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的結束,一道關於「留學生關注的『中國關鍵詞』」高考作文題,引起西北師範大學留學生的熱議。在老師的引領下,來自蘇丹、泰國、加納、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同學通過交流探討,提高漢語水平,同時加深對中國的了解。 劉玉桃 攝
中新網蘭州6月19日電 (記者 劉玉桃)隨著2017年高考結束,一道關於「留學生關注的『中國關鍵詞』」高考作文題,引起西北師範大學留學生的熱議,來自蘇丹、泰國、加納、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同學一起熱烈討論起來。
簡單的食材卻能做出美味佳餚
「在我們國家做料理是件很複雜的事情,一道菜可能需要幾十種材料,才可以做出來,可是在中國,西紅柿炒雞蛋也可以做得很美味,一個茄子可以有四五種做法,炒的、涼拌的、烤的,都很好吃。」來自泰國的林素芳談起中國的美食喜笑顏開。
來自蘇丹的王定成認為中國的食物很健康,做法簡單,但卻美味可口,人們很懂得養生。「在我們國家,六七十歲的老人已經算很高壽了,可在中國,我們常見到百歲老人。」
來自蘇丹的柳小萌對中國綠茶情有獨鍾。「我來中國之前,有很多親戚朋友託我給他們帶些綠茶。」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泡茶工藝更是一絕,茶具、用水、水溫、環境等都有講究。柳小萌說,我很喜歡在細雨濛濛、閒來無事的下午,叫上三兩好友,一起品茶論事。
「會飛」的中國人原來只是傳說
在我來中國以前,中國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術,我們家鄉很多人以為中國人會飛,可是我來中國後,才知道那只是影視劇裡的表演。來自加納的於笑笑說,後來我回家,還有人問我「你會飛嗎?」我要跟大家解釋清楚「那只是傳說」。
林素芳說,在泰國,人們熱衷泰拳,而在中國,廣場上、公園裡,有很多人舞劍、打太極,中國人練武術更多為了強身健體,並不是影視劇裡講得那樣「飛簷走壁」。
圖為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 劉玉桃 攝
會普通話不一定能「走遍天下」
雖然在來中國之前,我有學習過漢語,可是沒想到,剛來中國就鬧了笑話。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馬華龍給記者講起他在中國的一段旅程:我從廣東坐火車到蘭州,在火車上,我想找人聊聊天,試試自己的漢語水平,原本信心十足,可是他們說的好像是廣東話,根本聽不懂,我很尷尬,只能睡覺去了。
馬化龍說,我希望能出一本書,告訴大家,中國還有很多的方言,不是會普通話就能「走遍天下」。
林素芳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可在生活中也常遇到語言障礙。「這裡很多老人或老闆,都說家鄉話,我完全聽不懂,有時候去朋友家做客,家裡長輩問我們話,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除了美食、武術、方言,同學們對中醫、環境汙染、大熊貓等話題也很感興趣。在激烈的討論中,各自發表意見。
西北師範大學李莉老師表示,讓留學生探討高考作文題目,首先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其次加深對中國的認識。「雖然大部分留學生的漢語水品相當於我們小學水平,可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大學生一樣的,更多地交流探討,有利於他們更多了解中國文化,更好適應、融入中國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