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鎮街篇:白鷺逐飛翩翩舞 騰蛟鳳巢鳴美名

2020-12-23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徜徉於河畔,綠樹如茵,河面寬闊,波光粼粼。清水中,魚兒時不時鑽出腦袋,泛起陣陣漣漪;水面上,幾隻白鷺相互追逐,展翅高飛。河道兩側,「見賢」、「思齊」亭隔水相望,九大名人雕塑一字排開,民俗文化街行人如織……這是前天記者在平陽縣騰蛟鎮帶溪濱水公園看到的場景。

  騰蛟鎮地處平陽縣西北部,古鎮形成於東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全國象棋之鄉、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浙江省文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教育強鎮、省級體育強鎮、省級文化強鎮、省級旅遊強鎮、省級生態鎮,也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林景熙、數學泰鬥蘇步青和百歲棋王謝俠遜等眾多名人的故裡。

  今年以來,騰蛟鎮紮實推進「五水共治」綜合整治計劃,結合人文建設和自然景觀美化等工作,以治水為突破口,實現空間上重整河山、產業上轉型升級、逐步有效地提升水質,讓文化名鎮煥發出勃勃生機。

  河道整治提升防洪能力

  騰蛟鎮依水而建、傍水而居、因水而美,帶溪和鳳巢溪是該鎮的兩條主幹河道。

  騰蛟鎮主要是在帶溪流域和鳳巢溪流域兩岸開展綜合整治工程,採取清淤疏浚、水系疏通、生態修復、清障拆除和岸坡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以此逐步改善水環境和水生態,同時不斷增強河道的調蓄能力,提高防洪、排澇和抗衝刷能力,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整治目標。

  根據該鎮小流域治理方案,帶溪和鳳巢溪小流域總長為12.5公裡,總投資約為3000多萬元。其中,涉及整治河道總長7000多米,岸坡整治總長10000多米,疏浚河道總長5866米,清障工程15處,新建堰壩3座,修復加固堰壩6座,新建橋梁1座。截至11月底,該鎮共投入建設資金910萬元進行堰壩建設、垃圾清理、河道疏浚。在「兩河」整治方面,該鎮完成了帶溪溪心段214米的黑臭河整治工作,清淤量為1萬多立方,總投入150萬元。垃圾河整治方面,完成垃圾等清理7.14噸,共投入資金17.8萬元。

  該鎮鎮委書記溫自堅介紹,該鎮對「五水共治」高度重視,重點開展的是「治汙水」和「防洪水」,目前兩條主幹河道防洪堤大部分已經建成,接下來還要在兩條河流的上遊建造生態水利工程。

  汙水治理提高生活質量

  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按照「農村全面覆蓋、群眾廣泛受益、設施運行常態、生態更加和諧」要求,騰蛟鎮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

  據悉,該鎮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原計劃建設任務為17個行政村,經核減後為12個行政村,總投資700萬元,汙水支管網建設工程的汙水幹管總長18351米。該工程建設包括汙水管道、汙水納戶管、雨水管、其他附屬構築物設施及路面人行道景觀等修復工程。該工程完成後,將有效改善騰蛟城區和農村的水環境,解決當地居民生活汙水排放不規範現象。目前,所有村的汙水治理工程已經全部進場施工,計劃在今年年底建好。

  該鎮經濟發展辦主任白榮善介紹,他們主要採取厭氧池加人工溼地的方式進行汙水的終端處理,除此之外,還因地制宜,大膽試點引進新技術,在碧源村採用太陽能電池板。白榮善說,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水質可以達到Ⅱ類水標準,然後重新排入河道。今年以來,騰蛟鎮的生活汙水治理工程在平陽縣的進度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

  汙水治理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騰蛟鎮經濟有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印刷、製革和文具。其中,南溪製革基地是該鎮皮革製造的集中地,佔地面積約260多畝,企業主要包括製革、寵物用品、皮具、再生革、移膜等五大類,對環境造成一定汙染。

  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該鎮下定決心,全面快速推進南溪製革基地改造提升工程。一是做好拆違工作,該鎮實行「班子成員包案制」,2013年至今共拆除舊廠區192畝,其中2014年5月份至今拆除90.4畝;二是企業重組整合及轉鼓收購工作,按照園區控規及入園標準,積極引導園區19家企業整合為7家企業;三是廠房建設,完成6個地塊5家企業的土地預安排,共計78.04畝,其中B23-1地塊12.87畝標準廠房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其它已預安排土地的企業正在進行廠房設計;四是南溪工業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改擴建工作。目前,南溪製革基地內製革企業頭道工序全部取消,投資1350萬元的兩個汙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已經處於運轉調試階段。

  濱水公園居民休閒好去處

  沿著鳳巢溪向北而行,走過鄉村公路,記者來到了騰蛟鎮硐橋頭村的濱水小公園。芳草如茵的綠地,清粼粼的水波映著岸上的景致。正在公園裡散步的一位大叔說,每天傍晚,都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人群來這散步、跳健身舞,累了就坐在小亭子裡休息,還有健身器材可以鍛鍊。該村村支書介紹,這個濱水小公園於去年籌資建設,所在的地塊原是宗祠和倒滿生活垃圾的溪床,特別是到了夏季惡臭滿天飛,但現在成了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據悉,從年初開始,騰蛟鎮加快濱水景觀帶建設,通過整體規劃、設計,建造濱水公園。今年,該鎮在建的濱水公園有三個,分別是溪頭街村棋王公園、硐橋頭村進士公園和大嶺村濱水公園,計劃總投資147萬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8萬元,三個公園均已完成整地砌牆,預計12月下旬開始種植樹木,1月底前完成。

  水鄉文化提升城鎮底蘊

  該鎮還大力推行水鄉文化建設,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名人與水域的傳奇故事、當地的傳說以及水域治理知識等,以「五水共治」為契機,著力打造「美麗浙南水鄉」,提升當地的文化底蘊。

  蘇步青勵志教育館位於帶溪濱水公園邊上,現已完成主體結構工程建設並啟動基礎裝修及內部展陳施工。臥牛山文化園現已完成主入口、棋王碑林及霽山園的建設,顯騰線遊步道正進行施工。嶺門村水鄉文化宜居村現已完成遊步道建設1500米,護欄建設1200米,古水碓1個,纜繩橋1座及遊泳池1個,即將啟動接待中心和農家樂觀景長廊圖紙設計。鳳巢水鄉文化宜居村現已完成大棚蔬菜、水果基地種植120畝,普通蔬菜、水果基地種植520畝,下一步將啟動防洪堤和攔水壩建設。

  增殖放流也是當地治水工作的一道亮點,近年來,在漁業部門的指導下,政府與群眾多次舉行了增殖放流活動,有選擇地增加水生動物數量,有效地修復了水環境,創建了「生態、自然、親水」的和諧人水關係。

  騰蛟,這個擁有深厚底蘊的文化古鎮,正因「五水共治」變得愈加美麗迷人。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草長魚歡暢、白鷺嬉清泉,石馬河整治後舊貌換新顏
    ▎石馬河上白鷺翩翩飛 在石馬河馬灘水閘附近,清澈的河水,碧綠的青山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幾隻白鷺在河邊覓食嬉戲,它們時而翱翔天空,時而低飛覓食,翩翩起飛的白鷺在半空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 初冬的高淳水慢城到底有多美?鸕鷀、野鴨、白鷺、灰鷺……
    又到一年初冬時,在高淳,在慢城,在水慢城的湖心島,沒有四下荒涼,沒有冷冷清清。這裡水鳥翩翩,蘆葦飄蕩,初冬陽光下,似乎時間駐足,仍有晚秋的一份暖意。 鸕鷀、野鴨、白鷺、灰鷺......大批野生水鳥在此棲息、覓食、追逐、嬉戲,匯成這蕭瑟季節裡一副生動的畫。
  • 五水共治看樂清_時政新聞_浙江在線
    樂清法院為保障「五水共治」工作有序推進,專門出臺十項舉措提供司法服務,依法維護行政機關推進「五水共治」合法行政行為,加大對環境保護行政非訴案件的審查和執行力度,積極推進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大力開展「五水共治」法治宣傳,擴大群眾對「五水共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促使形成多方協同配合、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將依法服務「五水共治」作為法院落實司法為民、能動司法的重要抓手予以推進
  • 五水共治百城擂臺 青田:潮起甌江 水秀僑鄉
    青田縣委書記徐光文: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轉型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喊響「帶頭幹、跟我上」,堅決打贏鐵腕治水攻堅戰,動員全社會參與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舉全縣之力治出轉型發展新青田,治出城鄉環境新形象,治出幹部作風新面貌。
  • 五水共治後寧波高橋西塘河重生了,不信你看!
    令人欣喜的是,在「五水共治」工作的推動下,一度讓人揪心的塘河開始煥發昔日的光彩容顏,越來越多的綠水青山逐漸回歸人們的視野。  昨日,記者來到被譽為「寧波西客廳」形象大使的西塘河邊,一場歷時三年的治水行動,讓它煥發出新的魅力。  「五水共治,最欣慰的事是我們西塘河變乾淨、變美麗了。」
  • 治水利在千秋 五水共治主題公園初亮相
    近日,在杭州上城區始版橋直街貼沙河岸邊
  • 五水共治:唐先引水工程將池塘「串珠成鏈」
    「聽說鎮裡要把池塘的水引進葡萄田,用上先進的節水滴灌技術,這樣以後我們給葡萄澆水就省力多了。」在永康老東永二線旁的唐先鎮上仁村,直徑約半米的引水管正沿著道路埋設,上仁村的村民施妙梭期望集鎮引水工程能夠給田間作業帶來便利。  「唐先鎮的集鎮引水工程是我們鎮『五水共治』十大工程中的重點。
  • 五水共治靠萬眾,齊心共創美家園
    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的搖籃。水是生產之基,生態之要。杭州自古「以水為美」,古有錢王射潮、築塘捍海、西湖疏浚、李泌鑿井等著名治水人文典故,今有萬裡治水、保護運河、五水共治等治水新策。2020年9月12日上午,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映荷中隊組建了生態小分隊、護河小隊、河水清清小隊三支小隊,分別來到油車港、丁橋新城二號港、千桃園上塘塘河岸這三個不同的地點開展「五水共治」小隊實踐活動。
  • 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面對不清的水、不綠的岸,覺醒的浙江,以抓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動員令,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治水攻堅戰,打出了一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組合拳。
  • 十首描寫白鷺的古詩詞,平湖白鷺飛,唐宋詩詞美
    郭沫若有篇散文這樣描寫白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合適。水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白鷺有心設計的鏡匣。」古人也愛白鷺,它自由地飛翔,如同漁夫悠閒自得;它安靜地獨立,也像漁翁愜意地垂釣。劉長卿就形象地描寫過白鷺,「秋水寒白毛,夕陽吊孤影」;陸龜蒙也讚美白鷺,「見欲扁舟搖蕩去,倩君先作水雲媒。」
  • 金華市10鄉鎮獲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
    昨日,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通報了2019年度各市和縣(市、區)「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鄉鎮,金華市10個鄉鎮名列其中。在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考核通報表揚的優秀鄉鎮(街道)名單中,婺城區竹馬鄉、金東區源東鄉、蘭谿市黃店鎮、東陽市六石街道、義烏市佛堂鎮、永康市花街鎮、浦江縣巖頭鎮、武義縣履坦鎮、磐安縣尚湖鎮、金華開發區洋埠鎮共10個鄉鎮榜上有名。
  • 浙江全面動員「五水共治」 排出三步走時間表
    會上,省委書記夏寶龍指出,「五水共治」要形成破竹之勢。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興。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浙江的經濟發展了,可水環境卻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江南水鄉,為找到能遊泳的河流尋尋覓覓;平原水網,不時為飲用水被汙染的傳聞困擾。
  • 加強流域水環境聯防共治 芷江與新晃籤訂舞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
    懷化新聞網訊 為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加強流域水環境聯防共治,促進舞水流域水環境持續改善變好,6月10日,新晃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芷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籤訂了舞水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 觀瀾河上白鷺飛 水質清澈環境美
    「在清水田裡時有一隻兩隻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裡的畫面。」郭沫若先生筆下的畫面,在龍華也可以看到,只是「清水田」變成「觀瀾河」罷了。夕陽西下,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有的白鷺在展翅低飛,有的在靜立捕魚,有的在閒庭信步,這是記者在觀瀾河畔看到的畫面。
  • 東莞這裡藏了個「白鷺天堂」?是真的!
    據普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到了今年10月份,東莞市觀鳥協會記錄到,東莞鳥類272種。數據顯示,今年鳥類數量比2017年新增了100多種!「新面孔」還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東莞撒野農莊白鷺齊飛,形成白鷺下湖水,煙樹渺鄉村之美景
    近段時間,一大群白鷺來到了東莞橋頭撒野農莊裡面與周邊的池塘作客,形成了落霞與白鷺齊飛,湖水天長共一色之美景,吸引了眾多市民來圍觀與拍攝。很多市民說,東莞的自然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連鷺鳥也知道了。「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樣的美景近日在撒野農莊能看見了。
  • 詩歌裡的白鷺—新聞—科學網
    《詩經·周頌·振鷺》說:「振鷺於飛,於彼西雍」,這裡用翩翩而舞的白鷺比喻來朝、祭拜的貴賓,說他們像白鷺一樣優美、嫻雅、高潔。《詩經·魯頌·有駜》:「振振鷺,鷺於飛;鼓咽咽,醉言歸。」此句描寫白鷺群飛的樣子。朱熹《詩集傳》:「振振,群飛貌。鷺,鷺羽,舞者所持,或坐或伏,如鷺之下也。」
  • 彩蝶舞翩翩
    藍天白雲下,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綻開的花蕊上飛來飛去。春,變得更加嫵媚動人。蝴蝶因其斑斕的色彩和花紋,特別受到人們鍾愛。中國是世界上產蝴蝶很多的國家,據估計蝶的種類有1300多種。而臺灣又是我國蝴蝶種類最多的省份, 大約有400多種,每年出產蝴蝶幾千萬隻,因此人們稱臺灣是「蝴蝶王國」。
  • 柯城溝溪五水共治宣講走進鄉村文化禮堂
    ,我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11月27日,在柯城區餘東鄉村未來社區文化禮堂的門口,由溝溪小學的孩子們組建的五水共治小衛兵正在為大家進行五水共治宣講。 據了解,宣講的故事叫《小水滴的故事》,孩子們通過童真的語言教育大家要常態化做好「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工作,並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更多的家庭參與其中。
  • 「四水共治」怎麼治?武漢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長江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鄭汝可)1日下午,武漢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四水共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四水共治」工作。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打造「濱水生態綠城」為目標,以防洪水、排澇水、治汙水、保供水「 四水共治」為突破口,實施「八大工程」,「護一城淨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靈秀」,讓全市人民共享治水改革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