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的文化輸出反映了什麼生活美學?

2020-12-20 新氧APP

前段時間,關於「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的話題一直在發酵,撇開爭議,氧叔倒覺得李子柒是一個很好的生活美學實踐者。

氧叔覺得,李子柒其實是用視頻形式中的「人物設定」支撐起了生活美學的個性化表達,所以那些看似悄然流過的日常,才能引發人們的集體共情。

說到這裡,氧叔不禁想跟大家聊聊返璞歸真的生活美學。

美學和日常生活

在紙張出現之前,審美和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

比如漁獵時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審美藝術品,中國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種美玉,既是當時的審美藝術品,同時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種觀念的象徵物,具有原始宗教、倫理道德、政治活動的實用意義。

▲8000年前的峙峪遺址石鏃 已經十分精美

孔子那個時代的詩、樂、舞也並非後來人們觀念中的純粹藝術,魏晉時期的佛教和石窟壁畫、雕像等等,也很難說當初有多少人是帶著審美意識把它們當作「藝術品」去塑造的。

西方也是如此,古希臘戲劇當初也是酒神節祭祀儀式的一部分。

印刷時代到來後,儘管西方將審美活動「精英化」和「貴族化」,但是即使把美學和生活分隔開,藝術創造依然是取材於生活的。

現代最典型的生活化美學是電影,欣賞電影就如同進入生活,廣告藝術、波普藝術的大肆流行也正是美學生活化的標誌。

▲《瑪麗蓮夢露》 安迪沃霍爾

可以說,美學從誕生之初就從未和生活分離。

中國的生活美學

由古至今,中國人都善於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去發現生活之美,從詩情畫意到琴棋書石,從詩詞歌賦到茶藝花道,從民俗節慶到生活器物,都屬於中國傳統生活美學的拓展疆域。

儒家傳統的「六藝之教」也是源於「生活」而帶有「美質」的全面教育。

蔡元培曾極有洞見地認為,「吾國古代教育,用禮、樂、射、御、書、數之六藝。樂為純粹美育;書以記實,亦尚美觀,射御在技術之熟練,而亦態度之嫻雅;禮之本義在守規則,而其作用又在遠鄙俗;蓋自數之外,無不含有育成分者」。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論斷的蔡元培先生

在「六藝」的完整譜系裡面,大概只有「樂教」大致相當於西方的藝術教育,而其餘各項教育其實都是關乎生活經驗本身,都是從生活出發並包孕美化的「人文化成」。

何謂文化輸出

文化有多個維度,既包括舞臺展臺藝術,也包含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美,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社會進程中湧現出的創造力。基於」文化「概念上的」文化輸出「也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

但是文化輸出一定是需要載體的,貼近人們的心理需求與日常體驗的載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

餘秋雨說:「文化無牆,永遠不能畫地為牢」,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只有落實到具象才更有可能被傳播和欣賞。

李子柒的田園牧歌式生活或許被美化過,但是李子柒也絕對稱得上中國式生活美學的優秀傳播者,文化輸出需要的是更多的,像李子柒這樣的輸出者。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李子柒時,我們談論的是中式生活美學
    種菜、釀酒、砍柴、造紙、親手打造家具,這是網紅李子柒的視頻中,所呈現出田園牧歌般的生活。這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火遍全球,在國內擁有735萬粉絲,在國外網站同樣擁有巨大影響力,近日,李子柒不但被央視點讚 ,更有網友稱:李子柒是文化輸出!
  • 李子柒把田園生活過成了詩,是不是文化輸出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尤其對於她的農村生活的視頻更是擊中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做到了真正的文化輸出!李子柒,1990年出生於四川綿陽農村,從小父母離異,爺爺奶奶把她接到鄉下生活,後來爺爺在她五年級的時候去世。後來到城裡打工,做過飯店服務員,做過酒吧駐唱歌手,DJ,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也算是命運坎坷吧。
  • 討論李子柒文化輸出與否,支持和反對一樣可笑
    首先我先回答一下「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這個問題根本就不需要爭論,答案應該是「不知道」。為什麼呢?很簡單,先請定義一下文化輸出。誰說文化輸出就一定是輸出正面形象了?很有意思的是,包括最初挑起這個爭論的那篇《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在內,大多數分析文章用來支撐他們論點的方式,都試圖迴避數量級和觀察時間的問題,而喜歡用個例說明。比如說《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 李子柒給「文化輸出」加註解,生動接地氣的小日子也能講好中國故事
    網紅很多,但火到海外的很少,而能夠像李子柒一樣背負上「文化輸出」重任的,更是前無古人。最近,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網絡引發爭論,也讓李子柒更火了一把。李子柒是誰?一個來自四川的90後妹子、古風美食博主。
  • 李子柒文化輸出很成功,你專注做好一件事的樣子,很美
    本文不解讀李子柒成功背後的因素,畢竟要複製也好,打造也罷,都算不上我們自己要去分析別人輸出後的成果。看到一個人可以堅持做一件事的勁頭,學習就好。1、李子柒的文化輸出是非常成功的在李子柒遭遇無數輿論攻擊時,央視發文:「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一下子,稍微安靜了一些。從開始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發布自己製作美食的短視頻,幾年積累千萬粉絲,尤其是在國外知名自媒體平臺上的訂閱量和CNN無差時,很多人開始分析「李子柒為何會成功」。
  • 文化網紅李子柒:給予生活美好的享受
    還真不是,點開李子柒的主頁,你會發現全世界各地什麼地方的人都有。比如李子柒用中文發了一條動態:而動態下面的評論都是外國網友留下的:李子柒在外網上發布的視頻和微博上發的是一模一樣的,沒有配引文字幕。並且自豪,認為這是中國文化對外重要的文化輸出。
  • 李子柒發布的端午視頻遭韓國人舉報被下架,傳統文化輸出太弱?
    因此綜上所述,我們兩國的端午節雖然有一些共同之處但是紀念內涵是不同的,韓國人根本沒有必要舉報,並且還要求下架我李子柒的包粽子視頻,這種行為簡直是在強詞奪理!所以我們真的要不停的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輸出。文化這東西就是需要不停的滲透,讓即使不懂文化內涵看表象也要留下個印象。
  • 在傳奇與詩意中追尋古法,現代東方美學生活家——李子柒
    中國古代的田園生活總是充滿詩意,讓人嚮往。那是一種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與狀態,獨立於喧囂之外,追尋自己內心的淨土。但這樣的生活似乎只存在於過去,現在的高科技和新興的智能技術已經讓人眼花繚亂了,靜下來真是一件很難的事。
  • 繼李子柒之後,又一位中國網紅輸出傳統文化走紅海外
    青山綠水間,他分毫不差地組裝出一座微縮版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沒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溪水間打造出一座木拱橋;把一塊四方木料鑿成可以開合的魯班凳……最近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阿木爺爺」成為繼李子柒後又一位輸出傳統文化的中國網紅,被譽為「當代魯班」,視頻累計播放量近2億次。昨日,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阿木爺爺說,一邊逗孩子一邊做小玩意兒,挺有趣的。
  • 從劉亦菲到李子柒,「國潮」風起雲湧,傳統文化還能再酷點嗎?
    花木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乃至走向世界文化舞臺的一個縮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近些年來,在文化輸出和商業價值方面的標誌符號。這讓我們不禁思考,我們傳統文化「容光煥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所以,李子柒通過自己不矯躁、不張揚的風格,用山水田園般地詩意生活,喚醒了在都市快節奏生活中我們的田園情節。甚至,連外國人都被李子柒視屏中演繹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中國風生活所吸引、感動。
  • 「翻譯觀點」文化輸出與翻譯
    歪果仁也愛看李子柒李子柒視頻作品在國外受到熱烈追捧,引起的一個討論是她這種行為算不算「文化輸出」。不管有沒有文化輸出的主觀意願,李的視頻客觀上是得到了國外網友的認可,應該說是很成功地「輸出」了什麼東西。那麼,李通過這些作品輸出的是什麼?
  • 李子柒大力宣傳家鄉,四川傳統文化與美食成功輸出
    雖然不少網友借李子柒曾經在視頻裡展示的地方美食或手藝調侃四川日報,但許多細節都能透露出李子柒作為四川綿陽人,一直在默默地為家鄉付出,做公益、宣傳家鄉美食、推廣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等。2019年,李子柒向蜀繡國家級非遺大師孟德芝拜師學藝半年後,以蜀繡為主題的視頻上線後被共青團官方微博轉載,在各視頻平臺上大獲好評,成功推廣四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同年8月,李子柒開始擔任首位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不知不覺,李子柒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四川的代表名片之一,透過短視頻等方式為自己的家鄉在世界各地代言。
  • 李子柒蘑菇醬不達標,「文化輸出」也翻車,網紅帶貨還能信嗎?
    李子柒以田園生活為主題,製作出唯美型美食視頻,其中融入中國古典文化元素,讓中國傳統文化渡上一層「仙氣」的光澤。「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子柒的視頻總是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質感,她本人清麗的面容,蓮花般高雅的氣質,給大眾留下隱士高人的印象,粉絲都稱呼她為「神仙姐姐」。
  • 爆紅全球的李子柒,究竟是誰?
    可是在網紅經濟的時代爭鳴總是不斷存在近期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討論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有人認為李子柒的視頻不真實,拔高了現實生活;也有人認為鄉土社會代表不了中國全貌,會帶來誤解;還有人質疑其包裝炒作的成分,擔當不起「文化輸出」的重任。
  • 李子柒:東方美學生活家?多少人奔向城市,卻羨慕她留在鄉村?
    說起美食博主李子柒,百度百科說是東方美學生活家,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 ,微博籤約自媒體。這後兩項承認,但東方生活美食家從何說起,只是因為她古風打扮和自然創意拍視頻?李子柒被譽為「2017第一網紅」, 想必很多人都已經關注過她,她是以古風中國元素拍自製美食視頻,最近她參加「我是食神」節目,對美食的製作和美食的宣傳非常圈粉。很多人都非常欣賞她這種慢生活節奏。
  • 講好中國故事的「李子柒啟示」
    就在最近,李子柒榮獲《中國新聞周刊》頒發的「年度文化傳播人物」獎項:「她用一餐一飯讓四季流轉與時節更迭重新具備美學意義,她把中國人傳統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現出來,讓現代都市人找到一種心靈的歸屬感,也讓世界理解了一種生活著的中國文化。」  盛譽中當然不乏質疑。有人質疑她的拍攝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國鄉村,還有人驚愕這樣一個介紹中國文化的網紅何以能被上升到傳播中國文化的高度。
  • 李子柒在「外網」火爆,視頻一樣但沒英文字幕,這是一種文化?
    李子柒在YouTube上很火爆,視頻內容和我們看的一樣,只是沒有英文字幕,為何她在外國也那麼受歡迎,這是一種文化輸出嗎?這當然是一種文化輸出,並且這種輸出越多越好,至於為什麼受老外歡迎,我不是內行人也說不上來。說起來怎麼樣會受歡迎這種事,本來就挺迷的。成功能否複製?
  • 什麼是創意生活美學?「出群」你的生活美學造物館
    出群的出世文化,鼓勵我們要讓自己的內心達到回歸自我感受「專注的美」,出世4F包括(FIND 探尋,Focus 專注,Fun 樂趣,Full 富足),鼓勵我們一次專注做好一件事,在這過程裡感受生活真善美,探尋創意生活美學、就能自得其樂、其美!
  • 「李子柒現象」入作文(2):審題立意範文
    表明時代特點,暗示李子柒是一個時代網紅,且是「爭奇鬥豔,多姿多彩」之一種,褒義詞也含有對新網紅的褒義肯定色彩。2.「她用樸素典雅的東方生活元素展現出詩意田園的生活畫卷」,指明李子柒的網紅內涵是指向「東方生活元素」的,且是「樸素典雅的」,「詩意田園的」。此內涵也具有明顯的褒義肯定色彩。3.有人說:「這是了不起的中國文化輸出典範。」這個角度是直接肯定李子柒,且高度很高。
  • 在YouTube上大火的李子柒,國內媒體和網友怎麼看
    這才是文化輸出。」Rbet Mhlin:「這個女人什麼都會,能讓自然如此近在咫尺非常令人敬佩,您是個出色的人。」還有諸如以下眾多留言,總之都是好評!經過梳理發現,質疑的焦點大致可歸為以下幾方面:李子柒的視頻作品能反映真實中國?首先是作品內容方面。李子柒以中國原始農耕生活為主題的視頻受到海外網友的關注,只是說明迎合了一些「歪果仁」對中國「落後」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