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蟻族:90平方米房住52人 因整治群租被驅趕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王夢芸把母親和弟弟送上回鄭州的火車,又擠了一個小時的地鐵,回到雙井百環家園小區的「臥室」。

  這間不到7平方米的「臥室」由廚房改造而成,是她畢業四年後換的第四個棲身之所。「這是我來北京最寬敞的住所了,每個月只要950塊錢。」王夢芸顯得很滿足。

  租房給她的二房東彭姐介紹,現在租金上漲,隔出來的明間都要1000元以上。廚房是三面實牆,一般都有窗戶,只要1000元以內基本就可租到,自然搶手。

  不過,北京住建委等部門7月18日聯合發布《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廚房和衛生間、陽臺、地下儲藏室一樣屬於不能出租的範疇。這讓王夢芸有點擔心,她是不是需要第五次搬家?

  王夢芸目前在燕莎商圈的一家紅酒公司做文員,月薪2500元,這是她在北京第二份工作。

  被「驅逐」的女白領

  王夢芸上一次搬家與一年前百環家園小區群租房整治有關。

  王夢芸就是在一家中介的介紹下租了彭姐的房。這裡的中介經常互通有無,幫忙介紹生意。

  當時,僅有2500元月薪的她選擇了一個5平方米的暗間,每個月650元。120平方米的房間被薄薄的木板隔成13個隔間,一共住了23個人。「刷牙、洗澡都得排隊,晚上別人屋裡的動靜能聽得一清二楚。」王夢芸回憶,當時床有三個邊都緊緊挨著牆,加上一個衣櫃和桌子,很難再放下一把椅子。

  剛剛交了第二季度的房費沒有多久,王夢芸就接到彭姐的口信「小區開始整治群租房」。

  由於流動人口不斷增加,帶來了社會治安隱患、交通擁堵、小區環境混亂等問題,勁松街道辦事處與住建委、房管局、物業等多個部門,在2012年3月開始了以百環家園小區為試點的群租房整治行動。「當時百環家園一個小區治安案件的發案率就佔了整個勁松地區的一半,」參與百環家園整治工作的勁松街道辦事處宣傳科科長馬曉勇回憶說,「記得最多的一個90平方米的兩居內擺了26張上下鋪,住了52個人。」

  剛開始王夢芸以為和此前整治一樣雷聲大雨點小根本沒放心上。但在各部門的動員下陸續開始有人拆隔斷。彭姐出的主意是,「任何人敲門都不給開」。但這並不奏效,物業開始對一些「釘子戶」斷電。王夢芸和室友先後搬離。

  親自參與整治群租房工作的勁松街道辦的馬曉勇也遇上過不願意離開的女租客。「她衝出來追著工作人員要打,說中介跑了,要我們給他退押金和房租。」

  據勁松街道辦統計,2012年清理掉百環家園內隔斷、床位群租的房屋400餘戶。百環家園隨處可見的站街中介不見了,隨處亂貼的小廣告銳減。

  王夢芸當時很焦慮:「拆了群租房,讓我們住哪兒?這是北京對外來人口的又一次排擠打壓嗎?」

  群租房

  整治結束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百環家園隔斷間和床位又捲土重來。「只是隔斷的面積大了一些,不過房租也水漲船高,一個暗間由原來的500元-700元/月變成了700元-900元/月。」王夢芸說。

  在整治行動後,放棄押金拿回了兩個月的房租的王夢芸,在百環家園找到了目前居住的這間廚房。「想想過了風頭應該就沒事了,儘管漲價了,但是和附近其他樓房比,還是百環最便宜。好在我的工資也漲了500元,否則真是連廚房也租不起。」

  百環家園是2000年初修建的經濟適用房,平均房屋面積120平方米左右。「因為面積大,多數被外地的投資客買走。於是很多人連房子都沒有看到就轉手交給中介。」馬曉勇告訴記者。房屋面積大是隔斷間出現的一個主要原因。在雙井地鐵附近的百環家園、首城國際、九龍花園、珠江帝景等小區,隔斷間和床位間的比較集中,這些房屋資源主要掌握在小中介和房蟲手上。

  何謂房蟲?在百環家園群租房綜合整治辦公室民警看來,彭姐這類二房東一人租了十多套房子並以此為生,就是房蟲。這位民警介紹說,房蟲把房子從房東手上租來,打成隔斷或者是設置成床位出租,一套7000-8000元/月的房子可以租到近1.5-2萬元/月。

  但彭姐稱,除去裝修維護成本,自己一個隔斷只能賺100元-200元。彭姐自己住的出租門店也被隔斷了租出去。

  王夢芸住的是百環家園的兩室一廳,如今被隔斷分成了6戶人家,有13人居住。由於廚房被王夢芸佔據,走道成了生活空間狹小的鄰居們做飯的地方。半米寬的過道零散堆著廚具。「一到做飯時間,就各種氣味相串,衣服晾在過道裡,充滿了油煙味。」

  「有窗、有水源」是王夢芸願意住廚房的原因。當然,煤氣管道洩露的危險她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花什麼錢就住什麼房子,真有危險只能自認倒黴」。

  不過,王夢芸兩年的群租生活還算正常。她和鄰居相處融洽,平時還有鄰居姑娘做好了飯喊她一起吃,周末一起去動物園淘衣服。「我一次也沒有丟過東西。」王夢芸強調,她看到媒體報導中寫的順手牽羊的事情還是覺得很詫異。

  何去何從

  2009年從河南一所三本院校的中文系畢業後,王夢芸就隻身一人來首都打拼。在她北漂的第四個年頭,眼看著日子漸漸過得好一些了,她才敢把母親和弟弟接來玩一趟。

  但沒有住處還是讓王夢芸感到頭疼。精明的彭姐將暫時空出來的兩居室中的一間,當做日租房租給了她。一天150元的房費讓坐了6個小時火車前來的母親和弟弟沒敢多呆,只住了兩天,就匆匆離開。這兩天的房費已經相當於王夢芸1/3的房租。

  母親臨走前再三拉住她的手,讓她換個好點的住處,並塞給她300元錢,被她推回去了。從畢業起,倔強的她就不想給自己的農村家庭增添一點負擔。

  王夢芸不是沒有想過要搬。她現在上班的地方離雙井不算太近。她也想等年底合約到期就搬到新公司附近去。可是那裡都是小戶型,沒有隔斷間。希望有獨立空間的她也不願意和其他人睡在一個屋裡。「哪怕房間小點,還是一個人自在。」

  而早在三個月前,《致首城國際小區居民的一封信》就發到了王夢芸居住的百環家園邊上的小區業主手上,北京開始了對雙井群租房第二輪的集中整治。有了百環家園整治的經歷,整治之初首城國際小區就有100戶群租戶籤訂了自行整改承諾書,截至7月16日,39戶群租房已經完成了自改並通過了驗收,剩下的61戶也將在7月底之前進行自我拆除。馬曉勇介紹,八九月份,街道辦事處綜治辦將聯合派出所、城管隊、城建科等多個單位,針對沒有按時自我拆除和拒不配合拆除的群租房進行強制性拆除。

  這一次行動看起來和百環家園無關,但近日出臺的通知還是讓王夢芸心頭一緊。

  7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公安局、規劃委、衛生局聯合發布《關於公布我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北京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能出租。

  馬曉勇也承認,單靠整治,難以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租房問題。他希望政府能協調CBD附近的鄉鎮,在集體土地上建一些求職公寓,讓年輕人有個住房過渡期。

  經歷過兩次被驅逐的王夢芸擔心自己又將告別廚房蝸居生活,她開始在網上發帖打聽哪有千元以內的住所。「每次整治都變相抬高了租金,想找個便宜的住處更加困難。」她抱怨道。

  沒有了地下室、床位和隔斷間,下一次住哪兒?王夢芸還沒找到答案。

  本報綜合消息

相關焦點

  • 房屋租賃辦法禁"群租" 蟻族的娃們該住哪兒?
    」將被最高罰款3萬互動:【大話地產第14期】:禁止「群租」,蟻族的娃們都住哪兒?支持方:解決安全隱患、治安漏洞、擾民問題……這兩年,群租房引發的官司很常見,最出名的大概是北京的「群租第一案」,一套三居室被分隔成了12間小屋,出租給20多人,最後汙水淹了樓下。後來,很多深受「群租」其害的業主們還在網絡上結成了「反群租聯盟」。
  • 北京「蟻族」群租生活:90平米房住52人
    「這是我來北京最寬敞的住所了,每個月只要950塊錢。」王夢芸顯得很滿足。  租房給她的二房東彭姐介紹,現在租金上漲,隔出來的明間都要1000元以上。廚房是三面實牆,一般都有窗戶,只要1000元以內基本就可租到,自然搶手。
  • 北京出臺群租標準 夫妻帶孩子住一房間不算違規
    7月18日,北京學院路附近某小區,6名大學畢業生居住在一套約50平米的合租公寓。昨日,北京出臺「群租」新政,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   夫妻帶孩子住一房間不算違規   此次北京明確作出規定,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因此,如果是夫妻雙方帶著孩子居住在一個房間內,並不違反規定。   據介紹,規定中所指「每個房間」的定義除了臥室,還包括客廳。
  • 「血淚心聲」 群租禁令下合肥蟻族們何去何從?
    為遏制「群租」這一頑症,今年2月1日國家開始實施《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對目前房屋租賃市場中將房屋分拆、隔斷、「化整為零」的群租行為明令禁止。群租戶多是低收入群體,手中錢本就不多,而目前合肥的租房價格一路走高,交通尚可的兩室一廳都在千元以上。取消群租後,這些人該何去何從?
  • 上海蟻族月入3000不夠群租 居住空間不超3平米
    原標題:上海蟻族月入3000不夠群租 居住空間不超3平米求職公寓:每人的私人空間不會超過3平方米近年來,到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們,往往落戶群租屋,在狹小的空間內拼搏生活,被稱之為「大學生蟻族」。
  • 徐匯擬拆除違法建築10萬平方米 整治群租1400套
    東方網1月1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今年將繼續大力開展違法建築拆除和群租整治專項行動,拆除違法建築10萬平方米,整治群租1400套。這是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徐匯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獲得的信息。  在過去的一年中,徐匯區在頑症治理方面實現了新突破,違法建築、群租等整治取得重大成效。
  • 30萬元/平方米!12.2平方米的「老破小」360萬元成交,北京「學區房...
    曾經火爆一時的北京「學區房」,如今表現如何?7月2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通報稱,針對違法群租、炒作「學區房」、發布虛假房源信息等房地產市場亂象,北京市開展房地產市場執法檢查,10家房地產經紀機構因違規發布房源信息被查處。臨近9月開學季,北京的學區房市場表現如何?
  • 北京肖家河淪為城中村 蟻族聚居再現「唐家嶺」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唐家嶺、小月河、肖家河……這些曾經都是北京"蟻族"聚集地的代名詞。而據報導,唐家嶺作為北京50個重點村改造的對象之一,已經從一個髒亂差的城中村變為城市社區。  肖家河菜地變身棚戶區  但是,目前,在北京肖家河地區還有一片區域,這裡密密麻麻都是建在菜地上的違章出租屋,居住著許多外來務工者。
  • 北京蟻族短租生活紀實:8人一間 房租22元一夜
    北京蟻族短租生活紀實:8人一間 房租22元一夜 北京晚報
  • 北京二環內瘋狂群租:地下車庫防空洞變旅館
    市住建委和首都綜治辦就表示,一些地區出現群租問題由地上(居民住宅樓地上部分)向地下(普通地下室或人防工程)轉移現象。而在一貫火熱的大醫院周邊和臨近商業區的平房區,群租現象依然嚴重。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兵分多路,探訪這些距離天安門最近的群租集中區。
  • 「蟻族」生活:270平方米擠60人——夜宿成都求職公寓訪民生
    「蟻族」生活:270平方米擠60人——夜宿成都求職公寓訪民生 空間再小,年輕的租客們也要闢個電腦區。很廉價 住一晚25元    「703」不小,270平方米,但被隔成9個臥室後,廊道曲曲折折,十分逼仄。客廳是最寬敞的地方,放著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排柜子。    客廳也是老闆小郭(應當事人要求,隱去真實姓名)的前臺。他坐在床邊,一邊操作電腦,一邊與進出租客打招呼。    每個房間都擺滿上下鋪木床,大點的房間擺10張,小的也有6張,人站在房間裡僅有立足之地。
  • 揭秘北京「蟻族」新聚集地
    今年,昌平將把科技監控與查處問責結合,堅決守住「零增長」底線,年內再拆除違法建設240萬平方米以上。去年8月,北四村私建的樓房之間,凌亂的電線如蛛網般密布(資料圖)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昌平區北四村,毗鄰京藏高速,一個典型的人口倒掛村,成為名副其實的「蟻族」新聚集地。對於這樣一個具有樣本性的村莊,北京青年報記者曾多次探訪。在今年昌平區人代會上,北四村的改造已提上日程。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爭論中,許多人建議畢業大學生不要留在大城市當「蟻族」,應該去二線、三線城市工作;也有媒體評論說,「蟻族」不應得到社會過多的同情和關注。對此,「蟻族」們怎麼評價?「蟻族」的研究學者廉思的看法又是如何?2010年春節期間,本報記者跟隨廉思前往著名的「蟻族」聚居地——北京北五環外唐家嶺村,並在行程中與廉思再次長聊。
  • 北京唐家嶺:昔日"蟻族"聚集地變身中關村森林公園
    這個曾因「人滿為患、樓宇密集」被稱為「北京小香港」的唐家嶺村通過疏解整治,在「留白增綠」的同時,還將建築廢品「變廢為寶」,搖身一變成了中關村公園,周邊美麗的景色令村民和周邊住戶大呼「翻天覆地」。僅僅數年時間,唐家嶺村完成華麗蛻變,越來越和諧宜居。
  • 北京嚴查「學區房」炒作
    5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披露,近期,北京市住建委執法部門聯合東城住建委、西城房管局、朝陽房管局、海澱房管局、豐臺房管局、通州住建委、大興住建委、昌平住建委、石景山住建委、懷柔住建委10個區住建房管執法部門開展房地產市場檢查,嚴查發布委託手續不全、虛假宣傳「不限購」、炒作「學區房
  • 120平米房子裡群租20人:去年拼房 今年拼床(圖)
    6月8日到6月10日,大河報記者實地調查發現,群租房源增多,密度變大:在鄭州某網站輸入「群租」關鍵詞,可以找到1982條房源線索,是去年6月份的3倍;一間120平方米的屋子,住了20人。  今年不少畢業生通過群租,和同學拼租一個房間的幾個床位;而在去年,不少畢業生直接聯合起來拼租一個房子。  昨天,記者從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獲悉,鄭州擬出臺新規規範群租。
  • 北京蟻族聚居區開工改造 村民整體騰退搬遷上樓
    兩千多戶居民將「上樓」  唐家嶺地區包括唐家嶺、土井兩個行政村,因為「蟻族」群體的聚居而聞名。西北旺鎮書記屈富說,由於唐家嶺地處海澱高新技術園區腹地,近幾年來,外來人口大量湧入,村裡出現大量違章出租房。村裡房屋混雜、人口密集,道路狹窄,環境髒亂。唐家嶺因此成為市級掛帳整治重點村,必須進行整體改造,村民全部騰退上樓。
  • 一套房擺了15張上下床,深圳「蟻族」的生活如此心酸……
    近日,有媒體報導,深圳市南山區某小區群租房內居住了30人,業主將其一套房改造成多套,形成「房中房」,留下一系列消防安全隱患。
  • 利用智能門禁精確「校準」直擊「群租」痛點
    華悅家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麗鳳說,「二房東」一來,群租便也跟著出現了,「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二房東』私自改造房屋,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最多能被分割成六、七個單間,住上十幾個人。」由於小區住戶人數龐雜,每天上下班高峰,出入口經常出現車輛擁堵現象,很多居民都來居委會抱怨陌生人越來越多,停車位越來越難找。住在華悅家園14號樓的陳老伯曾是群租的直接受害者。
  • 北京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標準 單間最多住兩人
    近日,有消息稱北京一處80平方米出租房,竟住了25人。今天,北京醞釀兩年的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出臺。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 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能出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