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養成良好做題習慣,從數學應用題解題過程開始,輕鬆提分

2020-12-13 騰訊網

在低年級的時候,我是強烈建議的,學習數學以培養興趣為主,將邏輯習慣作為目標鍛鍊孩子的思維,不會讓他做很多的題目,更多的通過數學遊戲,比如九宮格玩具、數字謎遊戲,數字積木等遊戲進行,此類的趣味數學,可以讓孩子們通過故事、遊戲、圖形來加強對數與圖形的認識。

到了中年級,如果光是用快樂數學的角度來學習數學的話,你的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差。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知識需要你掌握,數字越來越大,應用題越來越多,知識點越來越加深。所以你要改變你的策略,掌握好優秀的做題方法,解題思路是關鍵,這樣才能一招百勝。

今天艾娃老師主要想通過一道題兩個方面來講一下學習數學的習慣問題,家長們平時多注意下,越到高年級,你會越輕鬆。

一、你的孩子能夠做到將文字轉變成數學語言嗎

艾娃老師一直把這個思想認為是學習數學的核心大招。因為大量的應用題無非就是將數學知識通過不同場景的轉換一種映射。

舉個題目:

例:用一個杯子向空瓶裡倒水,如果倒進2杯水,連瓶共重200克.如果倒進5杯水,連瓶共重380克.算一算:一杯水和一個空瓶各重多少?

解題思路:

(1)你做到讀題化重點了嗎?是不是有一個空瓶,兩種情況:一次是倒入2杯水,共重200克;另一次倒入5杯水,共重380克(重點就是連瓶的重量)

(2)你會把文字轉化為數學語言來表示嗎?

可能艾娃老師是標準的理科生,在讀研的時候輔修了計算機,編程思想中,重點強調要將項目需求轉變成計算機語言來表示,這樣可以更好的寫代碼,其實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能夠把文字轉變成數學語言,這樣能夠直擊知識點,題目會變得很簡單,很簡單。

瓶+2杯水=200克

瓶+5杯水=380克

你看,兩個等式就表達了題目的意思,學生一看,用第二個等式減去第一個等式,就能求出3杯水了,不就是最簡單的等量代換知識點(等式加減)麼!

這一題我們是將應用題文字轉變成了等式,進行等量代換,轉換成我們所學過的知識點,還有其他的數學語言麼?

☆畫線段

☆畫表格

☆畫圖形

……

艾娃老師認為但凡能夠簡化題目,化難為減的方法都是好辦法,所以養成這種習慣是能夠極大提升解決數學問題能力。

二、你的孩子能夠做到寫出每一步算式並附加說明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同樣一道題目,你的思維深度是如何,每個小朋友都不一樣,還看上面那道題。

我們來寫一次算式,大多數孩子是這樣寫的:

(1)380-200=180(克)

(2)180÷3=60(克)

(3)60×2=120(克)

(4)200-120=80(克)

好了,答案求出來了,考試這樣寫,沒問題,平時我希望孩子能夠多加一步,寫出每一步的意思,那是不是更能夠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呢?不要嫌麻煩,中年級很重要,高年級你會很輕鬆。如下:

(1)三杯水的重量為:380-200=180(克)

(2)一杯水的重量為:180÷3=60(克)

(3)兩杯水的重量為:60×2=120(克)

(4)空瓶的重量為200-120=80(克)

所以這道題完整的做題思路是:

例:用一個杯子向空瓶裡倒水,如果倒進2杯水,連瓶共重200克.如果倒進5杯水,連瓶共重380克.算一算:一杯水和一個空瓶各重多少?

思路:

(1) 讀題劃重點

(2) 將文字換成數學語言

瓶+2杯水=200克

瓶+5杯水=380克

掌握解題思路,開始做題:

算式:

(1)三杯水的重量為:380-200=180(克)

(2)一杯水的重量為:180÷3=60(克)

(3)兩杯水的重量為:60×2=120(克)

(4)空瓶的重量為200-120=80(克)

答:一杯水的重量為60克,一個空瓶的重量為80克。

三、陪娃的過程中,艾娃老師會發現孩子幾點問題:

1、 做題時,解題思路在腦子裡,沒有寫在試卷或者草稿紙上,做題都是用腦想口算的。

你覺得準確率會高嗎?或者說,艾娃老師知道你腦子裡想的解題思路嗎?也許你做對了,但我更希望你能夯實你的解題思路,為以後打下良好地基礎。

2、 重答案、不重過程。

不管是做題的時候,還是講題的時候,都遇到過,常見的問句是,"老師,我做得對不對";"答案是不是這個";

講題時,不做思路筆記(題目的解題思路),只記錄解題算式,但凡你看到試卷上只有算式,沒有線段、表格、等式或者文字說明的筆記痕跡,那希望能夠改善這種情況。

四、總結

寫了那麼多,其實很簡單,希望大家和艾娃老師一起來做:

1、 增加孩子的草稿紙的使用率;(題目的解題思路)

2、 規範孩子的做題過程;(試卷上的算式寫法)

3、 強化孩子的聽課效率與記錄規範。(老師講題時的記錄習慣)

4、 認真書寫

如果在中年級的某一天,孩子拿到一份試卷,能夠看出這題考的是哪種題型,有哪些什麼解法,我相信越往後,家長們也會越輕鬆,孩子越進步。

相關焦點

  • 初三學生備戰中考數學,適當多做題,提高解題速度,養成解題習慣
    初三學生備戰中考數學,適當多做題,提高解題速度,養成解題習慣中考數學取得理想的成績,初三學生需要提升計算能力,需要快速理解題目,要學會分析問題,找出各條件的相互關係,要會歸納各題型的特點,做題時多總結,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
  • 解好「應用題」,等於拿下小學數學的「半壁江山」
    整套書,都是這樣,將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都融入到數學故事中,形式活潑有趣,圖例形象清晰,能很好消除孩子對應用題的畏難情緒,同時鍛鍊他們的模型思想和應用意識,有效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這套書不僅幫孩子學會審題和解題,還能幫助孩子通過閱讀,形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有自己的思路,不再出現——「老師講的題我都明白,可自己做的時候就不會了」這種情況。
  • 別靠蒙做題了!學會這些數學解題技巧,它不香嗎?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拜託大家不要再懷著這種不靠譜的心理去做題了,真正學會一些解題技巧不好嗎? 假如大家在考數學的時候遇到了一點都不會的題,那就學一學以下這幾種方法,最起碼不是靠蒙那麼碰運氣,而是有一定邏輯推理,提升幾倍正確率,快來看看吧~ 一、單選題解題小技巧 單選題一般有以下幾種解題方法!
  • 數學學習方法總結〈提分要點,悄悄逆襲〉
    ③數學是一門有序的學科。不要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唯有將公式理解吃透並爛記於心才能輕鬆地加以運用。3.大量練習很重要①大量做題可提高數學學習所需要的計算能力,培養數學思維②數學題需要沉下心專注去做,戒驕戒躁。
  • 洛陽文科673分考生賀琪航:做題要養成良好習慣,志願北大
    「文科考生賀琪航在今年高考中勇創佳績,總分673,其中,語文126分,數學149分,英語140分,文綜258分。」這是7月26日,記者從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獲悉的。記者對其備考和做題習慣進行了採訪。學習要注重「學習—積累—反思—總結」流程「四個科目的學習不都外乎學習—積累—反思—總結這一個流程。」
  • 二年級數學應用題,練完這100道應用題,提升孩子解題能力
    二年級數學應用題,練完這100道應用題,提升孩子解題能力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生以後的代數與幾何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有利於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特別是對於剛剛開始學習應用題的二年級學生。應用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自然不容低估,但許多教師在教學問題應用效果上並不突出,這主要體現在學生應用題嚴重缺失上。當然,應該詳細分析學生失分的具體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應用問題習慣並建立正確的解決方案。
  • 計算題出錯、應用題撓頭......12個數學「難題」我們帶您破解!
    「讀圈問想解」就是做題的時候養成的思考解題習慣:讀題-圈重點-看問題-想思路-開始解題。小朋友做題的時候如果能按照這個步驟,能夠幫助培養解題習慣和邏輯性完整性,而不是每道題拿到題就開始下筆,這樣很容易忽略到關鍵的地方或者就是平時說的粗心。
  • 解密:數學應用題為什麼可以靠背誦提高解題能力?
    解密:數學應用題為什麼可以靠背誦提高解題能力?1最近正在精讀日本作者佐藤亮子寫的超級學霸日常養成手記《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一書,其中《應用題也可以靠背誦提高解題能力》這篇文章的育兒觀點我算是第一次聽過,這樣的育兒經驗談同樣顛覆了我的育兒認知。
  • 初中數學教學,解題策略實踐研究,養成反思的習慣,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學科,解題方法與策略的滲透與教學尤為重要。本文就數學解題策略的學習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並對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解題策略進行了分類說明,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解題策略提供了參考。加強應用意識是教育改革的需要。重視數學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
  •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50題,列印練習,期末衝刺98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應用題精選50題,列印練習,期末衝刺98通過這次期中考試,同學們應該更直觀地感受到四年級數學相較於之前,難度有所提升。昨晚就有位四年級家長在後臺說孩子這次期中考試,數學就只考了88分,要知道之前孩子可是經常考滿分的呀!四年級數學,考試重點不僅僅在於數學概念和公式等基礎知識,更多的是考驗同學們綜合作用的能力,這在應用題這個題型就能看出來,上面提到的這個孩子就是在應用題上丟了很多分!
  • 數學真能幫大忙— 掌握這20類應用題,小學數學再無難題!
    在小學階段,孩子除了要學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之外,還要掌握的最重要的題型就是應用題。僅僅從應試的角度來看,應用題在數學試卷中的分值佔比就不小。以一份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卷為例,應用題的分值已經高達40分。年級越高,應用題佔比越大。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小學階段學好應用題,也是為中學階段的物理、化學打好基礎。因為應用題,一般都是運用文字和數字的組合提出問題。
  • 高中數學140分,真的這麼難考嗎
    收好這份數學寶典,為你高中數學提分之路助力!01.總結相似的類型題目。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習慣,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鬆。高中數學的良好習慣應是: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
  • 四年級數學:常考200道應用題,多練習,考試爭取拿高分!
    四年級數學:常考200道應用題,多練習,考試爭取拿高分!四年級階段是小學過渡的時候,知識難度也在慢慢加深,想要學好數學這門科目。一定要掌握好基礎公式定義,然後平時多練習和總結。最近有很多四五年級的家長在給我反映,孩子上了四年級之後,數學成績就開始下滑,每天也在給孩子補習,平時孩子也學得懂,可一到考試總是不理想。其實在四年級階段,數學最拉分的就是應用題型,不像二三年級那樣只考察運算能力了。應用題考試分值很大,只要出錯,那麼在考試中分數就難上高分。所以想要數學成績突出,應用題是必須掌握的知識點。
  • 高中數學差的提分方法 高中數學差生的逆襲經驗
    高中數學差的提分方法一1、極端性原則,將所要研究的問題向極端狀態進行分析,使因果關係變得更加明顯,從而達到迅速解決問題的目的。極端性多數應用在求極值、取值範圍、解析幾何上面,很多計算步驟繁瑣、計算量大的題,一但採用極端性去分析,那麼就能瞬間解決問題。
  • 葉聖陶: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他倆寫作業的習慣正好相反,成績也相差很大。小晨來到後稍微休息一下,就掏出課本和作業本,按照作業記錄,開始埋下頭,一動不動,專心致志寫作業;小夏呢,來到後先玩一會,再慢慢地掏出作業。她寫作業的時候,寫一行,或者做兩道題,就玩完鋼筆或者四處看看,有時候發呆一會,再接著寫。小晨寫完一科作業時,小夏第一科作業還沒完成一半。
  • 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需要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抓好四個方向
    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需要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抓好四個方向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學好數學,需要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培養一年級學生學好數學的習慣,需要抓好以下四個方向。一、格式規範,書寫認真學寫數字是數學書寫的基礎,美觀的數字書寫是數學書寫的主心骨。數字書寫宜大小適中,一般以作業本的格子寫滿較為合適,過大過小皆影響美觀。最忌諱時大時小,參差不齊。此外還要注意橫平豎直,線條流暢。數字寫好了,數學書寫也就成功了一半。
  • 一年級數學下冊考試,只考了98分,一細節看出學生的解題習慣很好
    一年級數學下冊考試,只考了98分,一細節看出學生的解題習慣很好。這是一套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的考試試卷,學生只考了98分,但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學生掌握了良好的做題習慣,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套試卷就知道了。
  • 四年級數學上冊易錯題集錦(附答案)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奠定基礎的時候,在這個階段,數學學習雖然較為簡單,但是卻不可掉以輕心,因為很多重要的基礎知識都需要積累到位;很多孩子上了初高中,發現自己好多簡單的數學題目都不會,很多公式也不知道怎麼用,說到底,就是因為在小學階段忽略了這方面的學習。
  • 新學期數學提分,從改變計算習慣,作業快而準開始
    讓孩子作業磨蹭,親子關係雞飛狗跳的大敵,多數來自數學:算得慢,你越催孩子寫得快,他越容易錯;看漏題、抄錯數、搞錯計算順序……好不容易想出的題,卻功虧一簣……孩子每次都痛心疾首地說「下次會注意」,可是不少孩子還是把「馬虎」習慣帶到了中高考。據高考閱卷統計,在高考數學平均因為計算錯誤丟的分是12.67分。
  • 初中數學比較難?堅持做到以下6點,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
    導語:初中數學比較難?堅持做到以下6點,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很多孩子到了初中以後,發現初中的數學一下子變難了。小學數學輕輕鬆鬆就能拿個滿分,但是初中的數學想要拿滿分是非常困難的。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小學的數學學得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比如四則混合運算、單位的換算、約分跟通分等。這些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一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初中數學比較難,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學好數學的需求了,想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孩子還需要堅持做到以下6點。1.