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徜徉於河畔,綠樹如茵,河面寬闊,波光粼粼。清水中,魚兒時不時鑽出腦袋,泛起陣陣漣漪;水面上,幾隻白鷺相互追逐,展翅高飛。河道兩側,「見賢」、「思齊」亭隔水相望,九大名人雕塑一字排開,民俗文化街行人如織……這是前天記者在平陽縣騰蛟鎮帶溪濱水公園看到的場景。
騰蛟鎮地處平陽縣西北部,古鎮形成於東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全國象棋之鄉、浙江省歷史文化保護區、浙江省文化建設示範點、省級教育強鎮、省級體育強鎮、省級文化強鎮、省級旅遊強鎮、省級生態鎮,也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林景熙、數學泰鬥蘇步青和百歲棋王謝俠遜等眾多名人的故裡。
今年以來,騰蛟鎮紮實推進「五水共治」綜合整治計劃,結合人文建設和自然景觀美化等工作,以治水為突破口,實現空間上重整河山、產業上轉型升級、逐步有效地提升水質,讓文化名鎮煥發出勃勃生機。
河道整治提升防洪能力
騰蛟鎮依水而建、傍水而居、因水而美,帶溪和鳳巢溪是該鎮的兩條主幹河道。
騰蛟鎮主要是在帶溪流域和鳳巢溪流域兩岸開展綜合整治工程,採取清淤疏浚、水系疏通、生態修復、清障拆除和岸坡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以此逐步改善水環境和水生態,同時不斷增強河道的調蓄能力,提高防洪、排澇和抗衝刷能力,達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整治目標。
根據該鎮小流域治理方案,帶溪和鳳巢溪小流域總長為12.5公裡,總投資約為3000多萬元。其中,涉及整治河道總長7000多米,岸坡整治總長10000多米,疏浚河道總長5866米,清障工程15處,新建堰壩3座,修復加固堰壩6座,新建橋梁1座。截至11月底,該鎮共投入建設資金910萬元進行堰壩建設、垃圾清理、河道疏浚。在「兩河」整治方面,該鎮完成了帶溪溪心段214米的黑臭河整治工作,清淤量為1萬多立方,總投入150萬元。垃圾河整治方面,完成垃圾等清理7.14噸,共投入資金17.8萬元。
該鎮鎮委書記溫自堅介紹,該鎮對「五水共治」高度重視,重點開展的是「治汙水」和「防洪水」,目前兩條主幹河道防洪堤大部分已經建成,接下來還要在兩條河流的上遊建造生態水利工程。
汙水治理提高生活質量
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按照「農村全面覆蓋、群眾廣泛受益、設施運行常態、生態更加和諧」要求,騰蛟鎮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
據悉,該鎮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原計劃建設任務為17個行政村,經核減後為12個行政村,總投資700萬元,汙水支管網建設工程的汙水幹管總長18351米。該工程建設包括汙水管道、汙水納戶管、雨水管、其他附屬構築物設施及路面人行道景觀等修復工程。該工程完成後,將有效改善騰蛟城區和農村的水環境,解決當地居民生活汙水排放不規範現象。目前,所有村的汙水治理工程已經全部進場施工,計劃在今年年底建好。
該鎮經濟發展辦主任白榮善介紹,他們主要採取厭氧池加人工溼地的方式進行汙水的終端處理,除此之外,還因地制宜,大膽試點引進新技術,在碧源村採用太陽能電池板。白榮善說,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水質可以達到Ⅱ類水標準,然後重新排入河道。今年以來,騰蛟鎮的生活汙水治理工程在平陽縣的進度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
汙水治理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騰蛟鎮經濟有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印刷、製革和文具。其中,南溪製革基地是該鎮皮革製造的集中地,佔地面積約260多畝,企業主要包括製革、寵物用品、皮具、再生革、移膜等五大類,對環境造成一定汙染。
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該鎮下定決心,全面快速推進南溪製革基地改造提升工程。一是做好拆違工作,該鎮實行「班子成員包案制」,2013年至今共拆除舊廠區192畝,其中2014年5月份至今拆除90.4畝;二是企業重組整合及轉鼓收購工作,按照園區控規及入園標準,積極引導園區19家企業整合為7家企業;三是廠房建設,完成6個地塊5家企業的土地預安排,共計78.04畝,其中B23-1地塊12.87畝標準廠房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其它已預安排土地的企業正在進行廠房設計;四是南溪工業基地內汙水處理系統改擴建工作。目前,南溪製革基地內製革企業頭道工序全部取消,投資1350萬元的兩個汙水處理廠改擴建項目已經處於運轉調試階段。
濱水公園居民休閒好去處
沿著鳳巢溪向北而行,走過鄉村公路,記者來到了騰蛟鎮硐橋頭村的濱水小公園。芳草如茵的綠地,清粼粼的水波映著岸上的景致。正在公園裡散步的一位大叔說,每天傍晚,都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的人群來這散步、跳健身舞,累了就坐在小亭子裡休息,還有健身器材可以鍛鍊。該村村支書介紹,這個濱水小公園於去年籌資建設,所在的地塊原是宗祠和倒滿生活垃圾的溪床,特別是到了夏季惡臭滿天飛,但現在成了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據悉,從年初開始,騰蛟鎮加快濱水景觀帶建設,通過整體規劃、設計,建造濱水公園。今年,該鎮在建的濱水公園有三個,分別是溪頭街村棋王公園、硐橋頭村進士公園和大嶺村濱水公園,計劃總投資147萬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8萬元,三個公園均已完成整地砌牆,預計12月下旬開始種植樹木,1月底前完成。
水鄉文化提升城鎮底蘊
該鎮還大力推行水鄉文化建設,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名人與水域的傳奇故事、當地的傳說以及水域治理知識等,以「五水共治」為契機,著力打造「美麗浙南水鄉」,提升當地的文化底蘊。
蘇步青勵志教育館位於帶溪濱水公園邊上,現已完成主體結構工程建設並啟動基礎裝修及內部展陳施工。臥牛山文化園現已完成主入口、棋王碑林及霽山園的建設,顯騰線遊步道正進行施工。嶺門村水鄉文化宜居村現已完成遊步道建設1500米,護欄建設1200米,古水碓1個,纜繩橋1座及遊泳池1個,即將啟動接待中心和農家樂觀景長廊圖紙設計。鳳巢水鄉文化宜居村現已完成大棚蔬菜、水果基地種植120畝,普通蔬菜、水果基地種植520畝,下一步將啟動防洪堤和攔水壩建設。
增殖放流也是當地治水工作的一道亮點,近年來,在漁業部門的指導下,政府與群眾多次舉行了增殖放流活動,有選擇地增加水生動物數量,有效地修復了水環境,創建了「生態、自然、親水」的和諧人水關係。
騰蛟,這個擁有深厚底蘊的文化古鎮,正因「五水共治」變得愈加美麗迷人。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