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的定義是:用暴力把別人劫走。
那麼情緒綁架就是,用語言或行為強行讓對方順從自己的意願 。
如果讓我們每一個人回想一下,我們有沒有情緒綁架過別人?人們通常比較容易忽略自己的行為,不容易承認自己綁架過別人。如果問我們有沒有被別人綁架過?我們可能比較容易聯想到男女關係裡的對方。除了情侶關係以外,我們最容易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可能受到過的情緒綁架是來自父母和老師。
到我們這個年紀,我們是感受了年輕時候的父母和年老時的父母,年輕時,父母會逼迫我們學習,因為他們會跟自己身邊的同學朋友的孩子比較,會說:你看,人家誰誰的孩子經常考第一名,你如果考上太差的學校讓大人的臉往哪放?老師會說:你們就天天玩吧,不不好背書,將來長大了是不是要去擺攤賣白菜,如果都不好好學習,將來賣白菜的會很多,你的也賣不出去。你看,老師的邏輯還是挺清楚的,至少是為了大家長大以後的生存著想。可是父母,老師都忽略一點,也都沒有意識到現在社會發展那麼快,我們不用賣白菜,還可以做微商啊,雖然當年考試沒有你們同學朋友的孩子考得好,但是現在大數據出來了,事業有成的多半不是當年考試成績最好的學生。
大家看到沒有以上這些事只能說明一點,「千萬別聽父母老師的話」。
或者再柔和一點講,他們說的對的可以聽,他們說得不對的就不要聽。
我們80年代出生的人,有些父母接觸到電腦網路的時候他們已經近50歲,接觸到智慧型手機就更不要說了,一定是我們教他們使用,再不是他們教導我們。到老了,他們謙虛了,但是綁架仍然沒有停止,有時候他們會說你看我朋友誰誰的女兒嫁得多好啊,人家老公是什麼什麼國家回來的研究生,人家兒子取的老婆長得像明星,聽到這個我們自然有壓力不能讓父母丟臉,自己得照這樣的找。可是真愛的,不一定 跟條件有關,愛情是兩個人都出於內心忠實於對方,保護對方,為對方辦事像自己的事情一樣上心,這是人本性的重情重義,真跟學歷沒有關係。這不是昨天剛過出了一則新聞,一個深圳大學9月即將入讀研究生 的女孩,上個星期6來香港後失蹤,全深圳都在網上轉發幫助尋找,昨天調查結果出來了,由於這女孩在香港萬寧超市偷東西被抓起來了。這真跟學歷沒關係啊。
這些是我們都有可能經歷過的事實,我們中國人講究「孝順」,這個「孝」字被很多做長輩的人理解錯了,而有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被教育的,如果有一絲絲思想上的反抗,就會覺得自己做錯了,而「享受」在綁架中。這就是為什麼西方人更容易做創造性的事情,而我們中國只是一個世界的工廠的原因了。
所以,我今天想說的是,以上事實無法改變,我們應該儘量意識到對我們的下一代不要進行「情緒綁架」了。
臺灣實踐大學傳媒傳達設計學系教授曲家瑞老師家境富裕,早年留學美國,她自己在節目中說她一樣是被家裡人要挾必須跟交往對象分手,否則就不能拿到爸爸留給的遺產。其實在我10幾歲的時候,就聽說著名主持人楊瀾離婚了,楊瀾在我們的印象裡是一個非常知性的女性,我當時就跟我爸爸說,你看楊瀾都離婚了,其實婚姻現在不能算是終身大事,社會還是給人們糾正錯誤的機會的,除了1,2個封建國家以外世界上幾乎所有法律都是有結婚和離婚政策的。所以,我們也應該給孩子們犯錯的機會,在他自己的錯誤裡,他自己主動的去改正,他也許能學到更多,以後也許會做得最好。
一句話,我覺得我們教育孩子只看大方向,只告訴他以後他最好過什麼樣的生活,給他一個藍圖一個目標,讓他感受一下其他國家的制度和環境,在外國度四年大學,離開父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個時候他會自己思考。
最後推薦一本 臺灣諮尚心理師周慕姿女士寫的一本書[情緒綁架]
讀書並不是讓我們發現我們受到了情緒綁架,而是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我們有沒有綁架別人。
情感導師說情緒價值是最貴的東西,那麼提供價值也是最難長久堅持的一項工作。往往兩性關係不好的原因也經常是即使我們自己常常反省不斷改進,而對方並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就變成被長期索取情緒價值了,這一項非常痛苦的工作,所以一個願意改進的人才能享受生活的幸福。這也是我們從小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少幹涉,多提供有利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