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裡的水東灣畔
有別樣的美
在這極為罕有、面積達27平方公裡的「內灣」水東灣裡,翠綠的紅樹林在海風中搖曳,現代化濱海城市天際線盡收眼底,往來穿梭的巨輪持續為茂名產業發展「加油」……而就在這些視覺美景當中,一條橫跨灣口的白色巨龍分外搶眼——水東灣大橋。
水東灣大橋項目包括跨海大橋和接線工程,全長約6.613千米,其中跨海大橋長約3.333千米,接線道路長約3.28千米。項目按照公路Ⅰ級標準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主橋為雙塔雙索麵混凝土梁斜拉橋,主塔高125米。大橋主塔為空間曲線異形結構,其「海灣之貝」的獨特造型由茂名市民網選脫穎而出,兩個主塔猶如一對白色貝殼擁護著美麗的水東灣。
當然,水東灣大橋除了給予人們壯美的視覺衝擊之外,還將串接起我市境內東西走向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直接帶動水東灣畔「南海旅遊島」發展,並實現茂名182公里海岸線旅遊資源的「串珠成鏈」,助力濱海「魅力茂名」建設發展。
橫跨水東灣——
打通交通末梢,給力「南海旅遊島」
水東灣大橋建成通車後,將大大拉近南海到旦場兩個片區的距離,車程也由原來1小時縮短為10分鐘,徹底改變南海片區原本交通末梢的狀況。這也為當地打造「中國濱海旅遊目的地」創造了有力的支撐條件。
水東灣新城正在大力建設的「南海旅遊島」,其實早已蓄勢待發、躍躍欲試——今年以來,水東灣新城就已在南海旅遊島風貌提升及海岸帶綜合整治示範區建設、文旅產業發展等方面下了大功夫。水東灣大橋通車後,遊客出入南海旅遊島將更加便捷,這也讓當地旅遊資源的綜合競爭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水東灣新城「南海旅遊島」擁灣、抱島、朝海,極為宜居宜遊。這裡是廣東省「十大美麗海岸」之一,面朝南海的「中國第一灘」則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內灣」水東灣面積27平方公裡,有全國最大的紅樹林人工種植基地,亦被稱為「中國小地中海」「中國第一灣」。而在可賞千帆晚歸、風景秀美的「金色童子灣」,則獨具漁港風情,是廣東省著名攝影基地。
在這裡,華僑城集團正以「國際旅遊島」為目標,力求將南海旅遊島打造成為國家級濱海旅遊度假示範區、中國濱海旅遊度假目的地。當前,該集團已經陸續啟動了歌美海度假區、虎頭山度假區、中國第一灘景區、晏鏡嶺景區四個板塊的開發建設。
島內《冼夫人傳奇》拍攝基地目前基本完成,該劇也於日前在北京舉行開機發布會。
助力「串珠成鏈」——
銜接廣東濱海旅遊公路,串接茂名海岸線
水東灣大橋通車後,將和已經通車的博賀灣大橋一起,銜接起廣東濱海旅遊公路茂名段,將茂名182公里海岸線上的旅遊資源「串珠成鏈」,構築起富有特色的濱海旅遊生態廊道。
屆時,茂名沿海將形成「濱海走廊」的地理格局——連接起晏鏡嶺、歌美海、水東灣、博賀灣、吉達灣的內灣景觀帶,並連接著童子灣、中國第一灘、浪漫海岸、蓮頭嶺、放雞島等沿海度假景觀帶。
在這個景觀帶上,沿著海岸線自西向東首先是可賞千帆晚歸、風景秀美的童子灣,緊接著是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南海旅遊島·中國第一灘」,再向東是充滿浪漫氣息的「浪漫海岸」、御水古溫泉度假村,而離岸與之遙相呼應的,還有那有著神秘傳說的「放雞島」……
讓人驚嘆的美景,還有那延綿長達十幾公裡的沿海防護林帶——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正是以此為題材創作了《綠色長城》,至今仍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廣東廳。
而在全國十大漁港、廣東省最大漁港的博賀漁港,深厚的海洋文化不僅養育了勤勞勇敢的疍家兒女,還在開漁季節裡,為人們帶來豐富的海鮮食材……
濱海旅遊資源「串珠成鏈」的同時,「山海聯動」的全域旅遊發展也將得到有力的提升——北部層巒疊嶂的雲開山脈是粵西屋脊、多條江河的源頭、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將與南面濱海旅遊資源形成更加緊密且互補、互動、互益的聯動發展態勢。
建設者最光榮——
奮鬥成就偉業,項目凝聚各方奉獻
任何的成就都離不開建設者們的無私奉獻。
茂名水東灣大橋項目由茂名市水東灣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交天航局、中交二航局投資建設,中交公規院設計,中交二航局組織實施。建設過程中,交通、海事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當地黨政幹部等,都為項目建設提供有了力的支持。
12月19日傍晚,在水東灣大橋橋面,大批工程人員和車輛正在施工,抓緊鋪設主橋路面瀝青。目前,水東灣大橋建設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記者還了解到,大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各類困難,但都在建設者們的全力奮戰下完善解決——其中,在大橋中跨合龍前,東西側主梁施工的兩套前支點掛籃存在相互幹涉工況,需對掛籃在高空狀態下進行割除改造。但工期緊張、施工過程處於颱風期,合龍施工面臨較大安全風險。是時,項目團隊引入智能化手段,將合龍前的掛籃姿態進行三維建模仿真分析,最終解決掛籃幹涉難題,為中跨成功合龍提供了科學嚴謹的技術保障。
大橋的主塔,是國內首次在上橫梁下方設置薄壁混凝土裝飾板的空間曲線異形主塔,結構非常複雜,施工難度巨大,安全風險高。為此,項目團隊堅持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實現了上橫梁下設薄壁混凝土裝飾板的空間曲線異形主塔施工、前支點掛籃施工、小曲線半徑變高變跨超高現澆箱梁移動模架施工等多工藝集群成套技術創新,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質量及進度。
正是建設者們的努力付出,才保證了水東灣大橋建設進度的順利推進。也正是建設者們的無私奉獻,水東灣畔立起了這條鋼鐵巨龍,支撐著濱海「魅力茂名」持續發展、向海而興。
茂小布推薦
鄉景、鄉韻、鄉情、鄉味…看!美在茂名鄉村!堅守30多年!他把新產品、新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文/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越
圖/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岑穩 康乾 莫積均
茂名發布編輯部
原標題:《看,「海灣之貝」!美麗水東灣畔,她飛跨兩岸串珠成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