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院許俊拯 | 歷史學有多少你未曾想過的可選道路?歷史學子的...

2021-02-08 南京大學

「如果一門學問我要學上三年、六年、十年、一輩子……我想不到除了歷史還能是什麼。」

人/物/介/紹

許俊拯,畢業於江蘇省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2017級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歷史系本科生。大一學年核心GPA院系排名4/43。人民獎學金二等獎得主,2017-2018學年校級優秀學生。大一任人文大類學生會秘書部部長、校團委辦公室幹事。2018年暑期參加「鼓樓區統戰歷史文化資源整合」項目,所在團隊獲評省級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其實我從初中就放棄給自己列時間表了,因為我覺得那樣框死了的一天容易流於形式主義,計劃也永遠趕不上變化。」

在許俊拯將這句話與努力憶起的上周四時間安排一併發來後,我突然想到一個遊戲——消消樂:用反覆出現的關鍵詞將線性的一天聚攏起來,藉以更有效地探知歷史系學子的學習狀態。

那麼,且放棄時間軸,一起來找找表中有哪些關鍵詞出現了三次及以上吧。

關鍵詞一:近現代史

歷史學的方寸之間,有多少你未曾想過的可選道路?

從人文大類分流進入歷史學院一學期後,許俊拯對自己今後的研究方向已有了初步的規劃——中國近現代史(當然他本人強烈要求加上:這個flag說倒就倒)。對當下的他而言,這是個人能力、學科特色、學校優勢三者綜合後的理智選擇。

在個人方面,許俊拯坦言:「實際上我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的個人興趣和知識基礎是差不多的。但是做古代史太難了,需要相當好的古漢語、文獻學等方面的基礎,還有兩漢經學、釋讀漢簡、天官陰陽這樣的絕學,我的頭髮和大腦裡的灰質細胞可能都不夠支持我做好古代史。」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研究中國近現代史一定比研究中國古代史容易,二者有各自的不易,正如文理有不同的苦法。這個選擇,絕非避難就易,而是揚長避短。

2018年歷史學院新年晚會會後合影,前排左一為許俊拯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而壓抑的歷史,如果說當時的人們是在沉沉的暗夜裡尋找微茫的光亮,那麼研究這段歷史的學者就是在光明之中重回混然無邊的黑暗,直面過去的沉淪與掙扎。以史為鑑,警醒後人,這是必要的,也是痛苦的。問及此處時,許俊拯如是答道:「我不是一個心腸很硬的人,看南明史都會覺得鼻子酸,更不用說近現代那些山河破碎的歷史了。但是近現代史研究的好處之一就是史料極其豐富,這些史料並不像古代史那樣集中在軍國大事、帝王將相這些方面,我完全可以去研究社會史(經濟、醫療、教育)、新文化史(又稱社會文化史),抑或探討下歷史記憶、歷史書寫這些命題。因此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此外,就整體環境而言,本校保研是多數南大歷史系學生主動選擇的深造道路。南京大學的近現代史,尤其是民國史,可謂十分強勢。同時,南京是民國舊都,有著眾多這一時期的風物留存,更坐擁第二歷史檔案館這個極為豐富的民國史料庫。因此,在南京,特別是南大,做近現代史能得到其他地區的學校無法得到的優勢。這也是促使許俊拯目前選擇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二:秦漢史

南大歷史系這麼強,又有哪些寶藏老師?

秦漢史課程並不容易,參考書目繁多難解,手寫作業負擔較重,主動選擇並堅持學習這門課亦是基於多方面的考量。一則秦漢是許俊拯進入大學之前最感興趣的歷史時段,二則秦漢史的授課教師武黎嵩有著令人傾慕的學識和人格魅力。

去年暑期,許俊拯加入了「統戰春秋·歷史鼓樓」社會實踐團隊。作為指導老師,武黎嵩不僅會適時對整個團隊的實踐活動給出真誠友善的肯定與針對有效的建議,而且會以學者的嚴謹態度指出紕漏、以教師的負責精神拓展知識。課內課外,均為師表,結緣始於此,仰慕亦生於斯。

「對於武黎嵩老師這樣能把本科生的課上得如此走心的老師,不珍惜是一定會後悔的。」許俊拯篤定地說。

鼓樓統戰實踐第一階段總結會議,武黎嵩

關鍵詞三:公選課

當公選課與心之所向結合時,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公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通識性課程,具有極高的選擇自由度,這也就意味著,既可為了湊學分、刷GPA毫無章法地選擇所謂「水課」,又可主動選擇能與自己的興趣及所學融成系統的相關課程。許俊拯正是後者。

「跨文化交際——美國視角下的中國和中國文化」是由大學外語部老師教授的英文課程。在許俊拯看來,如今的歷史學從業者顯然不能再閉門造車了,與國外的學術交流是做好學問的必經之路,而英語過關無疑是這一切的前提。或者說,不管是不是歷史專業,不管有沒有其他更感興趣且在學習的外語,凡是對學術或者科研有興趣的人,都不應放任自己的英語,畢竟英語在可見的未來內是無可取代的國際語言。

這門公選課主要介紹了美國視角下的中國傳統、現代文化現象。許俊拯介紹說:「外國視域下的中國近現代史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外國報刊為代表的外國輿情材料,以及外國新披露的檔案材料等,目前日益受到重視,中外研究者站在外國立場上看中國的著作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了。」

即便是旅遊,刷博物館也是歷史學子的本能~

「中國當代藝術觀念與現代社會」則綜述了從革命年代到20世紀末的中國文化界,並涉及到若干文化事件的專題研究。其中涉及到的延安整風運動、新中國知識分子界的改造、七十年代末民主牆等問題也都是很經典並有挖掘空間的歷史問題,對近現代史的學習與研究亦有裨益。

關鍵詞四:閱讀

研究歷史時,哪種素質是必要的?

許俊拯每節課之前都會閱讀相關的課程資料,與高中時以作業形式被動形成的「預複習習慣」截然不同,大學的課後閱讀往往是由自身主觀能動性驅使的自發行為。

「我目前的課外閱讀還是太少、太不成體系了。」這是自謙之語,更是對歷史學習的真實反映。歷史(或者說幾乎所有的文科院系)的學科特性意味著真正要花功夫的正是課後的閱讀。不可否認,如果避重就輕,放縱自己,跳過這個積累的過程,依然可以靠期末的強記獲得一個好看的成績,但對想要做學問的求學者而言,課後閱讀是決然必要的。

許俊拯書桌一角

對自己已取得的成績從未感到自滿,但也絕不過分自謙自貶,始終保持清醒的審視姿態;對自己日後要走的路並不全然篤定,但既已審慎分析做出選擇,就決意為之全力以赴。謙虛理性,活在當下,這是許俊拯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亦可資即將奔赴六月戰場的學弟學妹們借鑑。

採訪、文編、美編 | 丁丁

圖源:許俊拯、「NJU鼓樓統戰歷史文化社會實踐」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724中國歷史、725世界歷史
    南開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724中國歷史、725世界歷史、726世界史(日研院)!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下設3系、3所、3中心,即歷史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
  • 歷史學類綜合排名全國第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簡介!
    中國社會史學會、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和天津市歷史學學會的秘書處設在本院。1919年南開大學創建伊始,即設置有歷史學門。20世紀20年代初期,著名社會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梁啓超來南開大學講學,《中國歷史研究法》即在其授課講義基礎上編撰而成。1923年,南開大學正式建立歷史系。著名學者蔣廷黻博士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蔣氏在南開工作6年,是歷史系的奠基人。
  • 歷史學 | 李伯重: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研究
    很多材料原來不被視為史料,可現在變成了重要史料。」   本文為作者2016年2月24日於華中師範大學逸夫國際會議中心所做演講,收入本書時略有修改。作者從歷史研究為何需要大數據、大數據從何而來、怎樣運用大數據以及大數據對史學研究的意義這幾個方面講述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研究的關係。本次選文主要談的是歷史研究需要大數據的原因、大數據的來源及其成果。本文出自新書《大數據與中國歷史研究》第1輯。
  • 歷史不能假設但歷史學須用假設研究方法
    他用前者表示對後者正確的能動反映,並認為「歷史事實」具有「時間上的完整性」,而「科學歷史事實」具有「隨著歷史前景的擴大和歷史學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性能」。這是有道理的。從歷史認識論的角度看,歷史學家對歷史事實及其發展過程的認識是無止境的,其中體現著歷史認識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有機統一。  在歷史學中必然要運用假設研究方法。
  • 北大,你有一段未曾面對的歷史
    1981年春天,我是北大本科生的時候,發表過一篇題為《未名湖,你聽我說》的短文,寫到了湖畔風光和剛剛過去的文革禍難,也寫了自己得到某種選擇的自由時產生的惶惑、思考和自勉。這篇文章曾做成配樂朗誦在電臺廣播,也被選入現代散文選集。我曾收到不少讀者來信,他們誠摯坦率的言辭給了我溫暖的鼓勵。
  • 思辨的歷史哲學及其對於歷史學的價值
    內容提要:觀察歷史整體進程,探求其中的模式或規律,並據此闡釋人類歷史經驗,這種理論探究通常被稱為「思辨的歷史哲學」。關於這類宏大敘事對於歷史學的作用或價值,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有不同的態度和看法。實際上,出於追求歷史意義的天性,歷史學家必然會訴諸思辨的歷史哲學。
  • 看了全新的教材,我竟然想回高中選學歷史了
    但對於歷史這門可供學生選擇的學科而言,教材內容的變化,會在很大程度影響學生是否選擇這門學科。如今部分省份已經實行高考「3+1+2」的考試科目設置,高中學生必須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之間選擇一門學習。也就是說,選擇歷史與否,極有可能影響這個學生今後的命運。那麼在這套全新的教材下,高中歷史會接觸到哪些知識呢?它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 歷史學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歷史認識永無止境,這就是歷史的價值!
    實際上,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社會歷史現象和人的認識活動更複雜的事物了,以所謂的主觀性或客觀性來作為對歷史現象或認識活動的價值判斷,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化的傾向了。另外,對於歷史學或歷史認識而言,所謂客觀性與主觀性的認識,本身就是人的一個判斷或給定,而且這個判斷或給定還在因時因地地變化著,並不具有絕對意義。試問究竟誰有資格宣稱某種歷史認識是客觀的或主觀的?
  •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 2019-09-06「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蔣濤)為慶祝新中國70周年華誕,中國歷史研究院5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發布會,為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歷史怎麼教、教什麼 ——西利與劍橋大學歷史學專業化的早期歷史(下)
    可這番變化並未帶來一致的喝彩聲,湯普森(E. S. Thompson)就認為新計劃不盡人意。從以上跡象來說,以往史學專業內的分歧似乎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麼大,激烈的爭論可能掩蓋了重要的共識。1887年10月22日,皇家歷史學會(Royal Historical Society)召開了一次會議,布朗寧在會上作了發言。
  • 「歷史實驗室」:一段傳奇故事的歷史學重述
    恰在突然提到科拉斯之前,這些主題已啟迪他萌發出美妙的語句:「當有人著手使可能性的事件成為確鑿無疑之事的時候,他是想引我憎惡可能之事。我喜歡下面這些可以減少和輕緩我們的主張中那些冒失之舉的詞語或句子:『也許』,『可能』,『多少有些』,『某些』,『據說』,『我想』,以及諸如此類。」
  • 牛津歷史專業老師親述:歷史學這門學科到底在研究什麼?
    你喜歡歷史專業嗎?牛津大學擁有英國排名第一的歷史系,其歷史專業以其課程的廣泛時間順序和眾多的選擇而聞名。之前唯尋出過一個系列跟蹤報導牛津歷史專業,今天小編有幸(捉到)請到唯尋名師Sam老師來客串,整一期名師專訪為大家好好盤盤想申請牛津歷史,你需要做足的那些功課!
  •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於1956年建系,其前身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是本校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08年7月更名學院。學院下設有民族史教研室、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和民族史研究所、滿學研究所。
  • 山東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660歷史綜合!歷史學考研網
    山東大學2021歷史學考研考660歷史綜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是國家「211」和「985」重點建設的單位之一,是教育部、財政部審定的「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之一。學院具有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等重大學術平臺,下有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碩士點。學院下設四個系:歷史學系、考古與博物館學系、檔案學系等。
  • 南開大學歷史學科基礎人才培養基地正式落地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2020年12月22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高中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將正式落地北京陳經綸中學,本次揭牌儀式以「引南開史學之精華 培經綸百年之根基」為主題。在揭幕完成後,吳雨濃先生發表致辭,他首先代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想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將兩校的此次合作稱之為「跨越百年的奇妙緣分」。通過建立高中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來積極推動大學--中學銜接工作,打破高校與高中的割裂狀態。
  • 歷史長廊中,唯一未曾出現昏君的王朝,卻為何只書寫三百年歷史?
    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之中,鬥轉星移之下,誕生了很多的王朝。然而在這王朝的更迭之中,有很多的亡國之君誕生,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有明君,也有昏君。但是就有這樣一個朝代,雖然只書寫下了300多年的歷史,可未曾出現一個昏君,縱然如此,這個王朝還是比較短命。
  • 學歷史有出路嗎?
    今天上公眾號收看留言,有位書友問我,他很喜歡歷史,但是家人非常反對,認為學歷史沒有出路,他非常苦惱,想問問我的意見,學歷史,真的沒有出路嗎?
  • 陸揚:現代歷史學的困境,如何向大眾講述歷史的複雜|燕京講稿
    而且,傳遞方式成為衡量一個歷史學者的學術訓練是否嚴謹、思考是否周密、對歷史學本身的局限是否了解的標準——什麼是你可以說的,什麼是你沒有辦法說的,什麼是你可以表達的,什麼是你沒有辦法表達的……小說家可以在小說裡對某一個歷史事件做種種的描述,但這些話在歷史學著作裡可能就完全不能說。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著名中國史學者史景遷,錢鍾書先生訪問美國時應該跟他有過接觸。
  • 臺大歷史學博士丨不是歷史沒有用,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
    可是到了現代,忽然之間,許多人都覺得學歷史沒有用,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說不出學歷史的實際用處在哪。為什麼古今對待歷史的態度差距這麼大?難道是古人太笨,誤把沒有用的東西當成是有用的?還是現代人太聰明,無需歷史了?事實上,歷史學還是歷史學,只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方式出了問題。從本質上來說,現代的學校教育,是時代的產物,是工業革命後為了填補各種專業人力的需求而設計出來的教育。
  • 2020考研:歷史學考研專業的院校有哪些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很多同學因為喜歡,在高考志願中選擇了歷史學專業,但我們要明白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歷史學專業很難就業,這時就會有很多同學繼續進修——考研。那麼歷史學考研專業的院校都有哪些,歷史學最近幾年的考研分數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