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山治水治氣治城 太原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

2020-12-10 瀟湘晨報

太原市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傾力打造宜居城市生態廊道,努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據了解,太原市全面落實全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推進會部署要求,高標準編制汾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總體方案以及景觀規劃,全力推動汙水處理廠提質擴容、晉陽湖二期、汾河治理四期、東西山調水、千畝人工溼地等重點工程,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汾河斷面水質全部退出劣V類,汾河景區已成為城市的生態帶、品質帶、文化帶、形象帶。

「汾河晚渡」是古晉陽八景之一。剛剛建成開放的「汾河晚渡」景點位於汾河晉陽橋段東岸,是西山落日最佳觀賞點,景點包含廣場、景石、駁岸、畫舫、取景平臺等設施;全長76公裡的濱河自行車專用道沿汾河東西兩側布局設計,是太原市著眼「體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建設,秉承「路在景中、景在路中、路景一體」的建設理念,堅持專用性、安全性、智慧性和環境友好型相結合,為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完善城市「慢行系統」而推進的一項重點工程,自今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進展迅速,預計年底主體完工。汾河生態修復治理四期工程,全長約10公裡,總投資14.8億元,是太原市推進汾河全流域生態治理的重大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獨具汾河特色的濱水遊憩帶和集休閒、健身、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大型溼地景觀,汾河景區將延伸至43公裡。工程起點尖草坪區上蘭汾河漫水橋附近。

【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體推進「四治」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網絡配圖三山環抱、一水中分,綠莎隨處踏成蹊,山川滿目翠成圍。太原自古就是一座美麗之城。古往今來,騷人墨客不吝贊之美之。今年5月12日,習總書記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察看治理情況,強調「要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三年時間兩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彰顯了黨的領袖對生態建設的極大重視和對太原的殷切期望。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紮實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藍天白雲成為省城的新常態。
  • 太原清徐兩公園開園--山西青年報2020年09月07日09版:文旅--山西...
    太原清徐兩公園開園      東湖公園項目建設本著 「留住歷史記憶,體現生態活力,建設慢行文化走廊」的宗旨,利用現有環湖道路,按照「一帶、七區、多點」的總體規劃布局,最大限度考慮群眾需求,提高綠地的可觀賞性和可參與性,供人們休閒、遊憩、娛樂,在改善城市環境的同時,充分滿足了市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
  • 趙光君調研市區城市建設工作:彰顯亮麗生態底色 擦亮宜居城市品牌
    他強調,生態化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標誌,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以生態廊道建設為抓手,以三江六岸景觀提升為重點,把城區水庫作為優化城市空間和功能的節點,彰顯亮麗的生態底色,進一步擦亮宜居城市品牌,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都市核心區綜合承載力。副市長祝倫根參加調研。
  •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
    所以治痰以治氣為先,從補氣、化氣、理氣、降氣四著手,常可獲較好的療效,臨證中諸多驗案都說明了此理。《丹溪心法》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這裡指出了理氣化痰的重要意義。我們在臨證中遇到很多病證與痰有關,所以「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也就是說,治氣是治療痰證的關鍵一環。
  • 詩意棲居幸福城 綠水青山入夢來 - 山西新聞網
    近年來,我市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生態文明理念,全力貫徹省委「堅持系統治理,進一步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的要求,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以「四帶四湖八河流」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加快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淨的美麗晉中。
  • 晉源:治山治水治生態 新顏新貌新動能
    編者按:地處山西省太原市區西南的晉源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具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唐堯故地」「三晉之源」的美譽。然而,在晉陽湖畔則隨處可見結伴出行的遊客,他們有的騎車穿梭於蔥蘢之中,有的為同伴拍照留念……沉醉於「水韻之美」。 幾年前,晉陽湖這樣「受客追捧」現象並不多見,對於這個60多年前為太原一電廠冷卻用水而修建的人工湖,老太原人們的印象更多是「偏僻」「荒涼「。而今,晉陽湖景區已成為不少「粉絲」的熱門打卡地,華麗轉身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域公園。
  • 《人民日報》刊髮長篇通訊:太原治「九河」
    「九河」,是指汾河在太原市區的9條主要支流,其中北澗河、北沙河、南沙河從東匯入汾河,風峪河、冶峪河、虎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小東流河則西入汾河。「九河」曾因生產生活汙水直排河道而受到汙染。 圍繞提升汾河水質、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太原市近年來實施「九河」綜合治理工程,控汙、增溼、清淤、綠岸、調水「五策並舉」。
  • 城在山水間 人在畫中遊 武都著力打造宜居宜遊宜商山水園林之城
    城在山水間 人在畫中遊 武都著力打造宜居宜遊宜商山水園林之城巍巍五鳳山下,一個生態宜居之城正在崛起;悠悠白龍江畔,富美武都正在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近年來,武都區緊緊圍繞把武都建設成為「宜居宜遊宜商」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整體思路,堅持「發展工業、農業調優、旅遊帶動、城鄉統籌、民生改善」五大路徑,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走出了集聚集約、創新創優、高質高效的城市發展之路,水綠交融、融景於城、魅力生態的顏值提升之路和產業帶動、精準幫扶、戰果豐碩的脫貧致富之路。
  • 治山治水激發城市活力 河北遷安蝶變「北方水城」
    憶往昔,穿城而過的三裡河,清澈見底、魚蝦跳躍,那是她最難忘的童年回憶。上世紀90年代,隨著河邊製造業、化工業等聚集,以及大量生活排汙,三裡河「病」了:水體黑臭,有的地方甚至乾涸見底,雜草叢生。「2007年,政府對三裡河實施治理,清淤疏浚、植綠造景,引入灤河水。」
  • 永城:打造「公園城市」,盡享「生態福利」
    這幾年在永城,你一定能夠感受到:公園綠地修到了家門口,在這裡不僅可以散步鍛鍊,還有很多方便快捷的商服設施;穿城而過的幾條河流,現在越來越清澈,時常有水鳥飛來飛去;就連曾經的垃圾坑、沉陷區也早已變了模樣,沱河兩岸鳥語花香,日月湖畔風景如畫,沱河溼地公園野鴨戲水……打造美麗宜居的公園城市,永城先行先試、努力探索,正逐步讓這一概念變成現實
  • 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武漢百裡長江生態廊道開工
    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兩江四岸」是武漢的重要生態廊道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靚麗名片做好規劃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是關係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
  •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加快建設側記 2020-07-10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山北水」成兩會熱詞:濟南生態立市和城市格局的躍升變遷
    濟南有山的厚重、水的靈動。「南山北水」成為今年濟南市兩會的熱詞。「南山北水」這個熱詞,其實也講述著濟南這座城市自2002年到2020年18年來城市規劃、生態治理、社會經濟的發展變遷。站在更高維度上來看,不難發現,「南山北水」對濟南來說不僅僅是一條綠色生態大走廊。
  • 松山區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松山區在城市建設方面始終遵循環保理念、踐行低碳主張,致力於讓綠色成為城市的標籤,讓綠色渲染城市,走出了一條「森林式、園林化」的特色生態宜居城市之路。目前轄區內的公園、長廊、植物園、民俗園等十餘個,綠地面積達到200餘萬平方米,松北新城規劃公共綠地和居住區等附屬綠地共8578.76畝,建設區綠地率38.7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15平方米,形成了以濱河公園、松州公園、中心公園等大型綠地為主,以友誼大街、松州路等街路綠化廊道和多個中心綠地為輔的園林綠化景觀格局。
  • 加速推進「三河一山」綠道建設 全力打造生態廊道幸福廊道文化廊道...
    建設「三河一山」綠道是市委、市政府在推動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基礎上,以灞河、渭河、灃河和秦嶺豐富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為依託,以水質提升、河道治理、路網連通、城市增綠、生態修復、文化保護為重點打造的一條展現西安山水資源的綠色生態廊道,將我市山川水系治理成果進行有效銜接,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
  • 西寧市長王予波:打造世界涼爽城市,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
    清涼是西寧獨具魅力的生態資源,寶貴財富。憑藉獨特地理優勢和氣候特點,西寧打造了「清涼之都」、「涼爽之城」等城市旅遊形象品牌,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世界旅遊名城,2011、2012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全球避暑名城榜、中國休閒城市等稱號。
  • 南海未來城即將全面開建,打造富有特色的水岸森林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建設南海未來城,全面實施「三治三化」專項行動,加快打造富有特色的水岸森林城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九江善治生態宜居產業新城漸成
    通訊員供圖   □信息時報記者 邱作霖  通訊員 白煜光 梁平    西江水川流而過,在岸邊是延續了幾百年的桑基魚塘,優美的生態還造就了其他地方所豔羨的鷺鳥天堂,在不遠處是正不斷完善的醫衛用無紡布產業,百年僑鄉的故事更讓南海九江這片土地增加了不少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