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藍天常在"嘉"——嘉興以"五氣共治"持續生態改善

2020-12-22 浙江在線

  擁有更藍的天空、更新鮮的空氣,是人民群眾最熱切的嚮往之一,也是黨委政府努力的方向所在。

  進入8月,嘉興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裡發的藍天白雲隨處可見,不少網民甚至興奮地表示「美得不要不要的」。對禾城擁有如此靚麗的藍天白雲,小夥伴們接連借景抒情,幸福感溢於言表。

  群眾的獲得感是什麼?不少網民直言這就是。

  自2015年10月9日,嘉興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治氣辦」)正式成立後,我市協調推進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廢氣、建築揚塵、餐飲油煙為內容的「五氣共治」,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6年嘉興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分別為58.9%和74.3%,今年上半年為72.4%;2013和2016年嘉興市區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68μg/m3和44μg/m3,今年上半年也是44μg/m3。嘉興市區重汙染天數從2013年的28天減少到2016年的0天。

  嘉興大氣環境質量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而這種向好的態勢更激勵全市幹部群眾,為藍天白雲常駐嘉興接續努力。

  捏指成拳「五氣共治」

  乾淨的空氣和潔淨的水一樣,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來,我市全面實施「大氣十條」,重點打好一場工業廢氣治理攻堅戰,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等六大專項行動,做好黃標車全淘汰等六項重點工作,紮實推進「五氣共治」,蹄疾而步穩。

  在強化工業廢氣治理上,嘉興、嘉華發電廠8臺機組全面實現超低排放,完成16家熱電企業45臺鍋爐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開展59家萬噸耗煤企業鍋(窯)爐整治,完成75臺10~65蒸噸/小時爐(窯)特別排放限值改造。推進工業鍋爐、水泥、玻璃行業廢氣清潔技術排放改造,累計完成項目97個。累計淘汰燃煤小鍋爐4757臺。實施揮發性有機汙染物行業整治,完成287家重點企業整治……

  在防治機動車尾氣汙染上,全面推進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誌管理,實施黃標車限行制度,累計淘汰黃標車34027輛。推進油品升級,實現「國5」標準車用汽、柴油全覆蓋。發展公共運輸,建設公交專用道,全市設置1029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投入車輛26500輛。建成充電站12個,充電樁706個,全市公交車、計程車環保車型分別達40.32%和93.58%……

  在整治城鄉煙(塵)氣上,加強內河碼頭揚塵整治,累計關停碼頭636座,提升271座。淘汰開啟式乾洗機87臺,累計完成1364家餐飲單位油煙淨化裝置安裝。嚴格落實建築工地揚塵治理「7個100%」措施,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2.5%……

  全域治理立法又立規

  空氣是流動的,大氣治理不能只局限於城市或農村,必須全域治理。

  「第二天起來小區路上都是紙屑,汽車上一層灰,髒得很」、「燃放鞭炮產生噪聲汙染、煙塵汙染,紙屑到處飛,形成環境汙染。什麼時候嘉興城區也禁了吧」……早幾年,嘉興市民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呼聲就已響起,出於對良好生活環境的渴望,近年來這種呼聲更加強烈。

  2016年10月31日,市政府正式出臺了《嘉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市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告》,明確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市區三環路(含)以內,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禁放禁售地點、場所,禁止燃放、銷售煙花爆竹。

  從嚴執法,開展拉網式巡查,做到及早發現違禁苗頭、及早糾正違禁行為、及早查處違禁案件。「雙禁」工作成為一座城市的總動員,落地見效。

  春節假期後一上班,市環境監測站就傳來好消息:1月27日至2月2日的7天假期裡,嘉興市區以「3天優4天良、AQI(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100%」的空氣品質迎來了喜人的「開門藍」。

  曾經,每到收穫季,農村「烽煙四起」,城市「十面霾伏」,群眾叫苦不迭。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秸稈禁燒力度,嘉興首部地方性法規於2016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違法焚燒秸稈,將被處以500元至2000元的罰款。

  從《條例》實施來看,隨著宣傳發動力度加大,相關部門執行到位,嚴肅追究「第一把火」責任,嘉興對秸稈禁燒進行立法的期望目標基本實現。2016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4.1%,基本實現「不冒一處煙、不著一把火」。

  七大重點區域再發力

  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越是困難,越要敢於擔當。這是近年來嘉興市委市政府治理大氣環境的氣魄。

  市區城北區域、南湖區大橋工業園區、嘉善天凝鎮與秀洲區油車港鎮交界區域、平湖獨山港區、海鹽經濟開發區與港區化工園區交界區域、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桐鄉經濟開發區,這七大重點區域,一直以來都是群眾投訴的熱點,也是全市「五氣共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上述七大區域列為重點區域,重點整治。今年6月,全市重點區域臭氣廢氣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嘉興港區召開,會議要求全市深入實施「五氣共治」,統籌收集、治理、管理三大環節,以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臭氣擾民問題為突破口,全面開展重點區域臭氣廢氣整治行動,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顯著提高。

  為推進七大重點區域企業的臭氣整治工作,我市出臺《嘉興市重點區域臭氣廢氣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五大舉措。明確要通過推進「全密閉」工程,提升臭氣廢氣收集率;實施「全加蓋」工程,降低廢水廢液臭氣逸散率;建立「全收集」體系,提高臭氣廢氣收集率;落實「全處理」要求,提高臭氣廢氣去除率;增強「全監管」能力,實事求是體現治理成效。

  目前,我市已經列出了七大重點區域的一批重點整治企業,如市區城北區域的曉星氨綸、南湖區大橋工業園區的中華化工、平湖獨山港區的衛星能源等公司都納入了整治名單。其中,2017年要完成20家示範企業的整治。

  《嘉興市重點區域臭氣廢氣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按照「群眾聞不到臭氣異味」新的要求,全面實施重點區域臭氣廢氣整治,實現區域環境空氣品質「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顯著提高,區域環境空氣治理水平位於全省前列。

  鐵腕執法倒逼生態治理

  嚴格環保執法才能倒逼推動汙染治理,督促企業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2016年,市環保局聯合嘉興經開環保局對市區北部一家企業環境違法行為開出了500萬元的大罰單,強力震懾違法行為,倒逼該企業在今年準備投入4000多萬元用於環保治理。

  環保部門對該企業第一次檢查時,監測發現企業超標排放廢氣,環保部門對此開出了100萬元罰單;第二次檢查時,監測發現企業仍沒有整改,仍然超標排放廢氣。「對違法行為絕不手軟!」至此,環保部門依據新《環保法》中「按日計罰」條款對企業進行處罰,又開出400萬元罰單,總共罰款500萬元。

  整個案件辦理過程中,環保部門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條款和程序辦案,把案件辦成了鐵案,既高壓執法,又公正執法,同時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治理力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城市道路上,沒有了排放黑煙的汽車;建築工地上,建築車輛進出場地時不再塵土飛揚;大型學校、企事業單位的廚房裡,餐飲油煙被吸入神奇的油煙淨化器;田間小路邊,不再有焚燒秸稈的縷縷黑煙,一捆捆廢棄的秸稈被運送到各地進行二次利用;城鄉接合部的一根根小煙囪倒下,淨化了城鄉空氣……

  隨著全市「五氣共治」步伐加快,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藍天白雲,以及廣大群眾的良好生態獲得感。

相關焦點

  • 生態優先,打造山水相望大花園
    擁江發展行動提出,要堅持「控、治、修、建、調、優」多管齊下,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紮實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加強錢塘江流域上下遊和跨界水體水環境治理,加強沿線山體、江岸、溼地、沙洲修復,加大高耗能、汙染型企業淘汰轉型和「低小散」整治力度,把錢塘江沿線打造成為一個山水相望的大花園。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持續改善...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
    以黃河流域為重點,統籌水環境治理、水資源利用和水生態保護,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態用水,提升水生態,堅決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央戰略決策部署,抓好重點流域汙染防治。加強源頭防控,以土壤安全利用、強化危險廢物監管與利用處置為重點,持續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土壤環境安全。
  • 浙江電視臺《壹周播報》:嘉心在線——全民健心幸福嘉興的金名片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嘉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宣傳部的大力推進下,2月15日,嘉興市衛健委和浙江大學-嘉興心理健康聯合研究中心共同推出 「嘉興心理抗疫平臺」,由60位來自全國的心理健康相關專家為嘉興市民提供在線心理防疫和情緒疏導服務。3月15日,該平臺的升級版「嘉心在線」試運行,6月15日「嘉心在線」正式啟動。
  • 嘉源生態:滬嘉共行重走一大路
    記者從嘉興市水務集團獲悉,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嘉興市嘉源生態環境有限公司黨支部與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環境設計院黨支部共同組織開展了「滬嘉共行 重走一大路」活動,兩個黨支部一起參觀了南湖革命紀念館,並開展交流座談會。
  • 為藍天而戰!嘉興經開區三管齊下鞏固移動源汙染防治成效
    為做好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防治工作,打贏藍天保衛戰,近日,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分局開展移動源汙染治理重點工作,進一步鞏固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立足實際打好各類專項行動「組合拳」今年以來,嘉興經開區緊緊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立足實際,主動作為,依託信息化手段實施精準化管控,通過開展各類專項行動打好藍天保衛戰的「組合拳」。
  • 自貢自流井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近日,家住自貢市自流井區東興寺街鍾雲山社區的居民王偉感慨:「家鄉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沒事兒就喜歡和家人到龍鳳山公園走一走、逛一逛,那是一個天然大氧吧,環境好,隨時可健健身,活動活動筋骨……」美麗自流井  居民幸福感提升的背後是自流井區持續改善環境治理的縮影。近年來,該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生態環境質量不斷躍上新臺階。
  • 生態環境部發布主題宣傳片《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9年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片之一《打贏藍天保衛戰》  2013年,從年初到歲末,中國持續多次遭遇大面積重汙染天氣,華夏大地面臨「心肺之患」。2013年9月,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頒布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從科研機構到社會公眾,中國統籌推進法制建設、科技支撐、綜合減排、管理創新、社會共治,一張藍圖繪到底,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持之以恆的堅守,堅決向大氣汙染宣戰,全面打響一場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藍天保衛戰」。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 「2018上海·嘉興周」20日開啟,滬嘉兩地有大動作
    滬嘉兩地將有大動作昨天下午,嘉興市政府副秘書長柏衛東向在場媒體介紹了「2018上海·嘉興周」活動的有關情況。柏衛東說,綜合考慮嘉興特色及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人座談會精神,本次活動周的主題確定為「建設示範區 融入大上海 共促一體化」。此外,活動周將從6月20日持續到26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誰家藍天「顏值」最高?嘉興70多個鎮街道首排座次
    ……6月6日上午,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專訪了嘉興市創建辦、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對此次「藍天」顏值排名進行權威解讀。治氣放大招72個鎮(街道)排座次定期向公眾通報市區及各縣(市、區)的環境空氣品質狀況,嘉興已堅持多年。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大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大意義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久久為功讓藍天常駐(快評)
    河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從本地實際出發,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努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 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 去年四分之三的天數為優良天
    昨天,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PM2.5濃度首次實現「30+」,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就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
  • 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為紀念「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生動形象展示浙江「三年明顯見效」「五年全面改觀」「七年實現質變」的治水歷程,全面立體展現治水成效,深入直觀反映治水為小康增色的不凡成就,營造「『五水共治』人人參與,『美麗浙江』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舉辦了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
  • 北京生態環境局:想盡辦法下足功夫打贏藍天保衛戰
    ——  想盡辦法下足功夫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均創下歷史同期最低水平。空氣品質達標天數超過六成,而重汙染天數只有3天……「藍天常在」的背後,是一批環保人的努力與付出,其中就包括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的工作人員。他們為了推動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在煤、油、車、工業、揚塵等領域想盡了辦法、下足了功夫。不僅組織編制引領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每年還要制定詳細的措施安排和任務分解,把路線圖細化為具體的施工圖、作戰圖,加快推進打贏藍天保衛戰各項任務措施落實。
  • 銅川: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藍天越來越多,河水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好…… 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空氣品質持續好轉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我市本著治汙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目標,持續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大舉措,按照「夏治臭氧冬治霾」思路,開展包抓包聯專項督查,抓好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和重點因子治理,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嚴格工業源頭汙染整治。
  • 阜陽推進生態強市建設 守護潁淮碧水藍天
    這標誌著阜陽市將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切實推進創新型生態強市建設。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黨的十八大以來,阜陽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