
    在這個時期,幼兒的大腦在高速發育,大肢體動作以及精細動作、語言、情緒發展,都在0-3歲這個階段完成。因此,在幼兒0-3歲,為幼兒創造一個科學的成長環境,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啟蒙就非常重要。嬰幼兒動作發展,直接刺激大腦的發育今天,我們一起從0-3歲階段孩子的動作發展
  • 0-1歲寶寶視覺發展「裡程碑」:家長這樣做,孩子聰明「眼力」好
    大姑子的這句話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查閱了不少關於嬰幼兒視覺發展的資料,才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原來寶寶的視覺發展每個月都不一樣,也從中知道每個階段該如何鍛鍊寶寶的視覺以幫助大腦得到更好的發展。
  • 0-6歲寶寶骨骼發育黃金期!不同月齡運動大不同,你了解多少?
    寶寶發育存在3個發育高峰期寶寶有3個生長發育高峰期,在此階段,寶寶身高、各項技能突飛猛進,第一個高峰期是12個月,第二個高峰期,從一歲到三歲,第三個高峰期是從3-7歲為第三個高峰期。出生至12個月為(嬰兒期)(1)0-6月齡寶寶:適合被動操+翻身訓練寶寶在滿月後可以進行被動操1月至3個月寶寶做《被動操》每天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做操時需注意室內溫度保持在25°至26°
  • 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訓練
    而手部的精細運動是我們在獲得了基本姿勢和移動能力之後逐漸獲得的一種能力。 日本著名兒科醫生稻垣武說:「讓孩子積極使用雙手,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是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刺激」。 而3歲前是手部精細運動發展的最重要階段。
  • 0-1歲寶寶養育指南:餵養、身高、大運動發育標準你想要的都在這
    寶寶從在媽媽肚子裡到1歲,與媽媽一起經歷了不少的改變與成長,在這12個月裡寶寶的飲食營養,各種運動的發展以及社交情緒變化等每個細小變化都在訴說著寶寶的成長發育,今日跟著小編一起,總結0-1歲小朋友的生長發育特徵吧。
  • Dutch lady子母發布「0-36月齡鄉鎮嬰幼兒餵養和育兒方式」調查結果
    鄉鎮的受訪者對孩子的體質、營養和運動能力展現了很強的自信:在所有鄉鎮樣本中,分別有52.3%和55.6%認為鄉鎮孩子的體質和營養狀況、運動能力比城市孩子更好。認為大城市比鄉鎮更好的比率,分別為24.9%和29%。  北上廣受訪者的評價分歧較大:關於孩子的體質和營養狀況,70%的受訪者認為大城市更好,19%認為鄉鎮更好。
  • 0-12個月寶寶的運動發育怎麼鍛鍊?分月齡告訴你鍛鍊重點!
    雖然這樣可以避免孩子鞋帶鬆開摔倒,但同時也關閉了一扇練習手部精細動作的大門。當然,鍛鍊精細動作並不一定非要用繫鞋帶的方式,還有很多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精細動作發育。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進行精細動作發展訓練,內容很多,先說0-1歲。
  • 0~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做到這3件事,讓娃更聰明
    古話說,三歲看老。可見,寶寶3歲前是多麼重要。兒童發展早期(0-3歲),寶寶大腦功能尚未定型,「可塑性」處於峰值。通過下圖也能看出,寶寶出生後,神經突觸聯結成倍增加,而兩三歲後,沒有被強化的神經聯結就會逐漸退化或斷裂。
  • 一媽0-3歲寶寶玩具清單(1):0-3月篇
    撥浪鼓或許是孩子的第一個玩具,它一定要至少4cm寬。3. 所有玩具都必須由結實的材料製成,即使被孩子扔置或者敲打也不會損壞。4. 檢查哪些擠壓發聲玩具,確保其中吱吱作響的部分不會脫落。5. 將毛絨玩具或洋娃娃給孩子玩耍之前,一定要檢查玩具的眼睛或鼻子是否結實固定。6. 孩子吞咽或者吮吸玩具上的小部件是非常危險的,3歲以下寶寶的玩具被要求一定不能具有可能被吞咽或者吮吸的小部件。10.
  • 閔行0-3歲嬰幼兒家長可免費訂閱「育兒周周看」
    2016年3月20日,由閔行區教育局、「育兒周周看」項目組主辦的《科學育兒指導——「育兒周周看」區縣聯動服務推廣(閔行專場)》在閔行區嬰幼兒早期教養研究舉行,200多戶閔行0-3歲嬰幼兒及家長參加了免費早教、專家諮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