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共治」怎麼治?武漢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2020-12-20 長江商報

長江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鄭汝可)1日下午,武漢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四水共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四水共治」工作。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打造「濱水生態綠城」為目標,以防洪水、排澇水、治汙水、保供水「 四水共治」為突破口,實施「八大工程」,「護一城淨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靈秀」,讓全市人民共享治水改革發展成果。市長萬勇參加會議並講話。

上午,陳一新、萬勇用半天時間,前往平湖門水廠、江南泵站工程建設現場、南湖連通渠綜合整治工程現場、二郎廟汙水處理廠實地了解治水項目進展情況。會上,相關區和部門就我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等展開討論。

陳一新指出,開展「四水共治」,著力打造水文明,是武漢創造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實際行動。要把「四水共治」作為武漢的「生命線工程」,變水優勢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要以「四水共治」來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提升水功能、弘揚水文明、彰顯水魅力,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謀劃我市今年及未來五年治水任務和舉措,陳一新強調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實施防洪保安工程,分級分類鞏固「兩江幹堤、中小河流、水庫山洪、湖泊民垸」四條防線,全面完善防洪保障體系;實施排水防澇工程,重點增加抽排能力,推進湖網連通,加強物聯網建設,提高信息化排澇能力,確保不再出現大面積漬水;實施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工程,加強汙水截流納管,積極推進雨汙分流,優先啟動南湖、沙湖黑臭水體治理;實施工業水汙染防治工程,堅決取締嚴重汙染水環境的產業項目,堅決淘汰一批汙染水環境的落後產能,堅決禁止新建高汙染項目;實施農村水汙染治理工程,推進集鎮汙水處理及村戶生態化處理;實施供水保障工程,全面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分區域推進直飲水試點,升級改造老舊管網、老舊水廠、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實施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重建水生態系統;實施濱水生態文化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兩江四岸」綜合整治,傳承弘揚長江文明。

陳一新強調,推進「四水共治」要蹄急步穩,久久為功。他要求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建立完善河長制、湖長制,創新建立「智慧水務」治理機制,落實工作監督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建立社會共同參與機制,加強「四水共治」相關地方立法,確保「四水共治」任務落實。

萬勇要求,防洪水要抓好江河堤防和湖庫民垸,排澇水要抓好抽排體系和海綿城市建設,治汙水要抓好控源截汙和提標治汙,保供水要抓好水源保護和管網改造。同時,要抓好水景觀營造和水文化弘揚;建立機構,創新機制,打好「四水共治」持久戰、殲滅戰、攻堅戰。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龍正才主持會議,市領導蔡傑、丁雨、汪祥旺、幹小明參加調研或與會。

編輯:宗夏

責編:ZB

相關焦點

  • 五水共治:唐先引水工程將池塘「串珠成鏈」
    「聽說鎮裡要把池塘的水引進葡萄田,用上先進的節水滴灌技術,這樣以後我們給葡萄澆水就省力多了。」在永康老東永二線旁的唐先鎮上仁村,直徑約半米的引水管正沿著道路埋設,上仁村的村民施妙梭期望集鎮引水工程能夠給田間作業帶來便利。  「唐先鎮的集鎮引水工程是我們鎮『五水共治』十大工程中的重點。
  • 五水共治看樂清_時政新聞_浙江在線
    13年10月,溫州市委市政府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切實解決我市的水問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優化城市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山水智城,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做出了全面實施五水共治建設美麗浙南水鄉戰略部署。
  • 五水共治百城擂臺 青田:潮起甌江 水秀僑鄉
    青田縣委書記徐光文: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轉型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喊響「帶頭幹、跟我上」,堅決打贏鐵腕治水攻堅戰,動員全社會參與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舉全縣之力治出轉型發展新青田,治出城鄉環境新形象,治出幹部作風新面貌。
  • 西湖區副區長:156個「五水共治」項目2014年底完成
    156個「五水共治」項目年底完成    周區長總結了2014年上半年西湖區「五水共治」項目的實施情況,並表示接下來西湖區需要在年底完工165個的治水項目、開始實施100個跨年度的項目。    據悉,西湖區「五水共治」的核心目標就是「除水患、提水質」,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投入25億元資金,實施346個項目,其中今年計劃投入10.56億元,    為「除水患」,西湖區投入了4億資金。目前,西湖區上半年順利完成了108個防洪排澇項目,完成了學院路,紫荊花路等20個主幹道的積水工程。 完成了14個住宅小區的治理工程,包括58條河道的清淤 。
  • 五水共治 | 苕溪工程,新建5座氣盾壩引水入城,母親河實現了親水...
    五水共治 | 苕溪工程,新建5座氣盾壩引水入城,母親河實現了親水便民、水清景美的精彩蝶變 2020-12-20 09: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全面動員「五水共治」 排出三步走時間表
    會上,省委書記夏寶龍指出,「五水共治」要形成破竹之勢。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興。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浙江的經濟發展了,可水環境卻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江南水鄉,為找到能遊泳的河流尋尋覓覓;平原水網,不時為飲用水被汙染的傳聞困擾。
  • 五水共治靠萬眾,齊心共創美家園
    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的搖籃。水是生產之基,生態之要。杭州自古「以水為美」,古有錢王射潮、築塘捍海、西湖疏浚、李泌鑿井等著名治水人文典故,今有萬裡治水、保護運河、五水共治等治水新策。2020年9月12日上午,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映荷中隊組建了生態小分隊、護河小隊、河水清清小隊三支小隊,分別來到油車港、丁橋新城二號港、千桃園上塘塘河岸這三個不同的地點開展「五水共治」小隊實踐活動。
  • 五水共治後寧波高橋西塘河重生了,不信你看!
    令人欣喜的是,在「五水共治」工作的推動下,一度讓人揪心的塘河開始煥發昔日的光彩容顏,越來越多的綠水青山逐漸回歸人們的視野。  昨日,記者來到被譽為「寧波西客廳」形象大使的西塘河邊,一場歷時三年的治水行動,讓它煥發出新的魅力。  「五水共治,最欣慰的事是我們西塘河變乾淨、變美麗了。」
  • 紹興:敢破善立 兩重戰略推進水氣共治
    編者按  2014年,浙江省紹興市與水和氣特別有緣。紹興市從「五水共治」率先發力,到眾志成城開展「五氣合治」,旨在「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水、氣,這兩個尋常之物,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引人關注,發人深省。懷著重整山河的凌雲壯志,紹興打響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治水、治氣攻堅戰。
  • 五水共治鎮街篇:白鷺逐飛翩翩舞 騰蛟鳳巢鳴美名
    今年以來,騰蛟鎮紮實推進「五水共治」綜合整治計劃,結合人文建設和自然景觀美化等工作,以治水為突破口,實現空間上重整河山、產業上轉型升級、逐步有效地提升水質,讓文化名鎮煥發出勃勃生機。  河道整治提升防洪能力  騰蛟鎮依水而建、傍水而居、因水而美,帶溪和鳳巢溪是該鎮的兩條主幹河道。
  •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都勻:「四雙」問效推動社區共治善治 發布時間:2020-12-01 11:27:14      來源:黔南日報   為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 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面對不清的水、不綠的岸,覺醒的浙江,以抓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動員令,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治水攻堅戰,打出了一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組合拳。
  • 從啟動治滇到精準治滇 細數滇池治理歷程及轉變
    滇池水環境治理技術總顧問、北京科淨源公司董事長葛敬先生帶領專家團隊,講述了滇池治理歷程,剖析了《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滇池六位一體的治理模式「一套班子、兩個考核、三個技術、四法治滇、雙五標準、六個轉變」,總結了滇池治理成果及經驗,以期在「十四五」期間繼續完善「滇池模式」樹立好「三河三湖」治理的示範作用,期待「滇池模式」在全國水環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尹衛東緊緊抓住黨建「美美與共」的牛鼻子。 共駐共建,開闢黨員服務中心、黨章文化園、黨建聯盟等黨建新陣地,聚合單位資源、聚力項目建設,發力「城中村」改造;共商共治,推出了東湖夜話、民情快遞員、百姓家常議事會等創新基層治理新途徑;共擔共享,編制出了屋頂菜園、志願服務精準配對等黨建新紐帶。
  • 這一年,中國之治在武漢
    同時,為調動各方積極性,重點城建項目納入市級績效考核範圍,與項目建設單位薪酬績效、與各區績效掛鈎。為此,他們一次性統籌推進了六大類、十六項工程同步建設並投入使用;一次性在同一區域完成了176座供電高壓線塔的拆塔下線入廊工程;一次性在全市實施了首條全斷面全要素全功能道路改造,實現了道路、綜合管廊、5G應用全覆蓋,路燈、充電樁、智慧城市接口、通訊等「多杆合一」。
  • 共治共管惠百姓 共建幸福新「棉紡」
    目前,全轄區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向好,轄區環境持續改善,尤其是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工,老社區的面貌發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轄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實施品牌工程 城市基層黨建有新看點品牌示範,凝聚幹群向心力。
  • 為留藍天常在"嘉"——嘉興以"五氣共治"持續生態改善
    自2015年10月9日,嘉興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治氣辦」)正式成立後,我市協調推進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廢氣、建築揚塵、餐飲油煙為內容的「五氣共治」,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 五水共治進行時 ∣ 鄉賢助力「五水共治」共同營造美好環境
    近幾年,隨著「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斷推進,許多鄉賢助力治水的優秀事跡陸續湧現出來。永福村前浹頭河塘是路南街道的「示範河塘」之一,也是永福村一口由鄉賢參與其中建設的河塘。經過一年努力,河塘整治工程終於完工。現在,前浹頭河塘日常的維護,由胡宣康及村民共同負責。「通過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將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也是一名鄉賢應做之事。」胡宣康說。鄉賢反哺家鄉成為社會事務建設中一股重要力量。」
  • 兒童痱子,怎麼治?
    兒童痱子,怎麼治?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冀連梅 冀連梅藥師隨著南方進入梅雨季節,我在留言區看到很多媽媽問我:兒童痱子,怎麼治
  • 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太原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
    太原市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努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據了解,太原市全面落實全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推進會部署要求,高標準編制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總體方案以及景觀規劃,全力推動汙水處理廠提質擴容、晉陽湖二期、汾河治理四期、東西山調水、千畝人工溼地等重點工程,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汾河斷面水質全部退出劣V類,汾河景區已成為城市的生態帶、品質帶、文化帶、形象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