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升至42位

2020-12-27 南京晨報網

「十三五」時期,南京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開放促改革,更高水平引進來,更大力度走出去,更優環境促開放,開放型經濟在高位平臺穩步發展,取得顯著成效。12月23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市口岸辦主任丁愛民介紹南京五年來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就。

這五年,南京累計進出口3216.9億美元,年均增長7.1%

進出口額穩步增長。「十三五」期間,南京累計進出口3216.9億美元,年均增長7.1%,佔全省比重由9.8%提升至11.9%。其中,出口1927.9億美元,年均增長8.6%;進口1289.1億美元,年均增長4.9%。

大外貿格局基本形成。實績企業年均增加500家,多元化戰略取得明顯成效,出口覆蓋224個國家地區,「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不斷提升,出口佔比由2015年的28.2%提升到2020年的30.0%。

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十三五」期間,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十二五」增長22.8%,一般貿易佔全市出口比重由65.7%提高到75.3%,全市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2015年的51.2%提高到52.1%,並培育發展省級國際知名品牌83家。

服務外包領跑全國,服貿創新卓有成效

這五年,服務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服務貿易進出口730億美元,年均增長6.8%。服務外包總執行額完成800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9倍,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完成310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6倍,2020年全市服務外包總執行額位列全國第一。

服貿創新試點成果明顯。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從江北新區向全市拓展,服務貿易進出口從2016年的122.7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50億美元,年均增長5.46億美元。

「引進來」「走出去」協調發展,開放水平顯著提升

利用外資全國全省佔比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96億美元,比「十二五」增長6.8%,佔全省份額由14.2%提升至16%,佔全國份額由2.9%提升至3.6%;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提升至第5,在全國萬億俱樂部城市排名提升至第9。

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先後引進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大項目700個,新增外商投資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93個,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及功能性機構18家。

「十三五」期間,全市境外投資累計新設項目610個,南京新百發起史上最大境外併購項目,以9.1億美元併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丹德裡昂)100%股權。

對外承包工程全省領先。「十三五」期間,全市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穩居全省第1,累計完成171.1億美元,比「十二五」增長1.3倍。

開放平臺日臻完善,載體功能發揮明顯

自貿試驗區成功獲批穩健起步。自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獲批建設以來,共推出70餘項體現首創要求的制度創新成果,7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7個創新實踐案例在全省示範借鑑, 8項改革試點經驗和10個創新實踐案例在全市複製推廣。

經開區產業承載力不斷增強。「十三五」期間,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經濟總量佔全市比重由44.6%提高到50%以上,年均增長2個百分點。江寧經開區、南京經開區進入國家級經開區綜合排名前10強,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南京經開區、江寧經開區分別位列第4、第7位。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獲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口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期末,水運口岸新增9個正式對外開放碼頭泊位,海港進出口貨運量預計達2630萬噸,年均增長5.3%。開通直飛國際(地區)航線37條,空港口岸出入境人員385.3萬人次。空港口岸國際(地區)貨運量達5.8萬噸,年均增長18.8%。國際郵快遞達5441.9萬件,較「十二五」期末增長1.5倍。

城市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十三五」期間,南京在國內外知名城市評級機構報告中排名實現進位。聯合國人居署、中國社科院聯合發布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南京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升至42位,內地城市排名升至第6位。科爾尼「2020全球城市指數(GCI)」,南京的全球排名升至第86位,內地城市排名升至第6位。在《2020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中,南京榮獲「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稱號。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孔芳芳

相關焦點

  • 深圳首次躋身可持續競爭力全球前十
    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深圳在三項指標上名列全球前十報告顯示,全球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位於第9。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也位於第9。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此外,深圳還在全球經濟活力指標前10強中排名第5,決定這一指標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青年人口數量。
  • 塞2020年IMD全球競爭力排名躍升
    綜合塞股市觀察網6月17日及瑞士洛桑學院(IMD)全球競爭力中心網站消息,賽普勒斯在2020年IMD全球競爭力總排名及單項排名中實現躍升,由2019年的總排名第41位一舉躍升至第30位;在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及基礎設施四項單項排名中也均實現排名躍升。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韓聲江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排行榜公布:香港由第二位降至第五位
    作者| 邊際實驗室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的年度排名中,香港跌了三位,但仍排名第五,儘管當地經濟表現下滑,反政府運動持續數月。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於周二公布了最新一期IMD世界競爭力中心的排名。在今年的排名中,新加坡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其次是丹麥、瑞士和荷蘭。新加坡獲得榜首原因是較好的經濟表現、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以及較為發達的就業和勞動力市場,此外,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和基礎設施也獲得了好評。中國香港排名由去年的第二位下滑至第五位。
  • 中國全球競爭力綜合得分穩中有升
    新華社日內瓦10月9日電(記者聶曉陽、陳俊俠)世界經濟論壇9日在此間發布的2019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競爭力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二十八位,名次與去年持平,但綜合得分穩中有升。這份最新報告顯示,以理想狀態為100分計算,納入評估的141個經濟體中最高得分為84.8分,最低為35.1分,各經濟體平均得分為60.7分。中國的最新得分為73.9分,比去年提高1.3分。報告顯示,中國在市場規模、宏觀經濟穩定性、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等指標上得分靠前,在基礎設施等指標上也表現突出。
  • 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升至第31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排名躍升至第31位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北京時間10月24日上午10:00,世界銀行正式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Doing business 2020)。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總體得分77.9分(即中國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比上年上升4.26分;排名躍居全球第31位,比去年提升15位。
  • 全球競爭力排名 香港第6中國大陸27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27日早間消息,世界經濟論壇(WEF)周二發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對全球137個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進行評估,瑞士連續第9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排名第一的是瑞士這份報告按照12個經濟「支柱」來進行排名,包括機構、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健康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培訓、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科技便捷程度、市場規模、商業環境、創新。
  • 全球競爭力「北升南降」,誰在領跑中國城市?
    01經濟競爭力:「北升南降」 頂級城市洗牌城市經濟競爭力是當前和短期的經濟績效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未來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基礎。相對於2015~2016年度的表現,紐約和新加坡的經濟競爭力排名沒變,東京上升122名,倫敦上升14名,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下降2名,頂級城市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
  • 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從分項指標排名看,舊金山、上海、達拉斯、休斯頓、廣州和芝加哥的經濟增量略有下降,紐約、新加坡和邁阿密的排名沒有變化;深圳、聖何塞、舊金山、洛杉磯、上海、休斯頓、香港、廣州和邁阿密的經濟密度略有下降,新加坡和慕尼黑的排名沒有變化。全球前20名城市經濟競爭力表現分化加劇。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本報告是《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系列的第六部,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報告詳細評價了1006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從整體上衡量了全球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而在過去5年間,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   深圳在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這也是中國城市取得的最好排名。其他進入全球排名前20的中國城市還包括香港和上海,分別位列第11名和第12名,北京則位列第21名。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具體來看,深圳全球排名第9名,香港全球排名第11名,廣州全球排名第42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可持續競爭力整體呈梯度分布。相對於2015-2016年而言,紐約和新加坡的經濟競爭力排名沒變,東京上升122名,倫敦上升14名,慕尼黑、巴黎等由於增量減小下降2名,頂級城市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過去5年,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
  •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最新排名公布 南京排名提升12位
    9月25日,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發布。繼2019年首次入榜後,南京在本期指數中綜合競爭力排名較上期大幅提升12位,排名全球第89位;在內地入選城市中排名第7位,較上期提升2位。
  •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呈現七個新特點
    相對於2018年,2019年全球前20名城市的經濟增量和經濟競爭力的標準化指數略有下降,顯示整體領先放緩。二、全球前200名城市:歐洲降多升少,亞洲升多降少與2018年相比,2019年前200名城市中美領銜,歐亞部分城市有所下降。
  • 全球技術競爭力排名 丹麥奪冠中國位居59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民間經濟研究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EF)3月28日公布了《2006-2007年世界信息技術報告》,中國在各國信息技術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59位,而北歐多個國家表現出眾,丹麥高居榜首。據《韓國日報》28日報導,該報告以全球122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通過考察67項指標對信息技術競爭力進行評價。
  • 德國護照免籤最多 中國排名升至87位
    京華時報訊(記者衛張寧)近日,英國亨氏顧問公司發布了2016年全球享受免籤政策國家排名。其中,德國護照以177個免籤國家位居榜首。中國護照可享受免籤政策的排名則由2015年的93位升至87位,免籤國家數量達到50個。
  • 香港競爭力排名全球第二
    來源:新華網據新華社香港5月29日電(記者郜婕)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表的《2019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的排名保持在全球第二位。香港特區政府29日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提升香港經濟的競爭力和活力,這一報告再次肯定香港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 南京「十三五」對外貿易穩中提質 服務外包領跑全國
    新興服務貿易領域佔比超過50%,在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綜合評價中,南京位列全國第二。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從江北新區向全市拓展,服務貿易進出口從2016年的122.7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150億美元,年均增長5.46億美元。連續舉辦4屆 「全球服貿大會」,更多海內外服務經濟向南京轉移, 「創新南京,服務全球」城市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
  • 新加坡連續兩年競爭力全球第一,還取代香港成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疫情席捲全球,每一個經濟體都不能倖免,目前,全球各國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然而,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型經濟體,在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和2020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均排名第一,新加坡今年的表現值得期待!
  • 這五年,南京進出口年均增長7.1%
    昨天,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十三五」南京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成就。「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進出口3216.9億美元,年均增長7.1%,佔全省比重由9.8%提升至11.9%。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大外貿格局基本形成,國際市場不斷拓展,出口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