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隨禮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別人家裡發生了紅白喜事,你湊個人情,表示慰問或祝賀。
本來隨禮是一個增進雙方感情,加強聯絡的一種方法,但是如今很多人打著「感情牌」,暗地裡卻在算計著怎麼賺錢。
所以對於隨禮這件事,一定要慎重。在職場上,有幾種禮最好不要隨,吃不討好,當然如果你錢多花不完,那就當我沒說,也不能攔著你不是。
1、看不起你的人,就不要去隨禮
不管在哪,有人的地方就有階層,就會出現鄙視鏈。
有些人平時根本看不起你,連話都不怎麼想和你說,但是到了他有事的時候,就希望你去湊個數。對於這樣的人,你千萬別礙於面子去隨禮,否則就是看輕了自己,還花了冤枉錢。
部門有個女同事A,平常沒事在公司各種炫耀自己有錢,老公家多富有,處處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同部門的同事B來自農村地區,生活很節儉,衣著樸素,因此常常受到A的嘲笑。
有一次A買了新房,就喊著部門所有人一起吃飯,想著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家都去了,而且每個人都給了紅包隨禮。
吃飯的時候相安無事,和和氣氣很開心。沒想到,晚上的時候,A在部門群裡面把每個人的隨禮都公開了,還按照金額大小進行了排序,同事B隨禮最少,只有100。A陰陽怪氣的說,有些人真是臉皮厚,喜歡到處「蹭吃蹭喝」。
不管錢多錢少,都是一份人情,幹嘛用來攀比呢?如果A看不起別人,就不要主動交往嘛,居然還變著法子貶低他人。
所以如果遇到看不起你的人,就別去隨這份禮了,對方永遠不會成為你的朋友,最多就是個熟悉的路人而已。
2、打著賺錢目的的宴請,別去隨禮
有些人辦酒席,動輒就是一百桌起,甚至還會更多。仔細想想,他們哪裡會有那麼多的朋友呢?
其實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見過的,一面之緣的或者點頭之交的人都邀請一遍,反正能來得都來,來的人越多,賺的錢越多。
最可恥的是,有些人在公司和他人沒有什麼交往,但是仗著自己有點點小權力,就邀請全公司的人去,還每個人都發通用的請帖,務必到時候去參加,趁機能撈一筆是一筆,以後下臺了或者離職了,就沒機會了。
這種宴請,多半就是為了讓別人多送錢,送少了,肯定會被人看不起,說你小氣,還可能到處宣傳你「太摳門」,到最後反而是你的不對。所以這種宴請堅決不要去,自己的錢也是辛辛苦苦賺來的,為何要「白送」給對方。
3、大小事情都暗示要你隨禮的,別交往了
有個同事阿明,去年請我們吃了好次飯,每次都要隨禮。一次是生二胎,一次是房子裝修,一次是生日,還有他老婆生日等等,幾次下來我花了好幾千塊錢。
後來我想通了,為什麼阿明那麼喜歡請人吃飯,還要隨禮。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賺錢」,另一方面就是要面子,愛熱鬧,但是又想著別人替他買單。
後面阿明再請大家吃飯,基本沒什麼人去了,就算得罪了他,也無所謂。真有難處,大家可以給他捐款幫助,但是總用這樣的方式來讓人「隨禮」,真是沒有什麼必要,不僅浪費錢,還很鬧心。
4、不懂回禮的人,以後也別再隨禮了
古語云:來而不往非禮也。只想著別人對他好,是理所當然,而他們自己從來不想著回報,是非常的不禮貌。
那種人把別人的隨禮當作是應該的,等你有事想找他們的時候,電話打不通,微信不回復,這種交往完全沒有必要了吧。
有些同事關係本來就不怎樣,他們只曉得索取,而不會付出的,那就算了吧。本來人情來往是為了增進感情,但你花在他們身上的錢,就像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你又不是錢多多,幹嘛去花這種錢呢。
5、好久不聯繫的,沒什麼來往的,也別隨禮了
有些同事離職後,基本沒啥聯繫,就算以前關係還不錯,但是時間一久也會變淡,說不定這輩子都很難再有什麼交集了。
遇到這種同事的宴請,還是多掂量下,別礙於面子就一定去。說不定對方也只是礙於面子聯繫下你,對於你去不去其實並沒有放在心上。所以沒必要為了充面子,就一定得到場,有句話說得好:好久沒有聯繫的人,那就不要聯繫了。
與人交往,別什麼禮都去隨,除非你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多得沒地方放了,否則還是要多掂量一下,別被人當了傻子,當成了韭菜,那只是費力不討好,還惹得一身騷。
原創文章,寫作不易,轉載請獲得授權並標明出處,關注公眾號:職場生存法則說,查看更多職場文章,以及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