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靠萬眾,齊心共創美家園

2020-09-18 杭州網

水是生命之源,是文明的搖籃。水是生產之基,生態之要。杭州自古「以水為美」,古有錢王射潮、築塘捍海、西湖疏浚、李泌鑿井等著名治水人文典故,今有萬裡治水、保護運河、五水共治等治水新策。

2020年9月12日上午,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映荷中隊組建了生態小分隊、護河小隊、河水清清小隊三支小隊,分別來到油車港、丁橋新城二號港、千桃園上塘塘河岸這三個不同的地點開展「五水共治」小隊實踐活動。

——深入了解

隊員們通過觀看科普海報,和爸爸媽媽一起百度搜索資料和現場聆聽社區河道管理員講解,了解了杭州歷年來的治水典故,如:大禹治水、錢王射潮、錢塘捍海、西湖疏浚、運河保護、西溪保護、五水共冶、甲魚治水等。

——體驗觀察

在學習五水共治小知識時,大小隊員們了解了一個和水有關的小知識:酸鹼度。小隊員們拿出採水器放入河裡取水,將飲用礦泉水和河水進行對比觀察水色,對比水溫,再聞聞氣味。他們小心翼翼地將PH試紙一頭輕輕浸入採樣水中,觀察其顏色變化,測試水的酸鹼度。瞧,一個個都觀察得那麼認真仔細,專注的小眼神活像一個個小科學家呢!

——頭腦風暴

正因為杭州認真總結以往的治水經驗,從2013年開始大力實施「五水共治」,才有如今的河水清澈,河岸潔淨,一幅「綠水青山」的畫卷正在緩緩繪就。那麼,「五水共治」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小隊員和大隊員們現場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把「行動」都寫在「水滴」上進行分享,並向身邊的人發出倡議,「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宣傳「五水共治」的理念,普及「五水共治」的知識,讓大家一起支持「五水共治」行動。

——環保行動

助力「五水共治」,隊員們馬上行動,開始了宣傳、巡河、護河之旅。小隊員在家長和老師的保護和帶領下,進行河道垃圾清理,把河邊的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裡,將河水裡的垃圾用網兜撈乾淨,一路宣傳一路行,清理垃圾心牢記,隊員們呼籲大家從自我做起,從小小的舉動做起,為「五水共治」做貢獻!

還隆重開啟了一個「小魚治水」活動。看!小隊員們把小鯽魚放回了大自然。讓小鯽魚們開心地回到小河之家,它們帶回的不止是節水的工作,還有我們的願望。 最後,小隊員們再次呼籲大家: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讓我們齊心協力,保護好每一滴水、每一條河、每一處環境。為「五水共治」助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五水共治當中來,把我們的家園,打造得更美更好!

相關焦點

  • 五水共治百城擂臺 青田:潮起甌江 水秀僑鄉
    青田縣委書記徐光文: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轉型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我們要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喊響「帶頭幹、跟我上」,堅決打贏鐵腕治水攻堅戰,動員全社會參與水環境保護與治理,舉全縣之力治出轉型發展新青田,治出城鄉環境新形象,治出幹部作風新面貌。
  • 五水共治看樂清_時政新聞_浙江在線
    樂清法院為保障「五水共治」工作有序推進,專門出臺十項舉措提供司法服務,依法維護行政機關推進「五水共治」合法行政行為,加大對環境保護行政非訴案件的審查和執行力度,積極推進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大力開展「五水共治」法治宣傳,擴大群眾對「五水共治」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促使形成多方協同配合、良性互動的良好局面;將依法服務「五水共治」作為法院落實司法為民、能動司法的重要抓手予以推進
  • 浙江全面動員「五水共治」 排出三步走時間表
    會上,省委書記夏寶龍指出,「五水共治」要形成破竹之勢。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興。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浙江的經濟發展了,可水環境卻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江南水鄉,為找到能遊泳的河流尋尋覓覓;平原水網,不時為飲用水被汙染的傳聞困擾。
  • 何慶:將「人文素養家園共育共治」落地、落實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文教育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在致辭中表示,通過積極主動籌措經費、申請課題等方式,認真落實教育部和總會教育扶貧要求,於2019年6月深入四川、湖南、內蒙古深度貧困地區進行調研,並於9月起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開展了「人文素養家園共育共治教育扶貧
  • 治水利在千秋 五水共治主題公園初亮相
    近日,在杭州上城區始版橋直街貼沙河岸邊,「五水共治主題公園
  • 五水共治後寧波高橋西塘河重生了,不信你看!
    令人欣喜的是,在「五水共治」工作的推動下,一度讓人揪心的塘河開始煥發昔日的光彩容顏,越來越多的綠水青山逐漸回歸人們的視野。  昨日,記者來到被譽為「寧波西客廳」形象大使的西塘河邊,一場歷時三年的治水行動,讓它煥發出新的魅力。  「五水共治,最欣慰的事是我們西塘河變乾淨、變美麗了。」
  • 柯城溝溪五水共治宣講走進鄉村文化禮堂
    ,我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個角落,」11月27日,在柯城區餘東鄉村未來社區文化禮堂的門口,由溝溪小學的孩子們組建的五水共治小衛兵正在為大家進行五水共治宣講。 據了解,宣講的故事叫《小水滴的故事》,孩子們通過童真的語言教育大家要常態化做好「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工作,並通過小手牽大手,帶動更多的家庭參與其中。
  • 西湖區副區長:156個「五水共治」項目2014年底完成
    156個「五水共治」項目年底完成    周區長總結了2014年上半年西湖區「五水共治」項目的實施情況,並表示接下來西湖區需要在年底完工165個的治水項目、開始實施100個跨年度的項目。    據悉,西湖區「五水共治」的核心目標就是「除水患、提水質」,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投入25億元資金,實施346個項目,其中今年計劃投入10.56億元,    為「除水患」,西湖區投入了4億資金。目前,西湖區上半年順利完成了108個防洪排澇項目,完成了學院路,紫荊花路等20個主幹道的積水工程。 完成了14個住宅小區的治理工程,包括58條河道的清淤 。
  • 五水共治:唐先引水工程將池塘「串珠成鏈」
    「聽說鎮裡要把池塘的水引進葡萄田,用上先進的節水滴灌技術,這樣以後我們給葡萄澆水就省力多了。」在永康老東永二線旁的唐先鎮上仁村,直徑約半米的引水管正沿著道路埋設,上仁村的村民施妙梭期望集鎮引水工程能夠給田間作業帶來便利。  「唐先鎮的集鎮引水工程是我們鎮『五水共治』十大工程中的重點。
  • 蕭山獲2019年度「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大禹鼎」!
    2019年,浙江紮實推動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和「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在全國首個通過生態省建設試點驗收,成功舉辦聯合國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近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了2019年度美麗浙江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計劃)工作考核優秀單位和「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縣,並授予了一批「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縣「大禹鼎」銀鼎和「大禹鼎」。
  • 五水共治進行時 ∣ 鄉賢助力「五水共治」共同營造美好環境
    近幾年,隨著「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斷推進,許多鄉賢助力治水的優秀事跡陸續湧現出來。永福村前浹頭河塘是路南街道的「示範河塘」之一,也是永福村一口由鄉賢參與其中建設的河塘。
  • 政協委員樓吉康熱心「五水共治」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黃振武 攝)   日前,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從海曙區的家中出發,坐地鐵來到東部新城,向市政協委員工作委員會的同志送上2000元捐款和兩幅書法作品,以表示對「五水共治」活動的支持。他就是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市政協委員,寧波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樓吉康。
  • 師生齊心抗疫情 家校牽手共陪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這個春節有些寂靜、冷清,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蘇州市大儒中心小學幼兒園根據省、市、區各級政府部門工作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推出了「齊心抗疫情,牽手共陪伴」系列活動,用智慧的力量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不一樣的寒假。
  • 金華市10鄉鎮獲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
    昨日,浙江省治水辦(河長辦)通報了2019年度各市和縣(市、區)「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優秀鄉鎮,金華市10個鄉鎮名列其中。在全省「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考核通報表揚的優秀鄉鎮(街道)名單中,婺城區竹馬鄉、金東區源東鄉、蘭谿市黃店鎮、東陽市六石街道、義烏市佛堂鎮、永康市花街鎮、浦江縣巖頭鎮、武義縣履坦鎮、磐安縣尚湖鎮、金華開發區洋埠鎮共10個鄉鎮榜上有名。
  • 「五水共治」有獎競答圓滿結束,獲獎...
    由市治水辦(河長辦)、市網信辦聯合推出的2020台州市「五水共治」知識科普有獎競答活動圓滿結束。在11月12日-16日的5天時間裡,共有12030人次參與答題,大家不僅學習了「五水共治」知識,還有一百多位幸運兒收穫了豐富的獎品。
  • 五水共治進行時|路南:長效機制顯現 助力治水成果
    「五水共治」工作開啟之後,競爭河周邊工廠的排汙管道被納入汙水管網,周邊的違建均被拆除,水質也逐漸好轉。不過近來由於天氣原因,競爭河陸續出現浮萍等水生植物,對此,浮萍打撈師傅們及時進行打撈。「今天打撈過後,基本上被清理完畢,但還需做好日常保潔,以免再出現大面積的浮萍。」路南街道農辦工作人員介紹道。
  • 「四水共治」怎麼治?武漢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長江日報全媒體訊(記者鄭汝可)1日下午,武漢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四水共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四水共治」工作。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強調,要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打造「濱水生態綠城」為目標,以防洪水、排澇水、治汙水、保供水「 四水共治」為突破口,實施「八大工程」,「護一城淨水、繪兩江畫廊、顯三鎮靈秀」,讓全市人民共享治水改革發展成果。
  • 建德下涯:「五水共治」再現「移舟泊煙渚」
    自開展「五水共治」以來,下涯鎮對全鎮養殖戶逐戶走訪,嚴格界定禁養區、限養區和宜養區,把主幹河道兩側100米範圍內列為禁養區,通過連續攻堅,實現禁養區全面退養,全鎮蛋雞養殖量縮減至24萬羽。源頭徹底切斷汙染源後,該鎮著手河道治理和沿岸綠化,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先後投入2000餘萬元開展水環境治理,有效保護水生態環境。
  • 青年路街道舉辦「同心共築中國夢 齊心建設美好家園」垃圾分類宣傳...
    為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營造文明、乾淨、整潔的社區環境,11月24日,長春市綠園區青年路街道辦事處舉辦了「同心共築中國夢,齊心建設美好家園」垃圾分類宣傳文藝匯演活動。本次活動在綠園區青年路街道辦事處六樓舉行。
  • 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面對不清的水、不綠的岸,覺醒的浙江,以抓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動員令,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治水攻堅戰,打出了一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