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月華滿滿,小樓庭院,陣陣幽香襲來。挽一縷清風微醺,攬一懷盈袖暗香,
桂花濃,斑駁落影,對月無殤。情思長,香醇半盞,入秋夜涼。八月桂花香滿天。
喜歡八月的桂花,翠綠油亮的葉子,層層疊疊,密密濃濃,舒展著綠色的生機。
喜歡如繁星的鵝黃色的花朵,小而緊密,串串金黃,淡淡然然,婉約靜謐,嬌巧而別致,默默地在秋日裡綻放。
喜歡天香雲外飄的清香幽遠,或清或濃,或可兩兼。清可絕塵,濃能遠溢,絲絲縷縷,芳香飄散,沁人心脾。
更喜歡文人墨客筆下對桂樹、桂花的吟詠:
《詠桂》
宋: 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詠巖桂》
宋: 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
《臨軒桂》
宋: 梅堯臣
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
幽芳尚未歇,飛鳥銜殘紅。
不見離騷人,憔悴吟秋風。
《詠桂》
南朝梁: 範雲
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
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朝。
《桂花》
南宋: 高宗
秋入幽巖桂影團,香深粟粟照林丹,
應隨王母瑤池宴,染得朝霞下廣寒。
《詠桂》
唐: 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託,何惜樹君園。
《詠桂花》
唐: 李嶠
未植蟾宮裡,寧移玉殿幽。
枝生無限月,花落滿自秋。
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
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
《月桂》
唐: 李德裕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
翠幹生巖下,金英在世間。
幽崖空自老,清漢未知還。
惟有涼秋夜,嫦娥來暫攀。
《菩薩蠻·木樨》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
也無梅柳新標格,也無桃李妖嬈色。一味惱人香,群花爭敢當。
情知天上種,飄落深巖洞。不管月宮寒,將枝比並看。
《鷓鴣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花秉性溫雅柔和,情懷疏淡。只有她散發出的幽香,流香溢彩,動人心魄。
八月,撿拾一朵落花,讓一縷心香在指間盛開,
讓流年的暖香穿過歲月的長廊,在時光深處婉轉成詩,
捻一指淡墨,靜守一份清歡,深藏一份淺念。
秋季,因金桂飄香,而多了一份浪漫,一份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