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務員面試的N個細節
北京市公務員考試面試即將於本周啟動,持續至3月11日。這也意味著,北京2015年各級機關考錄公務員最為「激烈」的考試競爭環節即將落幕。和筆試相比,由於進入面試環節的考生數量相對較少,且面試過程並不公開,因而顯得格外「神秘」。同時,面試被認為主觀性強於筆試,其過程是否嚴謹、是否存在舞弊空間也為社會關注。近日,新京報記者通過採訪部門、考官、考生和培訓機構等,試圖還原北京市公考面試中那些細節。
制度
公務員面試有何形式?
從談心會到結構化面試
中國正式確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可追溯至1994年。是年,原人事部組織了首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招考。
據上世紀90年代參與過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回憶,當年筆試結束後,各部委就為通過者組織了面試,七八個考官坐在一個房間裡發問。不過,考官問的問題比較像「談心會」,相當於現在面試的「簡易版」,而且都是各單位自主命題。
農業部一名退休公務員劉輝(化名)記得,當年接受面試時,考官問他「你為什麼選擇農業部?」他回答「我了解農村,我在郊區工作過很多年。」另外,還有一些問題包括「你為什麼要報考公務員」、「以前做過什麼工作」等。
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和2006年頒布的公務員法都指出,公務員錄用考試採取筆試和面試的方式進行。
目前,公務員面試已廣泛採取「結構化面試」的形式。據公考輔導專家張豔珍介紹,近年「國考」中,有些部門還採取小組討論等形式面試,但「京考」已經均採用結構化面試。「所謂結構化,就是指內容、形式、流程、評判四個環節的標準化,以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
考生
哪些考生能進入面試?
據筆試排名確定
按市人力社保局要求,在《招考簡章》中,需公布各崗位面試人選比例。然後,按照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參加面試和專業科目考試的人選名單。面試名單還需在市人社局網站統一公布。
2010年報考海澱區某街道辦科員崗位的吳京昨日介紹,當年他參加面試是按招錄人數和面試人數1:5的比例確定的。他報考的崗位招錄1人,共有5名同學參加面試。
另一名考生李昕則是在2013年報考了朝陽區檢察院綜合崗位,該崗位招聘了2名公務員。在公布的筆試成績中,她的排名進入前6名,最終按照招錄人數和面試人數1:3的比例進入面試。
市人社局介紹,如個別職位參加面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低於3:1,則對報考人員面試具體成績還有更具體要求。考生需達到同一套試題面試人員的「平均分」招錄機關在面試公告中確定的合格分數線,方可進入體檢和考查環節。
此外,參加面試和專業科目考試的人選還須資格覆審,包括審查考生戶籍、身份、學歷、報考職位資格條件要求的相關等級、資質證書和所在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等材料。
考題
公務員面試考啥題?
20分鐘回答四道題
公考輔導專家張豔珍,曾對2011年以來55套北京市面試題作過統計分析研究。她介紹,北京市公務員面試一直以來都採取結構化面試,面試題基本固定為四道題,答題時間均為20分鐘。
她說,「京考」面試題型主要包括綜合分析類、組織管理類、人際溝通類、應急應變類四種結構化面試基礎題型,此外,情景模擬和「自我認知」的題目偶有出現。
「比如綜合分析題,京考面試中考查的都是社會熱點現象,且命題中涉及的熱點時效性越來越強,有的離面試時間非常近。」比如,去年2月舉行的上半年京考面試中,考查的是「星巴克定價過高」,這是2013年10月引發熱議的社會熱點,離面試只4個月時間。
同時,京考面試還常常出現人際溝通題,往往考查的是有矛盾情景的人際關係溝通協調,近年來這一類型題目更呈現出各方矛盾疊加,矛盾衝突交織的趨勢。
張豔珍說,縱觀2011到2013三年京考面試應急應變類題,題目設置多是要求考生處理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突發事件。「在題目中往往會明確設定考生的身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應急應變能力考核中融合了入職匹配的考查要素。」她舉例,「比如單位正在召開一次人事改革座談會,會上有人言辭激烈,導致會場秩序混亂,如果你是會議主持人,該怎麼辦?」
考場
哪些不能帶入考場?
電子通訊設備要「上交」
京考面試的考點如何確定?一些區縣公務員面試會將考生集中到統一的候考大廳,每個單位有自己的候考室和考場。也有一些系統比如工商等,可能涉及很多區縣分局的招錄,就會組織考生到同一考點集中考試。
一般來說,同一個崗位會安排在同一個考場進行;也會有崗位因招錄人數較多,將面試時間「分割」成不同的半天。
李昕參考時,便是到朝陽區統一候考大廳,當天上午有檢察院、區財政局等好幾個單位。他介紹,考生都是現場抽籤確定進入考場面試的順序。「我們6個人有一個排序,我抽到第2,就是第2個進去。」
此外,在參加京考面試時,手機一般是不允許帶入考場的,所有電子通訊設備均要「上交」,出來領取。「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個信封,寫上名字,把手機放在裡面。但書和資料可自己帶著。」李昕說。
一參與過國考面試的考官表示,在整個面試過程中均要全程錄音錄像,並將面試過程存檔備案。在面試考場內,多位考生也注意到牆上有旋轉式攝像頭。
考官
面試考官如何設置?
主考官為處級幹部
記者昨日從一名擔任過面試考官工作的公務員處了解到,考官的設置一般都是「單數」,7或9名考官,也有的考場出現過5名考官。
在考生進考場前,考官會當著考生面,將當天使用的面試試卷從一個信封中拆封。也就是說,考官事先也不清楚具體考題。
該考官表示,每名面試考官手中除了考題外,會有一些答題「要點」。「像高考政治答題一樣,題目會設置一些『得分點』,考生答到了相應的『給分點』,就可以給分。」他介紹,這些「得分點」中,會包含一些諸如表達流利、邏輯清晰等要求。
不過,和一般企業面試不同,像考生的精神風貌、「視覺印象」等,不會直接為考生「加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答題水準。
一般來說,京考的主考官應是處級幹部,比如副處級以上領導或者「副高」以上職稱的專業人士。其他的面試考官也應是副科級以上領導職務或具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面試考官都應具有五年以上機關工作經驗,三年以上幹部人事管理、相關業務管理或人才測評等方面的工作經歷。
按照市人力社保局的要求,考官培訓時間不得少於16學時。此外,考官還需進行「廉政」等紀律教育。
結果
面試結果如何揭曉?
綜合成績網上公布
面試結果如何揭曉?據了解,面試和專業科目考試結束後,按照綜合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參加體檢和考查的人選。
考生「綜合成績」的計算方法為,公共科目筆試、面試、專業科目考試成績均按百分制折算,公共科目筆試總成績佔50%,面試成績和專業科目考試成績共佔50%。
考生的面試結果包括分數、排名,都會在網上公布,考生可看到自己的筆試、面試和專業技能考試的所有成績,以及在應聘崗位上的排名。
同時,在成績公布之後,考生也會接到單位電話通知考試階段已結束,並通知準備體檢、政審材料等。
新京報記者 溫薷 吳為新京報製圖 師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