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述】我已經在美國當了5年影視記者,最愛的美劇是《勝利之光》,沒有最喜歡的導演或者電影,但有最愛的詩人,他是約翰·濟慈,最愛的一句詩是:「My imagination is a monastery and I am its monk。」 大家可以問我任何問題,我不八卦,也不一定都有答案,但我會去努力尋找。現在,讓我們開始「TING聞」好萊塢。
本文作者和休默。休默說他已經減肥10斤,還想再減5斤。《老友記》中Ross的扮演者大衛·休默(David Lawrence Schwimmer)出生於1966年,50歲了。
2016年是大衛·休默重返美劇秀場的大年。
今年FX電視臺的大熱門《美國犯罪故事》中,休默飾演了美國名媛卡戴珊姐妹的老爹羅伯特·卡戴珊,他忠心耿耿地為好友O·J·辛普森洗脫他「應得的」罪名。
辛普森是美國世紀審判的主角,這個昔日橄欖球場上的王者在被控雙重謀殺並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憑藉自己黑人身份和金牌律師神一般的辯護,最後被無罪釋放。當時,美國有超過一億五千多萬的觀眾收看了有線電視臺直播的法庭審判現場,改寫了美國犯罪報導的未來。
大衛·休默此次非常嚴肅的演出還是難逃網友的整蠱,在《美國犯罪故事》播出之後,網上就有搞笑集錦視頻了。羅伯特·卡戴珊在現實生活中稱辛普森為Juice(O·J·正好是橘子汁orange juice的縮寫),某哥們把大衛·休默所有說Juice的畫面剪成了一個長達一分多鐘的「橘子汁大鮮榨」。
這也許是喜劇演員的悲哀。無論大衛·休默如何到位地演繹焦慮、瘋癲、緊張還是抑鬱等各種挑戰演技的情緒,在世人眼中,他永遠是那個呆萌、長情,還會學恐龍叫的Ross。
如此可愛的一張長臉,怎能讓人不懷念呢?
孰不知,大衛·休默花了十五年時間摸索自己的演藝生涯,現在已是六名《老友記》主演中轉型最成功的一個。
Joey的扮演者馬特·勒布朗在《老友記》結束後馬上接了一個不成功的衍生劇《喬伊》,2011年Showtime的當家劇《劇集人生》算是給他打了一劑雞血,但這還是一部喜劇。
其他的卡司也都脫不了「喜劇演員」的帽子;馬修·派瑞漸漸成了收視和票房毒藥,都有一種息影的節奏;安妮斯頓就算演變態女老闆,連頭髮都染了,看著還是像傻大姐Rachel。
在《老友記》壟斷美劇市場的前七年,大衛·休默是喜劇導演的首選,他那張「好人情種臉」為他拿下了好幾部愛情喜劇的男主之位,和格溫妮絲·帕特洛、泰瑞·海切爾這樣的一線女星搭檔。
2001年,大衛·休默的職業道路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他在HBO的戰爭題材迷你劇《兄弟連》中飾演了一名不苟言笑的魔鬼教官Herbert Sobel。雖然休默只有三集的戲份,但他很有力地展現了二戰時期美國軍官赤裸裸的脆弱面。A.V.Club在《兄弟連》播出十周年的回顧中,還專門提到了此劇對大衛·休默演藝生涯的影響,稱其是「被《老友記》的光芒雪藏十載的實力派演員」。
在2004年《老友記》曲終人散後,這位美劇演員還遇到了一個甜蜜的硬傷,那就是他的演出報酬。《老友記》第一季開始時,大衛·休默每集片酬是22500美元,到了第七季,他每集的片酬已經漲到75萬美元,而最後兩季裡,他拿到了每集一百萬美鈔的天價工資。
在好萊塢,一個高片酬並被某個角色定型的演員,就直接成為了燙手山芋。觀眾永遠把他當Ross,片方覺得他只能演喜劇,大衛·休默在2004到2006年期間只有一部《馬達加斯加》還能擺上檯面,可笑的是,裡面他演的是臉同樣比鞋拔子長的長頸鹿。
大衛·休默出生在紐約傳統猶太人家。這位西北大學的高材生沉住氣在餐館打了7年的苦工,賺著服務員的血汗錢。他回憶這段「創業史」,架起了二郎腿,很自豪地告訴我:「這故事我可以講到天黑!我第一次上電視的時候,我還在幫客人點菜,餐廳另外一個服務員大喊,說我在電視上!我回頭看了一下店裡的屏幕,果真是我,哈哈。然後我假裝鎮定地繼續問客人,『你要什麼色拉醬?』」
2007年,導演了十集《老友記》的休默聯手在《兄弟連》中認識的好友西蒙·佩吉,完成了自己的長篇導演處女作——愛情喜劇片《肥仔快跑》,講述的是一個微胖吊絲男如何通過減肥來重獲前未婚妻芳心的現代都市故事。
當時兩人在《兄弟連》結下了戰士同志般的友誼。《肥仔快跑》的成本只有1000萬美元,但在2008年上映時,首周就居當周票房首位,最後在全球賺取了3300萬美元。同時,這個「減肥追求真愛」的親民主題也使《肥仔快跑》成為了美國觀眾喜歡點播或者租賃的一部輕鬆喜劇,當年的DVD就賣出了500多萬美元。
在導演路上起步順利的休默在演員作品上卻沒有什麼進展,他在《明星夥伴》客串演自己時,把這種「找不到合適劇本」的苦惱用一串髒話吐了出來。
所以,他轉戰舞臺劇,在Off Broadway搬出了自己導演的第一部喜劇類的戲劇Fault Lines,該劇收到了普遍好評,《洛杉磯時報》當時還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說這位新銳導演「極度提升了演員的搞笑水平」。
在紐約先下一城之後,休默重回芝加哥,挑戰起了經典話劇《淡水小鎮》,並自導自演男主人公之一。這齣三個篇章、長達兩個半小時的舞臺劇大獲成功,極度增加了休默導演劇情片的自信心。於是,他拍了個少女網戀題材的驚悚劇情片《信任》,並得到了克裡夫·歐文和凱薩琳·基納等一線實力演員的加盟,可惜這部成本為400萬美元的片子遭遇票房滑鐵盧,只收回12萬美元的票房。
休默這個下坡路剛開了個頭,2012年他出演的迪士尼奇幻巨製《異星戰場》燒了兩億美元的大錢,北美票房不到8000萬,成為了迪士尼永遠無法痊癒的痛。
之後,他消失了,除了在《馬達加斯加》系列裡依然聽到他的聲音外,沒人再談起大衛·休默。
老實說,《美國犯罪故事》是休默重返電視劇的一個好開始,他的形象比較成熟,而且在圈內口碑也算不錯;而且這個人物是配角,休默不會有挑大梁的壓力。
AMC於6月5日開播的吃貨新劇《廚房噩夢》(另外一個譯名比較霸氣,叫做《盤中獸》),休默在其中擔任男一號Tommy,和英倫小帥哥吉姆·斯特吉斯演一對過了不惑之年才想開餐館創業的囧基友,兩人貪杯更貪財。
本劇由《嗜血法醫》和《護士當家》的製片人一手打造,可以說是一部美食犯罪劇。從前四集來看,人物有各個種族的,裡面還有個很會畫畫的中國小姑娘,一看就是怕被說「好萊塢太白」,也能討好各國觀眾。故事基調比較憂鬱,節奏不算很快,比較注重人物內心的發展。
休默飾演的Tommy是一名在紐約賣酒的推銷員,同時還是個喪妻之父,有一個黑白混血兒子,因為受到母親去世的打擊,這孩子變成了啞巴。Tommy一衝動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和剛出獄的廚子好友Dion一起開飯店。
Dion完全就是個混混,欠了一屁股債,還整天吸白面,但他會做一手好菜。而老實巴交的Tommy其實算是個富二代,他老爸是黑幫裡有名的種族歧視分子,一直反對自己兒子娶了黑人老婆,導致了父子兩人的決裂。但休默開餐館需要他爸的贊助,這就造成此人物在前三集中的各種糾結,爺倆還大打出手。
休默在劇中是一位慈父, 他帶著那標誌性的鼻音和大大的豆眼,一副落水狗的模樣還得到了「哀思互助組」拉丁姑娘的芳心。
肚子餓的時候,慎看此劇,因為兩個主人公開的餐館Thirio是紐約布朗克斯區中的高檔希臘餐廳,菜系都是這樣的……
休默在此劇開播前在洛杉磯接受了我的採訪,他承認自己對酒一點都不懂,在現實生活中也絕對不會和朋友開餐館,因為萬一失敗了,就怕朋友都沒得做了。
休默本人和Ross很不一樣,他是一個說話謹慎、心思縝密、絕對不搞怪而且非常溫和的人。
我問他,為什麼選擇《美國犯罪故事》和《廚房噩夢》作為重返美劇的開始?休默沉默了,然後他很認真地託著下巴,說:「因為我到了一個不需要很花功夫就能進入角色的年紀,我成家生孩子,從《老友記》到現在,也在事業上經歷了很多喜怒哀樂,和比較成熟複雜的人物有共鳴。」
休默對中國觀眾一點也不了解,但他在北京看奧運會時,聽說了《老友記》中Ross的臺詞是新東方老師的教學寶典,他說「當時我都懵傻了」。
對於接下來的打算,休默說自己專心演電視劇,也會參與電影,但暫時沒有再做導演的打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