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糞便收納箱,承德市區武烈河畔正式「上崗」

2020-12-20 承德日報社

12月14日一大早,家住冀東花園小區的馬麗容來到武烈河邊的景觀道遛狗,在一處有寵物糞便收納箱的地方,狗狗排了糞便,馬麗榮從收納箱裡拿出一個塑膠袋,將糞便包好後放到箱內。近期,她每天都會來這裡兩次……12月16日,記者從市園林局獲悉,在市區迎賓路去往大石廟方向的武烈河沿岸,15個寵物糞便收納箱已經「上崗」,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在很大程度上給寵物主人、環衛工人、市民帶去便利,城市環境也得到優化。

12月16日,記者沿迎賓路去往大石廟方向一路走來,看到武烈河沿岸不同位置設置了寵物糞便收納箱。這種箱子主體部分是1個由棍子支撐的木盒子,不僅設有「寵物拾便袋」和「糞便盒」專區,還印有「做一個負責任的狗主人」「請牽狗繩遛狗」等文明宣傳標語。平時,市民遛狗時可以用箱子裡的衛生紙或垃圾袋撿拾、清理寵物糞便。

設置寵物糞便收納箱這件事看似不起眼,卻關乎城市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以前,我經常在景觀道草叢或道路兩側看到狗屎。一些養狗的市民雖然將狗屎放入了垃圾桶,但是時間一長桶裡會很臭,還容易傳播病菌!」市民周君說,「現在,有了這種小箱子,沿著武烈河附近散步時,在公共綠化帶很少看到狗屎。它的出現間接提升了大家的環保意識!」

寵物糞便「進」箱後,下一站去哪裡?市園林局工作人員給出的答案是:每天都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將垃圾分類後進行集中處理。「如果處理得好,狗屎也能變廢為寶!」園林局工作人員還表示,養狗不能影響環境以及別人的生活。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市園林部門將根據監測結果對「寵物拾便袋」升級換代,逐步推廣、設置寵物糞便收納箱,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養狗意識。(王鑫)

相關焦點

  • 武烈河市區段步行系統年底貫通
    本報訊(記者陳寶雲通訊員韓冰)從承德市城管局獲悉,年底之前,市民和遊客即可步行穿越武烈河市區段河畔,在休閒健身的同時,觀賞沿河美景。據介紹,武烈河市區段步行系統工程是該市今年的一項重點民心工程。目前,武烈河西岸已基本貫通,東岸尚未連接的4段棧道也已開工建設,計劃年底前全部竣工。屆時,將實現武烈河市區段步行系統全線貫通。武烈河承德市區段步行系統,共設有親水平臺、休閒廣場63處,通過栽植觀賞樹木等,不僅滿足市民通行需求,更兼備休閒、健身、觀光等功能。
  • 承德武烈河鐵路大橋:日軍全面侵華的鐵證,不應忽視其歷史價值
    【原創】老羊鏟史 夜色中的承德武烈河鐵道橋2020年春節期間,承德上又增添了一個新的景觀:武烈河鐵路大橋的彩燈亮了。傍晚,人們在橋上走過,彩燈閃爍,宛如仙境。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不知道,腳下的這座鐵橋,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鐵證,有關方面應該在讓人們欣賞承德美妙風光的同時,也應該知道這段慘痛的歷史。這才應該是武烈河鐵路大橋的意義。1.
  • 承德大橋電纜引燃供熱管道 武烈河變「火河」
    長城網承德2012年5月24日電(石崢)5月24日凌晨,承德市承德大橋電纜起火,引燃鋪設於承德大橋下方的供熱管道。供熱管道外保溫層起火後脫離管道,隨著武烈河水漂流並繼續燃燒,致使武烈河一度成為了「火河」。記者於5月24日上午得到起火消息後趕到承德大橋,當時大火已經被撲滅,但仍有不少市民在火災後的現場圍觀。
  • 武烈河水碧 白鷺撥清波
    8月9日,承德市區武烈河乾陽步行橋河灘上迎來了上百隻白鷺、池鷺、鷗類候鳥群。這些鳥在7 月上旬就齊聚在上二道河子至南互通橡膠壩河床裡,河道管理處為汛期防汛將河床內河水洩洪,使水裡魚類露出水面,吸引多種鳥類分食魚蝦。
  • 最先治理武烈河時,刻碑紀功沒有寫的一位省長,被百姓記在心裡了
    筆者1995年到承德桃李街讀書,那時候就逛過避暑山莊,逛過外八廟,逛過棒槌山,逛過武烈河。那時候的武烈河只能稱之為武烈溪了,水細小蜿蜒至遠方。(文圖無關,網搜圖)就是那一年,承德人在武烈河立了一塊石碑,正面刻著「保護母親河」,背面大略地刻些字,記錄了1999年時武烈河的整治過程。
  • 承德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雲攝  日前,在承德取景拍攝的《最美的鄉村》電視劇,正式登陸央視一套,隨著該劇的熱播,劇中承德蟠龍湖、金山嶺長城等自然人文景觀的壯美風光,迅速躥升至熱搜榜,也為受疫情影響一度停擺的承德文化旅遊產業重煥勃勃生機注入了「強心劑」。
  • 35萬盆鮮花將扮靚承德市區街頭
    當日,記者從市園林管理中心獲悉,「五一」期間承德市將利用35萬盆牽牛、串紅等不同品種的鮮花,在武烈河大橋、承德大橋等城市的重要路段和景觀節點位置進行美化造景,美化城市容貌、烘託節日氣氛。據了解,在城市的重要路段和出入口等節點位置,採用鮮花進行美化造景,有效美化了城市容貌、烘託了節日氣氛、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建設宜居宜遊的新時代「生態強市、魅力承德」打造了景觀亮點。
  • 除了高鐵即將通車,承德再添喜訊!這個項目順利通過預驗收!
    但長期以來,市域內水利基礎設施薄弱,骨幹控制性工程缺乏,已成為制約承德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資源瓶頸。特別是中心城市位於武烈河下遊,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分布在沿河兩岸,防洪任務異常艱巨。
  • 【70年看承德】時光銘記承德的交通變遷
    70年的歷史車輪緩緩駛過,回首往昔,承德人懷念舊時的那段美好回憶,但更多的還是對如今飛速發展的承德感到驚喜和自豪。幾十年的歲月洗禮,承德交通已然經歷滄桑巨變。今天讓我們通過幾張照片來對比,感受紫塞明珠——承德的交通變遷。
  • 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叫響承德全域旅遊
    碧波蕩漾的武烈河。周易攝巍巍長城塞外,莽莽燕山叢中,有一座如詩如畫的山城——承德。就在承德的東部,有一條綿延百公裡的河流——武烈河。她清澈碧綠,緩緩流淌,點染了承德的旖旎風光,給這裡的山峰、寺廟、園林增加了許多光彩。
  • 關於武烈河的傳說
    承德有著一條河,一條貫穿整個城市的河流,是這個城市的母親河。那你有沒有聽過關於它的傳說故事。中意武烈河東海龍王有是十一個兒子,其他的10個兒子都很讓他放心,就各自安排好了職務,但是小兒子還沒有。小兒子是一條火龍,脾氣很是暴躁,它要發起脾氣來,嘴角噴出的不是雲,也不是雨,而是騰騰的濃煙烈焰。看在自己已長大就問父王為何不不給自己安排職位呢?
  • 都市篇-河北省承德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臺、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 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清朝皇家園林和著名的文物風景區。
  • 因交通管制 承德市區5條公交線路臨時調整
    大石廟至汽車西站方向,原線行駛至承德大橋交通崗,經武烈路、都統府大街至火神廟後恢復原線行駛。9路公交車從碧峰門至南互通樞紐站方向正常行駛。南互通樞紐站至碧峰門方向,原線行駛至承德大橋交通崗,經武烈路、都統府大街至火神廟後恢復原線行駛。17路公交車從魁福園小區至大老虎溝方向正常行駛。
  • 收納箱 塑料收納箱的特點
    大家都知道收納箱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收納一些零亂的小物品,並且可以進行分類歸整,可把你凌亂的家在短時間內變成整潔有序。收納箱的形狀各種各樣,按照收納箱的材質分類的話,可分為紙質收納箱、帆布收納箱、木質收納箱、塑料收納箱等等,上期給大家介紹了自製收納箱的方法步驟,這期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塑料收納箱的基本特點吧。
  • 承德濱河公園迎春花反季開放
    迎春花一般都在百花「沉睡」的早春開放,然而,在這葉落花謝的深秋時節,承德武烈河畔濱河公園內的迎春花卻反季節開放。這難得一見的景象,被市民霍先生記錄了下來。11月5日,記者在市民霍先生的朋友圈看到了一組照片,一樹樹的迎春花迎著寒風盛開,格外美麗。
  • 熱河源頭武烈河畔 承德公安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全警動員唱響奮進之歌,在祖國的懷抱中感受著祖國母親的強盛與壯大,作為祖國平安的保衛者,承德公安守護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 盛世去遠,王朝沒落:一場大水險些把承德避暑山莊衝走
    在承德避暑山莊東側武烈河沿岸,有一道堅挺的大壩,因為是清朝修建的,所以叫清壩。這條清壩完工的時候,直隸總督李鴻章親自撰寫了一篇碑文,至今還在。這一年,行駛於巴黎至伊斯坦堡之間的長途旅行列車——東方快車正式運營,愛迪生設置了世界上第一座使用露天電線的電照明系統,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然而,塞外的避暑山莊卻如世外桃源,灤河、武烈河帆船點點,西大街、南營子大街熙熙攘攘,百姓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靜的日子和皇上在的時候沒有兩樣。
  • 都市篇-河北省承德 - 紅果眼中的景色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俗稱承德離宮,原名熱河行宮,始建於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後完工,歷時八十七年,建樓、臺、殿、閣、軒、齋、亭、榭、廟、塔、廊、橋一百二十餘處,尤以康、乾御題七十二景昭著,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為著名的古代帝王宮苑. 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清朝皇家園林和著名的文物風景區。
  • 皇家行宮避暑聖地:承德避暑山莊旅遊門票住宿攻略
    避暑山莊美食撥御面  承德吃蕎麥的方法很多,最享盛譽的當首推河北省隆化縣張三營鎮的撥御面。撥御面的原料有一百家子的白蕎面、老雞湯、豬肉絲、榛蘑丁、木耳、鹽等。將煮好的面盛在碗內,澆上用老雞湯、豬肉絲、榛蘑丁、木耳、鹽做的滷即可食用。
  • 武烈河裡的蘆葦長得成規模了,這種蘆葦葉是用來包粽子那種嗎?
    我的家鄉承德並不是盛產蘆葦的地方,但是這幾年,在武烈河裡栽種的蘆葦也長高了、長大了,甚至有人採摘葦葉用來包粽子了。在如今這個炎熱的夏天,走在河邊,不時地會看到一片片的蘆葦。蘆葦在承德武烈河安家,也就有四、五個年頭。記得是在在清明節前後,蘆葦從河岸邊的土裡鑽出來,紫紅色的、綠色的,像無數支毛筆,扎在泥土裡。轉眼這就到了盛夏,葦筆長成了枝葉茂盛的蘆葦。深灰色的蘆花像松鼠的尾巴,飄在葦杆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