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河南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陳定一以679分被清華錄取,弟弟陳弘一以676分被北大錄取,兄弟二人成績都很優秀,只相差3分!
定一跟弘一兩兄弟從幼兒園到小學,都在同一個班級念書,高中同校不同班,父母都是老師,在談及家庭教育時陳爸爸表示:父母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影響最大,所以他十分重視孩子小學階段的培養!
陳父說的不無道理,孩子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有3個,其中2個就在小學階段,而2個時期對孩子性格與學習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是奠定整個學習生涯基礎的黃金階段。
小學六年,每一年都很重要,但我們要學會抓重點!想要孩子優秀,家長要牢抓這3個關鍵期:
小學一年級:培養好習慣的黃金期
日本腦神經外科教授林成之指出,在孩子4-7歲,大腦的發展主題是培養好習慣。此時大腦正在進行「突觸修剪」,即是把那些沒用的神經元清除掉,精簡大腦內部的神經網絡。
小學一年級,開始接受正規教育,此時家長開始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大腦更容易保留那些在養成好習慣過程中受到刺激的神經元,這對孩子良好性格與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三年級:培養「主動做(學習)」的黃金期
林成之教授指出,在8-10歲大腦的發展主題是培養「主動做(學習)」的意願。此時孩子大腦「突觸修剪」已經完成,大腦接近成人的大腦,想要自己完成事情的意願越來越強烈,父母要是還站在前面要求孩子「不要這樣做,要這樣做」,孩子會跟你唱反調,男孩這種傾向會更明顯。
上小學三年級後,隨著科目增多,知識難度大幅提升,非常考驗孩子的學習能力,如果還靠「他律」(家長老師的督促)來學習,後面的路只會越來越難走。此時,家長要想辦法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去做,多傾聽孩子的意見,他的自主性才會得到充分的拓展,這樣孩子10歲之後,不用你催,他也會自動自覺做作業。
小學六年級:小升初
五六年級的時候,孩子逐漸朝著青春期轉變,行為、心理與思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不愛聽別人嘮叨。另外,到了五六年級,孩子們的成績已經出現分化,有了對比就有了傷害,孩子需面臨著更多的挫折,加之正面臨著小升初,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千萬別以高壓的姿態來教育孩子。當然,當孩子行為有差錯時,家長應當言簡意賅地地提醒孩子,千萬別一句話說幾遍!多留意孩子的心理變化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疏導。
想孩子成才,狠抓孩子這2點,將來上初中高中更輕鬆:
時間管理能力
今年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的生活作息表,一度刷屏網絡,學霸的養成跟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分不開!從小讓娃管理自己的時間,可以培養孩子自律資質,提高學習效率。孩子一旦掌握了這項技能,即使是科目不斷增多的初中高中,也能輕鬆應付。
美國心理科學學會建議,在一年級(6歲)的時候孩子應該學會認識時間,但美媽認為在娃四五歲時,就要慢慢讓娃感知時間了,上小學後再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意識。
上一年級後,孩子已經學數字了,我們可以準備一個易於理解的模擬時鐘,把它放在顯眼而且孩子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簡單地說下長短針,日常生活中幫孩子加深理解,比如:「當短針指向9點的時候,就是晚上9點了。該睡覺了。」
事實上,歐美的一些國家在孩子剛上學的時候,老師會專門開設時間管理的課程:第1節課,為什麼要珍惜時間;第2節課,教孩子把「必須要做的」跟「想做」的事情分開;第3節課,讓孩子給每件事情做好時間預算;第4節課,讓孩子找出浪費時間的事情。這個方法很好,我們不妨依樣畫葫蘆。
養成深入學習的習慣
有些孩子不管怎麼努力,成績就是提高不了。並非孩子智力不如人,而是學得不夠深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所學的知識會被大腦判斷為「工作記憶」,只能在前額葉皮層停留3天左右就會被清除了。孩子看似很努力,實則在做無用功,學了新知識,忘了舊的,成績能提高才怪呢!
所以,平常父母在引導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把這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吃透、記牢了,再開始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樣學習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幫助孩子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機!說到這裡,可要要說到大腦的獎勵機制了。
當孩子獨立完成某件事後,比如解出了困惑了很久的數學題,會激活大腦中的報償性神經系統,繼而合成一種傳導物質,從而讓孩子產生愉悅的情緒 ,由此產生繼續學習的動機。換言之,報償性神經系統是自我獎勵的場所,是內驅力的源泉!
要是孩子學什麼都只是停留在「大致了解」的狀態,所學的知識會被前額葉皮層當作「無關緊要」信息,最終沒法傳遞到報償性神經系統就被清除了,自然就沒法獲得持續學習的動力。
那麼該如何確認孩子的學習去到了哪個程度呢?建議孩子學了新內容後,三天後再回來檢查,看他是否記得並讓他簡單講解,如果能做到,說明他對所學的內容已經充分理解。
因為報償性神經系統在孩子7歲之後,會變得異常活躍,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個黃金期,幫助孩子養成深入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專注力、自律、堅持不懈等能力幾乎都不用愁,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美媽寄語
小學六年,看似幼稚懵懂,卻是認知能力飛速發展的時期,是好習慣與性格形成的黃金階段,對孩子學習生涯乃至一生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想要孩子優秀,我們應當順應孩子認知與心理特點來培養。
然而,小學六年,每一年孩子的身心都在發生變化,家長該如何抓住教育重點,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小學階段呢?
推薦大家入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是有著20多年教齡的于敏老師所編著,書中根據孩子認知特點與心理變化,把每學年的養育重點一一列出,為家長提供針對性極強的教育方案。
全書共有10個主題,對孩子每個階段的性格、生理、學習習慣、智力開發、心理都有細緻的解讀與指導,有此書在手,家長能快速找準養育方向,提前做好規劃,讓孩子少走彎路。
這本專門為小學生家長編寫的家教書,現在活動價只需29.8元,也就一頓午飯的錢,便可幫助孩子做好六年的規劃,輕鬆朝初中高中邁進!點擊下方↓↓可下單
大量的案例分析,從實際出發,實用又簡單,能幫助家長輕鬆擺脫小學階段遇到的教育難題,建議家長多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