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鎮裡要把池塘的水引進葡萄田,用上先進的節水滴灌技術,這樣以後我們給葡萄澆水就省力多了。」在永康老東永二線旁的唐先鎮上仁村,直徑約半米的引水管正沿著道路埋設,上仁村的村民施妙梭期望集鎮引水工程能夠給田間作業帶來便利。
「唐先鎮的集鎮引水工程是我們鎮『五水共治』十大工程中的重點。我們將通過庫塘聯網引水,把池塘的黑臭水換成潔淨的灌溉用水。」唐先鎮黨委書記胡文建介紹,目前農村池塘面臨很大的管理難題,加上農村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排放,池塘水體流通不暢,「黑臭池塘」在許多農村是村民集中反映的問題。
「五水共治」行動開始後,唐先鎮將大橋水庫的清水引到集鎮範圍5個村的22口池塘,把22口池塘「串珠成鏈」,讓往日的「死水」流動起來,變成了「活水」,徹底改善池塘水質,以期達到「一彎清水繞村莊」的景象,恢復「人人塘邊忙浣洗,家家門前流清泉」的鄉村美景。
唐先鎮利用地理優勢,實施庫塘聯網引水工程。該鎮最大的大橋水庫位於集鎮上遊,水質是Ⅰ類、Ⅱ類標準,滿足農業灌溉需要。大橋水庫2012年剛剛完成除險加固,正常庫容200萬立方米,只需用管網連通,水庫的清水就能源源不斷地流到集鎮池塘。
據了解,唐先鎮庫塘聯網引水工程計劃投資267萬元,引水管道全長2950米,4月底完成建設。工程將連結大後寺水庫、澤塘裡水庫、六泉塘水庫、大橋水庫,實現四庫聯網,除溝通水域,工程還將覆蓋唐先3000畝葡萄田的滴灌用水需要。同時唐先鎮還將建立滴灌節水長效管理機制,管好「水龍頭」,實現節水滴灌。
唐先鎮集鎮引水工程只是該鎮「五水共治攻堅戰」中的一個項目,此外,唐先鎮還將對鎮域範圍內的118口池塘全部進行清淤;投資2940萬元開展小流域整治,在全鎮水域範圍建設63個堤壩,全鎮58個行政村中有57個村的河段納入整治計劃。今年上半年,第一期小流域整治工程已有22個村啟動,下半年還將對剩餘35個村開展整治。「這些工程的責任已具體細化到村兩委,我們的目標是『村村有項目,人人有責任,天天有進度,月月有成效』。」唐先鎮鎮長徐鵬說。
「下一步,唐先鎮將以河道整治為綱,以集鎮引水工程、小流域整治工程、截汙納管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網,全面鋪開『五水共治』戰場,爭取打造最乾淨的酥溪、最具原生態風景的美麗華溪、最放心的南江溪。」徐鵬介紹,唐先鎮將同時實施「三溪合治」工程、農業面源汙染整治工程、提升集鎮汙水處理工程、強庫固堤提升工程等十大工程,藉助「五水共治」的東風,傾力打造美麗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