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雲集,九年之期,四集文獻紀錄片《人民英雄紀念碑》將播

2020-12-19 紀錄中國docucn

紀念碑,是一個國家銘刻歷史、緬懷先烈的重要載體。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勝利竣工,它作為天安門廣場的一號工程,雲集了多個領域的大師,他們歷時九年(1949——1958),以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打造了這座新中國的精神標誌物。

本片將追溯建國初期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並回顧和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犧牲的英雄先烈。

第一集 《奠基的構想》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新生的共和國需要一座豐碑,來祭奠逝者、鼓舞生者,並以此指引新的徵途。然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矗立並非一帆風順,圍繞其設計方案的爭論更是歷經數年。

主導設計的梁思成本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力排眾議,堅持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整體風格,不僅要以中國傳統的碑文為主體,同時還應該是北京古城中軸線上和諧的一部分。而梁思成在病榻上寫就的關於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的理論闡述,最終成就了今天人們眼中所見的既莊嚴又不失華美,極具東方神韻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第二集《創作的基石》

為了更好地彰顯人民英雄的浩然之氣,藝術家和設計者之間各執己見,形成了諸多不同的觀念。隨著梁思成的出訪蘇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面臨著亟需突破的瓶頸,而劉開渠的到來無疑成了化解諸多困局的關鍵所在。

在此之前,為了浮雕設計和創作,一批中國頂級的藝術家和石刻工匠已經齊聚北京,然而如何做到作品風格統一,絕非易事。事實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巨型浮雕群的創作從開始創意到最後成形,始終是一個逐步統一思想和不斷追求完美的過程。為人民英雄矗立一座如此宏大的國家紀念碑,這是古今中外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她8年7個月的建設過程,同樣負載著一個民族的永恆記憶。

第三集《艱難的追尋》

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上一幅幅史詩般的浮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內憂與外患的夾擊中,尋找生存與解放道路的經典瞬間,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對這段坎坷歷史和其中迸發的民族精神的永遠銘記。1840年的鴉片戰爭迫使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但同時也開啟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先聲。

從林則徐大義凜然銷毀英商鴉片開始,直到中國共產黨獨立武裝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之前,金田起義、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及五卅運動,就是這條歷史長河中,無數氣壯山河時代巨浪的代表。

第四集《卓絕的奮鬥》

就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1927年8月1日,南昌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讓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從此開啟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而在民族危亡關頭,又是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大義出發,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率先提出並推動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徹底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為了實現國家的真正富強和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最終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經了109年的屈辱、苦難和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人民終於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贏得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如今,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在見證的,是美好與安寧。

由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四集文獻紀錄片《人民英雄紀念碑》將於8月15日-8月18日20:05分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

相關焦點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真實高於月亮」為主題,在十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喚起人們對於真實價值和紀錄片社會功能的關注和思考。70周年的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獲得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英雄兒女》創作團隊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01位志願軍老戰士的搶救式採訪,並在播出宣傳時製作了百集志願軍老戰士口述歷史視頻,通過老戰士們的講述重溫歷史,讓人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那份無畏、勇敢和不屈,感受到中國人民和軍隊頑強、剛毅的精氣神,引發了網友強烈的情感共鳴。
  • 壯闊的歷史畫卷 永恆的英雄戰歌——紀錄片《英雄兒女》熱播引發...
    紀錄片《英雄兒女》海報。資料圖片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紀錄片《英雄兒女》共分為六集:《祖國召喚》《極限戰爭》《熱血忠誠》《越戰越強》《萬眾一心》《永遠銘記》,每集52分鐘。
  • 是誰雕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他們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現代雕工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本地石匠?
  • 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花崗巖石材,輾轉一千餘裡,起自黃海之濱!
    中國大陸舊紀元的最後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剛剛落幕,新當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根據會議關於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於當晚六點率領全部會議代表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上,舉辦了一場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儀式。此時距離開國大典僅有21個小時。
  • 人民英雄紀念碑增添中英文簡介方便遊客閱讀
    「噢,原來人民英雄紀念碑使用了1.7萬多塊花崗巖和漢白玉,中英文簡介真不錯,讓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紀念碑。」來自四川西南科技大學的4名同學,圍著最新設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側的中英文簡介看個不停。據《北京青年報》報導,在天安門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少遊客都圍攏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東側一塊中英文對照的簡介邊認真地讀了起來,其中有許多外國朋友的身影。
  • 【星火影訊】《鐵在燒》《英雄兒女》第四集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盪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兩集連播。
  • 5集紀錄片《常春藤零距離》將播 探尋美國名校
    5集紀錄片《常春藤零距離》將播 探尋美國名校 2015-08-13 20:30:30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上官雲   中新網北京8月13日電(上官雲) 13日下午,吳軍博士新書《大學之路》在北京首發,紀錄片
  • 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是誰?不愧是大才女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我們國家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是誰?她是一個著名的大才女,林徽因。那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讓我們來看看吧。林徽因從小就熱愛藝術,但他成年後更是熱愛藝術,他決定選一個能夠將藝術與實踐技術結合起來的專業建築專業,然而在當時他所上的那所學校是不收女學生的,然而最終倔強的林徽因決定自己自學,她把把圖書館關於建築學的一類書籍都找過來學習,後來他是以美術專業畢業,但是卻在卻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建築學家。
  •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每集約50分鐘,採取史論結合、故事表達的方式,回顧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質和偉大勝利,深入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集中展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生動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大力支援和家國情懷,充分彰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和巨大貢獻。
  • 上遊新聞直擊全國美展首次來渝|5年前他觸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那一...
    「5年前,當我的手第一次觸摸到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那一刻起,這件作品就在我心裡萌芽了……」9月2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雕塑展開幕現場,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老師李震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跟記者回憶起了自己作品誕生的點滴。感慨、敬意,甚至自己謙虛的「心虛」等等都在李震的言語間緩緩淌出,「60多年前,他們為新中國『雕塑』,如今我為他們『雕塑』。」
  • 開天闢地——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旗幟》解說詞(第一集)
    權威、全面反映中國共產黨90周年偉大曆程、光輝成就和寶貴經驗的鴻篇巨製——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旗幟》,於6月19日至28日登陸央視螢屏。,展示了90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的成果。
  • 首部披露中國獨立音樂人真實現狀的紀錄片《偶像》將播
    近日,由麥潮時代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中國獨立音樂人主演,王大維、石青、高意超、劉芳濤等導演,馬曉曦、袁森、王大維任出品人的勵志、偶像、追夢、音樂的情感故事紀錄片《偶像》(外文名:EXIT),確定將於2019年1月初登陸優酷平臺獨播。《偶像》紀錄片聚焦於中國獨立音樂從業者,呈現他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講述他們如何用獨立的態度證明音樂還活著的故事。
  •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關於建立新中國的一些檔案文獻回顧
    在綜合了各方面意見後,周恩來同志提議,將紀念碑建在天安門廣場。周恩來同志解釋說,之所以這樣提議,是因為天安門廣場有五四運動以來的革命傳統,同時這裡也是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敬仰的地方。在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將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立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具體位置定在天安門廣場什麼地方呢?
  • 【紀錄片】《英雄兒女》 第四集:越戰越強
    《英雄兒女》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該片按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進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現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開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的歷史圖景。
  • 緬懷英雄 讚歌不朽,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播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了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1集*48分鐘)以為紀念。紀錄片從上海的視角切入,通過一支以上海子弟兵為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參加長津湖戰役,講述我軍以劣勢裝備打敗美軍陸戰一師的故事。節目組採訪了當年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老兵,他們回憶了在極端嚴寒之下不畏困難和犧牲,堅決完成戰鬥任務。
  • 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在河北西柏坡如約盛啟
    《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共同見證了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的啟動開機。實現小康社會,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之付出的奮鬥與犧牲,努力與探索,銘記著歷史的求索與抗爭,苦難與輝煌,彰顯著人民至上的政黨使命與初心。目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取得決定性成就,2021年上半年,在經過系統評估和總結後,黨中央將正式宣布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2021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百年華誕。
  • 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
    2020年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六集政論片《小康》啟動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如約啟幕。,河北省人大財經委主任李秉先等地方領導出席活動,共同見證了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的啟動開機。
  • 試論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的史學價值與創作理念
    由吉林電視臺製作的八集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記述了從1931年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開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解放這一段歷史。該片的定位為「文獻紀錄片」,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文獻」、「紀錄片」。「紀錄」則是在「記錄」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賦予編年體的簡單「記錄」以「紀錄」者的主體尺度,使之具有獨立的文化價值。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即是在對抗聯歷史深入發掘的基礎上,對之進行了系統梳理,使之由「記錄」變為「紀錄」。 1、「記錄」的發掘 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歷史是層累的疊加起來的。
  • ——大型紀錄片《格薩爾的英雄草原》青海衛視首播側記
    在廣大觀眾翹首企盼中,2月23日起,連續三日每晚9時20分,大型紀錄片《格薩爾的英雄草原》在青海衛視精彩獻映。  《格薩爾》史詩博大精深,其內容之龐巨、結構之宏偉、影響之廣泛,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甚至唯一的。不少終生研究《格薩爾》的專家學者都不敢說自己讀懂了《格薩爾》,而《格薩爾的英雄草原》創作團隊非常年輕,如何用通俗易懂的電視語言,呈現這樣一個宏大、深厚、複雜的文化題材,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作為上海文化幫扶青海的具體舉措,青滬兩地精誠合作,歷時三年。
  • 紀錄片《偶像》將播 記錄不一樣的中國獨立音樂人
    日前,由北京麥潮影業出品、拍攝並製作的紀錄片《偶像》將在2019年1月初播出,該片自拍攝起就受到許多好評。這部關注中國獨立音樂人真實現狀故事的紀錄片,由王大維監製;王大維、石青、高意超、劉芳濤、鄭恆聯合攝影;臧巖、賀美玲、李陽擔任視覺特效師,從多維度的視覺展現中國獨立音樂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