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標準 單間最多住兩人

2020-12-15 騰訊網

央視新聞【北京:出租房一個房間最多住兩人!】近日,有消息稱北京一處80平方米出租房,竟住了25人。今天,北京醞釀兩年的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出臺。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 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能出租 。(央視記者楊瀟)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於立霄) 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委會同市衛生局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群租進行了界定,明確了群租相關各方責任,並強調建立群租綜合治理機制,強化屬地監管責任。

據介紹,北京市法制辦、市流管辦、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委、市衛生局等部門深入調研,於2011年9月形成《通知》草稿。2012年5月,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會同相關部門就《通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共收到各方面意見和建議131件,90.1%的市民對此通知總體持肯定態度。結合社會各方意見,《通知》做了多次修改與完善,經報請北京市政府同意後發布施行。

《通知》明確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通知》要求,應當以原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等方式變相分割出租。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通知》強調,出租房屋的安全由房屋所有人負責,出租人應當確保所出租房屋符合規定的安全條件,對承租人使用房屋的情況進行監督,發現承租人違反相關規定和合同約定的,應當及時糾正,並報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房屋承租人對其使用行為負責,未按照相關規定和合同約定使用房屋的,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通知》還要求,將面積標準、居住人數、限制條件等寫入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和《物業管理規約》,住宅物業小區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應當加強自我管理。物業服務企業和房屋管理單位對發現的違規租賃行為要及時書面報告業主委員會和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並存檔備查。

此外,《通知》要求房地產經紀機構及經紀人員不得為違反本規定的房屋租賃當事人提供經紀服務,不得參與或者教唆他人參與違反本規定的租賃行為。《通知》還規定了群租綜合治理機制,強化屬地監管責任,由鄉鎮、街道辦事處牽頭,派出所、基層管理服務站、居(村)民委員會等共同參與,加強市區協作、部門聯動,實現對群租的聯合動態監管,用「組合拳」嚴厲打擊群租行為。

據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外來人口的不斷增加,群租住房現象已成為一個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群租帶來的治安、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倍受各方關注,引發了大量信訪投訴,擾亂了租賃市場秩序。但是,群租又因其低廉的租金和較高的收益在社會上客觀存在,相當一部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迫於生活壓力無奈選擇了群租住房。群租已成為一個百姓關心、媒體關注的問題。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標準的明確,將有利於群租綜合治理工作的推進。但同時,政策出臺後,將面臨群租治理過程中「進門難、認定難、執行難」的問題,尤其是對個人或「二房東」打隔斷分割出租行為。群租治理有賴於屬地監管力量,市級有關部門將建立重案要案聯合查處機制,震懾市場違規行為。《通知》正式實施,既是保障百姓居住權益,引導有序合租,也是呼籲各方民事主體能切實擔負起相應責任,愛護家園,保護生命安全。(完)

相關焦點

  • 出租房單間 入住不得超2人
    昨天,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做出明確規定,出租房屋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米,否則將被視為群租房給予處罰。
  • 出租房一房最多住兩人 還必須配滅火器
    而昨天,浙江開出了一張藥方:浙江省首個有關出租房消防安全的地方標準出臺——《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基本要求》(DB 33/T 976—2015)。  地方標準對出租房的面積、居住人數等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劃。錢報記者了解到,雖然地方標準並非具有法律強制要求,但針對出租房的首個標準,從專業角度為出租房管理提供了參考(見圖)。
  • 北京出臺群租標準 夫妻帶孩子住一房間不算違規
    昨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規劃委會同市衛生局聯合印發《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對社會關注的群租問題,首次給與了明確的標準界定。新標準已正式執行。   夫妻帶孩子住一房間不算違規   此次北京明確作出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因此,如果是夫妻雙方帶著孩子居住在一個房間內,並不違反規定。   據介紹,規定中所指「每個房間」的定義除了臥室,還包括客廳。
  • "N+1"隔斷模式 北京已經試點
    各地將研究制定將現有住房改造後按間出租的條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積的標準。《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北京早在2013年便出臺規定,對出租房的人均居住面積、每個房間居住人數等做出了詳細規定,並要求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2014年,北京開始在天通苑試點「N+1」隔斷模式,目前該模式具體規範正在制定中。
  • 「鄰居出租房子當員工宿舍」續:出租屋單間居住人數超過3人即屬違規
    出租屋單間居住人數超過3人即屬違規  市房產租賃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出租住房的,應當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人均租住面積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標準。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 住建部說允許出租房「打隔斷」了……有多少人真正體驗過這種...
    ,住建部將研究制定現有住房改造後按間出租的條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積的標準,單間最多居住人數等辦法,確保房屋住用安全。我們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對這一類行為的監管,研究制定將現有住房改造後按間出租的條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積的標準,單間最多居住人數等辦法,確保房屋住用安全。  地方上有一些探索,比如說上海市去年出臺了政策,允許將符合條件的客廳改造成一間房間,單獨出租使用,業內通常叫做「N+1」。從地方的實踐來看,這麼做,一是增加了中小戶型租賃住房的有效供應。二是可以適當降低承租人租金的負擔。
  • 貴陽多地有群租現象 單間每月600至700元
    價格1000至1200元,房間多數已經住滿。「這邊房子比較好租,也沒有金融城的貴,都是附近上班的年輕人。」中介人員坦言,租客有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有的是剛到貴陽的上班族。在會展城附近,租一套房要兩三千,單間雖然窄,但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尤其是近兩年會展城、金融城發展起來,單間也供不應求。
  • 出租房單間改造,10平方空間合理利用,改造很成功!
    不少年輕人在外打拼,剛出來就是自己租房住,房子是別人的,生活是自己的,租來的房子,自己也可以DIY改造,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套單間租房的改造,找一點裝修靈感,如果出租房改造得好,也會找到一種家的感覺哦,一起來看看吧!
  • 北京海澱:群眾反映醫院周邊「日租房」現象,小區門口公然攬客
    王女士家住海澱區白堆子小區,對面便是海軍總醫院,由於每天都有很多人不遠千裡來醫院看病,小區裡的出租房屋逐漸多了起來。王女士說,這些出租房中以日租房為主,外來人員每天進進出出,客流量極大,還有專門的人在小區附近招攬生意。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也來到了這所小區。
  • 南京明確外來務工人員宿舍標準 單間居住不超8人
    7日,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管理的意見》,明確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標準。    《意見》規定,用人單位是為員工提供安全居住場所的第一責任主體。外來務工人員宿舍類住房應滿足《宿舍建築設計規範》的要求,單個房間以居住不超過8人為宜,人均使用面積不低於4平方米。
  • 北京「隔斷房」捲土重來,不被舉報就能住?能否人性化管理?
    北京「隔斷房」捲土重來,不被舉報就能住?能否人性化管理?北京隔斷房捲土重來?監管能否創新?標籤:社會市井民生違法、違法違規房屋出租、北京、京隔斷房捲土重來、話題事件看法觀點態度北京「隔斷房」整治行動過去一年半後,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一些網際網路長租公寓平臺依然在「打遊擊」「碰運氣」,大量隔斷房「捲土重來」,有管家甚至稱,不被舉報就能繼續住,查得不嚴就可以打隔斷
  • 200平房間被隔成25個單間出租 住40多人1間10平
    每間10平米 一套房隔成25間  位於高新區的南方花園(D區)名人苑4號樓外,綠樹成蔭,居住在這裡非常幽靜。4號樓2單元6—1是一套面積200餘平米的躍層。記者昨天在該房內看到,房屋樓上樓下已隔成25個單間,每個單間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每單間都按數字編號。  「老闆,一個小房間要300元租金呀,能不能再少點!」
  • 鼓勵個人出租住房 蘇州5月1日起允許出租房打隔斷
    廚房、衛生間、陽臺、車庫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用於居住。此外,蘇州出租條例還規定,出租的每間居室人均使用面積不得低於四平方米。出租的每間居室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兩人。但是,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蘇州租賃需求較大,通過類似隔斷可以形成較多的房源供給,這一政策的出臺,可以利好平抑租賃價格的上漲。
  • 「禁令」出臺半月 北京群租房仍大量存在
    7月18日,北京住建委等多部門印發《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時隔近半個月,記者在北京多處群租房集中地區探訪發現,「蟻族」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變化,而低廉的房租是群租房難以根治的最主要原因。
  • 公租房補貼認定新標準:人均居住面積低於15平方米
    記者獲悉,隨著我市進一步擴大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群體範圍,以及對珠海住房困難認定標準從人均13平方米提升至15平方米,相關部門預測近期全市潛在的有住房需求的本地戶籍低收入困難家庭將新增3000戶近10000居民。總數1萬多字的《細則》最大特點是進一步擴大了我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 雜物間變身「出租房」 擅自改變用途存安全隱患
    記者在隨後走訪中也發現,雜物間變身「出租房」現象在多個小區存在。 不到十平方米的雜物間,有的業主將其改裝成了廚房,還有的業主把它當房子出租給他人居住……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報料稱,有小區業主將雜物間「出租」,並質疑此舉會帶來安全隱患。
  • 隔套是什麼意思 隔套房相關政策規定是什麼
    隔套房相關政策規定是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隔套是什麼意思隔套就是在一套住房內私自建隔斷牆、私改房屋建築結構,使房屋形成多個單間,房主將房子打成隔斷單間出售或出租,會有更多的經濟收益,是租賃市場中房租過快上漲、群租(用一套房源向多人出租)的源頭之一。
  • 北京:普通地下室非居住用途禁經營性住人
    原標題:普通地下室非居住用途禁經營性住人   本報訊(記者 曹政)市住建委近日發布《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規範》,明確自2019年8月1日起,北京市啟用新版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規範。根據規範,規劃用途不是居住的普通地下室,不允許經營性住人。
  • 北京蟻族:90平方米房住52人 因整治群租被驅趕
    不過,北京住建委等部門7月18日聯合發布《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廚房和衛生間、陽臺、地下儲藏室一樣屬於不能出租的範疇。這讓王夢芸有點擔心,她是不是需要第五次搬家?  王夢芸目前在燕莎商圈的一家紅酒公司做文員,月薪2500元,這是她在北京第二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