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

2021-01-18 遼寧臺趣看天下

我們中國人大多都很講究有「福」無「福」,誠摯的祝願一個人的時候,喜歡祝對方有萬事勝意,有兩個人相遇、相知我們喜歡說這兩個人是有緣分,過年的時候更是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倒著貼寓意著福到了,這都是我們對於有福的認識。

但是在我國著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看來,一個人後半生有福無福,要對「人」心狠。王陽明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和「儒學大家」孔子齊名,被人們稱為「聖人」的人,他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心」,如何修心如何治心,並有了響徹千古的「陽明心學」流芳至今。

王陽明曾告誡他的弟子們: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往後餘生才能越來越有福!

一、對自己心狠

普通人終其一生也不過匆匆數十載,活到五十歲,也是開始人生的下半段旅程的時候了,這個時候的我們就算很健康,也肯定不能和小年輕們比精氣神兒了。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自己心「狠」一點。

不要再像年輕時候那樣在外奔波了,更不要放縱自己的欲望越來越大,畢竟半輩子過去了,你想要得到的東西,應該都已經得到了。

所以,五十歲以後不要再把全身心的心思都放在那些「欲望」上了,畢竟不論什麼都沒有身體的健康重要,這個時候就是修身養性的好時候了,我們的人生閱歷經過了半輩子的沉澱,已經是年輕人沒有的獨特魅力,所以也沒必要再拿身體去和年輕人拼什麼。

所以,人到五十,要學會對自己「狠」一點,舍下那些欲望,多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往後的日子才能越過越幸福!

二、對子女心狠

自古以來,就有「父母之為兒,為之計深遠」一說,好像只要做了父母,就必須要把子女們的一生都給安排好才可以,但其實還有另外一句老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這就是在告誡天下父母,子女們自有他們的福氣,人生的路該怎麼樣還是靠他們自己去走。父母只能因勢利導,若是插手的太多只能適得其反。

特別是當我們五十歲時,子女們應該也長大成人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放手他們出去歷練歷練,獨當一面了。

父母和子女們肯定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所以雙方的生活方式和所接觸的人都是不一樣的,圈子不同若硬是每天綁在一起,強行介入對方的生活,那肯定彼此都不舒服,既然如此,還不如不那麼過多的幹涉子女的生活,給彼此都多一些的自由空間,豈不更好?

可能在你放手子女自己闖蕩的時候,他們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但是這都是他們成功路上的必經之路,是每個人長大都要經歷的,畢竟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是一直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的溫室花朵,孩子們也是成年人了,並沒有父母想像中的那麼脆弱不堪。

這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要對「2個人」心狠,往後餘生才能越來越有福!

王陽明心學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點擊上方商品卡~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世要對3件事心狠
    俗話說:「活到四五十,人生過半」,確實!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五十,要對這3件事情「心狠」!
    人到五十,很多人都會有「中年危機」,這是因為就正常情況來說,人的一生大多也就是八九十歲,頂多也就一百來歲吧,活到了五十歲也就說明人的一生道路走到了一半了,是時候跨越這一道分水嶺,迎來人生後半場的時候了。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對觸碰到底線的人,要學會「心狠」
    王陽明曾經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心軟的人都很善良,但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往往會成全了他人,傷害了自己。心軟的人通常意志都不怎麼堅定,容易被他人利用,最終成全了別人,自己一事無成。所以,為人處世,要學會對這幾件事「心狠」。一、對自己的兒女,要學會「心狠」為何要對兒女心狠?
  • 鬼谷子說:「心軟之人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事,要對這幾件事心狠
    鬼谷子說:「做人不要心太軟,太心軟的人是無福之人,容易被欺負,容易吃虧。」人生在世,要對這幾件事心狠:第一件事,對自己的兒女「心狠」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非常寵愛,放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恨不得將自己的所有拿出來供給孩子,但是這樣的愛只是溺愛,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的好處。
  • 王陽明:「活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2件事,要學會狠心一點
    古人說「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50歲後人的命運也就基本定格,此時的人就應該更多地為自己晚年生活做打算,晚年生活才能幸福順遂。王陽明和孔子並稱為「聖人」,後人評價他「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告誡中年人:活到五十,人生過半,需要對這2件事狠起來。
  • 王陽明:人到四五十,對這3件事心狠一點,別等60歲以後才頓悟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為人處世要對三件事心狠。一、對兒女心狠一點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身為過來人,我們最清楚兒女終將成長,他們會獨自工作,獨自生活,會認識自己的愛人,建立新家庭,會比我們過得更幸福。
  • 鬼谷子:「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真的有福氣的人,牢記3句話
    鬼谷子將必生聰慧撰寫進《鬼谷子》一書裡,書上說:「心軟之人就是無福之人」單純又心軟的人,似乎很容易共存,滿足別人。其實,沒有原則的表現,只有理解一種憤怒感。「人善被人欺,馬善被別人騎」,這樣的人,不僅會容忍別人對你的尊重,還會受到別人更嚴厲的對待。
  • 王陽明心學智慧: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
    老友點點頭,就把自己人到五十還覺得自己沒啥作為的惆悵告訴給了王陽明。王陽明聽了,笑著說道:小弟啊,你要記住,人到五十,還在這幾件事上瞎忙的,註定勞碌命啊,希望你沒有。王陽明是誰?首先,人到五十,還在為自己工作定性瞎忙。王陽明:人到五十的人,是一個進入了人生暮年的年齡。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本來是要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好好地再工作幾年,就退休了。
  • 鬼谷子告訴你:心軟之人乃無福之人,牢記3句話讓福氣緊隨左右
    平時我們都喜歡說做人要足夠善良,對人要足夠真誠一些,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教育人方法,可是在教育人足夠善良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告訴他們,做人不能太心軟,因為過於心軟之人,往往都會得不償失。我們的古人鬼谷子就喜歡告誡自己的弟子們,做人千萬不可心太軟,心軟之人乃無福之人,一個人需要做到以下3點,才更加有利於克服心軟的毛病,從而讓好運逐漸眷顧自己,也讓自己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 對別人心軟,對自己心狠的星座
    有些人的心很軟,但僅限於對別人心軟,對他人不合理的請求總是有求必應,哪怕要委屈自己;寧可對自己殘忍,也要盡力成全別人……想知道哪些星座對別人心軟,對自己心狠嗎?摘星工廠—星吧這就來告訴你!雙魚座心軟,是雙魚座人的最大特點。這個星座的人總是習慣性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也常常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很多時候,雙魚座人寧可自己吃點虧、受點累,也不會讓別人遭受一點委屈。這就是典型的對別人仁慈,對自己殘忍。就算因此飽受心靈的煎熬,最終,雙魚座人還是會堅持自己最初的選擇。
  • 俗語老人言:男人心軟一生窮,女人心軟褲帶松,說的真有道理
    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文字,像唐詩宋詞這樣的經典,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能吟誦幾句,既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也能增加個人的品德修養。其實,歷史上留下下來的也有許多民間的智慧俗語,因為農村文化水平都很有限,有文字記錄下來的很少,都是口耳相傳,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也很大,下到3歲小孩,上到80歲的老人,都能說幾句。
  • 王陽明心學智慧:「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這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交流心德的時,有感而發。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大智慧的人。
  • 鬼谷子: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牢記這2句話,福氣日漸增多
    這是90年代紅遍中國大街小巷的一首歌《心太軟》,現在聽來,何常不是現在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會有人為了成全他人而委屈了自己,做什麼事都太顧及他人的感受,自己卻默默承受所有,心軟的人,是最需要人心疼。可往往心軟的人也更容易被人利用。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
  • 《王陽明心學》精選10句人生智慧,每天讀一遍,做個內心強大的人
    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3、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如今於凡忿懥等件,只是個物來順應,不要著一分心思,便心體廓然大公,得其本體之正了。
  • 王陽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王陽明,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他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他用一生告訴我們:人活到極致,是節制。王陽明家訓中有一條:「節飲食,戒遊戲」。王陽明因軍功卓著,遭小人記恨。他們散播各種謠言,對王陽明百般侮辱。王陽明卻全當沒聽見,一點火氣沒有。他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節制脾氣,是往寬處想,往好處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節制脾氣,是有了情緒不積累,及時疏解。節制脾氣,是一旦無法控制情緒,能夠想到先平復情緒再處理問題。
  • 王陽明: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是得失之心太重
    王陽明說,人為了生存,難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東西,諸如金錢、名利、地位,不過,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導下追尋這些,有的人卻只是一門心思地追求外物。 你的人生慌亂,根源就是得失之心太重如果我們的內心永遠盯著那些外物,必然會累得死去活來。
  • 老人說:「人到五十歲,應懂五句話」,才能迎來人生第二春
    因此,人到五十,就該慢慢閒下來,思考一下人生。年輕時說思考人生是調侃,這個年齡段如果還不思考人生,晚年的幸福或許會擦肩而過。男方家長認為,為了孩子可以退一步,以後不鬧了;但女孩的家長卻不幹,認為自己半輩子吃虧了,現在又要把女兒賠進去,好說歹說就是不答應。兩個孩子無奈,抱頭痛哭後雙雙跳河,幸被人救下。雖然現在事情還沒有完美解決,但正在朝著好的方向努力。老師也去勸了,第一句話就是「人生何處不相逢,莫因小怨動聲色」。
  • 王陽明「心學」:福運弱的人,往往會敗在這四個人身上,要警醒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險些遺忘了對文史界非常重要的王陽明以及他的「心學」,好在近些年王陽明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大眾的視線中,被我們細細品味他的思想。王陽明:而福運弱的人,往往會敗在這四個人身上,一定要警醒啊。第一個人:德不配位的領導。
  • 王陽明:做個心中永遠有光的人!
    心是身上燈,照亮前行路人們常說:「心是你身上的一盞明燈,能夠替你照亮前行的路。」確實如此。心裡有什麼,你看到的就會是什麼。從前有一位老婆婆,她家中的兩個女兒,老大嫁的丈夫是一位賣傘的小商販,老二嫁的丈夫則是一位賣鞋的小商販。每當晴空萬裡的時候,老婆婆就滿面愁容,嘆氣道:「太陽這麼曬,買雨傘的人很少,大女兒該怎麼生活呀?」可到了下雨天,她又擔心自己的二女兒:「雨這麼大,誰還去買鞋呢?我那二姑娘的日子也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