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後頭3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人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如果從生命的變化、生命的適應和對外界的徵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來看,人的功能在0至3歲這一階段實際上比3歲以後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的總和還要大,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可以把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瑪利亞·蒙臺梭利
內容大綱:
1. 為什麼0-3歲啟蒙很重要?
2. 0-3歲嬰幼兒運動能力發展特點及引導
3. 大運動、小運動訓練推薦
為什麼0-3歲啟蒙很重要?
嬰兒出生後的頭三年大腦發育是最快的。剛出生時,寶寶頭重大約是350-400g,約為成人的25%,1歲達到50%,2歲達到75%,3歲時幼兒的腦重量已基本接近成人。最重要的是,發展不可逆。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每一天都很重要。
有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皮層布滿不計其數的神經元,但只有在有效刺激下神經元才會通過突觸相互連接。這也就是我們理解的神經迴路。
這個連接的過程在0-3歲時是最為活躍的。人類對腦細胞數量的增加能夠持續到2歲左右。2歲的寶寶腦細胞的突起豐富程度與成人相似。
這表明2歲時對寶寶的大腦進行刺激會有非常積極的效果。因此,0-3歲時,在寶寶觸覺、視覺、聽覺和動作等多方面的刺激可促進大腦神經細胞間的突觸聯繫,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而6歲以後,兒童大腦的成長逐漸平穩。
相反,如果在0-3歲時期沒有給予一定的刺激,對於寶寶的成長則十分不利。
0-3歲期間,嬰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是全方面的,比如運動發展(大運動Gross Motor Development、小運動Fine Motor Development)、平衡力、感官、認知、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邏輯思維、社交、溝通、自信心、想像力和創造力等等。
0-3歲幼兒運動發展特點與引導
那麼,每個月寶寶的運動發展有什麼特點呢?
注意:寶寶的發展特點理論上來說只能做為一種參考,不能做為評定寶寶是否發育成常的標準。因為每個寶寶的能力發展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個月,寶寶俯臥、握拳、蹬腿、揮動手臂、聽聲音有反應、感官敏銳、視力比較模糊。有人說剛出生的寶寶視力像小狗狗一樣,沒有色彩,模糊不清,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黑白的閃卡,每天訓練20秒鐘,時間不要太長,讓寶寶練習追視。
第二個月:開始學習抬頭、發現自己的手、偶而會露出笑容,會有各種情緒的反應。生猛在10幾天的時候就可以抬頭了,不過那個時候晃晃的。愛笑,百每天早上都大笑。
第三個月:俯臥可以撐起上身,頭可以抬45度,開始把看和做聯繫到一起。抬頭的話生猛早就可以完成得很好了,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頭太大,翻身還是有點困難,每天訓練一下下。訓練第三天的時候,翻過身的他頭扎在床上,會突然大叫一聲然後用手撐起身體。
4-5個月:會翻身,會大笑,喜歡注視鏡子中的自己。鏡子一直是寶寶神奇的朋友,沒事可以讓寶寶照照鏡子,你會發現他們的反應會很可愛。
5-6個月:有支撐能夠獨立坐一會,會喃喃自語引起別人注意,躺著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滾動身體。
6-7個月:可以自己坐、能夠靈活翻身、表情更豐富。古語說「3翻6坐8爬」,這個時候的寶寶腰部力量增加,可以坐得比較好了。
7-8個月:開始爬行、發出的聲音增多,理解大人語言的能力增強。
8-9個月:可以扶物站立、喜歡敲打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手部動作更加靈活。
第10個月:能夠站起來,偶而可以走幾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個月:能夠扶物行走、手指靈活性大大增強,變得好動,能說簡單的單字。
12-15個月:學會走路,會彎腰撿東西,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
15-18個月:喜歡嘗試自己洗手、洗臉、能夠自如蹲下,能說簡單的句子。
18-21個月:能夠搬運小物品、身體平衡力發展良好,開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能夠表達自己的一些意願和要求。
21-24個月: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廁所等;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澆花等。上廁所訓練也隨時開始!
24-30個月:獨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務,如擦桌子、擦鞋等;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跟別人展開對話。這個階段鼓勵寶寶多幫忙做家務喔!
30-3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獨立做切、洗等簡單的工作;可以用各種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始主動和小夥伴們打招呼了。
大運動、小運動訓練推薦
0-3歲寶寶的運動能力發展需要科學指導,家長不可忽視哦~蒙氏育兒,在線教你更多育兒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