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中曾受海豹部隊青睞的經典:瑞典M45 9mm系列衝鋒鎗的前世今生(下)

2021-03-05 輕兵器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本文上篇介紹了中立國瑞典的著名M45衝鋒鎗研製背景,詳細剖析了M45的結構。下篇繼續介紹該槍的自動原理、分解結合、配用槍彈及其成名歷程等。

自動過程與分解步驟

M45衝鋒鎗的自動原理與一般開膛待擊的衝鋒鎗沒有兩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該槍沒有設置將槍機鎖定在前方的保險裝置,當裝入實彈匣後應當將槍機鎖在機匣後部的保險槽內,以防止發生跌落走火。射擊時只需稍向後拉動拉機柄,使拉機柄從保險卡槽中脫出,並進入拉機柄槽,待槍機被阻鐵掛住後,鬆開拉機柄,即進入待擊狀態。扣動扳機後,扳機前端下降,帶動阻鐵後部下降,並壓縮阻鐵簧,直至阻鐵後部從槍機後下方的待擊卡槽中脫出,槍機在復進簧的推動下推彈入膛,並擊發槍彈。在槍彈沒有完全進入彈膛前,擊針尖部是不對正槍彈底火的。槍彈擊發後,在火藥燃氣作用下,槍機在彈殼底部的推力下向後運動,壓縮復進簧,直至槍機尾端與機匣蓋帽碰撞後完全停止。隨後在復進簧的作用下槍機復進,重複上一個過程。如果不鬆開扳機,則直至彈匣內槍彈射完,槍機停在前方位置。如果中途鬆開扳機,則阻鐵後端在阻鐵簧力的作用下上抬,帶動扳機前端上抬,將槍機阻擋在待擊位置。繼續扣動扳機,則會重複前面的發射動作。

射擊中的M45B衝鋒鎗。從同時停留在空中的兩個彈殼來看,M45B衝鋒鎗射速偏高,但射擊時比較穩定,槍口上跳不明顯

分解步驟為:第一步,按壓彈匣卡筍,取下彈匣;第二步,若槍機在待擊位置,則檢查彈膛內是否有彈,確認無彈後將槍機送回前方位置,若槍機本來就在前方,仍需拉開槍機,檢查彈膛內是否有彈,以防意外發生;第三步,向內按壓機匣蓋帽中心孔內的機匣蓋帽鎖緊帽,並逆時針旋轉機匣蓋帽到位後,將其向後抽出,注意此時需用力壓住蓋帽,防止其被復進簧彈出;第四步,抽出復進簧,扣住扳機,然後拉住拉機柄,向後抽出槍機;第五步,按壓槍管護筒定位銷向內,接著旋轉護筒,直至將其從機匣上旋下,然後向前抽出槍管。不完全分解到此為止,結合時按相反步驟進行,不過結合槍管時必須注意,一定要將槍管上的定位缺口對準機匣節套上的定位突起。

M45系列衝鋒鎗性能諸元

獨特的M39系列手槍彈


M45衝鋒鎗主要使用的是瑞典自行生產的M39系列手槍彈,包括M39普通彈、M39B普通彈、M39空包彈、M39室內近程彈以及M39惰性彈。

M39普通彈彈頭完全仿自於標準的鉛心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彈頭質量7.45g。M39B則有所改進,其彈頭被甲為覆銅鋼,彈頭弧形部和尖部的厚度較大,而圓柱部較小,中間充填鉛心,彈頭尾部為平底結構,整個彈頭質量達8g左右,略大於普通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彈頭,但槍口初速基本相同,因此M39B威力較大,而且其彈頭結構使得其比普通鉛心彈侵徹力更強。美國曾專門引進過此型槍彈作為軍用,並且禁止向民間出售。直到2003年,瑞典軍隊才停止使用M39B普通彈。

M39空包彈採用紅色塑料空心彈頭,出膛後彈頭會很快減速,但塑料彈頭在極近距離內仍有殺傷力,為防止誤傷人員和更可靠地完成自動循環,使用時需要更換專門的槍管和槍口罩。這種空包彈專用槍管前部內徑只有5.3mm,塑料彈頭在火藥燃氣的作用下擠出槍管,這樣就增大了作用在彈殼底部的衝擊力,使得發射輕質塑料彈頭時也能順暢地完成整個自動過程,同時槍口安裝的一個喇叭形附加罩能夠阻擋住飛出的塑料彈頭,防止碎片傷人。

M39室內近程彈也採用塑料彈頭,但不同的是其彈頭由黑色塑料注塑成形,彈頭頂部鑲嵌有一個質量為0.5g的鋼珠,發射時也需要使用專門的槍管,由於發射出的彈頭沒有阻擋,且彈頭輕小,可以滿足室內射擊訓練的需要。不過由於有彈頭射出,因此訓練時射手需要有足夠的防護。

M39B普通彈外觀與彈頭剖面(左側)及M39室內近程彈外觀與彈頭剖面(右側)

走出瑞典 揚名中東


瑞典生產的各種輕武器中,M45衝鋒鎗的商業銷售應該是最成功的。由於瑞典在兩次大戰中都處於中立地位,二戰後也沒有偏向於冷戰對峙雙方的任何一邊,所以購買瑞典武器無需擔心政治因素,這使得M45衝鋒鎗在國際市場上一度非常暢銷。鄰國丹麥購買了該槍的特許生產權和全套工裝設備,在丹麥國家兵工廠仿製該槍,稱為M49衝鋒鎗。此外,愛沙尼亞、印度尼西亞、伊拉克、愛爾蘭,甚至美國和澳大利亞等都從瑞典購進M45衝鋒鎗。但M45最大的用戶是遠在萬裡之外的埃及軍隊。1951年,埃及獲得了M45衝鋒鎗的特許生產權。3年後,第一批樣槍在蘇伊士運河邊的港口城市塞德市誕生,製造商是邁迪軍事與民用工業公司。這批打有「埃及製造」標記的武器迎合了埃及獨立之初優先發展本國軍事工業的目標,因此一度被當作民族自強的象徵。埃及第二任總統加瑪爾·阿卜杜爾·納賽爾將其命名為「塞德」衝鋒鎗,並批准其作為埃及軍隊的制式裝備。「塞德」衝鋒鎗與瑞典原產的M45B完全一樣,也有可拆卸的彈匣座,大多數零部件都可以互換。1960年代後期,還出現了一種沒有槍管護筒的簡化型「塞德」,採用伸縮式槍託和對應100m射程的固定式表尺,全槍長737mm,槍託縮回後僅長482mm。埃及除自己裝備外,還將「塞德」銷售給阿拉伯世界和非洲鄰國。 

「塞德」衝鋒鎗在埃軍中參加過前四次中東戰爭。雖然該槍在大規模軍事行動中表現平平,但卻在巴勒斯坦人爭取建國的遊擊戰爭中嶄露頭角。作為向聯合國和以色列顯示埃及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一種表示,納賽爾同意向巴勒斯坦遊擊隊提供大量「塞德」衝鋒鎗,以便他們利用夜間滲透到以色列佔據的加薩走廊,開展一系列襲擊行動,因此該槍也獲得了「巴勒斯坦」衝鋒鎗的綽號。但由於巴勒斯坦遊擊隊的行動時常造成平民傷亡,在當時親以的西方人眼中,該槍被認為是恐怖分子使用的標誌性武器之一。「塞德」衝鋒鎗另外一個招致身敗名裂的事件是,1981年10月6日的埃及紀念贖罪日戰爭8周年的閱兵式上,當時的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遭到偽裝成參閱部隊士兵的極端原教旨主義者刺殺,刺客和保鏢用「塞德」衝鋒鎗激烈對射,薩達特不幸中彈身亡。這次刺殺使得「塞德」的名聲一落千丈。

從1973年以後,隨著AK47突擊步槍的列裝,埃及軍隊逐步淘汰了「塞德」。但中東地區至今還充斥著從埃及和伊拉克流出的此型衝鋒鎗,至少在2008年5月的黎巴嫩教派衝突中,人們仍能看到武裝派別在使用這種武器。另外,在1956年、1967年和1973年的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人繳獲了大量M45B和「塞德」衝鋒鎗,如今其中很大一部分作為退役武器進入了國際收藏市場,美國民間的這兩種衝鋒鎗多是來自該渠道。

埃及總統薩達特遇刺場面瞬間。右邊的刺客正用「塞德」衝鋒鎗向主席臺掃射

越南戰爭初期,美軍就向瑞典購買過一部分M45B衝鋒鎗,專門用於那些不能公開真實身份的所謂「邊緣任務」的場合。在這種情況下,性能可靠、彈藥通用性好、又在國際市場上可以隨處買到的M45B衝鋒鎗無疑是隱藏使用者身份的最佳武器,即使敵人繳獲了該槍,也無法直接證實使用者的國籍。這批衝鋒鎗的槍身多被處理成淡綠色,且沒有批號,以更好地隱蔽武器來源。在南越執行隱蔽行動的美國特種部隊及空軍、中央情報局的特種分隊都喜歡使用這種武器,其中海豹突擊隊是這種衝鋒鎗的主要客戶,因為M45B衝鋒鎗在潮溼和泥濘環境中仍能保持可靠性。海豹突擊隊在越南還使用過M45B衝鋒鎗的微聲型,用於特種作戰。由於需求量不斷增加,美國不得不向瑞典政府追加訂單,但此時越戰已全面爆發,根據瑞典的戰爭中立法,不允許政府向戰爭雙方的任何一方出售成品武器,甚至瑞典國內為此掀起了抗議浪潮,因此所有向美國出售武器的交易即告停止。在此情況下,美海軍陸戰隊於1966年委託史密斯-韋森公司研製一種與M45B類似的衝鋒鎗。史密斯-韋森公司很快對該槍進行了仿製,並加以適度改進,1967年1月,首支樣槍便進行了射擊試驗,定型後稱為M76衝鋒鎗,並在1970年前後正式配發給在越南作戰的SOG特種分隊,美國海軍給予該槍的制式編號稱為MK24。該槍空槍質量3.3kg,全槍長770mm,槍託摺疊後全槍長510mm,彈匣容彈量36發,理論射速750發/分。MK24衝鋒鎗可以看作是M45B的現代化「翻版」,最大改變是增加了快慢機,小握把形狀更加合理,但其總體性能沒有超越瑞典的原型槍,特別是MK24用薄鋼板製成的槍託在穩定性上不及瑞典或埃及的用鋼管制造的產品。另外,MK24採用簡易覘孔和不可調準星組成的瞄具,瞄準基線更短,在射速很高的情況下,精度難以滿足要求。此外,MK24的槍管取消了固定導槽,與槍管護筒的連接不及原型槍那樣牢固,分解結合後精度往往會有變化,連發射擊的彈著點分布不夠穩定。因此到1970年下半年,MK24便停產了。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的SOG特種分隊。左一、左二及右一為美國士兵,右起第二為被美國僱傭的南越士兵,其手中拿著的就是一支瑞典原產的M45B衝鋒鎗

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根據M45衝鋒鎗改進的M76衝鋒鎗,海軍給予的制式編號稱為MK24

瑕不掩瑜 不失名槍風範

進入1970年代以後,隨著小口徑短突擊步槍的廣泛使用,與許多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一樣,各國軍隊裝備的M45衝鋒鎗都相繼退出了現役。回顧M45幾十年以來的經歷,它能獲得眾人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總體設計比較合理,具有結構簡單,製造容易,射速適中,點射精度好,槍託抵肩舒適,彈匣設計可靠性高而且容彈量大等諸多優點。但受時代所限,該槍的缺點也比較明顯,特別是該槍與二戰期間設計的同類武器相比,材料、工藝和性能上都沒有明顯提高,全槍體積和質量仍然偏大,保險機構也不夠完善,而且在某些細節上人機工效不夠好,如小握把握持時不夠舒適。但這些都不妨礙M45衝鋒鎗成為1950~1970年代最成功的衝鋒鎗之一。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08年第10期下半月刊,公眾號文章有刪改)



有專業有態度的公眾號,歡迎掃碼關注,領取你的最權威輕武器攻略

《輕兵器》官方店鋪,主營《輕兵器》雜誌、《輕兵器》合訂本及各種軍事圖書

相關焦點

  • 這款瑞典衝鋒鎗太好用 連美國人都複製了它
    1944年末,瑞典Carl Gustafs Stads Gevärsfaktori公司的工程師加納·詹森(Gunnar Johnsson)設計出了Kulsprutepistol M/45衝鋒鎗——人們也叫它「瑞典K」(Swedish K)。在軍中服役超過60年的這款槍已經成了真正的經典。
  • 和平精英:步槍與衝鋒鎗誰更受青睞?這款衝鋒鎗被稱為突臉神器!
    遠戰選擇狙擊槍,近戰多數玩家青睞於突擊步槍。然而,步槍真的比衝鋒鎗好用嗎?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幾款常用衝鋒鎗的性能後,再得結論!一、UZI衝鋒鎗UZI衝鋒鎗使用9mm子彈,機身小巧,傷害雖然不高,但是射速無人能及。
  • 日本反恐力量 | 「特殊急襲部隊(SAT)」的前生今世
    SAT的臂章核生化事件演習中的SAT,有關SAT的圖片資料仍然極少警犬也參與到了演習中。自從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大規模洩露事故後,SAT特別增加了核生化條件下的演習訓練。《彩虹六號:圍攻》中的「Bearing-9」或許是為了平衡性,遊戲中的「Bearing-9」可以加裝瞄準鏡事實上,Bearing-9並非是遊戲虛構的,而是一種現實存在的武器——日本9mm衝鋒鎗(9mm機関けん銃),日本防衛省將其略稱為「M9」。有趣的是,自衛隊曾公開徵集過9mm衝鋒鎗的「暱稱」,最終取「M9」的讀音,定為「愛慕娜恩(エムナイン)」。
  • 【裝備志】戰術手套的前世今生
    海灣戰爭中的美軍不過,海豹、三角洲等特種部隊從越戰起就零星有人在戰鬥中佩戴手套,到1990年代的「和平女神」行動(黑鷹墜落)、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美軍特種部隊均有使用飛行手套、超級技師的維修手套等作為戰術手套。
  • 揭秘東南亞各國奪島佔礁急先鋒:水鬼部隊
    越南海豹特種部隊人員的經典造型越南海軍將購入6艘「基洛」級潛艇的消息近來引起媒體紛紛解讀。然而,除了海軍艦艇,不少東南亞國家還編有一支號稱「水鬼」的神秘部隊,它們就是奪島佔礁的急先鋒———蛙人部隊。效仿美國海豹突擊隊蛙人(Frogman)特指海軍水下戰鬥人員。在東南亞各國,蛙人實力最強的莫過於越南和新加坡。早在越戰期間,越南就極為重視水下特種作戰的效能。1969年,越南成立一支由500人組成的第126突擊隊,被視為該國蛙人部隊的前身。越戰期間,第126突擊隊曾對南越佔領的南沙及湄公河口島嶼進行突襲。
  • 瑞典製造的衝鋒鎗,發射穿甲彈,你管這叫自衛武器?
    CBJ-MS,瑞典設計師於21世紀初設計的衝鋒鎗,也是一款定位為PDW的武器。不過CBJ-MS顯然是個例外,伸縮槍託、兩腳架,這些都能幫助射手更好地掌控衝鋒鎗。 此外,CBJ-MS配套的彈藥不簡單。
  • 曾經解放軍最喜愛的戰利品 出自於國民黨兵工廠的三七式衝鋒鎗
    緬甸的中國遠徵軍是最早開始接收美援武器的部隊,美式M3系列衝鋒鎗就從這時起大批量進入國民黨軍隊。印緬公路建成後,更多的國民黨正規軍得到了美式衝鋒鎗。國民政府製造11mm三七式衝鋒鎗,誕生於1947年也就是民國36年,由國民黨兵工署第60廠依照美國0.45英寸M3A1式衝鋒鎗仿製而成的一款衝鋒鎗,最終命名為為「三七式」衝鋒鎗。三七式衝鋒鎗的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原理,射擊方式為全自動。它發射0.45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由30發彈匣供彈,膛線右旋4條,槍管長為203mm。
  • 美國首推單兵自衛武器,PDW旨在裝備三線人員,取代傳統衝鋒鎗
    這些人員雖然不是一線步兵,卻佔軍隊總人數一半以上,他們很少有時間來提高個人射擊技術,而他們所裝備的自衛武器——手槍和衝鋒鎗大多數發射9mm Para手槍彈,不能有效對付穿著防彈衣的人敵人。因此,對PDW的要求要重量輕,易於攜帶,容易瞄準和操作,能有效對付防彈衣。在1989年4月16日,北約組織發布的AC225文件中明確表示需要在北約各國軍隊中裝備這種武器。
  • 瘋狗的爺爺——海豹突擊隊越戰潛水刀
    海豹突擊隊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特種部隊,沒有之一,遊戲、影視等行業在宣傳上面的貢獻功不可沒。相信作為刀友的大家,對於海豹現在裝備的刀具可謂是如數家珍。今天我們獨闢蹊徑,看一下海豹幼齒時期的刀具,也是現代各種海豹刀具的祖先,來自帝國刀具公司的潛水刀。
  • 戰場上的「短腿虎」,十大性能最好的衝鋒鎗排行榜
    目前,特種部隊需要一種既輕便、緊湊、左右手均能操作,又能單、連發發射,還能使用隨處可得的9mm盧格手槍彈的武器,MP9就是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戰術武器。3.俄羅斯PP2000衝鋒鎗槍體之小巧,幾乎可以與現代的戰鬥手槍相媲美。在取下附加槍託並使用20發短彈匣供彈時,該槍完全可以像一支手槍那樣單手持槍射擊。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善男信女至誠聽  聽念三世因果文>三世因果非小可  佛言真語實非文今生做官為何因  前世黃金裝佛身前世修來今世受  紫袍玉帶佛前求黃金裝佛裝自已  遮蓋如來蓋自身莫說做官皆容易  前世不修何處來
  • 補充生產:伊薩卡M3A1衝鋒鎗
    首先以湯姆遜M1928衝鋒鎗為基礎進行簡化改進,設計出了可大批量生產的M1衝鋒鎗,後來又對M1衝鋒鎗進行進一步簡化,設計出M1A1衝鋒鎗。只是美軍雖然對湯姆遜系列衝鋒鎗反覆進行簡化改進,但由於湯姆遜系列衝鋒鎗很多部件都是通過複雜的切削加工製成,耗時耗力,因此在提高生產性能方面並未能取得顯著效果。為此,美軍在改進簡化湯姆遜系列衝鋒鎗的同時,也積極尋求其他衝鋒鎗的設計來取代湯姆遜M1928衝鋒鎗。
  • 細數射擊遊戲中的十大著名衝鋒鎗:MP5經典
    [摘要] 世界軍事史一直在發展,在當今年代,衝鋒鎗已逐漸退出戰場,但在早年,衝鋒鎗也曾居於槍械史頂端,其知名度甚至不亞於步槍。那麼,那些聞名世界的衝鋒鎗又是哪些?他們在遊戲內又有沒有對應槍械?它射速高,後坐力小,較高的射擊精度彌補了稍低的威力,這種設計緊湊的武器為世界各地的突擊隊所選用,此外,多國軍隊、保安部隊、警隊都將其選擇為制式槍枝使用。它還可以改裝為消音和2至三連發點射模式(這點是遊戲中沒有的),其巨大的火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打敗頑強的對手。在上世紀的戰場上,其強大的火力壓制和較高的準度足以使其稱霸戰場,即使如今,MP5系衝鋒鎗依舊為大多數保安部隊使用。
  • 左手伏特加,右手波波沙:蘇聯PPS-43衝鋒鎗成型之路及多國仿製型
    衝鋒鎗的研製工作重新開始後,最先設計成功的是PPD40衝鋒鎗,該槍是捷格加廖夫在PPD34/38衝鋒鎗基礎上加以小改進設計而成的。但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發現PPD40衝鋒鎗並不適合快速生產,於是採用了由斯帕金設計的PPSh-41衝鋒鎗。該槍相比於PPD系列衝鋒鎗結構簡單、生產便利,很快便大量生產、裝備部隊。
  • 二戰各國對衝鋒鎗的理解和應用
    咱們都知道衝鋒鎗在戰場上的應用始於1918年,也就是一戰末年。而它的主要職責便是讓士兵突破敵方陣線後,在塹壕內收人頭,擴大戰果。也正由於這種戰術的應用場景比較單一,所以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衝鋒鎗只是作為特種武器使用,並沒有下發到各個部隊。
  • 索達吉堪布: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一方面這是輪迴痛苦所致,另一方面,也源於自己前世的惡業。很多人身體經常生病,這肯定跟他前世害過眾生有關。昔日阿育王的王子被挖去雙目,就是因為他前世是獵人時,挖掉很多野獸的眼睛。現在世間上有些是盲人,有些是聾子,有些是啞巴,有些心不堪能,有些身體有各種疾病,都是前世或者今生的業力所感。明白這個道理以後,無論是別人身上的痛苦,還是自己身上的痛苦,都應該深深地意識到:這是因為前世害過眾生。
  • 深挖Brooks Glycerin——「甘油」系列跑鞋的前世今生
    談到大家對 Glycerin 系列的評價,你聽到最多的肯定是「腳感好」、「軟彈」、「緩震強」……小布家腳感好的跑鞋,肯定不止 Glycerin 系列一種。但為什麼獨獨是 Glycerin 系列給大家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今天小布就從頭為大家講起,Glycerin 系列的「前世今生」。
  • 黑幫最愛衝鋒鎗,終遭美國禁用,CS中「B34」這麼猛?
    之前關於「CS中印象最深刻的槍」調查中,本來默默無聞的匪徒「B34」衝鋒鎗(1.6版本是B31,1.5版本是B34)得票率卻很高。可能是很多人以為這把槍是烏茲衝鋒槍吧,但是這槍並不是烏茲,而另有其人。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講講被誤會這麼多年的MAC-10衝鋒鎗。
  • 二戰衝鋒鎗四分天下,司登、MP40、波波沙、M3黃油槍,小型武器的狂歡
    美國的M3黃油槍 在二戰中,主流的衝鋒鎗只要由美國、德國、蘇聯、英國使用,對應的衝鋒鎗也就是M3衝鋒鎗、MP系列衝鋒鎗、PPSh-41衝鋒鎗和司登衝鋒鎗
  • 九龍山下的前世今生 第四站橋亭
    九龍山下的前世今生 第四站橋亭 2020-12-1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