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題目變化無窮,從天文地理到政治社會,從綜合分析到應急應變,多樣的題型和題型組合,豐富的考試內容讓考生眼花繚亂,不禁哀嘆一聲「這哪複習得過來啊!」。當然,對於這些每年每次考試都在變化的東西,我們不可能全部掌握,但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大家可以關注我們的「乾貨技巧」欄目。
不過,今天小渝兒不想討論這些經常變化的內容,而是要跟大家談談那些答題中必備的、不變的基本要素。公職類面試大部分採取的是結構化的形式,不僅出題和評價標準具有結構性特徵,答題也具有結構化的要求,正是因為如此,公職類面試才有了以下一些必備要素。
一、開始/結束答題
公職類面試比其他類型的結構化面試更加注重形式,這種形式上的標準從你推開門進入考場就開始對你進行考核,在開始答題和答題結束時同樣需要遵守一定的標準。
公職類結構化面試有考官念題和看題本兩種考察形式,每種形式考生都需要在知道題目後思考一段時間(通常為1-2分鐘)再開始答題,因此在答題前我們需要告知考官我們要開始作答了。
通常可以使用的語言有「考生開始答題」或「考生思考完畢,開始作答」、「考生開始作答第X題」等。而當一道題答題結束時則要告知考官我們答完了,可以進行下一題,可以使用的語言有「考生作答完畢」等。
二、分點作答
分點作答是結構化答題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在公考面試當中,考生一道題的答題時間在2-3分鐘左右,時間不長,但是回答的內容又可能比較多,如果不分點作答,考官很難從你大段的語言中聽到重點,甚至你噼裡啪啦說了一大堆,考官卻睡著了(誇張手法)。
總之,具備分類分點作答能力非常重要。常見的有平行關係的第一、第二、第三;遞進關係的首先、其次、再次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在答題時總會忘記自己在分點答題,造成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只有「首先」沒有「其次」的虎頭蛇尾現象,建議大家在草稿紙上標註好以免忘記。
三、學會總結
這一點和上面的「分點作答」是相輔相成的,我們需要在大段的語言之前對於我們要講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這在公考面試的大部分題型中都是必備的。
綜合分析題我們要總結和概括論點或對策;組織管理題需要將每個步驟進行準確的說明,放在每段開頭,如準備階段.....調查階段......宣傳階段......實施階段.......;人際關係和應急應變題則需要說明首先做什麼,其次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準確清晰的總結能夠讓考官輕鬆明白你要闡述的重點,也能體現你整個答案清晰的邏輯和層次,提升答題的流暢度,更容易獲得考官的好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