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如無特別說明,本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鑑於本號多篇文章被站外抄襲,本號現已委託百度、維權騎士在全網範圍內進行原創保護,敬請抄襲、洗稿者自重。為使更多真正有需要的讀者閱讀到本號相關作品,歡迎收藏、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2020公務員面試#
很多進入公務員面試的考生,面對綜合分析題感覺束手無策,而且,綜合分析題往往都是第一題。對他們而言,第一題答得好與不好,將直接影響後面幾題的答題質量,因此,綜合分析題被稱為公考面試「攔路虎」。
綜合分析題之所以比較難,是因為考查內容非常寬泛、形式多樣。例如,針對某一社會現象讓你談看法;某一項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出現褒貶不一的看法,讓你談自己的看法;還有,就是針對某句名人名言談自己的看法,等等。
我個人認為,覺得這類題比較困難的考生主要是沒有建立自己的答題思路,或者知識儲備較少,對一些比較隱晦的知識點難以聯繫到熱點問題上。所以,導致對這類題目不知從何答起,特別是名人名言或者比較有哲理的句子的看法,更是感覺內容乾癟、無話可說。
下面,以一道國考真題為例,就社會現象類的題目,談談如何搭建屬於自己的答題思路。
01例題概況
國家公務員考試2017年2月24日下午部委通用題
為了便民服務,各部門在社區開設服務窗口,長期以來,有的窗口長期沒有人,有的窗口辦事人員不懂辦事流程,對此,你怎麼看?
之所以選擇這題,是因為在此題中,「有的窗口長期沒有人,有的窗口辦事人員不懂辦事流程」有多種解釋。先看「沒有人」,是指沒有工作人員還是沒有群眾前來辦業務?再看「辦事人員」是指窗口工作人員還是指前來辦事的群眾?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個題目是網友回憶版,原題可能不是這樣。
但是,我想說的是在考試過程中,萬一遇到對題目有疑義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舉手示意,向考官解釋我們的疑惑,如果考官能釋疑就按考官所說的答題。如果考官認為是我們個人理解問題,那就按照題面意思來答。像這種確實是有兩種解釋的,那我們就按照兩種解釋來做,儘量全面。
02答題思路
1.審題——解決對什麼問題談看法的問題
這一步,相當關鍵,審題出現錯誤,一切都是白搭。
就這道題而言,不管是有題籤還是考官讀題,我們需要在草稿紙上迅速記下以下關鍵詞:
目的:便民服務
主體:各部門、社區
事件:開設服務窗口
結果:有的長期沒人,有的不懂辦事流程
記關鍵詞的同時,我們要不斷的自問自答,什麼人為了什麼目的做了什麼事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
什麼人?——各部門
做什麼?——開設服務窗口
為什麼?——便民服務
結果呢?——有的窗口長期沒有人,有的窗口辦事人員不懂辦事流程
自問自答到這裡,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政府本著便民服務的初衷,設立了服務窗口,但是,卻產生了預期不一樣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結果呢?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什麼?既然出現了這種不好的結果,應該怎麼樣來解決呢?
這應該是我們整個的答題邏輯和思路,順著這個答題框架來答題,基本不會有什麼大的方向錯誤。
回到審題這一步,我們可以把這題概括為各部門本著好的初衷做了件好事,卻出現了不好的結果,讓我們談看法。所以,既要對便民服務、設立服務窗口有看法,又要對出現的不好的結果談看法。但是,談論的重點顯然是後者。
2.破題——解決提出什麼樣的觀點的問題
如前所述,在審題階段,我們解決了針對什麼問題談看法的問題。在這一階段,就要解決提出什麼樣的觀點的問題。
在本題中,為了便民服務、設立服務窗口是對打造「服務型政府」的貫徹落實,這一點肯定是要肯定的,不能有負面評價,所以一句話帶過就行。
重點是後面出現的「有的窗口長期沒有人,有的窗口辦事人員不懂辦事流程」這樣的不好的結果該如何評價?
通常,針對不好的社會現象談看法,容易情緒衝動、思想偏激。我的建議回答是:出現題中這樣事與願違的問題,我們應深思、反思。
這麼回答的好處:一是避免了對負面現象直接進行負面評價;二是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又為下面的回答埋下伏筆,奠定了邏輯基礎。
3.解題——解決怎樣來論證觀點的問題
這一步,主要是闡述我們提出前述觀點的原因。難點是從哪些方面找原因。
我的建議是從主體上找原因。有些原因可以從題面上找,有些需要引申。
例如:長期以來,有的窗口為什麼長期沒有人?
窗口是誰設立的?——各部門。
各部門既然設立了窗口,為什麼窗口長期沒有人?——可能是工作人員不充足,無法派駐;可能是這個業務本來就很少有人辦,也有可能是沒有宣傳到位,群眾不知道可以在此辦理此項業務。
窗口設立在何處?——社區
那麼,社區的職責是什麼?——對工作人員進行出勤監督;對所提供服務進行宣傳等。
那麼,為什麼會長期以來長期存在這種現象?——社區有沒有向相關部門反饋?
通過上述分析,就這一個問題,我們至少從題面能找到這兩原因:一是有的部門工作人員不足,難以滿足派駐任務;二是社區在日常監督中可能存在工作不到位的現象。
進一步引申可以得出服務意識、政策宣貫、社會監督等方面的問題。
4.結題——解決怎樣落實觀點的問題
這一步主要目的就是針對我們分析出來的原因提出對策,發現了問題分析出了原因就應該提出對策予以解決,不能讓問題一直擺在那裡。
重點是要有針對性。
比如:針對工作人員不懂辦事流程就要加強人員培訓教育;針對群眾不懂辦事流程就要加大宣傳、指引。
總之,對策要有針對性,要有具體、細緻的內容,切忌假、大、空。
5.點題——解決總結升華、呼應開頭的問題
這一步是兜底,如果覺得前面答得不夠好,可以把一些亮點放在這一步,對前述觀點、原因、對策等進行總結、拔高。
但是,切記,要拔高的是正能量的,負能量的能弱化就弱化,點到為止。
03答題參考
公務員面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觀點正確、能夠自圓其說,基本可以拿到中規中矩的分數。下面的答題參考,是在前述答題框架基礎上整理而成,僅供參考。
關鍵的關鍵是要能表達出來,面試不是申論,不是考查書面表達能力,而是考查語言表達能力。
各部門為了方便群眾辦事,在各社區設立服務窗口,是踐行「服務型政府」的實際行動。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事與願違的結果,例如,有的窗口長期沒有人、有的窗口辦事人員不懂辦事流程,對此,我們應深思、反思。
我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某些部門、某些人員服務意識不夠。某些部門沒有綜合評估群眾辦事實際需求及單位人員配置情況,從而造成窗口設置、人員配置不當的問題;某些工作人員在服務窗口的崗位,卻不知道辦事流程,不僅不能服務好群眾,反而可能會給群眾辦事增加麻煩。
第二,窗口日常監督、管理不善。如果不對工作人員進行考勤考查,或者考勤流於形式,就會造成長期脫崗等現象。
第三,政策宣貫不到位。在社區設立服務窗口,本意就是方便群眾辦事,所以,社區應該把這種便民舉措及時向群眾宣傳,否則會導致群眾不知情,導致有的窗口長期沒人辦事。
第四,教育培訓不夠。有的部門對服務窗口工作人員缺乏統一培訓,致使業務不熟悉,不知道辦事流程。
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結合專題教育,提高各部門、工作人員思想認識。結合「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提高部門、人員服務意識,切實為群眾提供實在服務。有關部門應立即重新調研所設窗口服務與群眾需求之間的關聯,關停、整合設立不切實際的窗口。
第二,狠抓工作效能,完善服務窗口管理制度。堅持社區日常考勤為主、各部門抽查為輔的作風效能建設制度,杜絕長期脫崗現象。建立獎懲制度並嚴格執行,定期公布日常考勤記錄,對全勤職工給予一定獎勵,對長期脫崗、擅離崗位者予以批評教育、輪崗。
第三,加大政策宣貫力度。利用部門網站、社區公示牆、本地門戶網站、入戶等多種形式,對轄區居民進行政策宣傳,引導居民就近辦理業務。在服務窗口公示辦事流程、設立引導員崗位引導群眾辦理業務。
第四,加強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水平。各部門要對派駐窗口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所辦理業務,業務較多的部門可設首席代表,解決疑難問題。社區要對各部門派駐人員進行禮儀、日常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訓、教育,確保服務窗口人員精神面貌好、服務態度佳、業務能力精。
綜上,社區服務窗口直接與群眾接觸,是建設「服務型政府」,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切實舉措,各部門、各派駐人員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高度自覺,切切實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否則,可能會事與願違、好心辦壞事,甚至讓群眾懷疑政府為群眾辦事的決心,讓群眾對政府不敢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