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山西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山西省甲醇汽車領導小組副組長彭致圭在任山西省地方領導及山西省副省長期間,長期致力於甲醇汽車的推廣和宣傳。他早在1993年就開始關注甲醇燃料的開發和應用。
煤炭資源豐富是山西省的一大資源優勢,彭致圭認為,把煤炭轉化為甲醇燃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既能提高煤炭加工轉化的經濟效益,又可用在汽車上節約汽油解決國家石油短缺的問題。1994年,他隻身來到北京,找到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辦事處,希望能合作生產甲醇汽車,後來雖然沒有合作成功,但卻促成了中國第一臺靈活燃料汽車———「中國一號」的問世。2005年,他帶團參加了在美國召開的國際醇燃料會議,回國後寫成的《山西醇類燃料考察團赴美考察報告》,介紹了美國發展甲醇燃料的情況,為國內發展甲醇燃料提供了借鑑作用。近日,記者就山西省發展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情況以及國外發展甲醇燃料的情況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山西是我國最早開展甲醇替代燃料研究的省份,目前發展的狀況如何?
彭致圭:現在全省主要在計程車推廣甲醇汽油,總共有2000萬輛車次。目前加注站有400多個,累計銷售的甲醇汽油30萬噸,消耗甲醇4.5萬噸(M15即15%的甲醇),全省經營甲醇汽油的企業20個。關於甲醇輕型汽車,1998年實驗時投放了48輛M85輕型公交車,現在全省有260輛車。另一方面,我們把現有的計程車的電控部分加一個輔助裝置———CPU,就能夠100%地使用甲醇。全省有1200多輛計程車改造。現在全省甲醇生產能力120萬噸,去年我們甲醇的實際產量70萬噸,正在建設的是250萬噸。有些大的甲醇裝置,也正在策劃設計。我估計到2010年大概我國甲醇的生產能力能夠達到500萬噸。甲醇作為車用燃料的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山西作為煤炭大省,20多年來一直進行著煤基醇醚燃料的研究開發。上世紀90年代,山西省政府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就甲醇汽車合作開發進行了兩年的研究和可行性考察,由於福特公司高層領導的變化,合作沒有成功,但通過研究我們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山西省自行完成了「煤制甲醇———潔淨燃料汽車」示範工程、M85多點電噴甲醇發動機和M100燃燒裝置研發工程。摻燒M15甲醇汽油在四城市進行了試驗示範。目前,已經進入產業化示範階段的M15甲醇汽油已在全省全面推廣,已有91萬輛(次)汽車參與了試點。兩項科技部清潔汽車行動計劃「十五」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正在進行。
記者:山西省在醇醚燃料和醇醚汽車開發方面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值得全國借鑑?
彭致圭:通過多年的試驗示範和大面積推廣積累了一些經驗,主要是:對於一個新能源項目,或者叫替代燃料項目,首先必須制訂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有依據。我們先後搞了M5、M10、M15甲醇汽油的標準,還有發動機標準、整車標準、輸配系統標準。我們特別制訂了工人的操作規程,因為甲醇誤吸、誤飲,是要死人的。到目前為止,共制訂了23項標準。我們現在正在與兄弟省市聯合搞一個通用的地方標準,標準一樣了,到別的地方加油就方便了。這個工作現在基本就緒,我估計大概六七月份這個標準就可以出來。
第二就是要解決技術問題。因為甲醇對金屬有一定腐蝕性,甲醇與汽油的比重不一樣,摻在一起容易分層,還有冷啟動和高溫汽阻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的途徑主要就是燃料甲醇裡面加一定量的添加劑。
第三就是發動機要改造。把汽油機改造以後能夠燒M85、M100。現在我們改造成功兩個發動機,一個HL495JIQ發動機,一個是CA6GH-M發動機。
第四就是整車的改造。整車的改造包括把計程車變成燒M100甲醇車,這個改動不大的,主要是在電噴部分加一個CPU輔助裝置,再一個汽車的油泵要更換。大概一輛計程車改造下來差不多要三四千元。
記者:聽說您專門去國外考察過,您認為國外在發展替代燃料方面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國內借鑑?
彭致圭:美國發展甲醇替代燃料的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鑑。2005年9月,我帶隊赴美參加了「國際醇燃料會議」,並訪問了美國甲醇協會,了解了美國發展甲醇替代燃料的歷程和經驗教訓。上個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之後,美國大力尋找替代燃料,最後選擇了甲醇作為主導替代燃料在全國大力推廣。其基本經驗是:國家高度重視,時任副總統的老布希親自抓甲醇替代燃料的推廣應用,組織了一個專家委員會進行了三年的調查研究,寫出了《世界上最清潔的汽車發動機燃料是甲醇燃料》、《未來的汽車發動機燃料是甲醇燃料》的兩份對策諮文,澄清了對醇醚燃料的認識,並明確了發展甲醇替代燃料的主攻方向。為了推廣甲醇替代燃料,美國國會先後頒布了三部國家法律,即1988年的《替代汽車燃料法》、1990年的《清潔空氣修正法》、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其主要內容是:使用替代燃料可以減免稅收;要求各城市實施淨化城市環境項目;政府部門帶頭使用甲醇汽車。這樣,在美國推廣甲醇替代燃料就形成了國家意志。1998年全美國18個大型甲醇生產工廠共生產甲醇20億加侖(約600萬噸),各汽車製造廠大力發展FFV靈活燃料汽車,在美國的二十多個州推廣,當年銷售甲醇靈活燃料汽車6萬輛。其中,全加州建加注站105個,18種車型都使用了M85甲醇燃料,甲醇靈活燃料汽車擁有量達1.5萬輛。加州的示範推廣在美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帶動了其他許多州推廣使用甲醇燃料汽車。
由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供求關係得以全面緩解,後來美國發展甲醇替代燃料的工作並沒有堅持下來,大面積推廣的勢頭衰減,但技術研發一直在進行。
記者:甲醇替代燃料在美國為什麼沒有全面推開呢?
彭致圭:儘管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甲醇替代燃料的推廣應用在美國形成了相當規模,勢頭很好,但後來許多地區並沒有堅持下來(許多靈活燃料汽車變成了汽油車),並且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到目前為止代用汽油的效果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第一,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之後,世界各地大力開發石油,石油生產蒸蒸日上,供求關係得以全面調整,石油價格不斷回落,這樣全球尋找替代能源的熱情就大大下降,美國也不例外。第二,美國的甲醇生產基本上都是以天然氣作原料,這樣,就出現了後來的石油價格上漲的同時拉動了天然氣價格的上漲,造成甲醇生產成本很高(差不多是我國甲醇生產成本2.5~3倍),這樣甲醇替代汽油的經濟性不好,因此企業的積極性不高。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三,石油財團不配合。美國的石油財團控制著全美的石油儲備和石油及油品的輸配系統,油價暴漲,石油財團可獲暴利。因此他們不願投資搞甲醇燃料的儲備庫和加注站,嚴重製約了甲醇靈活燃料汽車的推廣。第四,汽車製造廠沒有堅持。上個世紀90年代末各汽車製造廠的主攻方向轉為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對甲醇靈活燃料汽車沒有繼續發展。第五,基礎設施沒有跟上來。在美國2/3以上的石油及油品是通過管道輸送的,且負荷已滿,輸送大量替代燃料需花費巨額投資增建管線,石油財團不願幹,聯邦政府也沒有此項投資。因此輸送燃料甲醇的管網始終沒有建起來,依靠其他運輸方式費用較高,這也嚴重製約了甲醇靈活燃料汽車的推廣。
記者:您認為目前在我國推廣醇醚燃料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彭致圭:推廣替代燃料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國家和地方立法,需要相關行業、政府相關部門聯動。這樣就需要政府的協調與支持。
我們建議:第一,要儘快制定國家標準,沒有標準就無法推廣;第二,國家應制定發展規劃,比如,「十一五」甲醇作為替代燃料應發展到什麼程度;第三,要出臺優惠政策,新燃料在剛開始研發時企業必定要有大的投入,100萬噸甲醇要投入近30億元,政府對於新興產業要給予優惠政策,減免一定的稅;第四,當務之急要解決汽車的問題,鼓勵汽車製造廠大力發展靈活燃料汽車,現在只有奇瑞、上海華普等幾家企業在搞,一些大企業在這方面動作比較遲緩。而國外大的汽車製造商,像德國大眾、日本豐田等已經看到中國的市場前景,近日,派專家到山西來考察,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
(責任編輯:馬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