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鄭汝可)1日下午,武漢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四水共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四水共治」工作。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打造「濱水生態綠城」為目標,以防洪水、排澇水、治汙水、保供水「 四水共治」為突破口,實施「八大工程」,「護一城淨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靈秀」,讓全市人民共享治水改革發展成果。市長萬勇參加會議並講話。
上午,陳一新、萬勇用半天時間,前往平湖門水廠、江南泵站工程建設現場、南湖連通渠綜合整治工程現場、二郎廟汙水處理廠實地了解治水項目進展情況。會上,相關區和部門就我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等展開討論。
陳一新指出,開展「四水共治」,著力打造水文明,是武漢創造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的實際行動。要把「四水共治」作為武漢的「生命線工程」,變水優勢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勝勢。要以「四水共治」來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提升水功能、弘揚水文明、彰顯水魅力,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謀劃我市今年及未來五年治水任務和舉措,陳一新強調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實施防洪保安工程,分級分類鞏固「兩江幹堤、中小河流、水庫山洪、湖泊民垸」四條防線,全面完善防洪保障體系;實施排水防澇工程,重點增加抽排能力,推進湖網連通,加強物聯網建設,提高信息化排澇能力,確保不再出現大面積漬水;實施生活汙水收集處理工程,加強汙水截流納管,積極推進雨汙分流,優先啟動南湖、沙湖黑臭水體治理;實施工業水汙染防治工程,堅決取締嚴重汙染水環境的產業項目,堅決淘汰一批汙染水環境的落後產能,堅決禁止新建高汙染項目;實施農村水汙染治理工程,推進集鎮汙水處理及村戶生態化處理;實施供水保障工程,全面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分區域推進直飲水試點,升級改造老舊管網、老舊水廠、老舊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實施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重建水生態系統;實施濱水生態文化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兩江四岸」綜合整治,傳承弘揚長江文明。
陳一新強調,推進「四水共治」要蹄急步穩,久久為功。他要求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建立完善河長制、湖長制,創新建立「智慧水務」治理機制,落實工作監督機制,完善投融資機制,建立社會共同參與機制,加強「四水共治」相關地方立法,確保「四水共治」任務落實。
萬勇要求,防洪水要抓好江河堤防和湖庫民垸,排澇水要抓好抽排體系和海綿城市建設,治汙水要抓好控源截汙和提標治汙,保供水要抓好水源保護和管網改造。同時,要抓好水景觀營造和水文化弘揚;建立機構,創新機制,打好「四水共治」持久戰、殲滅戰、攻堅戰。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龍正才主持會議,市領導蔡傑、丁雨、汪祥旺、幹小明參加調研或與會。
編輯:宗夏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