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也算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多年來在公司兢兢業業,手下有三個人,但因為職責劃分原因,這三個人雖然在他手下,卻不受他直接調度,所以老李雖有個經理頭銜,其實卻是光杆司令,最多算個領著幹活的。年底了,事情特別多,部門工作完不成,他只能讓大家加班,因為沒有相應的職權,為了讓大家配合他,他只能用請吃飯的方法來「賄賂」大家,表示加班後請大家出去搓一頓。
四個人一通忙活,很快便幹完了各項工作,高高興興的來到飯店,沒想到新來的一名員工小張竟然帶著5個朋友前來「赴宴」,而且一點都不客氣,無論是點菜還是過程中互相介紹聊天,都感覺他們才是今晚宴會的主角,而老李和另外兩名同事就顯得比較尷尬,明明是自己請吃飯,卻顯得像是陪同者。原本簡單的聚個餐,也變成了十分高大上的宴請。但老李沒辦法,畢竟他已經提前跟大家說過請客,所以只能去買單。
一看帳單傻了眼,消費1200元,其中還有一條200塊的煙,不用說,肯定是小張朋友拿的。但帳單擺在那裡,老李只能強忍著怒氣買了單。或許是看不慣小張的行為,同事為老李打抱不平,這事竟然傳到了老闆耳朵裡。老闆把老李和HR叫到辦公室,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最後說到,老李真是個老實人,這頓飯錢公司出了,另外下個月再上調一級工資。小張這孩子太不地道,直接抬走,不予轉正。
我們身在職場,總會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說不定你的某種表現就會影響到職場的發展。這不,小張的這種行為很快便傳到了同事們的耳朵裡,大家也都在私下議論這事,有下面幾個觀點:
第一種說法,是說小張帶朋友來,是共享了朋友資源,這個社會,人脈就是「錢」啊。第二種說法,是一定不能無效社交,並不是所有人脈都是好資源,或許他們只不過想蹭吃蹭喝罷了,這種人還是少結交為妙。第三種說法,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那我絕對不會給小張這個面子充當冤大頭,一定會強烈要求這頓飯變AA。最後一種說法挺解氣,既不會充當冤大頭,也不會當場制止,飯吃到一半,找個理由提前開溜,該誰買單誰買單,我還能跟另外兩名同事繼續聚呢。
各位朋友,如果是你碰到這種事,會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