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2020-12-09 中國教育那些事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金陵古都、六朝興盛,坐落於此的南京大學與這座城市之間的發展與繁榮更是密不可分。

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是由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從2007年起至今已發布了13版,被認為是全球經濟創新創造的風向標,也是各國經濟決策的重要參考。據分析,創新集群分布與經濟發展熱點地區相一致。

全面發展,排名"四連跳"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作為一座擁有著6000多年文明歷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曾先後榮獲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特別榮譽獎、全國首家軟體名城等稱號。2016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把南京定位為"特大城市",僅次於上海。

2017年以來,南京注重發揮科教人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啟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建設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兩個中心",構建一流創新生態體系。

2018年起,連續三年出臺市委1號文件及配套細則聚焦創新名城建設。大學生"寧聚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等系統化的引才項目全面實施,舉薦制的選才方式不拘一格,全鏈條的人才保障走在前列。

今年7月2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戰疫情促就業十萬研究生寧聚行動方案》。在今年減稅降費任務重、財政壓力大的背景下,南京"擠"出10億元資金,面向碩博研究生等優秀人才提供"就業見習崗位"10萬個以上。為了吸引高校碩博研究生來寧見習,南京將發放見習補貼,獎勵留人主體。年底前,對符合要求的人才來寧參加就業見習的,見習期間經認定可按30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見習生活補貼,最長可達3個月

如今,江蘇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在這片虎踞龍盤、山水成林之地,江蘇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全國第一、經濟總量與全球第12大經濟體澳大利亞旗鼓相當、綜合實力達"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今年上半年,南京GDP達到6612.35億元,增長2.2%,增速位列江蘇省首位,領跑東部城市。這也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南京GDP首次進入全國城市十強

在本次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南京躍居全球21位。在2017—2020年四年的全球創新指數中,南京從第94位、第27位、第25位到第21位,實現"四連跳",彰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巨大影響力。

創新名城建設,彰顯南大力量

2018年初,南京市委一號文出臺,其中明確支持名校名所與名城融合發展,讓高校院所的創新成果走出來,並探索建立新型研發機構等成果轉移轉化的新機制。創新名城建設中,南京依託高校院所優勢創新資源,創新探索"支持人才團隊持大股"等成果研發轉化新機制,在推動科技成果項目化落地,孵化科技型企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文件出臺後,南京大學積極響應,修訂了《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細則》,對成果轉化以及教師收益分配做了明確規定。

自南京市"兩落地一融合"工程啟動以來,南京大學深入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全面融入南京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進程中,並已取得階段性成績。今年1月,在2020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立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共同為南京市十佳新型研發機構頒獎,"南大系"新型研發機構在其中佔到四席:人源化模型與藥物篩選創新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綠色發展與清潔技術研究院、南智先進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和南京大學南京寧麒智能計算晶片研究院。

作為南京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龍頭",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中,南大率先響應、主動參與、精準對接,帶頭組建了38家高質量的新型研發機構,孵化引進企業超百家。

南大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團隊主創的南京吉相傳感成像技術研究院,將南大團隊潛心研究10多年的垂直電荷轉移成像器件技術(簡稱VPS技術)產業化,搭載該晶片產品的無人機可以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對100平方千米的地面進行拍攝掃描,獲得的圖像清晰得連車牌號都看得見。雖然該晶片還沒有正式上市,但因可預見的巨大市場前景,成功吸引近2億元風投追逐

如今,南京正以其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優秀的現代化治理能力,孕育著一次次科創領域的新生,迎接著一位位懷揣夢想的建設者。而南京大學也將繼續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為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振興貢獻"南大力量"。

來自:南京大學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創新指數發布,武漢科技集群排名全球29位
    來源: 楚天都市報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誰為創新出資》。我國五大科技集群進入全球排名前30位,其中,武漢排名第29位。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是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於2007年共同創立的年度排名,衡量全球120多個經濟體在創新能力的表現,是全球政策制定者、企業管理執行者等人士的主要基準工具。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發布,中國排名保持第14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其中,中國排名第14位,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 全球創新指數2020公布 中國排名第14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9月2日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其中中國排名第14位,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領先優勢,是躋身綜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新排名公布 南京排名提升12位
    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發布。繼2019年首次入榜後,南京在本期指數中綜合競爭力排名較上期大幅提升12位,排名全球第89位;在內地入選城市中排名第7位,較上期提升2位。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中國排名第14位,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2020-12-09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
    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以「誰為創新出資」為主題的報告《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與去年持平,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提升了21位。
  • 自然指數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名——長春排名全球第38位
    長春是一座十足的科研型城市近日,英國《自然》雜誌公布自然指數2020全球科研城市排名。長春市位列全球第38位,中國大陸第12位,東北地區第1位。東北地區還有三座城市上榜,分別是大連(第68位)、哈爾濱(第102位)、瀋陽(第186位)。長春已連續多年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位列東北地區第1位,是一座十足的科研型城市。按照科學門類分,化學類科研城市排名,長春位列全球第15位;物理學科研城市排名,長春位列全球第43位。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公布!江蘇有兩所大學上榜全球TOP100
    近日,自然指數網站發布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19.7.1—2020.6.30)。TOP100本次自然指數全球大學/機構的排名中,中國科學院依然雄居榜首,其次是哈佛大學和馬克思·普朗克學會,分別位列第2名和第3名。
  • 2019年最新自然指數排名發布 青島科技大學位列內地高校第70位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18.4.1—2019.3.31),青島科技大學位居內地高校第70位。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由英國自然出版集團發布,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最新!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南京這所大學全球上升200位!
    2020年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年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發布,來自93個國家(地區)的1527所高校上榜,包括91所中國內地高校。
  • 南京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打造國際創新合作強磁場
    近年來,南京市聚焦「創新名城」建設,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生產鏈,從頂層設計上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94位躍升到第21位,逐步形成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創新生態系統和對接全世界的協同創新體系。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中國排名居第14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原標題: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 中國排名蟬聯第14位 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IPRdaily消息:北京時間9月2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
  • 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發布:17家中國科研機構位居全球百強
    來源:光明日報最新發布的2019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19 annual tables)顯示,美國、中國和德國位居國家排行前三位,中國科學院、哈佛大學和德國馬普學會則是機構排名前三位。
  • 南京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升至42位
    「十三五」時期,南京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開放促改革,更高水平引進來,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優環境促開放,開放型經濟在高位平臺穩步發展,取得顯著成效。12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市口岸辦主任丁愛民介紹南京五年來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就。
  • 《自然》發布全球「科研城市」排名 北京第一上海第五
    英國《自然》雜誌增刊《2020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最近發布,以「自然指數」為主要衡量指標,展示了2019年位居全球前列的科研城市,北京、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舊金山—聖何塞地區、上海分列全球前5位。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廣深港抱團居科技集群排名第二
    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這份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是指數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在世界前100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在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大核心指標方面,中國以排名第26位的創新投入,創造了排名第6位的創新產出。同時,中國在研發投入、市場成熟度等方面的排名均有所上升。
  • 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文版
    原標題:WIPO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文版 來源:中國智慧財產權資訊網 北京時間12月9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 2020)中文版。
  • 全球排名上升33位!又一權威排名重磅發布,南京大學坐擁頂尖實力!
    9月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發布了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今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榜高校中,共有137所中國高校,包括91所內地高校,6所香港高校,2所澳門高校和38所臺灣高校。南京大學在此次排名中位居中國大陸高校第7位,世界排名第111。
  • 最新自然指數排名,鄭州大學排名國內第37位!
    4月30日,自然指數網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質量科研產出的情況。在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排名TOP200名單中,鄭州大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7位,國際高校170,排名不斷進步。自然指數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目前已成為評價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
    12月9日,記者從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獲悉,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以「誰為創新出資?」為主題的報告《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中文版。報告顯示,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與去年持平。廣東創新成績不俗,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2,僅次於東京-橫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