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治共管惠百姓 共建幸福新「棉紡」

2020-12-17 身邊24小時

鄭州市中原區棉紡路街道辦事處位於中原區東北部,是原國棉三、四、五廠所在地,轄10個社區和朱屯1個行政村,總面積1.97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10萬人。

「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黨工委團結帶領一班人,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勇於擔當,奮力拼搏,以城市基層黨建為引領,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抓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實踐,傾力解決轄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特色街區項目為帶動,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彰顯棉紡文化特色。目前,全轄區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向好,轄區環境持續改善,尤其是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完工,老社區的面貌發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轄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實施品牌工程 城市基層黨建有新看點

品牌示範,凝聚幹群向心力。「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始終堅持「黨員帶群眾、黨風帶民風、黨建統全局」的工作思路,始終把基層黨建放在工作首位,細抓嚴管、精耕細作,通過打造社區黨建示範品牌,發揮示範效應帶動其他社區硬體達標,軟體上檔次,工作出亮點。

通過抓換屆優化黨建隊伍,抓學習增強黨員幹部政治素質,以「兩委」換屆為契機,選能人、用強人、服眾人,選優配強了基層支部隊伍,年齡學歷結構更加優化。同時,通過嚴格落實理論學習制度、「三會一課」制度、黨員活動日制度等,進一步提升了黨員教育管理水平。通過整合資源,區域共建,加大投入,先後打造了方圓經緯社區的「五力」黨建,錦繡城社區的「六心」黨建、三棉東社區的「三色」黨建,通過品牌亮點的打造,增強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凝聚轄區黨員群眾、服務黨員群眾的功能設施和服務能力水平。目前,建成超過1500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4個,2個新建社區達3000平方米以上,完善的功能室加上經常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得到轄區黨員群眾高度認可,也吸引了全國的目光。2019年12月方圓經緯社區代表鄭州市迎接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工作成果觀摩。

「小馬扎懇談會」,優質服務暖人心。「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在落實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等活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黨建載體,為黨員群眾提供優質暖心服務,創新「一徵三議兩公開」工作法,購置500多個小馬扎,每月召集黨員群眾開展「變化大家看、發展大家談、行為大家評、治理大家議」「小馬扎黨群社情懇談會」,有效治理破解了居民反映最強烈的「封門劃院」「夜市擾民」「環境衛生」「公共安全」等問題100多件。棉紡路街道「以黨建為引領,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的先進經驗被省、市委組織部推廣。

實施融合共治

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有創新

「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按照「上級圍繞下級轉、條條圍繞塊塊轉、部門圍繞基層轉、幹部圍繞群眾轉」的工作思路,基層治理不唱獨角戲,突出街道、建強樞紐,整合各類資源,在全轄區推行了「路院共治」,提出「一長主責、三長協同、四方聯動」的「134路院共治」模式,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從路上延伸至院內,這既是空間上的延伸也是責任制的延伸,實現了區域無死角,責任全覆蓋。

堅持「條塊共治」。著力在街道和各級職能部門條塊結合、協同聯動上下功夫,具體是吹響「三支哨」:吹響「集合哨」,能做盡做主動攬責。哨音即指令,院長每日集結院內隊伍,做好樓院日常巡查,發現問題主動作為、及時處置。吹響「支援哨」,哨響人到迅速整改。成立「街道院長制聯動調度中心」,片長就甄別後的疑難問題向調度中心吹哨,調動「6+N」職能部門做出快速反應,做到「哨響人到、事畢人撤」。目前已通過「支援哨」解決樓道照明、垃圾分類、消防隱患等各類問題500餘件。吹響「動員哨」,廣泛發動全民參與。「棉西小院」引領居民做活基層治理的做法被《人民日報》等中央20家主流媒體集中報導,吸引省內外觀摩學習近百次。

堅持「黨群共治」。搭建黨員議事會、居民聯合會、部門協調會「三會」平臺,動員居民黨員和樓棟群眾力量,建立銜接有序、協調順暢的基層管理機制。目前,棉紡路街道已建立樓院監督員隊伍9支,黨員志願者隊伍12支,「夕陽紅」義務巡邏隊15支,定期組織參與樓院巡查活動,實現黨群共治合力最大化。

堅持「生態共治」。棉紡路街道立足轄區綠化基礎資源,認真謀劃,按照「城市園林化、庭院花園化」為藍圖,實施「一區兩廊三街四園五評」工程的思路,全民植綠、拆牆透綠、破硬添綠、見縫插綠,點線面相結合,草花樹相呼應,無死角、全覆蓋,營造愛綠、植綠、護綠的濃厚氛圍,全方位打造「美麗棉紡」。目前,5座遊園已基本建成,新增綠地6000平方米,新植月季、灌木6000餘株。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抓好落實惠民生

「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面對轄區基礎設施落後、物業管理缺位、私搭亂建多、環境髒亂差、消防安全隱患多、群眾意見大的狀況,不等不靠,勇於擔當,積極作為,重拳出擊「拆違治亂」,還空間於居民,先後拆除鐵皮房等違建2300多處,騰出空地因地制宜修建充電車棚、停車場及休閒健身廣場等。2019年以來,棉紡路街道緊緊抓住全市「雙改」「三項工程、一項管理」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契機,爭取專項資金約1億元,把老舊小區改造的惠民政策落實落細,徹底改善老舊小區的人居環境。

全區域改造,工程體量龐大。2019年3月起對轄區6個老舊社區進行了全域改造,含37個樓院,惠及居民約15683戶,工程量約佔整個中原區改造任務總量的21%,截至2020年10月底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

注重工程細節,彰顯棉紡特色。為把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落實好,棉紡路街道成立專班,以「保質量、保進度、保環境、保安全」為目標,堅持帳篷日例會、晨8點碰頭、紅袖箍民情員上樓入戶和進店訪商,「小馬扎」直通民意,一直在居民的「放大鏡」下開展工作。棉紡路街道還立足棉紡特色做文章,路院一體規劃,在對老街道、老建築、老設施、老廠房的微更新過程中,增加了很多體現棉紡特色的暖心細節,路燈燈罩棉花團、空調外機「國棉1956」、下水井蓋棉花圖案等細節再現了棉紡味道、棉紡文化。

構架「鐵三角」,推進長效治理。「雙改」工作三分在改、七分靠治,改造成果人人享有、鞏固成效人人有責,棉紡路街道圍繞長效治理,對6個老社區的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停車管理等進行整體打包,引進了正規物業公司,即:鄭州家泰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構建起了社區黨組織領導、居民委員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鐵三角治理架構。下一步,將按照條塊結合、社會參與、協同聯動,實現老舊小區改造後的長效治理工作格局,讓居民生活越來越美好。

啟動三廠街區改造項目

棉紡文化有傳承

「十三五」期間,棉紡路街道在項目建設上狠下功夫,積極提供優質服務,推進項目建設,棉紡路北側「方圓經緯」「盛潤錦繡東、西廣場」「宏江瀚苑」「升龍天匯」等項目進展順利,為中原區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充分發揮棉紡轄區曾經以紡織工業聞名、有較為完整的紡織工業遺址資源的優勢,在街道的積極推動下,市重點項目: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建設項目已落地,主體修復項目即將開工。

產業升級是街區的活力之源。在三廠中街兩側有保留完整的蘇式建築群,街道擠出發展空間、謀劃業態更新,增強區域發展活力。2020年8月棉紡路街道啟動了總投資約14億元的鄭州國棉三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改造項目,佔地面積約6.5萬平方米,改造範圍主要涵蓋三廠中街及生活區北部兩個蘇式建築圍合區。項目涉及地上建築27棟,其中居民樓24棟,1019戶居民,房屋面積小、房齡長、老齡居民多、困難群體集中、產權糾紛複雜。8月23日徵收方案入戶摸底,按照市、區「掛圖作戰、集中攻堅」行動要求,組建工作專班,成立臨時黨支部,集結9支黨員突擊隊,招募52名居民志願者,分組包樓、定人包戶,堅持做到換位思考、依法用情、有疑必復、有難必幫,僅用30天時間,居民同意徵收意向達98%。在徵收過程中,棉紡路街道通過徵集老物件老照片、頒發「榮譽居民」證書、優先創業就業等措施,居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補償實惠,棉紡紡織文化得以傳承,努力實現民生、文化、經濟效果「三統一」。「下一步,棉紡路街道三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綜合改造項目指揮部將充分吸納民智,聽取各方意見,圍繞全周期治理,把居民安置、建築修繕、文化挖掘、產業規劃、招商運營、創業就業等閉環管控,努力探索城市有機更新的新路徑。」中原區棉紡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高留念說。

「我們將在中原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打造特色街區、責任街區、活力街區為目標,久久為功,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為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貢獻棉紡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的偉大藍圖而努力奮鬥。」展望「十四五」,高留念信心滿滿。

【來源: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豐臺盧溝橋鄉「共建共治共管」融入社會治理每個角落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盧溝橋鄉靛廠村獲悉,清垃圾、優環境、靚家園,圍繞一系列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各類問題,靛廠村以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幹的實踐,將「共建共治共管」的理念融入村域社會治理的每一處角落。
  • 共建、共融、共治、共享讓這裡從「最醜」變「最美」
    從「最醜」到「最美」,是街區、園區、校區、社區共建、共融、共治、共享的成果。在北京,變美的不止這一個大院,一個平房區。在「黨建引領、四區聯動、多元參與、協調共治」理念的引領之下,隨著環境整治行動的深入,許多曾經髒亂差的「陋巷」變成了乾淨美麗的 「靚街」,垃圾遍地、狹窄逼仄的胡同變成了鳥語花香的花園,道路更順暢了,生活環境更加安全、和諧、宜居。
  • 盛世路社區共商共治共管破解「住商」之爭
    在此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芙蓉北路街道盛世路社區針對群眾反應強烈的住改商問題充分聽取多方意見,通過共商共治共管,著力破解了「住商」之爭,贏得了居民群眾真心點讚。 爭!住商資源難共享「住改商」是近年來城市發展的新「痛點」,很多住戶被人員複雜、電梯擁堵、房屋結構隱患等很多問題深深困擾。特別是地理位置優越的湘江世紀城富灣國際小區,「住改商」矛盾突出。 住戶黃女士說:「住宅電梯本就狹小,大量外來人員進進出出,上下班時我們經常等不到電梯。」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共駐共建,開闢黨員服務中心、黨章文化園、黨建聯盟等黨建新陣地,聚合單位資源、聚力項目建設,發力「城中村」改造;共商共治,推出了東湖夜話、民情快遞員、百姓家常議事會等創新基層治理新途徑;共擔共享,編制出了屋頂菜園、志願服務精準配對等黨建新紐帶。
  • 福州:共建共治共享 社會治理開新局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成為關鍵詞。  近年來,福州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的時代命題,加快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治理答卷,並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第一次交流會上進行交流。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家園-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在帶領大家學習全會精神後,張婭開門見山地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我們生活的社區就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連接著千家萬戶的生產生活。社區治理好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社區治理水平和能力也直接關係著社會治理的效能。對於社區治理,大家有好的意見建議,儘管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
  • 花園南裡社區: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
    近日,花園南裡社區召開了以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為主題的座談會。隨後,大家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工作,並結合「共治共享共建」的主題暢所欲言,表達對建成新「花園」的熱情和嚮往。來源:濱海時報【來源:天津濱海新區文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閩臺鄉村融合邁新步:從農業合作到共建共管
    (臺海觀瀾)閩臺鄉村融合邁新步:從農業合作到共建共管中新社福州9月2日電 (閆旭)「這是四季芒果,一年四季都開花結果;這是九品香水蓮花,做成香蓮茶可美容養顏;這是黃金木瓜,既漂亮又非常好吃……」走在福州福清市江鏡鎮南宵村的休閒步道上,臺灣農技專家黃來裕對路旁農田裡連片的果苗如數家珍
  • 「共建共治共享·2019幸福小區」調研報告之六南京五礦·御江金城...
    探索幸福小區新路徑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如何滿足社區居民多元化的新需求、創建幸福小區,是城市重心下移以後社區基層黨組織和物業服務企業思考的新課題。物業服務企業作為連接社區、小區與居民家庭的紐帶,是「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的推動者和踐行者,處在基層服務第一線,直面各類矛盾糾紛,基於專業化服務管理優勢,會同基層黨委、政府、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等主體共同協商,共同解決小區治理中的問題,推動幸福小區建設,為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環境,使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提升,彰顯物業服務專業價值。
  • 共融共建共治共享 甸柳新村街道「紅領物業黨建聯盟」 成立!
    「作為轄區內最大規模的龍頭物業企業,將繼續努力配合社區開展各項工作,加強與社區的共融共建共治共享,在『共創文明社區,共建幸福家園』中爭創一流,再創佳績。」上海中建東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區域公司黨支部書記梅新洲代表物業單位發言。
  • 舟山市教育局與六橫管委會共建共管六橫中學
    上周,記者見到唐老師時,他正帶著新接手的高一(2)班新生在操場上軍訓。操場另一側的宿舍樓、教室樓,正在如火如荼興建中,土建工程預計9月底竣工。去年以來,六橫管委會投資3000萬元對六橫中學進行改擴建,並與市教育局達成共建共管六橫中學合作機制,此舉有利於提升海島教育資源,促進海島教育均衡協調發展。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在新時代背景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醴陵:共建共治共享,打造15個「各美其美」的幸福屋場
    在打造幸福屋場中,該組計劃給果園菜園和花園安裝1000米竹籬,截至當天已安裝500多米,預計11月中旬將全部安裝完畢。安裝菜園竹籬。今年,醴陵市按照「五有」(群眾有意願,住戶有規模,服務有設施,工作有基礎,文化有特色,管理有機制)「六無」(無違建,無亂象,無汙染,無損毀,無陋習,無攤派)的標準,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原則,充分調動黨員、新鄉賢、能人和群眾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化底蘊和資源,利用在浦口鎮貫古社區新屋組、東富鎮東富村東富組等地打造15個「各美其美」的幸福屋場
  • 【觀點】龔維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體系
    總書記視野開闊,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了解人民群眾的新期盼,要求把民生這個概念放在更大的範圍裡、更高的層次上來理解,把安全定位為最基本的民生。推進路徑——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十九大報告第八部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應急管理既是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又是社會治理的一部分。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 以公園社區規劃治理為紐帶共建共享幸福城市
    成都作為公園城市理念的首提地,把公園城市的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樣本,需要紮實落實公園城市的理念,以公園社區規劃治理為紐帶編織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以多元共治為途徑,締造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公園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需要把「人民城市為人民」作為核心價值取向,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則,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公園城市建設、共享公園城市發展成果。
  • 論道·共建共管機制如何有機融合?
    魯文俊: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特別是在這個涉及共建、共管這個方面我們要實現新的突破。也就是在我們現在目前和社區已經建立了共建共管的機制,包括我們的一些執法協作,森林防火的聯動機制,以及我們用網格化管理,有獎舉報等一系列的機制來較好地保護好我們梵淨山。
  • 比心陪練:面對新挑戰,應加強平臺、監管部門、用戶、第三方共建共治
    12月2日,備受行業關注的「2020音視頻直播行業綠色內容生態共建峰會」在京開幕。疫情之下,在線文娛等「宅經濟」迅速崛起,為推動中國經濟內循環提供了新動力,而音視頻直播行業,或將成為下一個消費經濟洪峰的誕生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平臺治理方面也面臨新型挑戰。
  • 廣州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廣州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加大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力度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張碩輔講話 溫國輝陳春聲章熙春等出席大洋網訊 昨日,廣州大學城校地共建共治共享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