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綿陽)科技城北鬥安全監控技術論壇透露——
本報訊(記者 祖明遠)12月6日下午,中國(綿陽)科技城北鬥安全監控技術論壇在綿陽舉行。將北鬥衛星導航技術與橋梁隧道安全監控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全新的話題。該論壇邀請了北鬥應用、橋梁、軌道交通等多個學科的專家,探討如何制定行業規範、數據採集和分析等合作事宜。
在論壇上,還成立了中國(綿陽)科技城北鬥安全監控技術實驗室。該實驗室由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發起,結合北鬥相關企業、橋隧安全監控等專業科研院所共同建設的產學研用產業鏈合作平臺。
專家分析認為,通過在橋梁隧道上布設傳感器,從而實時掌握橋隧「健康情況」,這種模式已在中國逐漸鋪開,未來有望成長為萬億元的產業。而北鬥衛星導航技術是獲取相關位移、加速度等數據的關鍵。基於此,綿陽市將橋隧安全監控作為北鬥應用的突破口。由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發起成立聯合實驗室,成員單位包括產業環節的四川九洲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以及科研環節的四川省安全技術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學。
據介紹,該實驗室成立後,四川九洲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橋梁傳感器採集到的數據,將與兩家科研機構共同分析,進一步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從而對橋梁的安全情況進行預警,以節約橋梁的養護費用。
同時,該實驗室還啟動行業規範制定工作,「現在這個行業還是一片藍海,也沒有統一的指標體系。如果數據、指標不兼容,那麼每一座橋梁就是一個信息孤島,數據不能聯通,基於大數據的智能預警也就無從談起。」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方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