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正式建成開園,已聚集51家北鬥導航信息技術產業上下遊企業,將打造區域北鬥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開啟「北鬥+」產業新篇章
水母網9月3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通訊員 郭健 杜晴晴 攝影報導)昨日上午,「暢想無限空間·共繪宏偉藍圖」煙臺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開園暨北鬥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煙臺高新區藍色智谷成功舉辦,北鬥相關領域專家、高校院所、行業企業代表等百餘人共聚一堂,共話北鬥產業新未來。
開園儀式上,相關領導為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首批入駐煙臺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的企業頒發鑰匙。各企業代表共同點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模型,象徵著北鬥產業將會在煙臺展翅騰飛、蓬勃發展,鑄就新的輝煌。
儀式上,還籤署了北鬥基金合作協議、共建衛星產業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相關領導和院士專家共同啟動山東北鬥產業技術研發與轉化服務平臺。
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將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煙臺信息技術研究院,以「北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公共服務平臺為支撐,通過匯聚政策、資本、智力、企業等多重資源要素,著力打造北鬥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集聚區,將為煙臺市乃至全省、全國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依託上海北鬥園區
煙臺將提升「北鬥戰略」影響力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參與全球科技與產業競爭的重大戰略方向,也是服務民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信息系統。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在發言中指出,自2012年北鬥系統面向亞太區域提供服務以來,北鬥應用規模顯著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群體逐步壯大,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產業總體產值也始終保持高速度增長。北鬥在中國的產業規模已達588億美元,產業生態初步形成。放眼全國,目前北京、上海的北鬥產業發展成果顯著,產業創新資源不斷聚集,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北鬥集群效應。
「煙臺北鬥園區的建成,也預示著未來上海北鬥與煙臺北鬥的聯繫將會更加緊密,上海交通大學將會持續加大對煙臺園區的支持與幫助,未來煙臺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將形成集資訊、研發、產業化、投資於一體的導航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和創新加速體系,提升煙臺在國家北鬥戰略實施中的支撐力,逐漸成為環渤海灣區域高精度導航位置服務產業技術的領軍者。」在毛軍發院士看來,煙臺是全國的工業大市,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與優勢,特別是煙臺高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能通過北鬥產業園的開啟,助力煙臺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煙臺智能城市建設水平,共同推動煙臺北鬥產業的發展。
對煙臺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項目的未來發展,中國北鬥西虹橋基地首席科學家鬱文賢充滿信心。「項目自洽談之初到落地過程中得到了煙臺市政府、高新區管委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能夠進一步深化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將北鬥空間信息產業園打造成為環渤海地區集資訊、研發、產業化、投資於一體的標杆性導航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和創新加速體系。」他表示。
打造「北鬥+生態圈」
產業園已匯聚51家上下遊企業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是全球範圍內迅速崛起的新興產業,也是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近年來,煙臺抓住機遇,不斷布局北鬥產業發展。
2017年,煙臺市與上海交通大學達成合作,交大煙臺信息技術研究院落地高新區。隨著產業化發展的需求,2018年,煙臺北鬥數字信息產業園應運而生。依託上海園區,經過一年多發展,煙臺北鬥數字信息產業園已註冊企業51家,匯聚起一批北鬥導航技術相關的上下遊企業。
煙臺北鬥數字信息產業園副總經理周星羽介紹,產業園將依託上海西虹橋北鬥基地與上海市北鬥導航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的高端技術資源,聚焦煙臺北鬥衛星導航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積極導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北鬥西虹橋基地的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著力推進北鬥衛星導航技術的應用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北鬥衛星導航技術培育工作,為煙臺北鬥產業發展蓄勢賦能。
「北鬥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在我們身邊的許多領域,比如智能交通、海洋漁業、智慧城市、城市物流、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有著廣泛應用,隨著園區開啟,我們同步啟動了北鬥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平臺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通過有效整合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以及骨幹企業等優勢單位資源,面向企業技術創新共性需求提供公共服務。」周星羽表示,下一步產業園將依託高新區,結合煙臺實際,以點帶面,推動北鬥導航技術、位置服務技術在以上領域的應用,逐步形成區域合作並起到示範效應,從而帶動山東省乃至環渤海灣區域的北鬥應用、產業發展新模式,打造「北鬥+生態圈」。
共話產業新未來
「大咖」支招產業創新發展
當天開園儀式結束後,還舉行了北鬥空間信息產業發展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毛軍發、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科學家曹衝、上海儀耐公司董事長宋維廣分別就人工智慧的發展、北鬥產業發展趨勢、智能信息在海洋的應用等前沿技術進行了專業分享。與會嘉賓各抒己見,積極互動交流,就產業當前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未來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毛軍發院士認為,北鬥產業本質上是一種創新經濟,需要創新資源和高端資本的孵化,要開展行業和區域北鬥典型應用示範,打開北鬥應用的突破口,這需要政府、企業等多方合力。產業發展包括政府、市場、企業等多方面要素,對於政府而言,要簡政放權,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創新驅動,做好產業增長點培育的基礎性工作。市場方面,要充分發揮需求潛力,讓更多社會資本加入北鬥產業資本,加速北鬥應用推廣,也要促進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融合發展。
他還指出,北鬥產業未來的發展,應當結合「北鬥+」,支持衛星應用企業聯合網際網路企業推動實施智慧交通創新工程,促進跨界融合創新。此外,還要針對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城市管理、應急救援、民生關愛等重大問題,從需求出發,支持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整合優質資源,形成整體解決方案,開展應用示範。
【來源:水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