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咖聊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成年人的社交活動裡離不開隨禮,尤其是每年的畢業季必定會有升學宴,結婚季免不了參加幾場婚禮,甚至有時候隨禮隨的都有點懷疑人生了,很有可能半年的收入就這樣被隨出去了。其實隨禮也應該有一個的篩選,不要什麼樣的禮都隨,不光要有親疏遠近之分,還要看清每次隨機的噱頭是什麼,要不然真的有可能錢白花了,對方還沒有領你的情。
隨禮的目的就是想搞好人際關係,朋友之間禮尚往來,可以更好地溝通感情,但是在送了一圈錢以後發現,有些錢花的是真心的冤枉,而且很有可能有去無回。就像下面說的這四種情況,基本就沒有必要隨禮,有花在這些地方的錢,不如幹點兒正經事兒,既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順便還能篩選一下自己的朋友圈。
只出不進的禮不隨
認識的人多了,免不了遇到一些趨炎附勢的,臉皮比城牆還厚的假朋友。這些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但凡有點什麼事都主動和你打招呼,告訴你一聲,順便提醒你別忘了隨份子。但是當你有事情的時候,通知到他那裡,就如同石沉大海了一樣,得不到一點的回應,和他當初積極找到你的狀態完全是兩回事。
換個角度看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只負責收錢而不負責隨禮,你和他之間的交往,基本是只出不進。也就是說他需要你出錢的時候,你花錢就好了,而當你需要他隨禮的時候,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子,他壓根兒就沒想在你身上花一分錢。這樣的人極其自私不說,單就人際交往的這種態度就不正確,他是在考驗別人的智商嗎?
還是想鍛鍊一下別人的情商?誰也不是傻子,更不要把別人當傻子,這樣人的禮以後都不要隨,有錢也不給這樣的人花。因為和這樣的人交往,永遠見不到回頭錢兒,所以沒有必要在這樣的人身上投資。
沒事不走動,有事想起你的禮不隨
真正的朋友未必每天都湊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在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幫助到你,彼此之間相互不打擾,但卻能時常惦記著對方,就像古人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維繫彼此的是珍貴的友情,而不是繁瑣的人情世故。
朋友之間不常走動,未必是沒有感情,但是有些朋友沒事不走動,需要你隨禮的時候才想起你,這樣人的友情就有待考量了。暫且先不說他的動機,但就這樣人的行為就不適合做朋友,這等於是在鑽別人的空子,低估了朋友的智商。
誰都知道錢放在自己兜裡更讓人放心,但前提是這個錢需要自己辛苦去賺,而不是在那裡光想著空手套白狼,最主要的這個錢還是朋友的。如果這樣的人找到你隨禮,一分都不要給,不高興完全可以絕交。
巧立名目的禮不隨
有些人就喜歡考驗自己的社交能力,順便驗證一下自己朋友圈的實力,而且組織能力還特別強,時不時地給自己搞一場活動,從朋友那裡拉一些贊助,讓自己的錢包鼓起來了。如果是家裡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朋友參與,這些都可以理解,怕就怕沒事兒找事兒,自己巧立名目的製造活動,變著法的讓朋友來隨禮,就有點讓人膈應了。
如果是正常的朋友之間的禮尚往來,都可以理解,怕就怕拿朋友當冤大頭,有事沒事讓朋友破費就不好了。朋友礙於面子不得不參加,並不代表他就認同你的行為,時間久了誰都會看出真相,暴露真相的後果就是朋友之間以後再也不相往來。錢花完可以再想辦法賺,但是友情失去了,有可能再也換不回來了。
有禮不隨,不知主人是誰
成年人做事,講究事出有因,要了解事情的源頭在哪裡,然後再去做。就拿隨禮這件事來說,如果連主人是誰都不知道,單就靠朋友之間的朋友相互傳話,來通知你隨禮,那麼這樣的錢大可不必花。
首先這次活動的主人對你就不夠尊重,搞不好連你是誰都不知道,只是為了收錢,才讓別人通知你。這樣的人沒有必要搭理他,他又不是慈善組織,為什麼要把錢給白白給他?錢可以花,但是一定要花得明明白白,畢竟是自己辛辛苦苦一分一分賺的,不要花了錢,最後還讓別人拿你當傻子,這樣就不好了。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