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甲醇產業界規模最大的年度盛會 「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閉幕,來自國內外甲醇產業界的企業家、研究人員和政府官員近千人出席會議,共同探討推動甲醇經濟產業的發展。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由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全球甲醇行業協會(MI)、美國南加州大學洛克碳氫研究所、美國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等聯合主辦。
甲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利器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在發言時指出,中國的能源結構是「缺油、少氣、富煤」。如何在此基礎上探索一條既能保障能源安全,又能實現清潔利用和環境友好的能源消費原則,是當代人必須回答的問題,是產業人必須向社會提交的答卷。「我國的煤炭資源豐富,但有相當一部分劣質煤炭,既不能發電,也不能作為燃料直接燃燒,但是生產甲醇的很好原料,高硫煤炭生產甲醇還可以獲得寶貴的硫磺,減少我國對硫磺的進口。生產甲醇過程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可以收集再生甲醇,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所以我認為,用甲醇做燃料,一是可以大幅度減少石油和天然氣對外進口的依賴;二是實現煤炭產業資源綜合利用,激活煤化工產業技術進步,實現煤炭產業鏈發展和就業;三是創建一個新興的甲醇燃料製備、儲備、輸配送、應用的新興產業。」 何光遠指出。
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傑說,2018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推廣應用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對於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姚傑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巡視員李力指出,利用高硫煤、劣質煤、煤層氣、焦爐煤氣生產甲醇,推動甲醇汽車應用,不僅有利於發揮我國煤炭資源優勢,改善能源結構,實現能源多元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還有利於減少大氣汙染,推動傳統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天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東寒表示,自內燃機發明以來,大規模應用石油作為燃料已經有100餘年的歷史,但是近年來石油燃料的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一是因為石油屬於化石能源,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尚未找到使其快速再生的途徑,為了延長其使用期限,必須減少其消耗量;二是石油資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勻,已經數度因此造成世界性的政治危機,各國為了自身的穩定發展,特別是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穩定,需要找到能夠具備安全保障的能源資源。而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應用實踐發現,甲醇不僅能夠替代傳統石油基燃料,更是一種面向未來可再生的資源。
甲醛產業在我國蓬勃發展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指出,甲醇和汽油、柴油一樣,常溫常壓下是液體,輸運和加注十分方便,甲醇的產地幾乎遍布全國各地,生產和供應具有充分保障。甲醇作為新興能源對提升我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現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產國,產能和產量均超過全球的一半以上。
國通達海洋投資有限公司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張序國說,國通達海洋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新能源環保清潔燃料研發、生產、儲備、運輸、加注和推廣應用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在四川建成年產50萬噸甲醇燃料基地,將依託社會化、市場化資源,建立現代營銷體系,構建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實現產、學、研、用、服一體化產業推進模式,對有志於甲醇產業的投資者提供三保障:保障燃料供應,保障合法運營,保障持續盈利。
國通達海洋投資有限公司在展覽會上舉行產業聯盟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籤約單位涵蓋:生產製造、調配存儲、科技研發、金融服務、物流配送等30多家企業,保證甲醇燃料輸配送體系的一體化經營。
吉利控股集團吉利商用車集團總裁周建群表示,中國甲醇汽車在技術層面具備產業化的生產能力,在市場層面擁有豐富的推廣應用經驗。早在2012年9月,吉利的甲醇汽車試點專項公告就順利獲得國家工信部批准,截至2019年8月,吉利已累計向市場投放甲醇汽車近20000輛。
甲醇應用及研究在全球迎來新熱潮
自德國FEV的彼得在發言中指出,作為電氣化補充,合成燃料為實現2050道路交通CO2排放降低目標是關鍵手段,而綠色氫氣和甲醇是所有其他合成燃料最通用的物質,並且其可以作為碳中性經濟的化學能源載體。
冰島碳循環公司商務發展總監貝內迪克特表示,化石燃料使用的增多造成了氣候變化,海洋酸化、城市汙染等嚴峻問題,而甲醇作為液態能源載體,具有可再生性,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冰島、荷蘭、丹麥等國家有很強的使用意願,未來甲醇在這些地區的前景非常光明。吉利旗下的M100已經在冰島投入使用,有汽油和甲醇雙燃料系統,目前的技術表現非常好。
丹麥藍界科技公司首席商務官,馬斯·延森在發言中介紹了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汽車的優勢,以及未來發展計劃,對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汽車充滿信心。
11日下午,大會還舉辦了喬治·奧拉甲醇經濟頒獎典禮,西安市、貴陽市等在甲醇汽車應用推廣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的城市獲此殊榮。
大會舉辦期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四屆「甲醇汽車及燃料輸配送加注裝備展覽會」同步舉行,展示甲醇汽車及燃料輸配送加注領域的最新產品和科研成果,進一步推動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車的科普宣傳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