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和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勤王兩個字,那麼勤王到底是什麼意思?

2020-12-19 鮮花暢談歷史

前言:

不管是史書中,還是當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勤王兩個字,那麼,勤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鮮花這就來帶您具體的了解一下何謂之勤王。

(一)勤王的基本釋義

所謂的勤王,他的意思,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在古代漢語以及史料中,我們所能固定的勤王的含義,有兩種。

第一種,是為盡心盡力與王事的意思

《左傳 僖公二十五年》有記載云:

狐偃言於晉侯曰,求諸侯莫如勤王。」

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636年,當時,周王室爆發內亂,周王子姬帶勾結戎狄,進攻周襄王,周襄王大敗,被迫逃到汜地去避難。

與此同時,周襄王派人向晉文公姬重耳與秦穆公嬴任好求救,此時,晉文公的舅舅狐偃對他說道:

「與其求秦國幫忙,不如我們自己去盡力王事。」

因此,晉文公當即婉言拒絕秦國出兵的打算,單獨率領晉軍擊敗戎狄,活捉周王子姬帶,交給了周襄王,安定了周王室。

除此之外,在《周禮 春官 大宗伯》中記載為:

秋見曰覲。

意思就是說,諸侯春夏秋冬都要朝見君主,且每一次朝見周天子,都要有不同的含義與稱謂,秋天的朝見就叫做朝覲,對於這句話的意思,東漢的鄭玄為其做註解解釋道:

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指的就是覲見就是勤的意思,寓意諸侯們盡心盡力於王事。故而,不難發現,在西周以來,直到東漢末年的時候,在古代漢語中,勤王的意思,是盡心盡力與王事的意思。

而勤王的第二種意思,則是由第一種意思的基礎上的衍生意義,是為臣子發兵去救援受到威脅的君主,稱之為勤王。

有一點需要明確,古代漢語中,字義的演變,不是驟然出現,有明確的時間節點的,而是在緩慢的潛移默化中,逐漸生發,比如,勤王的第二層含義,實際上,最晚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南朝範曄所著《後漢書 袁紹傳》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

「乃下詔書於紹,責以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

指的是曹操借漢獻帝,下詔書指責袁紹,其中又「勤王之師」的說法,意思是漢獻帝被李傕郭汜以及楊奉董承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時候,袁紹沒有率領軍隊來解救君主的危難。

此外,在隋唐時期撰寫的《南史 梁武帝紀》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是為:

畜兵九派,用擬勤王。」

這裡的勤王,也是指臣下率軍解救君主的意思,因此,我們不難發現,最起碼從南朝開始的時候,勤王的意思已經逐漸的嬗變為臣子率軍解救危難中的君主了,而這種意思,也是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被大家所熟知。

(二)勤王的方式

勤王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天子下詔書給各地的諸侯、郡守等,例如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在乙巳之變中、甲申之變中就曾經下詔各地督撫、總兵入京勤王。

而勤王方式的第二種,是大臣得知君主有難,自發的前往救援,比如明末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的乙巳之變中,大名府的知府盧象升沒有接到皇帝的勤王詔令時,自發的招募了萬餘人,前往北京救援。

這種情況在崇禎年間很常見,但是此前,臣子為了避免君主懷疑大臣私自率軍來到京畿重地,一般比較少。

勤王方式的第三種,則是大臣別有用心,想要謀權篡位,一般打著所謂的清君側旗號,進攻京都,目的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與地位。

所以,對於勤王的含義,我們可以明白,大約南北朝之前,是盡心盡力於王事的意思,南北朝至明清,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臣子率軍救援君主的意思,兩種意思並不衝突,而是一脈相承的,至於勤王的方式,也大體分為三種,依照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可以。

以上,便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

相關焦點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蕭平旌起兵勤王 勤王是什麼意思
    近日,電視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正在熱播,劇中蕭元啟反派,遠在千裡之外的蕭平旌起兵勤王,那麼勤王是什麼意思?其實它是指起兵救援君王,你們認為他能成功嗎?勤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qín wáng,意思是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出自於《晉書·謝安傳》:「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為何是勤「王」?
  • 意外滅國導致的連鎖反應 鍾會調轉槍口起兵勤王的背後底氣何在?
    當魏國的朝政被司馬氏掌握後,蜀國也在與魏國的交鋒中敗下陣來,並在公元263年發動了滅蜀之戰且大獲全勝,然而聳人聽聞的是擔任滅蜀之戰主帥的鐘會卻突然起兵勤王、打起了反旗,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結果的出現呢,其起兵的底氣又在何處呢?這還得從鍾會這個人的生平講起。
  • 在古代的進京勤王一般事態緊急,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這樣做?
    「勤王」的意思是說當皇帝有難時,在外的臣子、百姓起兵救援。「勤王」一詞在文獻中最早出現於《春秋左傳》。魯僖公二十五年(前 653),周王室發生內亂,周襄王逃到鄭國,遣使向秦國、晉國求助。狐偃向晉侯重耳建議:「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
  • 古風中經常出現的「未央」,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未央」這個詞,就算是沒見過,也在各種古代的小說和影視中看到過。「未央」在漢代的時候發揮到了鼎盛時期,是當之無愧的漢代文化。只要是跟漢代有關的東西,經常能夠看到「未央」這兩個字。 漢朝的皇宮中,有一個著名的宮殿就是用「未央」這兩個字命名的,叫做未央宮。唐朝一直都非常尊敬漢朝,甚至是把漢朝當作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因此在唐朝的很多詩詞歌賦都都能夠看到「未央」這兩個字的影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於漢朝的詞語,但是它們都沒有未央出現的頻率高。
  • 「進京勤王」,開始了!
    這被戲稱為「進京勤王」。此刻,據我們了解,已經有數千「勤王軍」出現在華盛頓的抗議現場,人數還在陸續增加。他們將在這裡等待川普(極具煽動性)的指示。川普會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的主題一定還是推翻選舉結果,這恐怕是這位70多歲老人「最後的倔強」。
  • 參考快評|「勤王大戲」即將在華盛頓上演,誰會成為贏家?
    川普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支持者踴躍參加抗議活動,外界戲稱他在號召支持者「進京勤王」。山雨欲來風滿樓。鑑於此前的類似抗議曾經失控,而此次抗議又是川普陣營的「最後一搏」,華盛頓當局如臨大敵,將在該市部署國民警衛隊士兵,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暴力抗議活動。問題在於,華盛頓即將上演的這場「勤王大戲」,究竟誰會成為贏家?首先,川普難以成為贏家。
  • 歪史記.川普本紀之紅脖勤王
    勤王之役蓋選戰之敗而起。米國曆二三三年,懂王四年夏,驢象之爭再起,睡王欲行廢立之事,懂王蔑之,乃曰:汝安敢來此?數懂王在位四年,怒退群盟、貿戰種花、芯鎖華為、笑對新冠,談笑間滅「黑命貴」,開印鈔機以正經脈,千秋功業何一而止,更兼深諳嘴遁之妙,推特之巧,拔河之力,乃百年不遇之英主也。
  • 《風起長林》迎來收官 蕭平旌集結長林舊部千裡勤王
    《風起長林》迎來收官 蕭平旌集結長林舊部千裡勤王 2018-02-05 11:11:59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川普告訴「勤王」隊伍:我們永不退讓!
    川普在演講中還稱,有「數十萬人」出席當天的「拯救美國」集會。值得注意的是,視頻畫面顯示,現場大批聚集的川普支持者並未佩戴口罩。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川普在演講中多次強調不會允許極左翼民主黨人和假新聞媒體「竊取美國大選結果」,他告訴支持者說,「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永遠不會退讓。」並稱「這個國家受夠了,我們不會再容忍」。 報導稱,川普說了這句話後,現場支持者一片歡呼。
  • 天京事變中的韋昌輝:本是「奉詔勤王」,卻成眾人討伐之對象
    但是,若是仔細了解韋昌輝,仔細觀察「天京事變」之前因後果,也許你會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簡單。韋昌輝,太平天國大股東,「毀家紓難」參加金田起義,其注入的巨大資金及其拉攏過來的2000兵馬,為太平天國事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韋昌輝,他也是「天京事變」的受害者,從「奉詔勤王」之忠臣,變成「十惡不赦」之小人。
  • boss是什麼意思,boss在日常遊戲和影視作品中都代表著什麼意思
    相信大家在工作或者遊戲影視中,經常會提到boss這個詞,那麼boss究竟是什麼意思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boss在不同環境下意思也不一樣,我們先說在辦公中,辦公工作中,我們經常提到的boss,一般是說公司的老闆,工頭,領導之類的,在我們工作中有絕對話語權的人。
  • 闖進國會山的「勤王雜牌軍」都什麼來路?美媒逐一盤點
    就在各路暴亂分子為自己的魯莽行為遭受「清算」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也對這支「勤王雜牌軍」的成分進行逐一盤點。6日,一面被扛進國會大廈的「邦聯旗」格外扎眼。這面旗幟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部軍隊所用旗幟,現今幾乎是美國奴隸制的代名詞,極富種族主義色彩。但在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中,倒行逆施的「邦聯旗」仍是備受歡迎的符號。
  • 勤王之師來了!多州州長派遣大軍挺進華盛頓,美國變天已不可逆轉
    根據美國當地媒體的最新報導,國會大廈於1月6日當天被川普的支持者攻陷,正在進行的美國國會選舉認證工作被迫暫停,最終彭斯調動美軍和國民警衛對事實戒嚴,才順利完成餘下項目。
  • 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九門提督和八府巡撫,到底哪一個官更大?
    在很多關於清朝歷史的影視劇和史書記載中,九門提督這一官職經常被提及,因此被人熟知。而八府巡撫這一官職,同樣出現在很多影視作品當中。九門提督和八府巡撫到底是個多大的官位呢,這兩個官位的權力哪個更勝一籌呢?
  • 進京勤王,攻陷國會,這才是真正的美國教育
    原來是川普前幾天在推特上大聲呼籲——「進京勤王」,號召支持者們1月6日齊集華盛頓,結果,當國會準備宣布下一任總統時,支持者們爆發了!他們衝進國會山莊,家長們都特別緊張,有人拋出了一個問題,「美國怎麼這麼亂了?」
  • 永曆帝逃往緬甸時,已經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為什麼不去勤王
    那麼這時候的他,為什麼不去勤王,或是派人去將永曆帝接到臺灣呢?如果永曆帝能夠順利去到臺灣,那麼南明或許還能延續一段時期。有的人認為,是鄭成功不願意去接永曆帝,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奉的是隆武朝,並非永曆朝,是隆武帝讓他成為國姓爺的。但鄭成功既然接受了,永曆帝為他冊封的延平郡王爵位,就說明他是承認朱由榔這個皇帝,並且奉永曆為正統的。
  • 日漫中經常出現的「地縛」是什麼意思?
    日漫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地縛」兩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第一眼看這兩個字的時候,你會覺得陌生,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寫錯了字。前段時間很火的一月新番中,《地縛少年花子君》的熱度就非常高。不少人表示初次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完全不能理解「地縛少年」是什麼意思,甚至有人認為翻譯出錯,應該是「地府少年」。其實,我們從字面意思中就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了。「地縛」兩個字拆分之後就是「地」和「縛」,分別組一個詞,「地」可以組詞「大地」「土地」「地域」等等,「縛」的常見組詞是「束縛」,連起來就是大地的束縛,地域的束縛,這麼一來,「地縛」二字就好理解多了。
  • 懂王粉絲上演「進京勤王」,導致多人死亡,看股市走勢
    結果懂王果然超預期,一群鐵桿支持者搞了一出「進京勤王」的戲碼,引發騷亂,導致多人死亡,本來的正常程序變成了一場悲劇。懂王之前在網上大力呼籲他的支持者都來參與遊行,某社交網站為了避免引發進一步的騷亂,準備凍結懂王帳號12小時,若未來出現違反規定的情況,可能會永久凍結他的帳號。
  • 論打仗張獻忠都怕,擁80萬大軍,崇禎危難時不勤王,後哭先帝病死
    他在和張獻忠的幾次對決中把對方打到見之害怕,卻又在關鍵時刻放縱張獻忠進入四川,不聽從指令陽奉陰違的本事倒是發揮的不錯。崇禎皇帝對他倒是放縱,給了他平賊將軍、太子少保的名號還不算完又封了他寧南侯。可惜欲望和野心正如高山滾石,一旦開始又怎麼能輕易結束,何況左良玉的文化水平也限制了他的眼界。左良玉擁兵80萬卻在崇禎17年對勤王的命令幾番推脫,最後崇禎身死。
  • 古風中經常看到的「未央」是什麼意思?
    閱讀時經常看到"未央"一詞,如雪落花未央。請問:未央是何意?「未央」這個詞可是古風的寵詞,在很多新古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因為這是實打實的漢代文化。漢代興建了未央宮,在後世文人的詩詞歌賦中,特別是把漢朝當做偶像的唐朝,言必「漢皇」、「漢宮」、「長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