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三國這一歷史時期由從劉備、孫權、曹丕相繼稱帝到三國歸晉的所有歷史事件組成,若以諸葛亮的去世作為中點來看的話,後半部分雖然沒有前半部分的盪氣迴腸,但是卻多了許多的宿命感與權謀爭鬥。當魏國的朝政被司馬氏掌握後,蜀國也在與魏國的交鋒中敗下陣來,並在公元263年發動了滅蜀之戰且大獲全勝,然而聳人聽聞的是擔任滅蜀之戰主帥的鐘會卻突然起兵勤王、打起了反旗,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一結果的出現呢,其起兵的底氣又在何處呢?這還得從鍾會這個人的生平講起。
鍾會出身潁川士族鍾氏,是太傅鍾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幼弟,可以說其家室是標準的世家大族,可謂一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不僅如此,相傳鍾會少年時就聰慧敏捷異常,而在其父帶他面見名士蔣濟時,蔣濟給他的評語也是"非常人也"。有了良好的風評再加上世家大族的背景,鍾會很早就得到了司馬師的賞識,而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奪取了魏國的實際權力,鍾會的官職自然也水漲船高。
待到滅蜀之戰前夕,鍾會已經因為此前獻計獻策的過人表現成為了司隸校尉,而滅蜀之戰的主帥職位也落到了他的頭上。此時的鐘會可謂風頭無兩,雖然身在外任,但朝廷大小事務和官吏任免權,鍾會也無不插手,朝廷上下都有他安插的暗樁。也許是沒有想到攻伐蜀國的日常戰爭進行的太過順利導致了蜀國的驟然滅亡,於是鍾會在姜維的鼓動下便開始了他的勤王之路。
縱觀全局其實鍾會的勝算不光是有而且很大,首先益州地界已經被鍾會全盤接收,且有著姜維這位蜀國的實權派作為背書,再短時間就能完成對蜀國原有資源的整合,僅憑這一點即便進取不足,依然是自保有餘。
此外,論起兵力對比鍾會也佔據了優勢,滅蜀之戰中的十幾萬魏軍主力都在鍾會的手中,且由於姜維的投誠,蜀國原本部署在劍閣的四五萬軍隊也可聽從鍾會的調遣,兩個人的部隊裡外裡加起來有著近乎二十萬之眾,這等實力完全有資格跟司馬昭扳一扳手腕,更別提在朝廷之中依然有著不少忠於曹家的老臣,這些都是鍾會可以利用的力量。可以說即便最後是失敗了,從鍾會對於朝政、軍隊的整體把握上都能夠看到一個,有勇有謀、敢想敢為的將軍形象。
鍾會的形象不止存在史書當中,在《三國演義》、《軍師聯盟》、《全面戰爭三國》等影視、遊戲作品中也對其多有展現,同時在以三國為題材的SLG遊戲《九州劫》中也對鍾會的形象有著獨到的刻畫。在《九州劫》的世界中,鍾會是一名五星武將,其身穿金色、藍色為底色的鎧甲,左手持一把泛著藍光的寶刀,屹立於戰場之中,顯得威風凜凜、不怒而自威。
在遊戲中,鍾會與姜維可以組成"竭忠盡節"組合,其效果可以使敵軍一到兩個目標進入反間狀態,進而被所有目標視為敵軍。同樣鍾會還能與荀彧組成"吾之子房"組合,其效果可以讓地方一個目標進入癱瘓狀態,從而無法行動。這兩個組合前者取典自歷史中這二人分別為蜀國、魏國盡忠所做出的的努力,而後者則源自曹操與司馬昭對其的評價。
不止如此,分解掉鍾會後,還可以解鎖"風雲變色"和"驅雷掣電"兩個技能,其中"風雲變色"的效果,可以讓敵軍二到三個目標的謀略屬性大幅降低,並對其發動一次高額傷害的謀略攻擊,對於諸葛亮這樣擁有高額謀略傷害的武將來說非常好用。
歷史中關於鍾會滅蜀之後起兵勤王的舉措歷來眾說紛紜,有說他是早就暗藏野心,也有人說他是被姜維所蠱惑,在此月半叔更傾向於他是出於對曹魏的忠心,各位主公對於這件事有什麼新穎的觀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獨到的見解吧!
看歷史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