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南京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開放促改革,更高水平引進來,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優環境促開放,開放型經濟在高位平臺穩步發展,取得顯著成效。12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市口岸辦主任丁愛民介紹南京五年來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就。
這五年,南京累計進出口3216.9億美元,年均增長7.1%
進出口額穩步增長。「十三五」期間,南京累計進出口3216.9億美元,年均增長7.1%,佔全省比重由9.8%提升至11.9%。其中,出口1927.9億美元,年均增長8.6%;進口1289.1億美元,年均增長4.9%。
大外貿格局基本形成。實績企業年均增加500家,多元化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出口覆蓋224個國家地區,「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不斷提升,出口佔比由2015年的28.2%提升到2020年的30.0%。
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十三五」期間,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十二五」增長22.8%,一般貿易佔全市出口比重由65.7%提高到75.3%,全市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2015年的51.2%提高到52.1%,並培育發展省級國際知名品牌83家。
服務外包領跑全國,服貿創新卓有成效
這五年,服務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服務貿易進出口730億美元,年均增長6.8%。服務外包總執行額完成800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9倍,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完成310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6倍,2020年全市服務外包總執行額位列全國第一。
服貿創新試點成果明顯。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從江北新區向全市拓展,服務貿易進出口從2016年的122.7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50億美元,年均增長5.46億美元。
「引進來」「走出去」協調發展,開放水平顯著提升
利用外資全國全省佔比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96億美元,比「十二五」增長6.8%,佔全省份額由14.2%提升至16%,佔全國份額由2.9%提升至3.6%;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提升至第5,在全國萬億俱樂部城市排名提升至第9。
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先後引進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700個,新增外商投資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93個,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18家。
「十三五」期間,全市境外投資累計新設項目610個,南京新百發起史上最大境外併購項目,以9.1億美元併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丹德裡昂)100%股權。
對外承包工程全省領先。「十三五」期間,全市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穩居全省第1,累計完成171.1億美元,比「十二五」增長1.3倍。
開放平臺日臻完善,載體功能發揮明顯
自貿試驗區成功獲批穩健起步。自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獲批建設以來,共推出70餘項體現首創要求的制度創新成果,7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7個創新實踐案例在全省示範借鑑, 8項改革試點經驗和10個創新實踐案例在全市複製推廣。
經開區產業承載力不斷增強。「十三五」期間,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經濟總量佔全市比重由44.6%提高到50%以上,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江寧經開區、南京經開區進入國家級經開區綜合排名前10強,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南京經開區、江寧經開區分別位列第4、第7位。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獲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口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期末,水運口岸新增9個正式對外開放碼頭泊位,海港進出口貨運量預計達2630萬噸,年均增長5.3%。開通直飛國際(地區)航線37條,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員385.3萬人次。空港口岸國際(地區)貨運量達5.8萬噸,年均增長18.8%。國際郵快遞達5441.9萬件,較「十二五」期末增長1.5倍。
城市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期間,南京在國內外知名城市評級機構報告中排名實現進位。聯合國人居署、中國社科院聯合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南京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升至42位,內地城市排名升至第6位。科爾尼「2020全球城市指數(GCI)」,南京的全球排名升至第86位,內地城市排名升至第6位。在《2020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中,南京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稱號。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