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成本居高不下?

2020-12-2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年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9月21日,財政部、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提出,要重點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在中遠途、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的產業化應用,這將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商用車領域更早實現落地。

但能否真正落地和規模應用仍有諸多難題待解,其中之一就是成本高企。「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整車採購成本,是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的兩倍以上。」福田汽車新能源系統集成副總工程師兼燃料電池客車產品總監魏長河近日在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20)上指出的問題,正是阻礙國內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推廣應用的首要難題。

成本高昂成為阻力

「成本是決定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是否能夠全面發展、快速發展的關鍵。」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鍾渭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成本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是產業鏈上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技術尚未突破,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以及標準法規不完善等。

對此,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也表示認同。他指出,整車成本高,原因有很多,原材料、零部件及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鏈各環節都有涉及。他從技術角度總結了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一是關鍵原材料和零部件依賴進口。如空壓機、氫噴射泵以及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及碳布等。其中,作為催化劑主要材料的鉑金是稀有金屬,全球產量很低,價格昂貴,約是黃金的四倍,即使在豐田的精益化生產情況下,每輛氫燃料電池客車至少要使用鉑金150克,而且鉑金催化劑多數依賴進口,成本較高;同時,質子交換膜也是大量進口,一般工作溫度為85℃至90℃,溫度過低過高都不起作用。

二是整車製造成本高。國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綜合製造成本平均約為150萬元左右/輛,同類性能的電動車和燃油車造價僅為其1/6和1/10。

三是制氫技術落後。目前國內製氫大多來自甲醇與煤氣,雜質較多且影響使用。適用於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電解水制氫純度較好,但傳統電解水制氫方法——鹼性電解槽、壓縮機製冷氫液化等技術效率較低,成本較高,尚難以大規模應用。

四是氫氣存儲、運輸以及加氫基礎設施等方面,也有技術不足和成本過高的問題,這些都使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使用成本增加,不利於規模推廣。

此外,鍾渭平還表示,政策、標準的規範也對成本有著間接的影響,如我國現行政策將氫氣列入道路運輸的危險品,運輸量嚴格控制,現階段基本沒有經濟性可言。

尋求思路破解難題

氫能被普遍認為是實現零排放社會的最佳能源解決方案之一。近年來,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在加速推進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應用。因此,破解成本之困,是當前首要解決的難題。

那麼如何解決?採訪中,姚春德和鍾渭平都認為,應以技術創新、專項攻關來破解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

首先,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成本。如氫燃料電池的鉑金催化劑、質子交換膜和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國內已有企業和機構在做相關研發,通過降低鉑金的用量或尋找替代金屬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據悉,目前,清華大學與武漢喜瑪拉雅光電科技公司聯合,攻克了燃料電池催化劑量產技術,以及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材料的製備工藝製備,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在空壓機方面,無錫毅合捷集團與英國Aeristech已於2019年籤署協議,將合資建設燃料電池空壓機無錫工廠,預計到2025年實現5萬臺燃料電池空壓機的產能。

其次,針對燃料電池技術進行攻關。據了解,燃料電池系統是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核心,成本佔比高達52.9%,再者是高壓儲氫罐及蓄電池,成本佔比分別為33.7%和5.8%。目前,燃料電池系統和儲氫罐核心技術均掌握在歐美日企業手中,國內企業需在此方面下功夫,突破技術難題,關鍵技術掌握在國內企業手中,才能相應地降低成本。

第三,擴大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投放市場的數量,與加氫站建設的數量有直接關係。加氫站數量持續增長,才能有效助推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大規模投放市場,確保了車輛的日常使用,才能進一步促進加氫站的發展,從而降低使用成本。

「成本回歸到合理水平,取決於車輛在市場上批量化的應用,一定要通過市場大規模的應用才能夠把固定成本分攤。如果價格居高不下,就容易把用戶都拒之於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應用的門檻之外。」鍾渭平解釋道,「只有成本降低,才能進一步促進產業發展。」

降本增效推動發展

當前,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把氫燃料電池技術作為未來能源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破解成本難題,已經成為推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發展的重要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在FCVC 2020上表示,我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較5年前有了長足進步,但在技術水平上仍然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燃料電池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仍有待提高。

「現在一輛氫燃料電池客車售價300萬元也屬正常,要想通過不斷降低成本,將售價降到100萬元以內,這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和迭代,才能夠突破這方面的瓶頸。」鍾渭平表示。

在企業層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針對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攻關。不僅有上海捷氫科技、重塑新能源科技、長城汽車未勢能源等供應商搶先布局,而且福田汽車、華菱星馬等商用車企業已有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品上市。

「憑藉自主創新,華菱星馬已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同類車企前列。」華菱星馬集團新能源汽車研究所所長牛俊告訴記者,通過技術創新,華菱星馬不斷降低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成本,成效顯著。

「截至到目前,我們已經開發了四代產品,正在研發並進行示範應用的是我們開發的第四代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將在2022年服務於北京冬奧會。」魏長河表示,未來會通過規模化的示範運行,從多方面降低成本。

政策的支持,受到業界關注。「五部門《通知》中提出『先獎後補』,這比純電動汽車的直接補貼更為切合實際,有利於克服弊端,激發活力,破解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推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發展。」姚春德如此表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新能源汽車新聞EV,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氫能加速落地 安泰科技參與共建京津冀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應用集群
    原標題:氫能加速落地 安泰科技參與共建京津冀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應用集群   11月4日,
  • 豐田與雪人股份合作,加速向中國商用車廠商提供氫燃料電池組件
    豐田將進一步加速向中國商用車廠商提供氫燃料電池(FC)組件。此次,豐田與FC系統集成商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人股份」)合作,將為雪人股份的FC系統提供豐田的FC電堆等零部件。雪人股份的FC系統將在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及銷售的FC冷藏物流車上進行搭載。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氫燃料「餓狼傳說」現如今,這兩個「大國」正在加快搶佔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企圖再度上演當年在動力電池領域掀起的「餓狼傳說」。
  • 豐田和雪人股份合作 向中國商用車廠商提供氫燃料電池組件
    【TechWeb】11月3日消息,豐田汽車昨日宣布,和氫燃料電池(FC)系統集成商雪人股份達成一致,將為雪人股份的FC系統提供豐田的FC電堆等零部件。雪人股份表示,計劃通過引進豐田汽車燃料電池電堆等零部件,充分發揮各自在電堆、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整車集成等方面的核心優勢,在國內研發製造適用於冷藏車與重卡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產品並提供相應動力解決方案,推廣氫燃料電池在冷鏈物流等領域的應用。
  • 面向中國氫能社會的實現,豐田開始向中國商用車廠商提供氫燃料電池...
    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為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FCV)在中國的普及,將開始向中國的商用車廠商提供氫燃料電池(FC)組件。   另一方面,將FCV定位為可貢獻於可持續發展能源社會的「終極環保車」,2014年開始銷售量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目前共計在16個國家及地區進行銷售。   2015年,豐田發布無償提供豐田所單獨持有的關於燃料電池的約5680個專利;2017年在東京發布FC巴士,同時在美國開始了FC大型商用卡車的實證實驗。
  • 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2019-05-27 22:02:17來源:澎湃新聞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9年05月27日 22:02 來源:澎湃新聞
  • 氫燃料電池車動力系統成本解析:產量擴大10倍,成本下降50%
    ;3、燃料電池車成本下降路徑在於規模化和技術突破;燃料電池汽車優勢顯著燃料電池車既有與燃油車相媲美的續航裡程,同時充氫時間也僅需幾分鐘,比目前性能最好的特斯拉鋰電池電動車性能要優秀很多,特別是在價格上也是遠低於特斯拉鋰電池電動車;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燃料電池即將走出產業發展探索期,迎來高速成長期。
  • 豐田稱燃料電池成本下降90% 氫動力車售34萬元
    據彭博社報導,全球最大的混合動力轎車銷售商豐田公司表示,自21世紀前十年的中期以來,其生產燃料電池車輛的成本已經下降了約90%。另外,豐田公司同時稱,其首款氫動力轎車的零售價格預計將為5萬美元左右。
  • 吉利中標馬鞍山1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訂單
    近日,馬鞍山市公交集團氫燃料公交車採購項目單一來源採購公示,公示期限為2020年12月17日至2020年12月23日。  該項目將採購氫燃料公交車14輛,預算金額為3570萬元,均價255萬/輛。
  • 氫能重卡Nikola即將上市 氫燃料電池或受關注
    不過,雖然同為清潔能源擁護者,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尼古拉主打氫燃料電池動力,而非鋰離子電池動力。機構認為,尼古拉(Nikola)上市是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的裡程碑式的事件,標誌著產業價值即將進入兌現周期。Nikola即將上市Nikola是2015年創立的氫能重卡公司,日前公告預計在2020Q2完成借殼上市,備考市值33億美元。
  •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進入黃金時代,商業化還需邁過三道關
    2019上海國際汽車展覽會上,氫燃料電池汽車與各方「科技新星」一道嶄露頭角;韓國現代公司將在四川生產氫燃料汽車整車;北汽福田、豐田汽車和北京億華通已達成意向,共同合作推出氫燃料電池客車。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在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發展期,在商用車領域的推廣中具有先行優勢。
  • 續航長、氫耗低、用途廣,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卡了解一下!
    對此,我國民族重卡企業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在上個月的品牌戰略暨第六代重卡發布會上亮相了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重卡,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成了緩解客戶「續航焦慮」的一劑良方。要想實現長途重型商用車新能源化,就必須解決續航裡程問題,而氫燃料電池技術就是必由之路。關於這一點,目前在整個商用車行業已達成共識。
  • 氫燃料電池現狀簡析
    氫燃料電池車長期以來都持續被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和汽車企業認定為新能源汽車的最終形態。對於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工作其實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陸續開展,各大車企也在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儲備工作。
  • 韓國政府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路線圖
    為了實現其目標,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在2018年6月表示,韓國政府和企業到2022年將投資2.6萬億韓元,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以加快韓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生態系統的發展。據稱,2018年韓國將投資約1,900億韓元,成立一家私營公司來建造氫氣加氣站。2020年到2022年之間,韓國能源部還將投資擴建制氫工廠和燃料電池堆工廠,以及氫氣加氣站的大規模建設。
  • 重塑科技發布PRISMA 鏡星系列 氫燃料電池頭部企業帶來哪些啟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後市場委員會商用車分會會長顏立興也強調,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商用車市場,從應用場景和基礎設施建設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商用車市場更容易突破。從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來看,韓國和日本仍然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主力軍。據外媒報導,2019年全球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超過7500輛,同比增長約90%。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政策推動因素逐漸減弱,消費者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考慮價格因素,純電動佔據主要銷量。
  • 我國最大功率130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即將投產
    從理論上講,氫燃料電池具有明顯的優勢:◆ 無汙染:氫燃料電池是通過電化學反應,而不是採用燃燒(汽、柴油)或儲能(蓄電池)等典型的傳統後備電源方案。眾所周知,燃燒會釋放COx、NOx、SOx氣體和粉塵等汙染物,而氫燃料電池只會產生水和熱。
  • 因成本過高 奔馳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electrek報導,梅賽德斯-奔馳取消了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計劃。儘管3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以實現零排放汽車的願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行駛裡程較長,加滿氫只需3分鐘,而且只排放水蒸氣。但奔馳承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製造成本至少是同等電池動力汽車的兩倍。接下來,奔馳將逐步停產其目前唯一的氫燃料電池車型GLC F-Cell。這款車型是在2013年與福特以及日產合作開發的。
  • 美錦能源擴張氫能源產業鏈 子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次出口
    公告披露,此次飛馳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馬來西亞,實現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出口零的突破。據悉,飛馳汽車與SEDC公司的氫燃料電池城市公交車項目是目前東南亞地區的第一個氫能公交車項目,也是飛馳汽車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開端。 就在三天前的9月8日,美錦能源剛剛發布股權過戶交割完成,該公司將擁有氫能源汽車製造企業飛馳汽車51.2%的股權,飛馳汽車正式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創企Hyzon Motors開始量產燃料電池重型車 搭載370 kW燃料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今年3月,Hyzon Motors公司從燃料電池解決方案公司Horizon Fuel Cell Technologies剝離,正式成立。該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將專門生產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公共汽車和貨車,也將成為美國首家為商用車配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的公司,該系統功率超過100 kW,專為商用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