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直擊全國美展首次來渝|5年前他觸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那一...

2020-12-24 上遊新聞

李震和他的作品《為新中國雕塑》

5年,是全國美術作品展的間隔周期;5年,也是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李震從校園走上講臺的一段人生關鍵進階;5年,更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這件雕塑《為新中國雕塑》的孕育期。「5年前,當我的手第一次觸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那一刻起,這件作品就在我心裡萌芽了……」9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開幕現場,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老師李震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跟記者回憶起了自己作品誕生的點滴。

感慨、敬意,甚至自己謙虛的「心虛」等等都在李震的言語間緩緩淌出,「60多年前,他們為新中國『雕塑』,如今我為他們『雕塑』。」在李震看來,這種跨越時空的置換和致敬是自己最想表達的核心。這也讓《為新中國雕塑》成為今年全國美展中拿到獲獎提名的8個作品之一。

特殊任務播下靈感的種子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局部)

2014年,李震還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讀研究生。作為優秀的學生代表,李震和部分同學接到了一項特別的任務:參與中央美術學院的複製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項目。「這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好處和最大的震撼是,一是見到非常多平常很難見到的有關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的資料,其次就是我們非常難得地親手觸摸到了碑身上的那些經典的浮雕,裡面的每一個細節我們都用卡尺測量過。」

李震說,在此過程中,自己也了解到了非常多關於當年創作這些浮雕的雕塑大師們的故事。「當年參與設計的老前輩不少都是留法的留學生,他們在抗戰時期就主動回到祖國的懷抱支持抗戰,新中國成立後又主動投入到人民英雄紀念碑等一大批新中國建設項目的設計中。」李震表示,從那時起自己心裡就有了以此創作一個雕塑作品的想法,「向先烈致敬,同時也是向這些我們雕塑界的老先生、老前輩致敬。」

更多工夫其實是在「雕塑」外

李震

如果要數說李震本次帶來的《為新中國雕塑》這件作品,它大概有這些要素,200x115x120釐米是它的三圍,樹脂材質讓它的重量控制在了135公斤(全國美展參展雕塑作品限重150公斤以內)。《為新中國雕塑》的製作前後耗費了兩個多月時間。但李震說更多的工夫其實是在觀眾看不到的「雕塑」本身之外。

「其中資料搜集、準備就花了我一年多時間。」李震說,這其實也是自己開始動手之前萬萬沒想到的。5年前那次中央美術學院複製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特別任務的確為他創作本次參展作品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資料,但「真的不夠」。李震說,那些資料中大多是片段性的、講述老先生們的故事之類的資料,雕塑創作所需的影像資料相當有限。

搜尋老照片,尤其是《為新中國雕塑》中所出現的張松鶴、蕭傳玖、王臨乙、滑田友、劉開渠、王炳召、曾竹韶在1950年代的老照片成了李震準備工作中的重點。同時,他還專門走訪了不少這些老先生當年的學生。

大家現在去本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現場仔細觀察《為新中國雕塑》可以發現,雖然因為風格原因,其中出現的幾位雕塑家相貌並未呈現得非常仔細,但「大致要像他們當年的樣子,這是必須的。」李震說,使得自己只有通過不斷對比老照片來交叉印證。「比如有幾位老先生都只找到了他們1980年代的照片,我就只有拿著它去和他們更早留學法國時的合影挨個對比,來還原出他們1950年代時的樣子。」李震說,自己希望復刻的他們的身高、年紀,甚至可以從中看出大師們當年的性格。

還原場景當年就發生在天安門廣場上

雕塑作品《為新中國雕塑》

整件《為新中國雕塑》可以看作兩部分,離觀眾最近的就是張松鶴、蕭傳玖、王臨乙、滑田友、劉開渠、王炳召、曾竹韶這七位雕塑大師或坐或站正在針對當年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設計熱烈商議的場景,背景則是李震臨摹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之一《八一南昌起義》。

大師聚首熱烈討論的場景就是60多年前真實發生的一幕,並且李震說當年這一幕就發生在現在的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旁邊。「從史料看,當時天安門廣場還沒建好,為了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參與設計製作的中央美術學院就在旁邊搭了一個工棚。我還原的這一幕就發生在工棚裡。」

「中間拿著一疊紙的就是當時的設計組組長劉開渠,右邊第一個是曾竹韶,以老先生名字命名的『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作為國內首個面向全國雕塑專業設立的學術獎學金到現在都還在不斷激勵著後輩。」李震說,他們為新中國雕塑,「我為他們『雕塑』,向他們致敬,也是向新中國致敬。」

椅子、梯凳也全都有原型追溯

雕塑作品《為新中國雕塑》(局部)

細心的觀眾應該會留意到,在整件《為新中國雕塑》中除了人物和背景《八一南昌起義》臨摹浮雕還有兩件道具:一把梯凳和一把看似普通的小木椅。它們也在現實中都有原型。李震說,作品中這樣形制的梯凳直到現在中央美術學院都還在使用。

故事更多的則是那把小木椅。「大家注意看它正面椅面下的那條小木格柵,它的位置是更靠近人坐的屁股平面的,下面空餘出來的空間就方便讓人放腳。這就是1950年代才有的設計。」李震說,之前自己只在照片中看到過它,做雕塑時非常想找一把實物來參考,但前後尋覓了好久都無果而終。「直到有一天,就在重慶,我去一個路邊小賣部買水,放下包掏錢時突然發現老闆坐的就是一把這個椅子。」李震趕緊和老闆商量,交了點押金把他帶回工作室作為參考。

此外,作品中像曾竹韶穿的皮涼鞋,也是老北京口中的「老三條」,口袋裡插著鋼筆等習慣都完美復刻至那個年代人們的日常習慣。

在不少雕塑作品都已經是彩色的當下,李震仍然讓《為新中國雕塑》保持了本色。「其實上不上色我也糾結了很久。」李震解釋,最終選擇不著色更多是因為「1950年代黑白本色就是日常,再說作品本身的灰色我覺得也代表了歷史,單純、簡單。」

具體到作品材質方面,李震坦言自己考慮過更厚重的鑄銅,但「全國美展參展作品有限重,所以才改成了樹脂。」

相關閱讀 >

王比雕塑《好消息》關注重慶身邊事,將角逐中國美術最高獎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孔令強 攝影 高科

相關焦點

  • 上遊新聞直擊全國美展首次來渝|如何看懂國展作品?聽聽重慶進京和...
    09-22 16:34:36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9月22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油畫展區的展覽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拉開大幕。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開展的第一天,就有不少觀眾早早地來到了美術館,想要第一時間近距離地欣賞到這些佳作。如何能看懂國展的作品?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疑問,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特意收集和整理了重慶油畫進京和獲獎提名作品作者自己關於創作的說明,供觀眾在觀看之餘參考。
  • ...最高獎,承辦全國美展,平均每天有展覽……數說2019重慶美術123
    兩個展區70年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首次來渝全國美展今年首次來到重慶今年,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也首次來到了山城重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重慶市美協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表示,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兩個重要展區的展覽同時在重慶舉行,「首先是近年來,重慶的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建成了重慶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大批文化設施,為全國美展來渝舉辦創造了條件。另外這更是對重慶美術本身影響力的肯定。
  • 2019重慶文體年終盤點②|拿下中國美術最高獎,承辦全國美展,平均...
    兩個展區70年全國美展油畫和雕塑展區首次來渝全國美展今年首次來到重慶今年,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也首次來到了山城重慶。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是國家級的權威性、綜合性美術大展,是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種類最多、影響最強的美術盛會。
  • 是誰雕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他們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現代雕工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本地石匠?
  • 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是誰?不愧是大才女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是誰?她是一個著名的大才女,林徽因。我相信大家對林徽因都很熟悉,畢竟他是民國時期一個大才女,現在我們還有很多人看過他的建築書籍,還有的人為被他和梁思成的愛情故事所動容,還有的人則是更是關注於他和徐志摩兩個人的關係。但更為重要的是它是國徽的設計人,那當然,國徽的人也不只是林徽因一個人設計的,她是參與設計的主要成員之一。
  • 重慶掌故 | 「紅軍小長徵」首次入渝地 狀若雞心一腳踏三省
    在這裡,他們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原始森林、大峽谷、陰條嶺……歷時5天,經過7個鄉鎮,行程超過700裡,紅三軍終於從湖北進入巫溪境內。當時的國民黨縣長聞風喪膽、棄城而逃,引起了國民黨高層的震驚。紅軍一到當地,就將楊氏兄弟兩人扣押待審。為了鼓舞窮苦百姓,紅軍花屋場大院召開公審大會,將從湖北押解過來的馮某某(紅猩老爺)、楊國棟等惡霸地主就地槍決。一同受審的地主土豪楊氏兄弟嚇破了膽,紛紛跪地求饒,答應痛改前非,再不欺壓百姓,並自願打開糧倉,一部分分給窮苦百姓,一部分供部隊裝備和使用。
  • 人民英雄紀念碑增添中英文簡介方便遊客閱讀
    「噢,原來人民英雄紀念碑使用了1.7萬多塊花崗巖和漢白玉,中英文簡介真不錯,讓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紀念碑。」來自四川西南科技大學的4名同學,圍著最新設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側的中英文簡介看個不停。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在天安門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少遊客都圍攏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側一塊中英文對照的簡介邊認真地讀了起來,其中有許多外國朋友的身影。
  • 一大波重慶媒體大咖來渝歐股份座談,寶媽時光的朋友圈越來越廣!
    1月23日下午,渝歐股份在遠見中心會議室舉辦了媒體座談會,迎來了一大波好朋友,他們都是重慶主要媒體的負責人,也是品牌宣傳和推廣的大咖,他們來自新華網、中新網、華龍網、上遊新聞、大渝網、重慶購物狂、天涯重慶、重慶微品數字傳播、觸摸重慶等媒體。
  • 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花崗巖石材,輾轉一千餘裡,起自黃海之濱!
    中國大陸舊紀元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剛剛落幕,新當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根據會議關於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於當晚六點率領全部會議代表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上,舉辦了一場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儀式。此時距離開國大典僅有21個小時。
  • 渝萬高鐵車票首次打九折了!
    視界網消息,乘坐渝萬高鐵出行的旅客請注意了!受近期渝萬高鐵將再次調整列車運行圖影響,該線重慶北至萬州北的C6428、C6408、C6418以及萬州北至重慶北的C6411、C6401、C6421、C6431次等7趟動車車票將從13日起暫停發售。
  • 大師雲集,九年之期,四集文獻紀錄片《人民英雄紀念碑》將播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勝利竣工,它作為天安門廣場的一號工程,雲集了多個領域的大師,他們歷時九年(1949——1958),以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打造了這座新中國的精神標誌物。本片將追溯建國初期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並回顧和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犧牲的英雄先烈。
  • 上遊時尚|坂本龍一,當你了解他的那一刻 會義無反顧地愛上他-上遊...
    5他的音樂是大自然的翻譯器坂本龍一音樂的確是與眾不同的,所以才使得在很多人看來很難聽懂。現在的坂本龍一,喜歡用音樂探索世界的命題。從他的音樂中,你總能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各種純粹的聲音,春花、夏月、秋實、冬雪、微弱、細小、刺耳、洪亮...無窮無盡的美展現在他的音樂中。如果大自然是音樂的創造者,那他就是音樂的指引者。在他的紀錄片中,總是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他攜帶著各種設備到處收集聲音,在森林廢墟裡尋尋覓覓,四處敲敲打打;將塑料桶套在頭上出門淋雨;在工作室組合各種器皿與樂器......
  • 戰「疫」英雄回渝丨吃得好麼?睡得香麼?他們說:「一切安好,請大家...
    戰疫英雄們歸來之後狀態怎麼樣、吃得好嗎、睡得香嗎......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今(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獨家電話採訪了兩名昨日回渝的醫護人員,他們說:「一切安好,請大家放心。」感謝信每人都「整」了一大碗麻辣米線「到了酒店整理好行李就餓了,大家都想吃點『家鄉味道』,一人整了一大碗麻辣米線。」
  • 明年可以在家門口看全國美展啦
    通過其精彩的申辦陳述,中國美協各評委以及各展區申辦代表更為深入地了解到廣州連環畫、動漫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廣州美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乃至「一帶一路」國家倡議中扮演的重要位置。廣州成為本次申辦會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得了充分肯定的評價,最終高票勝出。史上首次!
  •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走進鐵山坪森林公園 視察構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住渝全國政協委員走進鐵山坪森林公園鐵山坪森林公園是市民出遊的主要場所之一,特別是周末遛娃、休閒,到處人流如織。21日,住渝全國政協委員重點視察江北區林相改造、森林經營、森林防火,構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等情況。其中,鐵山坪森林公園的「智慧森林」,通過森林防火紅外監測系統,就像「電子眼」一樣及時精確發現火源,更有效地預防森林火災;杜鵑山新景觀、峽江觀景平臺等亮相,給市民踏青添了好去處。
  • 六大門類495件套藝術設計作品亮相全國美展藝術設計作品展
    前來參觀展覽的藝術設計界專家評價,本次藝術設計展,推出了諸多順應時代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熔鑄中國風格、蘊涵中華美學精神的優秀作品,充分展現了五年來中國藝術設計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與範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綜合性美術大展。
  • 英雄返渝·牽掛②|重症病房結下情誼,她將帶治癒患者暢遊重慶
    病床前,長壽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付顯芬耐心開導、悉心照料。援鄂期間,她牽掛的病人太多了。 離開重症ICU前,這位患者拉著付顯芬的手說:渝鄂一家親,共飲一江水……9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後,「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個人「付顯芬與重慶抗疫英雄們一道返渝。她說,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們都會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搶救。
  • 美展入選作品有什麼特點?
    陶藝 梁冰 遠古的痕跡據不完全統計,過往十二屆全國美展總共展出作品3萬餘件,從六屆全國美展開始,每屆美展展出作品三四千件。其中,徐悲鴻《田橫五百士》,周思聰《人民和總理》,徐匡、阿鴿《主人》,靳尚誼《青年女歌手》,王迎春、楊力舟《太行鐵壁》,邢慶仁的《玫瑰色回憶》等展出作品,已經成為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 2019渝臺大學生傳媒研習夏令營開營 30名渝臺大學生結對交流
    開營儀式前,渝臺大學生共同參觀了重慶師範大學校史館、博物館、民俗館、漢語推廣基地。隨後,市委臺辦副主任劉建南宣布夏令營開營並授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開營儀式上了解到,在接下來的7天時間裡,夏令營將舉行融媒體背景下的傳統媒體變革、影視作品拍攝技巧等主題講座,邀請有豐富媒體經驗和創作能力強的專家指導、參與座談交流。
  • 持續深化渝鄂兩地全方位旅遊合作
    ,持續深化渝鄂兩地全方位旅遊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重慶印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行動計劃》,承辦全國首次夜間文旅消費考察交流活動,率先啟動市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評選命名,組織各地推出包括發放旅遊消費券等系列惠民消費政策。湖北組織各地推出包括發放旅遊消費券在內的系列惠民消費政策,鼓勵有條件地區實行周末2.5天彈性作息制度,推動周邊遊、鄉村遊、自駕遊,引導夜間文旅消費,推出夜遊、夜宴、夜演等系列夜間消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