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量達700噸,果實120一斤,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市卻鮮為人知

2020-12-14 朱桀的行走筆記

對於吃貨來說,堅果類是不可錯過的美食。我們所熟知的堅果類:「核桃、夏威夷果、杏仁、板慄」等等,市面上的堅果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之所以見過能夠被追捧,更多的是它的營養價值以及有預防疾病之功效。堅果是果皮堅硬,內含1粒或者多粒種子的果實,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富含蛋白質、油脂、礦物質、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堅果類對人體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也有極好的功效。想必很多能食用的堅果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品嘗過,但是有一種堅果——香榧,估計鮮為人知。

香榧,別名中國榧,俗稱妃子樹。為紅豆杉目、紅豆杉科、榧樹屬常綠喬木,中國原產樹種,是世界上稀有的經濟樹種。香榧對於生長環境有很高的要求,國內大多數地方是無法生長,有的地方即使可以生長了也不一定能夠結果。香榧的主要生長在我國南方較為溼潤的地區,生於海拔1400米以下,溫暖多雨的氣候環境。香榧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適應能力很強,喜微酸性到中性的壤土,黃壤、紅壤、黃褐土地區都可以種植,目前主要大面積種植的區域主要分布於安徽黟縣、浙江諸暨和富陽等地。

香榧為常綠喬木,是榧樹中的一種,通常通過嫁接而來,高度可到達20米。香榧生長成熟期為三年:第一年開花,第二年結果,第三年成熟。花期為每年的4月中、下旬,果實會在第二年的9月份成熟。香榧的果實是一簇一簇地生長在枝條上,很多時候一棵香榧樹上會出現今年結的果實和前兩年結的果實同時存在的情況,也因此香榧的果實素有「三代果」之稱。香榧的果實為堅果,外形像極了橄欖球,就是一個橄欖球的縮小版,果殼堅硬,內有黑色果皮包裹,果肉是淡黃色,可以像松子、夏威夷果之類的堅果般食用,營養價值極高。

在能夠生長和栽培香榧的地方中,諸暨市最為著名的地方。首先諸暨作為全國香榧的主產地,香榧的栽培已經有超過13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在諸暨市百年以上香榧樹達到4.1萬株。其次諸暨市全國香榧種植面積最大的縣市,擁有香榧種植面積10萬畝,盛產4萬畝,年產量達700噸左右,佔全國香榧總產量的60%以上。

隨著市場的火爆,香榧從最初的鮮為人知,慢慢的成為緊俏的商品,它的價格也呈現了上漲的趨勢,現在市面上香榧一斤的價格高達120元人民幣。諸暨市作為香榧的主要產地,這裡香榧主產區的農民人均收入也是翻了幾倍,諸暨也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鄉」。

相關焦點

  • 果實120元一斤,這個縣年產量達700噸,卻很少有人知道
    果實120元一斤,這個縣年產量達700噸,卻很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都喜歡吃堅果類的食物,但是堅果的價格普遍都比較高,提起我們熟知的堅果有核桃、開口笑、碧根果、杏仁等,市面上的堅果類型也是五花八門。堅果之所以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好吃只是一部分的原因,更多的是它的營養價值。
  • 這一堅果營養價值極高,果實120一斤,由鮮為人知到供不應求
    這一堅果營養價值極高,果實120一斤,由鮮為人知到供不應求說起堅果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我們生活中擁有著很多的種類。像核桃,夏威夷果,杏仁等都是我們比較常見的。而且即使有一些地方能夠生長,但是達不到它的結果照樣不會長出果實。香榧在我國的話,則主要生長於南方那些比較溼潤的地區,而且還需要在海拔1400米以下。其實仔細觀察香榧這個數種你就會發現,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是很高,而且在適應能力方面也是非常的強。尤其是微酸性土壤,更是深受香榧樹的喜愛。我國的香榧樹則大部分分布在安徽和浙江諸暨富陽等地區。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產區詳解
    2006年,深圳永利種業有限公司的辣豐3號問世,10年時間累計銷售6萬斤,全國播種面積超過70萬畝。 貴州:種植面積最大 截止目前,貴州辣椒種植面積為500萬畝,已居全國第一位。
  • 種植面積3000萬畝,年產值700億!我國辣椒種植重要產區詳解
    從種植面積分布來看,全國有28個省份種植辣椒,形成了貴州、湖南、江西、四川、陝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個重點辣椒產區,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份有貴州、江西、湖南、海南、四川、河北、陝西和湖北等8個省。700億元的產業,離不開育種、種子銷售、種植、收購、加工和辣椒銷售等各個環節的貢獻。
  • 雲南會澤,全國第一大夏季草莓產地 種植面積佔全國80%
    草莓種植分冬夏兩季。在夏草莓種植方面,會澤縣的種植面積已居全國第一。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19年草莓種植面積在270萬畝左右,其中,夏季草莓種植面積6萬畝左右。記者從會澤縣農業局了解到,2019年,會澤縣種植夏季草莓面積4.5萬畝,今年已種植5萬畝,是全國夏草莓種植面積最大的縣。
  • 重慶面積「最小的」縣,緊鄰四川,有全國面積「最大」牡丹生態園
    重慶作為面積達8.24萬平方公裡的市,有26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共38個區縣,這其中,面積最小的縣就是墊江縣了,墊江縣,面積只有1518平方公裡,雖然絕對值不算小,但和重慶的其他11個縣相比,的確是最為「袖珍」的,要知道,連排名倒數第二的忠縣,面積都比墊江大了600多平方公裡
  • 海南中藥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
    海南中藥種植面積達200多萬畝  目前全省9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的鄉鎮衛生院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5日訊(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陳逸航)12月15日上午,全省中醫藥大會在海口召開。
  • 雲陽柑橘品牌「雲陽紅橙」正式發布 籤約銷售5.8萬噸,金額達2.6億...
    雲陽柑橘品牌「雲陽紅橙」正式發布 籤約銷售5.8萬噸,金額達2.6億多元
  • 繼樂平市之後,景德鎮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中藥材200餘噸
    景德鎮是一個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這裡的生態環境優越。境內河流湖泊眾多,水資源豐富。2019年,景德鎮市設兩個市轄區,一個縣級市和一個縣,樂平市是其下轄唯一的縣級市。樂平市面積為197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在2018年有85.28萬人,地區生產總值在2017年就有304.14億元,發展狀況良好。
  • 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岫巖滿族自治縣,多民族雜居的縣份
    岫巖滿族自治縣是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生產銷售總量佔全國同行業80%以上。 岫巖滿族自治縣共有耕地85萬畝,農民人均佔有耕地2畝,林木蓄積量近5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1.3%。2011年全縣實際放養柞蠶1.42萬把,總產量8200噸,其中春蠶放養2100把,產量400噸,秋蠶放養1.21萬把,產量7800噸。2012年末,岫巖滿族自治縣絨山羊年飼養量達62萬隻,存欄量達37.7萬隻,出欄量達24.3萬隻,創產值1.95億元;山羊絨年產量達320噸,創產值0.96億元。
  • 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6800萬畝,帶動近兩百萬人口脫貧增收
    目前,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6800萬畝,高產油茶林1400萬畝,茶油產量62.7萬噸,油茶產業總產值達1160億元。▲在聯興油茶基地曬場上,務工人員老李開心的翻曬油茶果。國家林草局供圖近年來我國油茶產業政策支持持續加大,油茶種植面積、產量逐步提高。
  • 紅河州冬馬鈴薯畝產達6噸 突破歷史最高單產
    實測驗收現場本網訊 6月3日,省、州、市農科(技)部門在開遠市中和營鎮開展冬馬鈴薯高產攻關測產,經實測,中和營鎮後洞村農戶李秀種植於石漠化地區的冬馬鈴薯地塊,畝產達6078.7公斤,刷新了我州馬鈴薯單產紀錄。
  • 境內一縣出土「中國最大」鑽石,或將「撤縣設市」
    然而,它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地區。這個人口最多的城市從來都不缺勞動力。也是山東省資源豐富的城市,白雲石儲量居全國首位。然而,近年來,臨沂傳來了很多負面新聞,這讓臨沂對臨沂的印象並不好。然而,儘管如此,臨沂仍然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地方。最著名的是魯南製藥,它是這裡的龍頭企業,為臨沂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人稱「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供應
    其實筆者對老家的最深印象並不是優美的環境,而是各種各樣美味的野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棗」,很多人種植,果實一斤8元,卻靠野生的供應。「黑棗」的學名叫做君遷子,它是一種農村常見的野果,因為果實完全成熟後顏色紫黑,與棗子大小差不多,所以得名黑棗。君遷子這種植物是一種落葉喬木,樹木長得非常高,最高的能夠達到30米,不過農村常見的君遷子大部分都只是長到十來米。
  • 丹東一代管「縣市」,勞動力充足,黃金儲量達20.5噸,未來可期
    >丹東是東北重要城市,在東北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展一直很好,東北被稱為高寒地區,可以說是中國最冷的地方,東北冬天,幾乎沒有辦法出門,但如今,隨著羽絨服等輕便服裝的出現,大部分人都願意去看看東北的雪景,隨著哈爾濱冰雕越來越出名,這個地區的發展也直接提上日程,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丹東的未來,在旅遊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東北之前的很多大城市也從重工業向旅遊業轉型,今天我要說的是丹東一代管「縣市
  • 目前國內都有哪些咖啡種植區
    中國咖啡產區目前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海南省、四川省、臺灣等地區,自1996年開始至今,我國的咖啡種植面積已達12.02萬公頃,年產量達到13.91萬噸。雲南就已發展成為我國咖啡種植規模最大、產量最多的省區,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98%以上。
  • 廣西蔗糖面臨重重擠壓 種植面積4年砍掉1/3
    目前廣西轄內的80多個縣份中,有56個縣種植甘蔗,其中有不少縣財政收入70%以上來自甘蔗。一些縣市成為典型「甘蔗財政」,離開了甘蔗連基本工資都發不出。甘蔗種植大縣的柳江縣蔗糖生產辦公室主任鍾新剛形象地說:「如果一根甘蔗有10節,3節是農民的,3節是政府的,3節是糖廠的,還有1節是中間其他環節的。」
  • 「植物偉哥」瑪咖入華14年:種植面積增數百倍 價格暴跌九成九
    被譽為「植物偉哥」的瑪咖,遭遇進入中國以來最大的產業危機。到了2012年,雲南全省的瑪咖種植面值陡然升至2.5萬畝,年產量約為2400噸;到2014年,迅速發展到15萬畝,其中僅麗江的種植面積就達到 2015年,全國瑪咖種植面積達60萬畝(是2010年的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